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原文赏析以及读后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治通鉴》原文赏析以及读后感.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注资治通鉴序古者国各有史以纪年书事,晋乘、楚梼杬虽不可復见,春秋经圣人笔削,周辙旣东,二百四十二年事昭如日星。秦減诸侯,燔天下书,以国各有史,刺讥其先,疾之尤甚。诗书所以復见者,诸儒能藏之屋壁。诸国史记各藏诸其国,国滅而史从之,至汉時,独有秦记。太史公因春秋以为十二诸侯年表,因秦记以为六国年表,三代则为世表。当其時,黄帝以来谍记犹存,具有年数,子长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咸与古文乖異,且谓孔子序书,略无年月;虽颇有,然多阙。夫子之弗论次,蓋其慎也。子长述夫子之意,故其表三代也,以世不以年。汲冢纪年出於晋太康初,编年相次,起自夏、殷、周,止魏哀王之二十年,此魏国史记,脱秦火之厄而晋得之,子
2、长不及见也。子长之史,虽为纪、表、书、传、世家,自班孟坚以下不能易,虽以纪纪年,而书事略甚,蓋其事分见志、传,纪宜略也。自荀悦汉纪以下,纪年书事,世有其人。独梁武帝通史至六百卷,侯景之乱,王僧辩平建业,与文德殿书七万卷俱西,江陵之陷,其书燼焉。唐四库书,编年四十一家,九百四十七卷,而王仲淹元经十五卷,萧颖士依春秋义类作传百卷,逸矣。今四十一家书,存者復无几。乙部书以迁、固等书为正史,编年类次之,蓋纪、传、表、志之书行,编年之书特以备乙库之藏耳。宋朝英宗皇帝命司马光论次历代君臣事迹为编年一书,神宗皇帝以监于往事,有资於治道,赐名曰资治通鉴,且为序其造端立意之由。温公之意,专取关国家盛衰,繁生民休
3、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以为是书。治平、熙宁间,公与诸人议国事相是非之日也。萧、曹画一之辩不足以胜变法者之口,分司西京,不豫国论,专以书局为事。其忠愤感既不能自已於言者,则智伯才德之论,樊英名实之说,唐太宗君臣之议乐,李德裕、牛僧孺争维州事之类是也。至於黄幡绰、石野猪俳谐之语,犹书与局官,欲存之以示警,此其微意,后人不能尽知也。编年豈徒哉!世之论者率曰:经以载道,史以记事,史与经不可同日语也。夫道无不在,散於事为之间,因事之得失成败,可以知道之萬世亡弊,史可少歟!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
4、於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监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孔子序书,断自唐、虞,讫文侯之命而繁之秦,鲁春秋则始於平王之四十九年;左丘明传春秋,止哀之二十七年赵襄子惎智伯事,通鉴则书赵兴智滅以先事。以此见孔子定书而作春秋,通鉴之作实接春秋左氏后也。温公徧阅旧史,旁採小说,抉擿幽隐,荟稡为书,劳矣。而脩书分属,汉则刘攽,三国汔于南北朝则刘恕,唐则范祖禹,各因其所长属之,皆天下选也,历十九年而成。则合十六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行事为一书,豈一人心思耳目之力哉!公自言:脩通鉴成,惟王胜之借一读;他人读未尽一纸,己欠伸思睡。是正文二百九十四卷,有
5、未能徧观者矣。若考異三十卷,所以参订羣书之異同,俾归于一。目录三十卷,年经国纬,不特使诸国事杂然並录者粲然有别而已,前代历法之更造,天文之失行,实著於目录上方,是可以凡书目录观邪!先君笃史学,淳祐癸卯始患鼻衄,读史不暂置,灑血渍书,遗跡故在。每谓三省曰:史、汉自服虔、应劭至三刘,註解多矣。章怀註范史. 裴松之註陈寿史. 虽间有音释,其实广異闻,补未备,以示博洽。晋书之杨正衡,唐书之窦苹、董衝,吾无取焉。徐无党註五代史,粗言欧公书法义例,他未之及也。通鉴先有刘安世音义十卷,而世不传。释文本出於蜀史炤,冯時行为之序,今海陵板本又有温公之子康释文,与炤本大同而小異。公休於书局为检阅官,是其得温公辟咡
6、之教诏,刘、范诸公羣居之讲明,不应乖剌乃尔,意海陵释文非公休为之。若能刊正乎?三省捧手对曰:一愿学焉乙巳,先君卒,尽瘁家蠱,又从事科举业,史学不改废也。宝祐丙辰,出身进士科,始得大肆其力於是书。淤宦远外,率攜以自随;有異书異人,必就而正焉。依陆德明经典释文,釐为广註九十七卷;著论十篇,自周讫五代,略叙兴亡大致。咸淳庚午,从淮壖归杭都,延平廖公见而韪之,礼致诸家,俾雦校通鉴以授其子弟,为著雠校通鉴凡例。廖转荐之贾相国,德祐乙亥,从军江上言,辄不用,旣而军溳,间道归乡里。丙子,浙东始骚,辟地越之新昌;师从之,以孥免,失其书。乱定反室,復购得他本为之註,始以考異及所註者散入通鉴各文之下;历法、天文则
