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生物说课稿三篇.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31745875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高中生物说课稿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选高中生物说课稿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高中生物说课稿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中生物说课稿三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高中生物说课稿三篇精选高中生物说课稿三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生物说课稿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第二章第二节,表面上看本节要说明的是“基因在哪里?”的问题,其根本是要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减数分裂与孟德尔遗传规律紧密相连,而减数分裂又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说解决了本节的问题是去掉了高中生物学学习道路上的一只“拦路虎”。 2教材的处理和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量大,主要讲两个问题,

2、一是通过萨顿假说和摩尔根的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一是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如果一节课讲完,时间肯定很紧,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也得不到锻炼,因此我计划安排两课时,第一节课完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明,并配以少量的练习,第二节课完成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的理解,辅以较多的练习。 3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节课的特点,结合学生对前面内容(孟德尔的两个实验和减数分裂)的熟练程度,本节课主要达到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同基因在染色体上(这是理解孟德尔两大定律实质的前提) 能力目标: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类比推理”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学习科学家敢于怀疑的

3、科学精神(当时就是因为摩尔根对孟德尔遗传理论的不相信和对萨顿的怀疑才使他找到了科学的真理)。 4重难点的确定 如果要记住“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个结论是非常容易的,这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关键是要求学生理解体会这个结论的来历,学会这种科学研究的思路。因此如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提倡探究性学习”,我对此的理解是,并非所有的探究活动都需要去做实验探究,也并非普通的课就不需要探究,这个理念是希望让我们和学生都形成一种习惯,即对我们发现的问题首先可以提出假设,然后实验证明,最后得出结论,也即探究的一般思路。这堂课我就准备按这样一个思路来讲授,因为这节

4、内容刚好符合这样一个特点,首先是萨顿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它们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这样一个现象,于是就提出了假设(萨顿假说),然后是摩尔根的实验,当然本节课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启发式教学方法,比如问题探讨中“请你试一试,将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把分离定律再念一遍,你觉得这个替换有问题吗?由此你联想到什么?”如果学生能在老师的启发下答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甚至说“遗传因子是不是就是染色体”,我们这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 三说学法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仅仅通过教师的传授及学生个体的主动学习是不够的,教学任务需要更多地依赖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

5、交互作用以及群体协商与对话等教学情境来实现。所以本节课除了传统的传授法之外,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达到教学目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主动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潜在作用。 四说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请你试一试,将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把分离定律再念一遍,你觉得这个替换有问题吗?由此你联想到什么?(这是教材上设计的问题,非常地好,好在很容易使学生将遗传因子与染色体联系起来,如果学生能在老师的启发下回答出遗传因子在染色体上,哪怕说“遗传因子是不是就是染色体,”那我们这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类

6、比推理让学生从感性上接受基因在染色体上) 通过上面的导入很容易过渡到萨顿的发现以及假说,但是要说明一点,假说的提出不是无根据的乱说,而是通过“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因为萨顿发现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这里面需要给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类比推理,并强调其重要性),然后是小组合作学习“思考与讨论”: 你同意以上的分析(指基因在染色体)吗?如果你也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请你在图中染色体上标注基因符号,解释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P28图) 这个“思考与讨论”必须让学生来完成,当学生将基因标注在染色体上之后,会发现不管是F1还是F2代,结果与前面孟德尔所做的实验(还没有发现减数分裂

7、之前)完全是一致的,到这个时候学生会有这种感觉:将孟德尔所说的遗传因子标注在染色体上是一点都没有问题。 (三)摩尔根的实验 由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实验图解(略) 对于摩尔根的实验我想特别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选材是关键(果蝇) 2、所研究的性状(红眼和白眼)也很重要,是一对相对性状,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3、关注特殊的现象(白眼性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是实验最终的突破口。 4、性染色体的发现推动了这个实验的进展。 将控制白眼的基因w定位在X染色体上,Y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上述的实验现象的导了合理解释。这里有必要让学生写出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

8、的遗传图解: 还必须提醒学生注意,在孟德尔对豌豆的杂交实验现象提出合理解释之后还必须有一个验证,即测交实验,因此这里也需要多摩尔根的解释进行验证,这个过程让学生完成,有利于对前面遗传图解的巩固。 高中生物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细胞的分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2节内容。本节内容包括两块知识,一是细胞的分化,一是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是细胞生命中的重要现象。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这是细胞的全能性。前面学习了细胞的分裂,它是理解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基础,而细胞分化与后面将要学习的细胞癌变,基因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学好这一课

9、,有利于完善学生对细胞生命现象的整体认识,同时有利于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三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阐明细胞的分化;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围绕上述知识目标,本节课将实现以下能力目标:首先通过学生收集分析有关干细胞的资料,从而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次通过探究细胞分化的特点和细胞全能性的体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课上进行交流讨论,进而关注健康,珍爱生命,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细胞分化是分子与细胞的主干知识,是生物高考的高频考点,所以我把它作为教学的重点。植物的组织培养和动物的克隆,其原理都是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全

10、能性与生物前沿科学紧密联系,知识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我把它是确定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情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克隆羊的形成过程,前面又学习了细胞分裂,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同时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这节课的成功学习奠定了基础。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基因的表达,所以细胞分化的本质和细胞全能性的体现就显得难以理解,教学中要注意这部分的处理。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课前让学生搜集造血干细胞相关的资料,为课堂上的交流做好准备,同时我准备了胎儿发育的录像,胎儿组织细胞的图片,植物组织培养的图解,克隆羊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在课堂上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

