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花儿”强大的亲和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花儿”强大的亲和力.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西北“花儿”强大的亲和力西北“花儿”强大的亲和力 绽放在西北大地上的奇特瑰丽的“花儿” “花儿”是长期流传于中国西北大地上的一种民歌,也是全国所有民歌中非常独特的一种民歌。其独特之处有三,其一:“花儿”流传面积之大,覆盖地域之广是全国其它民歌无法比拟的。一般说来,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民歌,往往局限在特定的某个地区内流传,比如“信天游”只流传于陕北等。而“花儿”广泛流传于西北大地,包括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以及临近陕西、新疆的一些地区,横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达几十万平方公里。其二,传唱“花儿”的民族之众、人数之多更是全国其他民歌无法比拟的。“花儿”由生活在西北大地上的汉族、回族、土族、藏族、撒拉族
2、、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等近十个民族共同传唱,经久不衰。我们知道,每个民族都有独具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歌,如藏族的“拉伊”、苗族的“苗歌”等,基本上只流传于本民族范围,即便有个别超出本民族的范围流传,也仅限于两三个民族之内,而且一般这两三个民族拥有共同的宗教信仰。而“花儿”的传唱却冲破了民族、宗教、信仰、地域的界限,极为广泛地传唱于西北各地,不同宗教信仰如伊斯兰教、藏传佛教的各族群众能够共同拥有和热爱同一种民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其三,也是“花儿”更为独特的,近十个民族的群众传唱“花儿”,都是异口同声地用汉语传唱,虽然土族、撒拉族、藏族、东乡族、蒙古族、裕固族、保安族等都有
3、本民族的语言,但在演唱“花儿”时都用汉语来唱。也正是由于这么多民族共同传唱,使“花儿”在发展进程中受到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花儿”在音乐形式上更加丰富,“花儿”的曲调,俗称“令”,种类非常繁多。“花儿”的两个流派如流行于河湟地区的“河湟花儿”和流行于甘肃、宁夏的“洮岷花儿”,其曲调加起来,共有100多个“令儿”,曲调之丰富、唱词之浩瀚,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花儿”是汉文化影响力的象征 “花儿”的产生和传唱在中国西北,西北地区地域广阔,而且历来民族众多,人们宗教信仰不同,风俗习惯各异。以“花儿”传唱最为兴盛的河湟地区为例,河湟地区指的是青藏高原东部的黄河谷地和湟水谷地,也即
4、青海省和甘肃省境内的黄河和湟水流域。河湟地区因离内地稍偏远,曾被称为西戎、西陲。唐书吐蕃传曰:“世举谓西戎地日河湟”,唐代诗人杜牧曾以“河湟”为题写过一首咏边诗。其实,河湟地区是中国古代西部开发最早、文明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汉以前,古羌族往来游牧于该地。西汉武帝击匈奴,汉军驻屯,使汉文化随着大批汉族人士开始传播于此。西晋时,吐谷浑曾在此建国。唐德宗时,吐蕃占据河州,藏族于此时最为强盛。唐朝时,河湟一带可谓是唐与吐蕃的边境地带。至元,来自中亚的“西域亲军”、“探马赤军”在此屯垦,渐渐产生了河湟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几个民族。之后,蒙古族徙入,并逐渐融入东乡族、保安族、土族之中。到了明代,大量内地汉族
5、又陆续迁入此地。而且河湟地区亦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在历史上各个时期总是商旅不断,往来频繁。历史一路走来,形成河湟地区多种民族错综杂居、多种民族文化交融汇集的多元局面。各民族群众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胼手胝足,薪火相传,共同创造了河湟地区的文明。河湟地区历史、文化的演变,也可以说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与文化演变的一个宿影。 综观河湟地区的历史沿革演变,虽然多种民族文化交融汇集,但汉文化一直居于强势。特别是明朝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含有藏族、蒙古族及阿拉伯文化特色的河湟地区区域文化。汉文化在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中呈现出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几千年来,华夏大地上民族争雄,诸侯割据,中原逐鹿
