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布上的“交响”:巨幅作品《召唤》创作幕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布上的“交响”:巨幅作品《召唤》创作幕后.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画布上的“交响”:巨幅作品召唤创作幕后画布上的“交响”:巨幅作品召唤创作幕后 “召唤”主题展的主题作品,宽18米、高2.2米的巨幅画作召唤,让每个步入中华艺术宫展厅的人都深感震撼,这幅作品全景式再现了抗疫一线的人物群像,再现了人们在至暗中顽强抵抗、逆行救护、互助奉献的各个瞬间。 这是上海美协邀请沪上老中青画家共同创作的巨幅综合材料的美术作品。从前期准备到后期调整,20位画家在两周时间内夜以继日,几乎以燃烧般的激情合作完成了这幅目前为止国内最大的以抗疫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以下是全部主创人员的叙述,还原了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 刘亚平: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艺术有时候应该是一种思
2、考的力量,并以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关注和直指生命的問题。这次召唤的创作,是对我们画家合作的一次大考。在疫情爆发蔓延之际,从个体视角去观察理解世界,是个有难度的事情。召集画家集中之前,我们有几个人为此做了相当匆忙而又繁杂的资料和草图准备。同时,在组建团队时也考虑了老中青各层次的搭配,以求各展所长。20XX年的危难时刻,我们20位画家响应召唤,用绘画的语言,来表达危难中闪耀的人性光芒!向生命致敬!向无畏反抗、互助救援和献身精神致敬!说实话,短短十来天能完成这件18米长的画,有这么多的人物和场景需要处理,非常不容易,非常辛苦。这都要归功于大家全力以赴,倾情合作,也表明我们这支队伍是拉得出来,能担当的。尽
3、管领导和观众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和肯定,也能宽容由于时间紧迫带来的一些不足,不过作为作者,对此应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反思,以寻求在更大空间和视野下自身新的提高。在此,要感谢美协对创作的全程支持和严格把关,也要感谢响应召唤、全力付出的各位画家。 平龙:从接受“召唤”进入前期策划到中华艺术宫主墙面安装完毕,总共约十几天的时间,而真正绘制实际只有10天。这10天压力很大,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我们只好边设计边施工,在绘制中不断补充素材、深化调整。特别是创作组“总导演”刘亚平老师,经常是处于忙得团团转状态。随着绘制逐渐深入,大家群策群力、各施所长,硬是将众多不同时空、不同人物用不同画法融合成一幅完整作品。
4、当然也有很多方面值得总结,如小稿阶段略显仓促,事先如在草图上安排好结构色彩、谋定而动,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微观变化在巨幅作品中不易体现,大架构就必须更加强调。无论如何,这次的创作过程对艺术家是一种难得的体验,我们按时交卷了,传递了我们的一份力量。 柳毅:这幅18米长的作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我们第一组的画面中有医护人员、志愿者、普通民众、里弄干部和快递小哥等,反映人民在面临疫情时所表现出来的顽强和坚定。此次参与创作的作者以上海的水彩画家为主,而这次的主题创作却是以丙烯颜料作为绘画媒介的,好在我们都能很快适应、同心协作,不断完善。作品召唤在中华艺术宫和其他许多作品一起如期展出,得到了社会各界包括国内
5、外媒体的肯定,彰显了中国人民面对疫情时坚强不屈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上海水彩画界关注现实生活、积极投入现实题材创作的成果。 杨宏富:这次受上海美协水彩粉画艺委会的邀请,我参与到抗击新冠肺炎主题画的创作中,一不小心成了“援鄂”画家,感到无上荣光。我是连环画作者,所以在开始阶段受委托根据电脑设计稿整理绘制同比例缩小版的黑白小稿。在绘制小稿的两天里我都是画到深夜,第二天早晨5时不到即起床继续工作。与此同时,我和群里画家保持联系,请他们同步找资料,拍照片,补充素材,充实稿子。作为连环画家在这次创作中能和水彩画家密切合作发挥作用,并让我担任第二小组组长,我格外高兴。由于这幅创作是大型彩色丙烯画,艺术表现的
6、转换难度不言而喻。幸亏我有过二十多年的电影海报绘制经历,比较熟悉水粉和丙烯材料,加上各位画家的倾心创作,各显神通,我也边画边学,收获很多。 王冠英:这件作品的中间部分主要表现的是奋不顾身、逆行援鄂的医生们工作的场景,我承担的又是这组画面的中心部分,充分感觉到了协会和水彩粉画艺委会对我的信任。经过几易其稿,从一开始对医生们工作状态的如实表现,到后面变成医护们托起象征生命的女孩的一组人物组合,使画面在表达精神维度上面有了进一步提升。这组人物形象表现了疫情前线医生和护士们无畏牺牲和忘我奉献的英雄形象,是抗击疫情的希望与力量。从反复讨论、绘制修改到最后的定稿,这十来天创作期间的甘苦,只有参与的画家们自