11、考、分析,归纳知识结论。 四、说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引入设置:播放“胎儿的发育”录像,录像展示了由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一个胎儿的全过程,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求知的*望。看完后,我追问学生:一个受精卵,如果只进行细胞的分裂,能形成一个胎儿吗?答案是否定的。细胞通过分裂只产生相同的细胞,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细胞的分化。 (二)新课设置: 1、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的概念 展示:胎儿和一些组织细胞的图片 设疑: 你能据图说出组成人体胚胎的部分细胞吗? 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有何不同?(简述肌细胞、神经细胞,血细胞的不同)它们都来源与一个相同的受精卵,为什么不同?因为发生了细

12、胞分化,那么什么是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相比,它又有什么的特点?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交流讨论,准备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归纳出细胞分化的概念,(体会细胞分化后形成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和特点(持久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细胞分化的意义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为什么要发生分化? 追问:没有细胞的分化,有人体产生吗? 引导学生归纳出:有了细胞的分化,才会形成不同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人体,因而细胞的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 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探讨以下问题: 细胞分化是否意味着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为什么? 同样来自一个受精卵,且每个细胞都携带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为什么还会出

13、现差异? 教师举例:红细胞和肌细胞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讨论分析出: 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细胞在遗传信息控制下合成特异性蛋白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的全能性实例展示 已经发生高度分化的细胞,还能像早期胚胎细胞那样,再分化成其他细胞吗? 多媒体演示实验过程: 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植株的过程 观察现象: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绵羊“多莉”整个克隆过程展示 观察现象: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发育成个体的能力。 根据上述事例引导学生思考:何为细胞的全能性 思考:高度分化的动植物细胞为什么具有全能性? 教师点明: 高度分化的动植物细胞由于细胞核中具

14、有该物种全套的遗传物质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3、干细胞的研究 我们体内还有没有可以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造血干细胞资料 教师展示图片并提问:造血干细胞有何特点?有何功能? 骨髓移植是什么意思?有何意义? 学生观察、读图,思考回答相应问题。 思考:人体还有哪些干细胞,研究用途有哪些? 教师补充: 将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出组织和器官,解决器官移植治疗疾病的难题 4、设计课堂练习: 设计一道典型的课堂练习题:通过当堂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反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改进教学。 5、师生共同小结 6、布置课后作业 五、说课反思 1、短时间内准备,能脱稿说课,在规定的时间内

15、说完; 2、说课程序周到全面,在15分钟内将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意图,教学手段的使用介绍得清晰、明确; 3、由于知识点较多,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完,语速就较快,显得较匆忙,语调无法抑扬顿挫,显得激情不够; 4、在说教学过程时,最好先定好框架,这样便于非专业评委了解你的大致教学程序,在非专业评委面前,说得越简单越好,越形象越好! 高中生物说课稿篇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细胞呼吸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细胞呼吸的概念,然后重点讲述了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四大部分内容,为我们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

16、了基础;它与第三章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第四章的主动运输和本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四节的光合作用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了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中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四个基本理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 掌握有氧呼吸中物质及能量变化的特点 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以及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

17、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培养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学会用化学反应式表达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领会细胞呼吸的实质。 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培养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思考能力 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来认识生命的奥秘。

18、 (三)教学重点、难点(有氧呼吸部分) 1、教学重点及突破策略 有氧呼吸过程的知识是学生理解其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ATP的本质的基础。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 突破策略:1、通过自主阅读、提问、思考、理解反应式及图解、课堂练习来突破。 2、通过简表列出有氧呼吸三阶段的比较栏目,简明地抓住要点 2、教学难点及突破策略 学生的化学知识功底不深,尤其是有机化学知识还未学习。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葡萄糖的彻底分解,需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些反应所伴随的能量变化,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度。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三阶段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突破策略:1、利用多媒体形象地说明有氧呼吸过程的三个

19、阶段和两个场所,通过引导、思考,学会写相关反应式,使学生清楚须有“能量”栏才能表达其完整性和科学性。 2、利用化学反应式理解有氧呼吸的实质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课堂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也须起主导、引导作用。所以本课利用直观教学手段,采用以下几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阅读能力。 (一)自主阅读:自主阅读有氧呼吸三阶段内容,明确有氧呼吸的场所、反应物、生成物和释放的能量状况等内容。 (二)直观教学: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

20、性和启发性。. (三)比较法:学生参与完成有氧呼吸三阶段区别的表格,进行教学反馈;比较有氧呼吸和有机物体外燃烧的不同,进一步认清有氧呼吸的特点。 (四)归纳法:归纳有氧呼吸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分析 步骤一:导入新课 通过问题探讨导入本节内容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步骤二:联系生活(酵母菌可用于发面和酿酒)介绍细胞呼吸概念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步骤三:回顾第三章细胞器的知识,学习 二、(一)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结构 步骤四:用下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培养自学能力: 步骤五:讲授二、(二)有氧呼吸的过程 主要学习三个阶段的化学反应式和过程图解(略) 通过学习三个阶段的化学反应式和过程,理解和掌握有氧呼吸三阶段的物质变化、能量释放特征和进行场所。 步骤六:比较有氧呼吸三阶段:场所、反应物、产物、释能等方面的内容。 步骤七:归纳(三)有氧呼吸的概念通过对有氧呼吸概念的归纳,锻炼学生聚合思维力。 步骤八:分析(四)有氧呼吸的特点。通过和有机物在体外燃烧做比较的方法,了解有氧呼吸过程反应的条件温和性、能量逐步释放的特征和能量的部分贮存特征。 步骤九:有氧呼吸小结:场所、能量去向、总反应式、概念。 步骤十:练习巩固(略) 板书设计(略) 第 16 页 共 1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