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 .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何开展幼儿园科学活动一、明确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概念和意义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观察、操作、探索,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的探究过程;是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提供充分的物质材料,通过运用不同的方式设计与组织幼儿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索活动;是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经验、建构概念、发展智能、养成科学态度的过程。二、明确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定位。目标的核心是:对科学的兴趣、探究科学的欲望和培养科学精神。三、明确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体现教育内容生活化。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
2、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科学探究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动物、植物、物质与材料、天气与自然现象等许多方面,教师要对幼儿探究的活动所涉及的探究内容和关键经验、相关的科学概念和原理要有准确的把握。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流程一般包括:猜想、操作、验证、记录、交流、总结。四、采用适宜的教育策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一)选择不同的方法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1、以实验操作法激发兴趣。例如:中班科学活动如神奇的泡泡,活动前,教师问幼儿: “你们知道哪些材料可以吹出泡泡?”然后为幼儿提供了许多他们认为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如吸管、铁丝网、小铁圈、笔杆)让孩子们在操作中尝试并
3、寻找答案。2、以游戏法激发兴趣。比如: 有趣的影子 ,教师都可以运用游戏法(如踩影子、 我教影子学做操、你追我赶、小猫钓鱼) ,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中幼儿发现了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随着我们动作的变化而变化;也知道了一天当中什么时候影子最长(短)。3、以问题情境法激发兴趣。如大班科学活动顶纸板,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 “在圆柱形积木和铅笔中,哪种材料能把纸板顶起来?” (幼儿猜想后验证,发现两种材料都可以) “你能用铅笔尖把纸板顶起来吗?” “为什么顶不起来?” “将笔尖顶在什么位置能顶起纸板?”在教师问题的指引下,幼儿感到了探究活动的挑战性,从而使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本身产生兴趣,更加
4、积极地去探索与尝试,寻求自己心中的答案。4、以教师的情趣激发兴趣。5、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二)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有效策略。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提问可以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同样的情境提出不同的问题,幼儿探究的主动性深度和广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技术之一,它能激励幼儿专注于探究活动和内部心理活动,真正实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提问方式:1、鼓励性提问鼓励性提问应面向全体而不是针对某个单独个体,教师应设法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回答问题,或在某个孩子回答之后让其他幼儿发表不同看法或分享某个观点。如:“你们还在哪儿发现了凸面镜?” (汽车的后视镜
5、,小区的转角处有凸面镜)“你们知道山上的树木被砍下来后是怎样运送到木材加工厂的吗?”“谁还有不同的想法?”等鼓励性的提问,扩大提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的参与面,逐步培养全体幼儿回答问题的兴趣和能力。2、发散性提问这种提问没有限定的答案,能够培养孩子的独创性、变通性和精密性,也有利于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有趣的声音活动中,老师问:“你听到玻璃珠掉到地板上的声音是什么感觉?像你听过的什么声音?”在认识空气的活动中问:“你们知道哪里有空气吗?” 这就是一个发散性的提问,问题很开放,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