7、知。“召唤”是我们抗击疫情的号角,也体现出我们团结在一起战胜疫情的决心。 姚尔畅:我虽有过几次参加大型历史画集体创作的经历,但这样紧急仓促的主题创作还是第一次。幸好美协及水彩粉画艺委会从开始明确任务到前期策划,从内容梳理到资料收集,从正稿绘制到后期调整的各个环节,都组织得有条不紊,十分出色。这次创作也是一次对水彩画,或者说水性媒介材料表现特性的重新认识。虽然是在画布上使用丙烯材料,但主要作者都是水彩画家,无论思维方式还是作画习惯都离不开水彩技法。传统水彩画透明、轻快、流畅,一般来说不尽适合众多人物为主的巨幅重大题材创作。这次实践无疑对水性绘画媒介的拓展做了有益的探索,或许对今后水彩画形式和语言
8、的多样化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尽管在画面整体协调、人物塑造和细节处理方面都还有改进空间,但是能在短期内突击完成这样宏大叙事性质的项目并取得较好效果,某种程度上也创造了上海美术创作的一个纪录。 陈伟中:此次抗疫画展主题作品的创作不是一次普通的创作任务,确实更像一场战役,要在短短十几天时间内进行如此巨幅的创作,实属不易,体会颇深,收获甚丰。以下几点是我的个人感受。一是主题鲜明,定位准确。正如刘亚平所说,这次画展是一次艺术家对抗疫精神的歌颂,要用艺术手段表达对人民群众坚忍的大爱和对医务人员逆行的礼赞,更是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作品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二是分工合作,服从大局。此画高度2.2米、长度18米,为
9、架上绘画所罕见,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三大块,人员也分为三组。三是互敬互学,携手共创。20位画家在创作中相互往一个主基调上靠拢,各自的个性和艺术语言都统一到大局中去,不断强化画面效果。大家白天在现场奋力创作,深夜还在微信群里不停探讨,攻克创作难关。 池振明:我负责左侧一组画面中间部分的绘制,主要表现的是疫情爆发初始阶段医务人员快速抢运救治病人的场景。我想的最多的是如何通过作品把生命至上的崇高人性光辉再现出来,突出白衣战士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在创作中力争体现出一个“快”字,把医务人员与时间赛跑的形象展现在画面中。在画面处理上,我力争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整幅作品变得更加丰满。尽管我已将近二十多年没有
10、用丙烯作画了,有些生疏,但显然丙烯在表现强度和大尺幅画面塑造方面更有优势。我深深体会到:艺术创作要有真情流露,材料与技法必须服从主题思想,一切要从画面的整体需要出发。 傅钢:这次创作规模大、时间紧、人数多,的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好在这次创作主题十分鲜明,且合作者之间又互相熟悉,所以大家配合得比较默契。这种大型创作的前期构思、画面组织、小稿设计都极为关键。策划班子和参与的几个年轻画家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作为个体的参与者,我们主要是根据总体要求塑造具体形象,在这个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与整个画面协调。那么大的画面,那么多的人共同创作,难免有不统一之处,这需要相互磨合。所以最后还需要有
11、人统筹调整,从而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李利民:参加召唤这样规模的集体创作是我艺术生涯中的首次。大型集体创作是在一个大空间中,不同于画家个人的小天地,不能拘泥于个体语言而使局部孤立存在,要时刻考虑到周围以及背景之间呼应的整体关系,不论造型、叙事、色调等都需从个体调整为集体的格局意识。我们第三组在组长平龙的协调下,围绕主题对人物造型与叙事性的细节下了一番功夫,为了让画面的图像语言避免海报、广告和招贴画感,在素材采集之后对素描稿进行了反复调整,尽量把各个人物、建筑和器械的细节具体化,避免粗糙空洞之感。我们虽然有分工,但又不分家。十来天的时间虽然短,但收获很多。作为集体创作中的个体,一定是在统筹的前提
12、下,从画面大关系、大框架上去思考,面对抗疫大局,我们的民族不也是如此吗?正所谓“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 李伟:全国的疫情防控,医务工作者先行,各行各业紧随其后,我们画家也不甘落后。连日来,众多艺术家都用画笔迅速投入到疫情阻击战之中,我为能参加这次主题作品的绘制而深感荣幸。上海20位画家合作一件作品大概也是首次,参加绘画的老中青三代画家群策群力,既发挥了各自的艺术长处,又为了画面协调一致,做出了很多顾全大局的修改和统一。经过共同奋战的十余天,我们完成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梁钢:参加召唤这样的集体创作是我从事水彩画以来首次,使命召唤,不可怠慢。我被分在第二组,为医护