6、频起,边塞狼烟不息,演绎了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剧,但自秦统一后,历代虽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基本保持了政治的统一和文明的连续性,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文化的亲和力与凝聚力。从历史上看,长期以来“大分散、小聚居”是河湟地区各民族聚居分布的主要格局,汉族与各少数民族长期杂居在一起,许多民族除了在本民族内使用本民族语言外,在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交流时大都使用汉语,各民族通用汉语,使得各族群众思想乃至行为上的交流变得十分便捷。所以一直以来汉语仍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文化仍是主体文化,汉文化的影响体现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各个方面,但具体到民间,很典型的就是体现在“花儿”的传唱上,“花儿”作
7、为各族群众倾吐心声、交流感情的一种载体,被各族群众共同用汉语传唱,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清代甘肃诗人吴镇在他宦居异地的思乡之作我忆临洮好十首中就有“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之句。这里的“番女”指的就是当时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女子。吴镇生活在清康熙年间,这就说明,至少二百多年以前,“花儿”就已在西北广为传唱。其实,据学者考究,“花儿”起源于元代或者更早,明清时已很兴盛,几百年来,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风俗的群众异口同声地用汉语传唱“花儿”,“花儿”超越了民族、宗教、语言、地域的界限,成为西北地区最受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生动地体现了汉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花儿”强大的亲和魅
8、力 “花儿”纯属民间山歌野曲,起源于情歌,情歌历来是民歌中艺术造诣最高、最纯真优美的部分。“花儿”之所以被各族群众共同喜爱,其基本原因就是爱情是“花儿”的一大主题。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正因为如此,各民族的人们都可以通过“花儿”,用最大胆贴切的比喻、最美妙奇特的想象、最质朴生动的语言,最富有感染力的歌声表达爱情。“花儿”表达爱情最基本的特征是大胆、率真、自由、热烈、裸露。河湟地区虽然民族众多,但汉文化中旧礼教的影响也是很严重的,如一首花儿唱道:“花椒的树上不要上,上时刺丫儿挂哩;庄子里到了你要唱,唱时老汉们骂哩”。在回族聚居区也有类似的“花儿”,“庄子里到了你耍唱,唱哈阿訇爷
9、骂哩”。在村子里,长辈面前不能唱“花儿”,在村子里如男女对唱被认为是伤风败俗。正因为“花儿”登不了大雅之堂,所以就未失其淳朴,没被文人指染削伐,未伤其丰神天姿。而在每年河湟地区各地的“花儿”会上,如甘肃康乐莲花山、青海乐都瞿坛寺、青海大通老爷山及其它著名的花儿会,各民族群众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人流如潮,动辄数万人,人们成群结伙,摩肩接踵,摆开阵势,各族歌手互唱对答,各显才华。一场“花儿”会连续几天几夜,往往昼以继夜,高亢悠扬的“花儿”漫山遍野,此起彼伏。其庞大的场面、欢乐的气氛,确实令人心动。人们对“花儿”的喜爱和传唱体现了各族群众对自由人生和美好爱情的强烈追求和渴望。其 间,对来自各地各民族
10、的歌手来说,这是一展歌喉、施展艺术才能的大好时机;对青年男女来说,以对歌互表衷情,有的交成挚友,有的终成良缘。对于更多的中老年人来说,“花儿”会则是游览休憩,会友怀旧的良辰吉日。“花儿”的演唱拉近了远山近乡各族群众之间的距离,以往可能存在的一些偏见早已消融在“花儿”悠扬的旋律中了,任何礼教的束缚、民族间的隔阂此时消失已无影无踪。“花儿”会已成为各族群众互相交流情感的颇具特色的民间聚会活动。 “花儿”在表达爱情的同时,还有大量诉说生活艰辛、抨击社会不公、表达人生哲理以及讲述历史故事等内容的“花儿”。由于生活的艰辛坎坷、爱情和婚姻的不美满,加上西北严酷贫瘠的自然环境,也产生了许多忧伤但更加感人的“
