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考研《中医基础_经典原文》考点精华总结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考研《中医基础_经典原文》考点精华总结 .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考点经典原文历年真题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素问 脉要精微论 说: “四变之动, 脉与之上下。” “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人体的脉象可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的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规律性变化。2008-1天人相应,四时脉象的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春日浮”,则可见:【如鱼之游在波】灵枢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 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 长则胜邪, 故安;夕则人气始衰, 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中午之前,人身阳气随自然界阳气的渐生而
2、渐旺,故病较轻;午后至夜晚,人身阳气又随自然界阳气的渐退而渐衰,故病较重。2005-1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是因为: 【人气始生,病气衰】阴阳的基本概念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2001-73 内经所谓“阴阳之征兆” ,是指: 【水火】2001-74 内经所谓“阴阳之道路” ,是指: 【左右】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昼为阳,夜为阴;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素问金匮真言论 :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
3、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2004-71以时间划分阴阳,则子时至卯时属:【阴中之阳】2004-72以脏腑部分划分阴阳,则肾属: 【阴中之阴】阴阳对立制约的含义张景岳 类经附翼 医易 : “动极者, 镇之以静; 阴亢者,胜之以阳。”2010-1/2003-1/1997-1/1992-2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 【阴阳制约(消长平衡) 】1997-100 以阴阳对立制约关系为主的是:【寒与热】2002-2/1996-127 下列治法,均以阴阳对立制约为依据: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阴病治阳,阳
4、病治阴;热因热用,寒因寒用】素问 ?脉要精微论 说: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 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这里的“四十五日” ,是指从冬至到立春,或从夏至到立秋。冬至一阳生,所以从冬至到立春,阳气逐渐上升,阴气逐渐下降,至夏至则阳气盛极,阴气伏藏。夏至一阴生,所以从夏至到立秋,阴气逐渐上升,阳气逐渐下降,至冬至则阴气盛极,阳气伏藏。如此循环,年复一年。2007-1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说明了:【阴阳对立制约】素问生气通天论 :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互根互用的含义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1990-79
5、“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理论依据是:【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出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偶;阴为阳守持于内,阳为阴役使于外,阴阳相互为用,不可分离。“积阳为天, 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 阳生阴长, 阳杀阴藏。阳化气, 阴成形”。 “孤阴不生, 独阳不长”。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2007-2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指阴阳何种关系失常:【互根互用】2005-14在治疗虚衰病证,为求阴阳相济,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此为: 【阳中求阴】1991-1“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间存在着: 【互根互用】景岳全书新方
6、八阵补略 :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2008-3/1995-2/1994-128确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依据是: 【阴阳互根互用】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考点经典原文历年真题王冰注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生。”2009-2/2006-2“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是
7、指:【阴阳互根互用】2004-2 体现阴阳互根关系的是: 【阴在内, 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损及阳,阳损及阴】1997-99以阴阳互根互用关系为主的是:【气与血】1997-100 以阴阳对立制约关系为主的是:【寒与热】1993-99 气和血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阴阳的互根和互用关系】1993-100 寒和热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阴阳的互根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阴者,藏精而起亟 (ji)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阳相互转化的含义灵枢论疾诊尺 : “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素
8、问 六微旨大论: “升已而降, 降者谓天; 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阴阳偏盛偏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 “精气夺则虚。”阴阳学说指导疾病的防治素问至真要大论 : “阴虚不能制阳者,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 ;阳虚不能制阴者,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 。 ”2000-14/1998-14/1997-13/1990-3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阳病治阴】1999-1/ 1995-1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 【阳虚阴盛】1999-13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9、,是指【阴病治阳】1994-13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主要是指:【以滋阴制阳而调整阴阳】2002-3 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治疗法则,是指:【阳中求阴,阴气得复】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 在变动为握(抽搐,为筋的病象)。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 在变动为忧(言语吞吐,反复不定)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 在变动为哕(干呕)。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 , 在变动为咳(肺气上逆)。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 在变动为栗(战栗)。 ”2010-81根据五行归类,肺之变动为
10、: 【咳】2010-82根据五行归类,脾之变动为: 【哕】2001-75脾之变动为:【哕】2001-76心之变动为:【忧】2000-73/1996-73 肝之变动为:【握】2000-74/1996-74肾之变动为:【栗】1999-3 在五脏变动中,正确的描述为: 【肝之变动为握;心之变动为忧;脾之变动为哕;肺之变动为咳;肾之变动为栗】五行的制化和乘侮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这是对五行相乘与相侮产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很好说明。2008-4/2001-121/1994-1 五行相乘, 是指: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其