6、它可以很广泛的收集孩子们的想法,这一提问可以促使幼儿积极思考,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3、层次性提问比如“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带来什么?你们都认识吗?”“这些东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们上面的数字代表什么?”“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呢?”问题的设计层层深入,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入手,帮助孩子一步一步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利用层次性逐步加深,丰富知识,建构概念。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经验,体现了发展性原则。4、矛盾性提问比如: 水在哪里的活动中,孩子们对水果中挤压出的是不是水产生了疑问和争论,老师及时地抓住矛盾冲突:“到底谁说得对呢?水果中挤出来的是不是水呢?你们去装些水来比比看。”这样的指导有利
7、于调动孩子们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使孩子的主动探究更加深入。5、开放性提问开放性提问是启发幼儿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能从多维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幼儿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获得发展的有效方式。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因此为幼儿提供了创造性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空间。开放性的问题,它的提问形式多种多样,如“如果,那么” ; “你认为应当怎样做?”、 “关于这个问题你还有什么看法吗?”等等。6、积极有效的追问“教师的“追问” ,往往是要了解幼儿“为什么会这样的想?”、 “为什么会这么说?” 、“为什么会这么做?”换句话说, 也就是教师想通过提问,来了解幼儿所思所想而采用的手段。教师对幼儿的提问应遵
8、循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应尽量避免向幼儿提出指向明确或有鲜明倾向性的问题,“我们用勺子给水搬家好不好?”(幼儿答:好。 )如“对不对” 、 “好不好”等等, 这种二者必选其一的问题限制了幼儿的思考,长此下去,幼儿原来活跃发散的思维难免会陷入非此即彼的僵化境地之中。(三)运用多种方法、途径、手段,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1、为每个幼儿提供真正的探究机会。遵循: “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活动在前,讨论在后;操作在前,结论在后” 的原则 ,先让幼儿自己去探索、观察、 动脑、 动手, 教师不急于告诉方法、答案,让孩子自己探索材料,自己发现,在幼儿充分活动独立思考后,再由教师给予归纳、小结。
9、2、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3、鼓励幼儿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探究过程。4、积极引导和鼓励幼儿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5、指导幼儿学会记录,充分发挥记录表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1)幼儿记录的主要形式幼儿的记录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图画、符号、表格、简单的文字、照片等多种直观形象的方式都是幼儿科学记录的适宜方式。根据记录者、记录方式与时机的不同,我们又可以将幼儿的记录分成不同的形式,而不同的记录形式在幼儿的科学探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个人记录、小组记录和全班
10、记录幼儿的个人记录表现出幼儿个体对事物、现象及关系的理解。幼儿的个人记录不断积累就形成了幼儿的 “成长记录”“发展记录” 。这既是幼儿学习过程和成果的记录,也可以成为教师评估幼儿发展的依据和证据。幼儿小组记录表现着幼儿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索发现的过程与结果。这些记录成为具有共同经历的小组同伴间经验交流和分享的内容与依据,也常常会引起孩子们的争议和讨论,引发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幼儿全班记录常常是在幼儿个人记录、小组记录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以主题墙饰的形式展示出来。 它呈现了全班幼儿在围绕某个主题,经历一系列的探究之后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和达成的共识。幼儿从个人记录到小组记录再到全班记录的经历,能使幼儿初步
11、感受知识的产生和经验的获得从个别到一般的概括化和普遍性的过程。描述性记录和统计性记录描述性记录是幼儿科学记录常用的方式,它是用绘画方式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如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某天的天气状况,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当日天气的理解和认识,在他们的记录中甚至会有人物和与天气无关的背景。统计性记录则是用各种表格的方式记录获得的信息。如孩子们用表格统计一周、一个月或一个季节中晴天、阴天、雨天各有几天,温度的变化状况如何,等等。又如孩子们用表格形式记录小蝌蚪喜欢吃什么、哪种桥结实等。 这种记录在中班、大班幼儿的科学探究中使用较多。此外,还包括简单的柱状图和曲线图。不同探究阶段的记录在探究的不同阶段,教师