11、花儿”,这些“花儿”一唱起来就会使人沉浸在巨大的伤感之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是人类的生存本能,苦难的生活是“花儿”产生的原动力。人们为了抒发心中的苦闷,释放精神的压力,就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寄托在“花儿”歌谣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花儿”是生活在广袤而贫瘠的中国西北高原上的各族人民,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创造出的抒发内心情感和心声的歌,是各族群众倾吐感情最自由、最热烈、最坦率的表达方式,成为各族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不可缺失的精神食粮。有一首“花儿”唱道:“唱一个少年(者)宽心哩,不唱时心里想哩;老汉们听了(者)年轻哩,娃娃们一听(者)长哩”。“饭一天不吃时挨住哩,花儿一天不唱时心慌哩。”“花儿是我救命丹
12、,不唱心像油锅煎;哪怕没有一分钱,不唱花儿心不甘。”极为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花儿”在各族群众精神生活中的分量。 “花儿”使得西北这方高寒、贫瘠的土地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洋溢着浪漫和梦想,显示了热情与和谐,从而反映了更为广阔、深厚的社会含义。 前面说了,“花儿”虽然是用汉语传唱,但由于流行传唱的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俗不同,也就赋予了“花儿”不同的乡土特征、民族特征,使得“花儿”的语言、曲调更加丰富多彩,形成了“花儿”近100种风格、曲调、格律不同的“令”。河湟地区由于各民族长期友好地生活在一起,语言文化、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藏语、蒙语中的倒装句式和一些音译词句在当地汉语方言中很多,这是各民族间
13、语言互相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花儿”作为各族群众表达情绪、交流感情的载体,自然会受到各民族语言特色的影响,藏语中的倒装句式以及藏语、撒拉语、土语中的一些词句自然也就揉进了“花儿”中。“花儿”中常有倒装句的运用,如“清茶不喝了奶茶喝,渴死了凉水哈耍喝;天大的亏枉阿哥哈说,亏死了旁人哈耍说”。还如藏语音译词的应用:“鸯在后头鸳在前,鸳鸯是生死的伙伴;尕妹和我正帮坚,阿么价结不成良缘”。“帮坚”是藏语音译词,意思是“正好”、“差不多”。“花儿”虽然曲调繁多,但各族群众在传唱时都能互相交流和对唱,一个好的“花儿”歌手能会唱所有的“令”,这样自然使得“花儿”在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中呈现出了更加旺
14、盛的生命力。 “花儿”的对唱其实也是人与人之间、不同民族间互相交流的一种方式。如有一首旧“花儿”唱道:“大力架丫豁里过来了,撒拉的艳姑哈见了;撒拉的艳姑是好艳姑,脚大手大的坏了。”这是汉族小伙子以汉人当时的缠足陋习在嘲笑撒拉族女子。而撒拉女子接过来唱道:“石崖头上的山丹花,赛过了花园的牡丹;脚大手大的耍笑话,走两步大路时干散”。撒拉族姑娘以天足为荣,一种自信、豪迈之情油然而露。其实这样一来,自然就加深了各族群众间的认识和理解。 也正是由于“花儿”的语言具有独特的民族语法特色,使得各族群众更容易接受,也使得“花儿”的语言更加生动、新鲜、形象,富有乡土魅力,也增强了汉语原有的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在河湟地区,如果你是“花儿”歌手,不管你来自什么地方,不管你是哪个民族,只要唱起“花儿”来,你就会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你就会找到朋友。“花儿”确实使人们沟通了感情,加深了理解。由于“花儿”独特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凝聚力,使生活在西北大地上的各民族群众长期以来和谐相处,劳动生活在一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花儿”成了凝聚西北各族人民感情的艺术纽带。“花儿”是西北各族群众共同创造的优秀民间文化艺术,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更应该继承和发扬。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