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初中生初一年级课后练习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初中生初一年级课后练习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1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用正楷字依次写在田字格中。(2分)从河d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ji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lio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hng?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奶奶刚才还有说有笑,此时却收敛起笑容,我们一脸茫然,不知哪儿冒犯了她。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C“六一”晚会上,两个小朋友表演的小品让人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来源:学科网D京剧大师梅葆
2、玖先生演技高超,他在传统京剧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演得惟妙惟肖。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济南的冬天是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B朱自清的散文春,主题明确,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C鲁迅的散文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他小时候读书的地方。D秋天的怀念是作家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达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5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ABCD6古诗文默写。(6分)(1)遥怜故园菊,_。(岑参行
4、军九日思长安故园)(2)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来表达喜悦的心情。(4)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繁盛的诗句是:_,_。7根据下面的对话,代班长拟写一则通知。(只写正文,不超过60字)(5分)班长:区科技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了,周六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去那儿吧。团支书:好啊。听说里面增设了八大行星体验展台,以前北京才有,难得一见。班长:是啊,那里还可以借乐高玩具,凭个人借书卡每次可借10天。这几天去的人很多。团支书:那我们就去那里做志愿者吧,帮助工作人员整理图书,打扫卫生,维持秩序。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出发?班长:上午8点整,在学
5、校门口集合出发。团支书:好的。写通知和点名的事就归你了。二、名著阅读(4分)8下面是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来源:学科网ZXXK三、阅读探究(45分)(一)(4分)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9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分)来源:学+科+网10简要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2分)来源:Z,xx,k.Com(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6、殆。”(论语为政)【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闻宥坐器,满则覆,虚则欹,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注】欹(q):倾斜。宥(yu)坐:座位右边。“宥”通“右”。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恶(w):哪里,怎么。来源:学科网ZXXK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1)知之为知之_(2)是知也_(3)思而不学则殆_(4)满则覆_12翻译上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1)诲女知之乎?(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13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
7、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2分)14谈谈你从“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的行为中得到的启示。(3分)(三)(12分)“全面二孩”来了,你怎么看【政策背景】计划生育政策自1980年开始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但近年来,一系列的人口问题使计划生育的目标和理论依据都受到质疑。男女出生比例节节升高,从1980年的107.4100上升到2004年的121.1100。人口结构问题凸显,目前,我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从2010年的13.3%上升到2014年的15.5%。另外,我国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已经超过1.5亿户,独生子女养老负担沉重,而一些家庭
8、的“失独”不仅成家庭灾难,也成社会之痛。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各种声音】网友“初为人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今高养育成本时代已经到来,一个孩子,从怀孕到分娩,从出生到成长,直到学成后参加工作,的确是一笔很大的支出。我们这代人太累了,养育一个孩子,尚且困难重重,再生一个简直难以想象。养而不教,教而不善,结果是害了孩子害了自己。网友“平民布衣”:生个二胎是为了让大的有个伴,可有谁知道大的到底能不能接受?增加一个弟弟(妹妹)来分享父母亲人的爱,他(她)的心理
9、平衡不平衡?网上不是报道了一些孩子逼迫父母放弃生育二胎的事例吗?大楚网:放开政策后,生育潮是否会如预期般出现,政策都不应该是鼓励生育的唯一杠杆。“入园难”“入托难”的现实问题依然困扰着我国许多家庭;生得起养不起的顾虑也绝非喊几句口号就能消除。如果真想鼓励民众生育,就应该用社会保障和福利消除民众顾虑,让想生的人生得起、养得起,还要养得好。【漫画两幅】15请根据“政策背景”的内容,概括出“全面二孩”政策出台的原因。(4分)16观察漫画(一),说说在“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父母为什么还纠结。(4分)17请结合“各种声音”和漫画(二),说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打消父母生育二孩的顾虑。(4分)(四)(18
10、分)那个春天,很暖章月珍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她竟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地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一边咳嗽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那个冬天,很冷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怯怯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她做好多好吃的,冬天她灌好热水袋给惜愉焐手,