13、人员造像。我擅长水彩画,用丙烯颜料在油画布上作画倒是头一次,严格来说这是一次跨界创作。画水彩通常先从淡色始,这是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所以这次作画时常被惯性所干扰,效果不甚理想。水彩画本体语言是水与彩的交融,尽管丙烯颜料也以水为媒介,但在油画布上无法体现纸上所呈现的效果。丙烯画更多的是要往油画方面靠,水彩画以留飞白来唤起画面的灵动,丙烯则不行,留了白感觉没完成。为了克服这些难点,大家相互探讨,打破了不少水彩画的束缚,终于呈现出逆行者们的英勇姿态。 陆翠玲:每天我们都能从不同的媒体上了解到不同地区的疫情状况,战斗在疫情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中许多感人的画面、不平凡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并激发自己用绘画语言
14、表现抗击疫情的强烈愿望,为此我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画了许多小稿。当接到需要许多画家共同一起完成反映抗疫战斗的巨作的任务时,一种使命感和创作冲动促使我毫不犹豫地加入到这个团队中。为了能让每个参与创作的同仁尽可能地发挥自己优势,负责这次创作的刘亚平老师根据各个画家的特点,不断地和大家探讨画面的构成、色彩、表现等,通过这次集体创作让我学到了许多。 罗陵君:我所在的第一组,画面的内容是表现疫情时期普通百姓和志愿者的工作场景。我所画的是两位正在消毒的人员,一开始我想用比较写意的方法来画,人物平面化处理,造型稍微夸张一些,但后来发现与整体风格不协调,我马上加以调整并请一起创作的老师来出谋划策,力求把形象塑造好
15、。由于画面左边需要增加一些比较“硬”的线条结构,为此还增加了一辆登机时用的楼梯车来解决了画面较“空”的问题。短短几天时间,我从各位前辈这里学习到很多。 王 :我在前期参与过程中主要是配合老师们的想法协助收集素材,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多种画面效果供老师们参考。绘制过程中,画面的野草效果是我和老师们一起经过多次尝试加上去的。在创作小稿中构思的本是向前伸展的平地,但在正稿上色后地面显得有些空洞。我建议可以尝试画野草。野草虽不起眼,但代表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生命力,这是一种倔强得让人肃然起敬的生命力。第二组前景中的“人工肺”也是我负责绘制的,我努力将其画得更加的真实从而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尽量使用干净
16、利落的笔触表现出高科技医疗器械的感觉,一根根电线和管道使画面更显真实。 王伟民:20XX年必定是难忘的一年,我怀着对逆行者无比崇敬的心情参与到召唤的创作中来。接到任务的第二天,我们第三组全体画家就开始深入生活,在杨浦区建设工地周边奔走,寻找生活中的“火神山建设者”的创作素材和典型形象。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平龙老师进行了绘画分工,我和李利民用了两天的时间,根据照片再细化,创作出小稿,随后大家进行了认真讨论,反复推敲。由于这一步做得比较细,正稿绘制得以顺利开展。在绘画过程中,大家取长补短,相互交流,提前两天完成了任务。 奚赛联:应上海美协和美协水彩粉画艺委会之邀,我参加了这次创作活动。在这幅反映抗
17、击疫情的大作品中,有相当比重是表现抗疫过程中社会方方面面普通人的无私奉献,我负责的部分就是表现市民百姓在这场疫情中的事迹。作画时,我也和大家一样从熟悉的水彩表现语言调整到用丙烯媒介来表现,通过集体協作,反复推敲和调整,圆满完成了这次特殊任务。 徐君华:面对召唤,参与本身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当看到现场竖起的2.2米高,18米长的巨型画布,立即感觉到任务的艰巨性,这必定是一次不同以往的创作经历和艰巨挑战。画面上100多个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分布在不同位置和层面,必然要有主次和虚实之分。我分工的一部分背景人群在画面上必须服从大局,不能过于突出。我认识到只有服从画面整体效果,每个人所画的局部才会有存在价
18、值。根据整体画面的推进,某些局部会推倒重来,或是忍痛放弃较为满意的细节。这次的创作经历为我今后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杨艳:与我平时的创作不同,这样的大作品让我体会最深的是“碰撞”与“磨合”。画面的三部分内容与各自人物关系如何安排?连接起来的画面如何协调?色调如何既有变化而又不失整体?特别是作品移至中华艺术宫后,发现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那就是将三张画连在一起的那股“气”。平龙老师用大量暖色进行贯穿,“气”的走势一下子串联了起来。我画的那组热感应人物形象,画了几次都不满意。老师们鼓励我“不要看局部”,“画面中需要这么纯的亮色”。经过反复修改,终于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张晓霞:我主要参与了创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刘亚平老师提出,“表现抗疫一线的工作者,要注意体现小人物。”于是我沿着这个思路寻找素材,分类并筛选,最后在电脑上按照画面比例组合素材。在检索资料时,我也看到了许多感人的“小事件”和“平凡人”,比如一位父亲送别护士女儿援鄂,他说:“恨无男儿承祖志,幸有爱女学木兰。”一时使得我潸然泪下。感谢这次创作机会让我体会了这些深沉的情感,最可爱的“好儿女”啊,让我们用深情的笔将你们画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