11、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2003-2五行相侮,是指: 【气有余则侮其所不胜】五行学说认为,按相生规律传变时,母病及子病情轻浅,子病及母病情较重,如清徐大椿难经经释说:“邪2007-3难经经释说: “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微邪” ,是指哪种疾病传变形式: 【相侮】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考点经典原文历年真题挟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 ; “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必甚。 ”按相克规律传
12、变时,相乘传变病情较深重, 而相侮传变病情较轻浅。如难经经释 说: “所不胜,克我者也,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挟其力而来,残削必甚, 故为贼邪”; “所胜, 我所克也。 脏气既受制于我,则邪气亦不能深入,故为微邪。”2006-3 按五行规律传变, “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必甚” ,是指: 【子病犯母】2005-3 难经经释说: “邪扶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 ,是指:【母病及子】五行学说指导疾病的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悲胜怒 , 喜伤心,恐胜喜 , 思伤脾,怒胜思 , 忧伤肺,喜胜忧 ,恐伤肾,思胜恐” 。这就是情志病治疗中的所谓“以情胜情”之法。2000-2 在情志相胜
13、的关系中,正确的描述为:【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心的主要生理功能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 。1995-75 心为: 【生之本】1995-76 肝为: 【罢极之本】灵枢邪客说: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古人之所以把心称作“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与心主神明的功能分不开的。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可分属于五脏,但主要归属于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1995-10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由于: 【心主神志】素问调经论说: “神有余则
14、笑不休,神不足则悲”。2006-5 与素问 调经论 所说“有余则笑不休” 、 “不足则悲”相关的是: 【心神】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灵枢本神 : “故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2009-82肺为: 【相傅之官】素问 灵兰秘典论 说: “肺者, 相傅
15、之官, 治节出焉”。素问痿论说: “肺者,脏之长也” ; 灵枢九针论说: “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素问厥论说: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说明饮食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全赖脾的转输与散精作用。素问经脉别论说: “饮食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是脾为胃行其津液的过程。2005-106 素问厥论所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的含义是: 【脾能将水谷化为精微;脾能转输水谷精微;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
16、,仓廪之本,营之居也” 。1995-75 心为: 【生之本】1995-76 肝为: 【罢极之本】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肝的升发太过,则气的升发就显现过亢,气的下降就不及, 从而形成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气升太过,则血随气逆,而导致吐血、咯血等血从上溢的2004-9/1996-7“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的病机是: 【血随气逆】2001-8 产生“薄厥”的病因,多是: 【大怒】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7
17、页 - - - - - - - - - 考点经典原文历年真题病理变化,甚则可以导致猝然昏不知人,称为“气厥”。素问 灵兰秘典论 说: “肝者,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素问 六节藏象论 说: “肝者, 罢极之本, 魂之居也”。灵枢大惑论说: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后世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五轮”学说,为眼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2007-7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其中肝之精气上注于:【黑眼】肾的主要生理功能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述了肾气由未
18、盛到逐渐充盛,由充盛到逐渐衰少继而耗竭的演变过程:“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 精气溢泻, 阴阳和, 故能有子。 三八, 肾气平均,筋骨劲强, 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 肌肉壮满。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
19、。八八,则齿发去。”1995-5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 “丈夫五八”在生理上的表现是:【肾气衰,发堕齿槁】1992-4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关于“丈夫七八”在生理上的表现是: 【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跗肿。跗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尿液的生成和排泄,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直接相关。如果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失常,则既可引起关门不利, 小便代谢障碍而发生尿少、水肿等病理现象,同时又可引起气不化水,而发生小便清长、尿量大量增多等病理现象。2003-6内经所谓“肾者,胃之关也”,主要是指:【肾气的蒸化作
20、用】1995-4 “肾者,胃之关也”主要针对: 【肾主宰水液代谢的作用】2003-71 医贯的命门论点是: 【 “七节之旁,中有小心”说】2003-72景岳全书的命门论点是:【命门为“水火之宅”说】1998-73/1991-73 难经关于命门的论点是:【左肾右命门说】1998-74/1991-74内经关于命门的论点是: 【 “命门者,目也”说】清林珮琴类证治裁喘症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因此,无论是肾气虚衰,摄纳无权,气浮于上,还是肺气久虚,久病及肾,均可导致肾气的纳气功能失常。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就是肾的闭藏作用在呼吸
21、运动中的具体表现。2002-7“肾为气之根”主要指: 【肾主纳气,以维持呼吸深沉】素问 灵兰秘典论 说: “肾者, 作强之官, 伎巧出焉”。三焦的生理功三焦是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 故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元气,通过三焦而充2005-108/2001-122三焦主持诸气的生理功能,其确切内涵是:【为升降出入之通道;为气化的场所;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 考点经典原文历年真题能沛
22、于全身,难经三十八难说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 难经六十六难也说: “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这里所说的“三气” ,是指宗气、营气和卫气) 。但是为原气之别使不是三焦的功能。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灵枢本输说: “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 ”明张介宾等医家将其附会为分布于胸腹腔的包容五脏六腑的一个“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之为“孤府” 。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 “脉者,血之府也” , “头者,精明之府也” 。 灵枢本输说: “胆者,中精之府。” 本草纲目说: “脑为元神之府。 ”1992-73/1998-75三焦为:【孤府】1992-74
23、/1998-76脉为: 【血之府】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素问举痛论说: “寒气入经 , ,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内则气不通,故猝然而痛。”2003-112 内经认为,寒邪入经, 其性凝滞, 则: 【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内则气不通】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点素问举痛论说: “,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 惊则气乱 , 思则气结。 ”灵枢本神说: “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素问举痛论说: “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2010-11