12、可以鼓励和指导幼儿采用各种适宜的记录形式,来支持幼儿的探究活动。活动前的猜想记录是幼儿在活动前记录所要探究的问题、探究方法以及预想的探究结果,它主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幼儿的初始想法和已有的经验水平。活动中的记录是幼儿记录在探究(主要是观察和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信息。幼儿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也可以在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方便易行的表格上记录。活动后的记录有几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记录活动的结果和发现,一种是记录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现象。在许多情况下, 活动后的记录和活动前的猜想记录设计在同一张表格上, 有利于幼儿将亲身经历后的发现与活动前的猜想作比较,从而丰富、 扩展和改进自己的经验。(2)
13、幼儿园科学活动记录表的设计虽然对于幼儿来说,只能用绘画、 简单的符号等方法来进行记录,但为了能从细节来培养幼儿执着、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因此我们建议记录表格设计要正规,禁止随手绘制;为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记录表的表述建议采用图文结合的的表达方法,文字要求采用正楷字体;同时为避免记录表的设计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建议每张记录表中颜色不宜太花哨。小班孩子记录的能力较差,就采用了幼儿易于操作的材料供幼儿记录。如小班科学活动“给水搬家” ,引导孩子们通过操作,比较小桶和毛巾谁能更快更好地把大桶里的水“搬”到脸盆里, 然后记录比较的结果。如果让孩子们用笔打钩的方式记录,显然对于他们来说比较不方便; 如果让
14、孩子们用贴红点或笑脸的办法记录,不便于老师识别,无法及时了解个别孩子的记录情况。 我动脑筋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把孩子们的小照片贴在小红花上过塑好,要记录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小红花插在相应的位置(即哪种材料能更快更好地把桶里的水“搬”到脸盆里,就把小红花奖给谁),这样一来,既能方便孩子记录,又能让孩子和老师知道大家记录的结果。 这种有孩子们照片的“小红花”可多次使用,解决了小班科学活动中孩子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录难的问题。(3)幼儿园科学活动记录表的使用记录应体现探究性,为幼儿提示科学探究的方向重视对幼儿
15、记录结果的分析,发现蕴含的教育价值根据不同的操作情况来选择采用个人记录、小组记录或全班记录的形式在进行运水的操作活动时教师开始是让幼儿采用个人记录,但是想到操作时肯定有水溅出就将记录表与操作材料分桌摆放。实践下来发现虽然记录表没有弄湿,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幼儿来来回回的操作使得整个活动室一片狼藉。第二次活动时老师将操作活动调整成小组操作记录, 让幼儿在合作中完成操作和记录,其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甚至在合作的推动下还有的幼儿想到将篮子与筛子叠起来运水,虽然仍会漏水但是速度快的情况下还是能盛下少量的水,这些发现引起了幼儿的进一步探究。记录要符合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和水平直观形象是幼儿阶段的认识特点和表征
16、特点,因此,小、 中、大班幼儿的科学活动记录要尽量符合年龄特点。在这个前提下,小班幼儿使用的记录方式应该更生动、直观、具体,有时甚至可以使用实物作为记录材料。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大班幼儿可以逐渐使用概括程度高一些的记录方式,教师还可以在与幼儿共同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记录方式,或者让幼儿自己确定记录方式,教师给予支持和指导。以天气预报为例, 小班幼儿的天气记录可以用黏贴、系扣的方式将布制的柔软的“太阳”“云彩”“雨滴”展示在布制的背景上,给玩具娃娃穿上合适的衣服等。中、大班的幼儿则可以用描述性记录和简单统计的方式来记录天气状况。记录要把握好时机和方式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时特别要注意把握好记录的时
17、机、内容和方式, 一方面要记下活动的重要过程和关键步骤,避免错过重要信息,另一方面要避免让记录成为幼儿的负担和不愿意做的事情。如有些探究活动可能只需要活动后的记录,而不需要活动前和活动中的记录;小班幼儿的记录可能更多的是在教师带领和帮助下的全班记录,而不是个人记录和小组记录。总之,记录要简单易行,能支持和促进幼儿的探究活动。不是所有的科学活动都需要记录人们虽然积极倡导幼儿的科学探究,但幼儿的年龄特点注定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是多样的,探究式的科学活动不是唯一的形式。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应包括:具有较高结构的探究式科学活动,探究式技术活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活动,各种区域中的科学活动,文学作品 。总之,孩子们更多的科学学习是在生活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的,科学教育应渗透于一日生活之中。幼儿的科学记录主要用于具有较高结构的探究式科学活动之中,其他形式的科学活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需要各种活动都记录,也不需要每个活动都记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