2022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8课 登临词二首单元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519105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8课 登临词二首单元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8课 登临词二首单元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8课 登临词二首单元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8课 登临词二首单元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8课 登临词二首单元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一、基础巩固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澄江(chn)(2)斜矗(ch)(3)白鹭(l)(4)翠峰如簇(c) (5)河洛腥 shn(膻)无际2填空。(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2)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3)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4)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3文学知识填空。(1)桂枝香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2)念奴娇登多景楼作者陈亮,字同甫,时人称之为龙川先生,有龙川词。4翻译下列词句。(1)彩舟

2、云淡,星河鹭起。译文:长江好像银河,远在天边的船只笼罩着一层薄雾,水洲上的白鹭纷纷起舞。(2)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译文:意谓陈后主(陈叔宝)因为荒淫腐败而导致亡国。(3)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译文:六朝都在此建都,并偏安一隅,统治者都不思进取,不着意于国家大业而只顾保护私家利益。(4)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译文:现在正逢北伐的大好形势,应该抓紧时机,挺进长驱,收复中原,管它什么对方强大呢!二、拓展提升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56题。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南宋张辑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

3、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5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原因。答:_答案登楼北望,看见塞草连天的荒败秋景。山河破碎,神州陆沉,中原地区沦陷于金兵之手。年复一年,春去秋来,时光流逝,中原恢复无望。6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有心报国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无可奈何之情。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9题。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

4、。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7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_答案由“想当年”、“到而今”两个句子领起。借代。8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答:_答案“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9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答:_答案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

5、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解析这首词写于岳飞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守鄂州时。全词采用散文化写法,层次分明。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为第一段。写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想当年”三字领起,“花遮柳护”四句极其简练地道出北宋汴京宫苑之风月繁荣。“珠翠绕”、“笙歌作”,极力写出了歌舞升平的壮观景象。“珠翠”,妇女佩戴的首饰,这是指代宫女。“珠翠绕”当然也是夸张说法。第二段由“到而今”起笔(回应“想当年”),直到下片“千村寥落”止。写北方遍布铁蹄的占领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惨痛情景。与上段歌舞升平的景象形成强烈对比。“铁蹄满郊畿

6、,风尘恶”二句,花柳楼阁、珠歌翠舞一扫而空,惊心动魄。过片处是两组自问自答的短句,“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战士浴血奋战,却伤于锋刃;百姓饥寒交迫,却无辜被戮,死无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统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最后三句,作者乐观地想像胜利后的欢乐。眼前他虽然登黄鹤楼、作“汉阳游”,但心情是无法平静的。待到得胜归来,“再续汉阳游”时,那种快乐,恐怕只有骑鹤的神仙才可体会呢!词的末句“骑黄鹤”三字兼顾现实,深扣题目,表示今日“靖康耻,犹未雪”,未能尽游兴,“待重头收拾旧山河”后,定再驾乘黄鹤归来,重续今日之游以尽兴。乐观必胜的信念与精神洋溢在字里行间。从“想当年”、“到而今”、“何日

7、”说到“却归来”,以时间为序,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明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水调歌头登多景楼杨炎正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注多景楼:位于镇江北固山。杨炎正:南宋词人,与辛弃疾交情甚厚,多有酬唱。10从全词来看,词人“强呼斗酒发兴”的具体原因有哪些?答:_答案逢秋伤悲,客居异乡,山河破碎,报国无路。11“风露巧欺客”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蕴涵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拟人(或“比喻”,或“双关”)。对山河破碎、奸佞当道的深切忧虑;对报国无门、年华老去的悲慨和无奈;流露出寄情山水的归隐思想。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