7、随目录所书而附註焉。汔乙酉冬,乃克徹编。凡纪事之本末,地名之同異,州县之建置离合,制度之沿革损益,悉疏其所以然。若释文之舛谬,悉改而正之,著辩误十二卷。呜呼!註班书者多矣:晋灼集服、应之义而辨其当否,臣瓒总诸家之说而驳以己见。至小颜新註,则又讥服、应之疏紊尚多,苏、晋之剖断蓋尠,訾臣瓒以差爽,诋蔡谟以牴牾,自谓穷波讨源,构会甄释,无復遗恨;而刘氏兄弟之所以议颜者犹颜之议前人也。人苦不自觉,前註之失,吾知之,吾註之失,吾不能知也。又,古人註书,文约而义见;今吾所註,博则博矣,反之於约,有未能焉。世运推迁,文公儒师从而凋谢,吾无从而取正。或勉以北学於中国,嘻,有志焉,然吾衰矣!资治通鉴读后感资治通
8、鉴是旧史书中一部著名的大书,简称通鉴。北宋中期,史学家兼政治家司马光,在一些优秀的助手协助下,用了十九年功夫,才编写完成。通鉴 以编年体形式,叙述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前公元年)共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并按照朝代分为十六纪,如周纪、秦纪、汉纪、魏纪等。司马光从幼年时期就好史学, 为官后,将战国和秦代的史事编写成八卷,进给宋英宗,很受英宗赞赏,命他继续编撰。为此特设一个史局,由他自己选用助手, 他选定了刘恕、 范祖禹和刘攽作主要助手。 当时北宋的局势比较稳定,政府收藏的书籍很多,他们可以任意参考。作书的方法是先尽量搜集资料,将有关之事汇合在一起, 称为“丛目”。 在详细占有资
9、料的基础上, 按照时间顺序略作整理,写成“长编”,再进一步删成为“广本”。这些工作,是司马光和助手们共同作的。助手之间也有分工,大致刘攽任两汉阶段,刘恕任三国到隋,范祖禹任唐及五代。 助手们协助作的长编和广本,分量还相当大, 最后由司马光一手笔削成书,如唐纪代宗以前部分,长编稿达二百多卷,最后删定为四十一卷。可见为编写这一部书, 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都付出了很大的劳动。全书共三百五十四卷, 包括三个部分, 即正文二百九十四卷, 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后来胡三省为通鉴作注,将考异散入注文中,目录实际是个提纲,远比正文简略,所以一般读通鉴者,只取正文部分,于是全书也就减缩为二百九十四卷。北宋时期的
10、政治局势虽然比较稳定, 由于阶级社会中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被统治的农民和小手工业者, 对于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 时常起而反抗。早在太宗时期,就有蜀中主小波、李顺领导的起义。到仁宗时期,小规模的起义活动更多。在统治集团内部,党派之争常常炽热到表面化,当时称为“朋党”,这种分歧,有时是因政见不同而发生争论, 而多数是为了争权夺位。 在对外方面,更有和少数民族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如北方的契丹, 西北的西夏, 西方的羌人和南方的广源等,在这些斗争中,宋朝常常是得不偿失。以上这些问题,即社会上动荡不安, 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 和边疆地区的安全问题, 都迫使统治者要从各朝的历史中总结经验, 寻求解决的办法
11、。 所以司马光编这部书时, 不仅重视政治和军事活动,凡与加强统治有关的制度、理论、用人、行政、礼乐、历数、习俗风气以及少数民族的历史等等, 不论是正面的或反面的经验, 都收入这部书中,也就是以加强文官统治为归宿。 本来司马光为这部书拟定的名称是“历代君臣事迹”,表明他是着重在“君”和“臣”的有关活动。后来宋神宗对于这部书很感兴趣, 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且写了序文,于是改称为“资治通鉴”。在书名中特别标出一个“治”字,其目的也就十分明显了。资治通鉴所取的形式称为编年体,按照年、时、月、日的顺序记载史事, 文中有言有行, 有分析有评论, 而不是像流水帐目那样机械地排年记事。这个体裁创始
12、于左氏春秋(即左传),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种史书体裁。西汉以后,由于司马迁编写了 史记,纪传体成为古代史书的主要体裁,编年体反落到无足轻重的地位。自从司马光编成了资治通鉴,编年体史书才重新为世人重视, 其后多用这个体裁编著史书, 并由此发展出来纲目体和纪事本末体。资治通鉴的成书,不仅复兴了编年体,并导致了几种新的史书体裁的产生,这在史书编纂学上是有重大意义的。资治通鉴本身的编纂,具有很多特点或优点。首先是它取材广博和编写精审, 所记叙的历史是幅员超过万里,人口超过千万, 时间长达一千多年,而全书不到三百卷,组织精密,条理清楚,详略得宜,言简事明,有深入浅出之妙,这是一般史书不能与之相比的。其次,