11、夏天她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说:“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是谁也无法替代的。”女儿失望地低下了头。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愤愤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
12、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情绪如此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学校门口有三个男孩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奶奶,大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女儿十一
13、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祖孙俩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笑了。那个春天,很暖(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18“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补全表格内容。(4分)五岁时七岁时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九岁时十一岁时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19.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1)那个冬天,很冷(2)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20文中的“我”既是
14、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21“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5分)四、作文(50分)22生活中,我们通过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我们听到歌曲,愉悦身心;我们听到知识,提升自己;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了解他人的喜怒哀乐,丰富了我们的感受。请你以“我听到的一个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适当运用人物描写手法。语句通顺,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答案: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一、1.堤稼寥衡2C点拨:“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与后面的“开怀大笑”语意重复。3B点拨:A项搭配不当,“提高”和“工作”不搭配;C项
15、成分残缺,可删去“随着”或“使”;D项语序不当,应先“发现”后“解决”。4C点拨:C项第二个书名号应改为双引号。5A6(1)应傍战场开(2)不知何处吹芦管(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7示例:本周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去区科技图书馆做志愿者,请同学们周六上午8点整在学校门口集合出发。点拨:本题应提取对话中的关键信息“周六的社会实践活动”“区科技图书馆”“做志愿者”“上午8点整”“学校门口集合出发”归纳通知的事件即“本周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去区科技图书馆做志愿者”,再明确具体时间、集合出发地点,将信息整合即可。二、8.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无常三、(一)9.营造了单调、寂寞的氛围
16、。点拨:前两句中描写的景物:雨、青草、池塘、蛙,写出了时令特点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10“敲”写出了主人因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落”写出了主人因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奈。“敲”和“落”衔接紧密,将主人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二)11.(1)是。(2)这。(3)疑惑。(4)翻倒。12(1)教导你的东西懂得了吗?(2)孔子问守庙的人说。13孔子要验证宥坐之器的特点。14示例:对于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要轻信,一定要亲自验证一下才能确认真伪。(三)15.示例: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家庭养老成社会问题。16示例:父母想生是觉得一个孩子太孤单,希望孩
17、子有个伴,但是又不敢生,因为生育(教育和养育)成本太高,生不起。17示例:在公共服务方面,国家应该用社会保障和福利消除民众的顾虑,降低生育成本,让想生的人生得起、养得起;在计生工作方面,要加强对父母优生优育的指导,保证孩子养得好;在家庭准备方面,父母应该与第一个孩子充分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四)18.示例:觉得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不许别人欺负奶奶,尊重、保护奶奶点拨:概括文章第三段、第五段中“女儿”的言行即可。19示例:(1)表面指天气的寒冷;这里的冬天又指人生的冬天,写出了“我”看见婆婆因为得了精神疾病所做的一些事情感到伤心和无奈,是心理上的寒冷。(2)女儿和奶奶一起钓蝴蝶,说
18、明经过成长,女儿懂得了关爱和理解奶奶,让奶奶体会到家庭的温暖是最快乐的事情。同时她自己也感受到付出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点拨:含义理解题首先要关注句子有没有双重含义,有双重含义的需要解释,另外注意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第一句就有表层和深层两层含义,需要解释出来;第二句侧重于对情感的理解。20示例:作为儿媳心地善良,关爱关心婆婆,从“我”为了婆婆的事情教育女儿可以看出。理解、孝顺婆婆,宽容识大体,从理解婆婆做的一系列不正常行为,依然关爱婆婆可以看出。作为母亲爱女儿,从心疼女儿的行为可以看出。教女有方,循循善诱,从教育女儿尊重婆婆可以看出。爱家庭,从缓和女儿和婆婆的关系可以看出。点拨:本题需要
19、从两方面入手,“儿媳”和“母亲”两方面需要分点答题。回答“儿媳”时,需要紧扣“我”为婆婆做的一系列事情;回答“母亲”时,需要紧扣教育女儿这方面。21示例:第一,“女儿”小时候不能理解和尊重生病的老人,而是仅仅看到了虚荣的一面,经过妈妈的教育,“女儿”长大后终于懂得了尊重老人。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类似的从讨厌到尊重、保护老人这样的成长过程。第二,我们都要珍惜像“母亲”这样一直宽容教导我们的人,多听听他们的意见,接受别人给我们指出的不足,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长。第三,“女儿”的成长经历让我明白了人总是不断长大,不断成熟的,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那天,我们应该尊重老人。第四,母亲爱的教育是我们成长路上最重要的财富。(答出两点即可)点拨:本题需要紧扣题干中“成长”“经历”这两个关键词,结合文章中“女儿”的经历,千万不能脱离文章空谈。四、22.思路点拨:这个题目要求转述自己听到的一个故事。要写成记叙文。这个故事可以是从某人那里听到的,也可以是从广播、电视里听到的,还可以把自己从社会或书本上听到、看到的故事变换角度,写成听到的故事。转述前要交代故事的来源,转述后要写出自己的感想或看法。可分三部分来写:来源。故事。感想或看法。注意运用人物描写手法。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