24、/2006-12导致“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的病机(情志因素)是:【惊(则气乱)】2007-12素问举痛论所说,导致“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得食:【悲则气消】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2001-8产生“薄厥”的病因,多是: 【大怒】饮食不节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素问五藏生成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即指五味偏嗜,脏气偏盛,导致“伤己所胜”的病理变化。2006-13引起“肉胝皱而唇揭” 病证的饮食偏嗜是:【多食酸】2002-10 素问
25、五藏生成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2001-9素问五藏生成说“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1994-12素问五藏生成说“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1991-7素问五藏生成说“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2007-13 导致“心气喘满, 色黑,肾气不衡” 的因素是:【味过于甘】2005-110 素问生气通天论 说“味过于苦” 则: 【脾气不濡,胃气乃厚】2003-12内经所说“味过于辛”则:【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26、2000-10 “味过于酸”,则: 【肝气以津,脾气乃绝】1999-11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苦”则: 【脾气不濡,胃气乃厚】1992-13/1998-10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味过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 - - - - - - - - - 考点经典原文历年真题于甘”则:【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实的病机:邪气盛则实;虚的病机:精气夺则虚。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风气内动的概念、形成原因临证
27、指南指出: “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 ”体内阳气变动有多种原因, 主要有肝阳化风、 热极生风、 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2007-154/2000-11/1998-11/1997-12/1991-8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的机理均属于:【体内阳气之变动】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的概念及病理表现灵枢 经脉在论述足阳明胃经的经气虚实时所说:“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又说: “足阳明之别, 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2009-126灵枢经脉记载,经气“有余于胃”的临床表现是:【消谷善饥;溺色黄】2004-8灵枢经脉所载“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
28、,胫枯”,此为何经之别的病变: 【足阳明胃经】2002-11灵枢经脉说何经“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 : 【足阳明胃经】2001-12/1997-9/1991-9“气盛则身以前皆热”是哪一经的表现:【足阳明胃经】经络气血衰竭的概念及病理表现素问诊要经终论说:“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睘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木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厥阴终者
29、,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2005-12临证所见“面黑齿长而垢, 腹胀闭,上下不通,”其病机是:【少阴之脉终结】2002-12素问诊要经终论载,临床见“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汗乃出”,为何经气血衰竭: 【太阳之脉】1998-77/1994-76足少阳之脉终绝,可见: 【耳聋,百节皆纵,目睘绝系】1998-78/1994-75太阴之脉终觉,可见: 【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脏腑病机的概念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即“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喷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既病防变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
30、受邪之地。难经七十七难说: “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1999-76“先安未受邪之地”属于: 【治未病】1992-78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属于: 【既病防变】补其偏衰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唐王冰所谓“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应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称之为“阳病治阴”;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应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称之为“阴病治阳”。2010-14阴病治阳的具体应用是: 【诸热之而寒者,应益火之源】2009-13/200
31、0-14/1998-14/1997-13“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阳病治阴】2006-110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 【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 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 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虚则补之】1999-13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是指:【阴病治阳】1994-13“应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主要是指:【以滋阴制阳而调整阴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中说: “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2002-3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说: “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治疗法则,是指:【阳中求阴,阴气得复】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32、-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 - - - - - - - - - 考点经典原文历年真题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懔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2009-1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调整阴阳的具体应用,“其高者”的治法是: 【因而越之】2007-15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调整阴阳的具体应用,“其有邪者”应: 【
33、渍形以为汗】因时制宜的含义及其运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 “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2008-2治疗暑季感冒常配伍芳香化浊药,体现的治则是: 【因时制宜】1999-75“用温远温、用寒远寒”属于: 【因时制宜】1993-10“用寒远寒”是指: 【气候寒冷慎用寒药】1992-77“用热远热、用凉远凉”属于: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含义及其运用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素问 异法方宜论 说: “一病而治各不同, 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2008-14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西北之气,散而寒之”是指:【散其外寒,清其里热】2005-79素问五常政大论说:“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体现的原则是: 【因地制宜】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