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研究.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31772240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研究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研究 摘要: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来华国外留学生逐年增加。由于生活习惯、学习状态与本国区别较大,很多留学生较难适应新环境,出现了焦虑、恐慌等文化休克现象。为了帮助来华留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有必要对目前留学生进行“文化休克”现象调查;对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对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及成因有所研究,可以提高目前留学生的管理和服务现状,并能针对留学生在华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 文化休克 成因 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来华学习的各国留学生也逐年增加。“文化休克”现象

2、在留学生群体中也较为普遍,会对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探究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的成因,可以减少文化休克带来的负面消极影响,让留学生可以拥有健康的学习和生活。 1.文化休克概述 “休克”本是生理学上的概念,指人体重要功能丧失。而“文化休克”却是指当人们来到一种不同于母体文化的新文化环境时,在心理上出现的难以适应等反应。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提出“文化休克”理论,并将这一概念定义为:因为失去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而不熟悉对方的社会符号,产生的心理“深度焦虑” 1。自奥博格创立“文化休克”概念,很多学者对跨文化中的“文化休克”做了很多细致入微的研究。例如某些学者研究总结出的“文化休克”的表现

3、,如头疼、抑郁、愤怒。学者哈瑞斯的研究开创了研究“文化休克”的新视角,他指出当人们从他乡回到祖国时,有发生反向文化冲击的可能性。 2.文化休克的内容及过程 据学者研究,文化休克分为浅层次的不适、以及深层次的心理危机。文化休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超出预期的错乱感觉以及新文化环境产生的惊奇感;第二,不被新文化环境中的成员被认可接受的感觉;第三,失去熟悉的文化环境的感觉;第四,对周围环境极少可控而产生的无能感觉;第五,对已有价值观怀有疑问的感觉;第六,在新文化环境中难以实现既定目标所产生的失落感。 “文化休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蜜月期、沮丧期、恢复调整期以及适应期。当人们选择到国外定居时,就会

4、体验到文化休克所带来的心理状态。此外,不只在本国异国文化之间存在文化休克现象,即便是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文化中,也同样存在文化休克现象。由此可见,“文化休克”不仅仅发生在异国文化,也会发生在不同的“亚文化”圈中。 3.留学生文化休克成因分析 3.1 价值观与民族中心主义 所谓价值观是指“在任何社会人们难以回避的指令,是人们行为方式的准绳、演绎推理的逻辑、评价事物的标准等”。人们在行为、话语和心态中不自觉地延续这套价值观。众所周知,中西方的价值观存在着很大差异。中国较为提倡集体主义,孔子认为“爱他人为仁”,孙中山先生也提倡“天下为公”;而西方国家更强调个人主义,重视个人价值,注重竞争

5、意识2。 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认为,所谓民族中心主义是指依照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观念与行为准则来解释和度量其他民族的文化习惯,包括其他民族的行为方式、社会风俗以及价值观等。当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以后,就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民族中心主义”,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强烈的民族中心主义可以演化为爱国主义与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以及身份认同感。但是当民族自信心过度膨胀就会演化为民族自负,在外部行为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行为偏执,从而显示出民族中心主义消极的一面,会对留学生的学习以及学习心态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 3.2 回避陌生文化和抱团生活 当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生活,由于相同民族生活习惯相近,所以留学生更习

6、惯于远离中国同学而抱团依赖他人一起生活。这种“抱团”的生活方式会使得留学生们更习惯、更有安全感。但与此同时,也使得他们难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更难以适应新文化,不能主动接受中国文化的新鲜事物。他们会尽可能地回避与陌生的同学和新鲜事物接触,这样就会使得他们难以在留学期间近距离、更详细地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无法了解中国的社会规范,加剧了文化休克的程度3。因此,当留学生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一旦感觉对方的做事方式和自己的习惯相差较多时或者被拒绝时,就会消极地感觉失望、委屈、挫折等文化休克现象。 3.3 难以避免的文化定势 所谓文化定势,是指同民族人民会对其他民族人民有着先入为主的刻