13、司马光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所用史料都经过仔细选择, 并将选用的过程和选定的理由, 一一记载下来,编成“考异”,成为通鉴一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后世流传中,人们才把它分开了,这项治学方法,因此称为“考异法”。这都是在组织形式方面比较突出的优点。曾巩是宋代一位著名的文史学家,与司马光同时而年稍长, 曾校定南北朝各史书,在校定南齐书后写的进书表中说:“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 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 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 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 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 ”这四项条件是当时人对于史书作者的共同要求。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通鉴的内容不仅着重在历代的政治军事活动,对于礼乐制度和政策
14、理论等, 不论正面的或反面的, 都兼收并蓄, 作了适当的编置安排,对照曾巩所提的四项条件, 司马光编写的这部大书是大致符合的。所以从内容方面说,这部书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发挥维护封建统治的“道”, 即求所以“适天下之用”, 是司马光的主要目的所在, 可是实际上以这方面的评价为最低,不仅从现代观点看多是些糟粕,就是古人也指出了其中的偏失。原来司马光在政治上是个保守分子,当时主政的宋神宗和王安石都主张变法自强,司马光反对无效, 于是退出政府, 住在西京洛阳, 以在野的身分编著史书, 所以常常有不满的情绪流露在书中。如宋神宗时对西夏用兵, 原有巩固边防的作用, 不是宋统治者无故生事。 司马光在写到唐
15、朝和吐蕃争夺维州的事件时, 便批评了当时的主战派李德裕等,以暗斥宋朝的主战派。又如写到智伯灭亡之事, 乘机发表了一篇有名的“才德论”,认为有才无德者必致败事,暗示宋代主张变法者都是有才无德的人。这些主张已失于偏激,胡三省在通鉴音注序中便说:“其忠愤感慨不能自已于言者,则智伯才德之论,樊英名实之说,唐太宗君臣之议乐,李德裕、牛僧孺争夺维州之类是也。”这在通鉴中所占的篇幅虽不多,而为司马光着意重视之处,故不能不特予指出。同时也应注意到,在糟粕的成分之外,有时也有可取的部分。如关于封建时代学者反复争论的正统问题,他说:“正闰之际,非所敢知。但据其功业之实,而言其善恶得失。”(魏纪一黄初二年)这个态度
16、就是实事求是的。在史实叙述方面, 司马光自然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说话,起义军照例被称为“贼”, 但说到农民发动起义时, 常常详细列举其被迫发动的原因,这就接触到实际的社会政治问题。如叙述唐末王仙芝、 黄巢发动起义时, 先历述僖宗即位前后的天灾人祸,而后用概括的写法:“上(僖宗)年少,政在臣下,南牙北司,互相矛盾。自懿宗以来,奢侈日甚,用兵不息,赋敛愈急。关东连年水旱,州县不以实闻,上下相蒙,百姓流殍,无所控诉,相聚为盗,所在蜂起。州县兵少,加以承平日久,人不习战,每与盗遇,官军多败。”下面才说:“是岁,濮州人王仙芝始聚众数千,起于长垣。”(唐纪六八乾符元年)唐末农民起义似为一时突然暴发,伏因
17、则可以追溯到多年以前,通鉴既历举其事,在叙述到起义发动时, 又作概括的说明, 使读者可以得到完整的概念。 又如蜀中韩秀昇参加了起义, 后为高仁厚所擒, 仁厚亲自审讯, 问:“何故反?”秀昇曰:“自大中皇帝(唐宣宗)晏驾,天下无复公道, 纽解纲绝,今日反者,岂惟秀昇?成是败非,机上之肉,惟所烹醢耳!”仁厚愀然(唐纪七一中和三年)。虽然用了一些美化统治者的话,而当时阶级斗争的高涨,已经跃然纸上。迷信思想,在统治者可谓根深蒂固, 司马光常常依据事实揭破其底细。如记武则天之事: “太后好祥瑞。 有献白石赤文者, 执政诘其异,对曰:以其赤心。(李)昭德怒曰:此石赤心, 它石尽反耶! 左右皆笑。 ”又:“
18、太后习猫,使与鹦鹉共处, 出示百官。传观未遍,猫饥,搏鹦鹉食之。 太后甚惭。”(并见唐纪二一长寿元年)事虽细微,意义则甚为重大。又如镇压黄巢起义的高骈,据有扬州,为霸一方,而听信玩弄神仙之术的吕用之,终至于城破身死。通鉴详记其事,不掩饰,亦不夸大,读者自然留下深刻的印象(唐纪七至七三)。 此类记载不仅表明司马光的见解正确,同时也表明其文学手法高妙。关于几次大战役的描写,如昆阳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淮西之战等,都极简练而生动,称为古代叙述战争的典型之作。通鉴在取材和记述方面,虽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要求,而由于时代的局限,谬误亦所难免。如史记错记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年代,因而将齐宣王伐燕记为湣王之事
