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要点浅析及质量控制】-市政道路质量控制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要点浅析及质量控制】-市政道路质量控制要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要点浅析及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质量控制要点 摘要: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情况。虽然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路基工程具有工程数量大,涉及面广等特点,要做到路基的坚固而稳定,必须精心施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才能建成高质量的路基工程。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theurbanroadembankmentengineeringconstructionqualitydirectinfluenceonthepavement.Althoughmunicipalroadsubgradeconstructiontechnical
2、difficultyisnotgreat,butthesubgradeengineeringhasengineeringquantityisbig,broadandothercharacteristics,todotheroadbedstrongandstable,mustbecarefulconstruction,makerationalconstructionplan,todevelopthehighestqualityofroadbedproject. Keywords:municipalroad;Subgradeconstruction;Quality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
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前言 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车流量日益加大;大大对市政道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品质。要做到路基的坚固而稳定,必须精心施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才能建成高质量的路基工程。路基是由填筑或开挖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的结构,也叫做线路下部结构。路基与桥梁、隧道相连,共同构成一条线路。路基依其所处的地形条件不同,有两种基本形式:路堤和路堑,俗称填方和挖方。建造路基的材料,不论填或挖,主要是土石类散体材料,所以路基是一种土工结构。因而路基经常受到地质、水、降雨、气候、地震等自然条件变化的侵袭和破坏,以及不断受到行车的碾压,抵抗能力差。
4、因此,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坚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1施工质量要求 路堤填筑时必须根据设计断面水平分层填筑和压实。分层最大松铺厚度应根据试验确定,且不应超过30cm;分层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 性质不同的填料应分段填筑,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填。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应不小50cm。 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 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1:1坡度分层填筑,每层碾压至边缘,逐层收坡,待后填段填筑到位时
5、,再把交界面逐层挖成不小于3m的台阶,分层填筑碾压;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m。 填方路堤必须按路面平行面分层控制填土高程,为利于排水,填筑时路堤顶面应形成不小于2%横坡,设计纵横坡必须在下路堤范围内形成。 填筑、摊铺、碾压:路基每层填筑严格执行“划格上土、挂线施工”;准备直径3cm、长150cm红白相间(25cm刻度)的花杆,在边线位置每隔20m插一根,依据花杆上的刻度连续挂好线绳,线绳应绷紧,作为机械平整时的依据,保证平整度和松铺厚度;运输车按要求卸料后,先用推土机粗平,对含水量进行检查,不合格要洒水或翻拌晾晒,合格后用平地机精平;检查松铺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
6、后方可碾压;先稳压,后振动碾压,碾压时压路机遵循从路边向路中、从低侧向高侧的原则;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kmh,错轮宽度对振动压路机不得小于压实轮的1/3,对三轮压路机不得小于后轮的1/2。 路堤填土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不小于30cm,超宽部分压实度必须满足填层压实度要求,不能满足时,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填筑宽度,以保证超宽30cm范围内压实度合格,路基完成后削坡。 当路基填高超过1.5m时,路基顶面边缘应设置不低于30cm、开口间隔不大于30m的挡水埂,开口处设置临时泄水槽至坡脚排水沟;临时泄水槽采用混凝土抹砌;施工中应随时检查挡水埂和临时泄水槽的完好情况,及时修补。 每一个压实层
7、在经过雨雪后,或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填筑上一层而致使本层超过10天暴露在外,在填筑上一层时应复压,重新检测压实度。 2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方法合理选择。 目前,多采用机械化施工或综合机械化施工法,采用配套机械,主机配以辅机相互协调,共同形成主要工序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的方法,能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施工安全。因此,所采用的机械必须满足路基施工的要求,特别是压实设备合理配备,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关键。 严格施工程序。 必须认真按规定要求做好组织、物质、技术及现场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小桥涵、挡土墙、盲沟等小型构造物通常是与路基施工同步进行,避免路
8、基填筑后又来开挖修建这些构造物,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和质量控制。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精心地开展工作,路基土石方施工程序:路堤基底处理选择填料确定路堤填(挖)方式路基压实。 3如何有效加强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3.1把好铺筑材料质量关 第一,优选料场。对路基来说,首先要优选料场,因土的种类很多,但不是所有土都可作为路基土的,必须选好的砂性土或砂质粘土,由于这种土排水性能良好,较易压实。 第二,做好击实试验。击实试验是控制压实系数和密实度的重要试验项目,通过试验绘出击实曲线,可求出在最大干密度时的最佳含水量,而最佳含水量是确保路基压实度的关键指标;最大干密度是检查
9、路基压实度的。道路设计时可根据该道路投入使用后,可能发生的最大车辆轴载值的平均值来确定路基压实度。 3.2路基填方 在路堤填筑前,选择一填方路段作为试验段,在试验段内测定土的松铺系数、达到不同压实要求所需的压实遍数、设备的最佳组合、每台班最大完成工作量及每台班最合理完成工作量等技术参数以指导生产。路基填方施工前,先对原地表进行清理及挖除,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对原地表面清理与挖除后,将表层翻松30cm,然后平整压实(压实度93)后填筑;当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cm时,对原地表面清理与挖除后,将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压实度85)后填筑。路基填方作业分为4个小区,即填作区、平整
10、区、震压区、检测区,在各游览区间组织流水施工。用平地机按照在试验段内所测定的松铺系数摊平,严格控制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得小于8cm,在摊平过程中,注意保持每一土层的填筑保持一定的路拱,以确保施工期内路基的排水疏通,每层填土应超过相应标高下路基宽度,每侧至少宽出50cm,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满足要求。平整完成后用20t振动压路机,根据在试验段内所测定的在相应压实度要求下所需有压实遍数进行碾压,碾压时第一遍不振动,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由内侧向外侧按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时轮迹重叠0.40.5m,确保无漏压、无死角、
11、碾压均匀,最后按规定的频率检测压实度,符合要求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验收记录,经驻地监理工程师稠签认同意后方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3.3基路面的排水 市政道路路基的使用性能往往和路基的排水施工由着十分必要的联系。市政道路路基排水施工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如何减少地下水、地表汇水、农田排灌水等对路基稳定性及强度的影响,即路基排水施工;如何迅速排出路表水,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即路面排水施工。 路基排水施工 边沟、截水沟、跌水、急流槽以及地表的排水沟均是路基排水有效的施工方法。路基排水通过防、排、疏相结合的方式将路基范围内
12、的土基湿度降低到一定限度以内,保持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及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 路面排水施工 路面排水施工可按两种方式进行,一是表面排水施工,一是内部排水施工。所谓表面排水,即迅速排除降落在路面和路肩表面的降水,以免造成路面积水而影响行车安全。可在路肩外侧边缘设置拦水带,将路面表面水汇集在拦水带同路肩铺面组成的浅三角形过水断面内,然后隔一定间距设置泄水口、急流槽或集水井,将水集中排放到挖方边沟或填方路堤坡脚外。每隔20m50m间距设一泄水口与路堤边坡急流槽衔接雨水排到坡脚排水沟中。所谓内部排水,即排除通过路面接缝、裂缝、空隙,或者由路基、路肩渗入并滞留在路面内的自由水。内部排水系统由沿路面边缘设置的透水性填料集水沟、纵向排水沟、横向出水管和过滤织物组成的边缘排水系统组成。由路面结构层间空隙或某一透水层次横向流入纵向集水沟和排水管,再由横向水管排出引出路基。 4结束语 作为城市市政道路的基础,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道路的施工质量。道路路基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是由于施工场所比较狭窄,有很多技术措施难以实施,也给我们保障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