7、板印象。这种已经渗透在民族内部的文化定势思维,一方面可以帮助留学生建立起对对方国家的初步印象,用这种已有的经验来快速了解并适应他国的生活;而另一方面,这种文化思维定势也使得留学生对新接受的文化习俗缺乏新鲜感,不会主动去探寻新文化的乐趣。虽然如前文所述,文化思维定势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单凭文化思维定势来适应跨文化生活很容易使留学生走进误区,难以更好地适应他国的文化生活。如果留学生从最初就建立了错误的文化定势,形成了对对方国家有偏见的认识,就会更加阻碍留学生在他国的学习和生活,难以在新鲜国度学习体会到该国特有的文化习俗,加重了文化休克现象。 3.4 语言冲突与新社会环境技能的缺失 所谓语言冲突

8、,是指由于汉语水平较低而导致的留学生不能与当地人正常交流、进而使留学生难以在段时间内融入到中国文化生活中。当留学生初次进入中国文化环境时,还不能正确体会很多具有多样内涵的词语和表述差异,这会直接引发语言的冲突与矛盾。在语言发生冲突时,会出现表面意义与内涵意义完全不同的词语使用情况。例如,在韩国语言中,“完了?”一词是在对某事是否结束发出疑问,而在中国文化中,“完了”还代表“很糟糕、很差”的意思4。其次,有些词汇在表面上有着相同的意义,但在实际使用时也是有非常大的语义差别,特别是在使用口语时,尤其是不规范的口语表达。在口语表达过程中,留学生会因为在不正确的场合下不当使用,从而造成对话双方的尴尬局

9、面。另外,还存在着使用词汇缺乏的情况。由于文化语言存在差异,某些语言词汇在概念上对留学生是非常陌生的。从内在的意义来看,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根本难以找到对应的词语,从而会造成留学生的词汇缺失,造成了语言冲突。举例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家族结构复杂,三个代际之间的称谓词就有60种之多,而在英语中只有20种。因此,但就亲属关系的词汇对西方留学生来说就是非常头痛的一件事。例如,在英语里uncle一词便包括了所有的叔叔伯伯称谓,而中文就要包括伯伯叔叔舅舅等称呼,就会使得留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加剧了“文化休克”现象。 留学生刚来到中国,缺乏在华生活的必要的社会技能,例如,留学生并不熟悉汉语语言以及中国的社会习惯

10、,会给刚刚进入中国的留学生造成应对周围的环境的生活压力,从而会使他们在生活中感到不安和焦虑。在异文化中的生活和交际的不同使身处异乡的留学生难以在段时间内适应。而饮食差异,更是留学生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用惯了刀叉的留学生拿起筷子时会感到难以使用5。在人际之间的交际上,中西方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所提到的,中国是一个注重差序格局的“人情”社会,在社交时要体现出上下尊卑、年龄差异以表示尊敬;而西方社会受个人价值取向的价值观影响,更注重彼此之间的平等,如父子、上下级间都直呼其名5。因此,这些新社会环境技能的缺失会使得留学生增加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压力。 3.5 危机事件对“

11、文化休克”的影响 所谓危机事件,是指会突然发生的,具有很大破坏作用的、会中断正常生活的事件,比如偶尔会发生的地震、火山喷发等天灾人祸。当留学生远离故土和亲人,来到中国留学后会缺少安全感而产生不安和焦虑。地震、火灾、恐怖袭击等危机事件会对留学生感到恐惧、紧张、难以找到安全依靠、产生难以克制的心理障碍,所以危机事件同样也是留学生文化休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我国的生活学习环境,增强跨文化传播能力,学校应该不断完善对留学生的管理工作,为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缓解文化休克现象,不仅需要院校和社会的努力,更需要留学生自身从自我隔离的状况中解脱出来,结交各国留学生朋友,尽可能快地适应留学生活,减少文化休克给留学生带来的负面情绪。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