19、, 与孟子、 国策诸书的记载均不合, 现在根据竹书纪年已经纠正了这个错误。 竹书纪年是魏国的史书,因与儒家经典记载多不一致,在宋代不受人重视,以致后来逐渐失传,现在看到的是辑录本。司马光虽然看到过原本的竹书纪年,而不知利用,于是硬将齐宣王的年代比史记拉后十年,避免了与孟子等书的矛盾,其实毫无根据,不能作为史实看待。又如著作后汉书的范哗,在朝臣争权中被杀,而诬加以叛逆的罪名,编造了很详细的情节, 宋书全收于范哗传中,司马光未作分辨,也照样采用了(宋纪六),到清朝,王鸣盛才辨明了当时的史实(参看十七史商榷卷六一)。又如东晋时期世家大族当权,陶侃为一代名臣而出身于寒门,世家出身的当权者对他多加诬蔑,
20、 晋书不辨真伪都收录下来。 通鉴已多予删汰,但亦有删汰不尽者,如云侃“以不豫顾命为恨”(晋纪一六)。陶侃为地方长官,与晋明帝也无特殊关系, 自然无必要参豫顾命, 清王懋竑为陶侃作了正确的辨白(参看白田草堂存稿卷四)。这都是北宋时人认识不到的。千虑而有一失,虽智者不能免,我们自然不能因小瑕而掩其大瑜。资治通鉴是一部分量比较大的书, 同时也是值得通读的一部书。如何通读这样一部大书?是我们需要适当解决的一个问题。让我们先看一看古人关于读这一部书有什么问题或意见。司马光自己说过:“修通鉴成,惟王胜之借一读,他人读未尽一纸,已伸欠思睡。”(胡三省通鉴音注序)司马光的话含有牢骚的成分, 但对于一部大书望而
21、生畏, 是古人已经首开此例。 胡三省为这部书作了详细的音注,他在注中顺便说了一句:“读通鉴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唐纪二八开元十二年)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要读者对于通鉴的内容全盘接受,这个态度当然也是错误的。所以读此书时,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 既不因为部头大望而生畏, 也不因其评价较高而盲目接受,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 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按照实际可行的计划, 一步一步地读下去,直到将全书读完。 这是读这部书时应有的基本态度,下面分别说一下几点应注意之处。针对通鉴部头大的特点,便不能抱着一口气读完的想法,要将全书分为若干部分,(如按照原书的周纪、秦纪、汉纪、魏纪等来划分)在每部分之内再划
22、分范围较小的部分(如按照帝王的年号或重大的历史事件来划分) ,最后再划定一个时期之内能读完的部分,这应结合原书的内容和自己的时间而定, 不必强求一律, 大致可以卷次或年代为划分的标准。每读完一个小单元部分, 便如攻下敌人一个阵地, 不仅是取得一次战役的胜利,并为打好下一个战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读完一部分之后, 可以随时写出笔记, 或摘录书中的要点, 或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记出有关的问题。笔记不求其详,也不求其全,只是为了有助于记忆理解。 读书作笔记本是一个很有成效的方法,读通鉴这样的大书,更不可不利用它。每读完一个较大的单元后, 最好再重读一遍。一般的部分可以略读,而细读其中重要的部分,这
23、样可以得到更完整的概念和较深的印象。遇有难解的问题, 可以先看注解。 看了注解仍不明白, 可以记下这个问题,留待求师问友,暂时跳过去,先看下文,常常在读完全文后,前面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如果古文基础较差, 读时速度应稍放慢, 但要坚持读下去, 不但增加了我国古代历史的知识, 并可以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收到一举双得之效。 如果古文基础较好,那就可以着重在取得历史知识方面。对于初学者来说, 读旧史书首先要求读通, 只有读通了, 才能进一步作分析批判,从而得到真正的历史知识。通鉴是封建时代学者写给封建统治者看的,所以这一点更应受到重视。读本问题, 最好是看整部的, 现在有了标点本, 这方面的困难已经排除。如果只看选录本, 一般地说,可供文学欣赏之用, 从取得历史知识方面说,差距就太大了。细水长流, 持之以恒。 有恒是完成工作的必要条件,读一部大书时也是这样。 这个道理几乎是人所共知, 但许多人不能坚持下来, 所以最后特别提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