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言看黔东南民族文化景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方言看黔东南民族文化景观.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从方言看黔东南民族文化景观从方言看黔东南民族文化景观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下辖凯里市及麻江、雷山、丹寨、黄平、施秉、镇远、三穗、岑巩、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台江、剑河15个县。黔东南是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水族等35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根据20XX年的统计资料,全州总人口431余万,其中汉族人口近84万人,占总人口的29%,少数民族人口有347余万人,占总人口的71%。该地区是全国最大的苗族侗族居住地,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调查显示,全国苗族人口共739万人,贵州有368万人,黔东南就有约146万人,而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分别有155万、89万、
2、50余万、40余万、20余万、5万人;全国侗族人口共250余万人,贵州有140余万,黔东南就有107万人,而湖南有75万人,广西有近30万人,湖北有5万人。因此,黔东南可谓苗族、侗族的“大本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苗、侗历史文化的重镇。 黔东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区。由于苗、侗民族语言的深刻影响,她又具有不同于其他西南方言的诸多特点。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文化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互相依存、互为表里。透过语言或者方言,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本文即从称谓、地名 、常用语汇几个层面来揭示黔东南文化的一些内容及特点。 一、称谓
3、 称谓是表明人们之间相互关系或者人物身份的名称,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别。称谓是一种文化符号,从中可以显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的变迁。黔东南方言的称谓特点是汉语历史的遗留和地方特色的反映。我们以“崽”“爹”“客家”三个称呼语为例加以说明,其中“崽”和“爹”是保留汉语的历史用法,“客家”是地方特色反映。 有人说过:“方言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黔东南至今保留着古代、近代汉语的一些称呼习惯,如“爸、妈、爹、嬢、奶、崽、婆娘”等。“崽”是黔东南广泛使用的一种称谓。它既可以用于亲属称谓,也可以用于非亲属称谓。普通话里“儿子”“女儿”分别称呼对父母而言的男孩子和女孩子,合起来时用“孩子”一词。但是,
4、黔东南方言却不同,把 “儿子”称作“崽”,把“女儿”说成“女崽、妹崽、女、姑娘”,“大崽”指大儿子,“二崽”指“二儿子”,“满崽”指“最小的儿子”,“独崽”指“独生子”,“独姑娘”指“独生女”,“娘崽”指“母子”,“娘女”指“母女”。比如“你家有好多崽女啊你家有几个孩子?”“我家没得崽,只有个女崽我家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以“崽”惯指“儿子”,是重男轻女思想的折射。人们对晚辈亲属也可以用“崽”,比如“外甥崽、媳妇崽、郎崽(女婿)、孙崽”。这一称谓还用在非亲属称谓上,“娃崽、妹崽”分别是对男孩和女孩的称呼。“崽”也被用于詈骂语,含有贬义色彩,如“鬼崽、傻崽、挨刀崽、短命崽”。还可用于幼小的动
5、物名称,如“猪崽、鸡崽、鸭崽、猫崽、狗崽、羊崽、牛崽”。“崽”这个词能够反映出黔东南的历史渊源。据西汉杨雄的方言卷十记载:“崽者,子也。湘沅之会,凡言是子者谓之崽,若东齐言子矣”。“湘沅之会”指湘江和沅江一带地域,即古代的楚国,表明“崽”为汉代楚方言。由此我们可以上溯黔东南的居民史。黔东南以苗族和侗族为主体民族。苗族历史悠久,有史书可查的是早在五千年前的上古时期,江淮地区活跃着蚩尤率领的九黎部落,这就是苗族先民。蚩尤北上与黄帝、炎帝为争夺黄河流域而发生战争,蚩尤败于黄帝,九黎部落退入长江中游的今湖北、湖南、江西地域,几百年以后建立了“三苗国”。“三苗国”又与尧、舜率领的华夏集团发生冲突,战败后
6、大部分向南散居于江西、湖南的崇山峻岭之中,后建立“荆楚”(又称“楚荆”“南蛮”),即楚国,苗族为楚国的主干。楚国又与秦国发生战争,被秦所灭,楚人被迫迁入湖南、贵州、四川、广西、海南等地的山溪江谷之间,其中大部分居于武陵地区(今贵州、湖南),称“武陵蛮”或者“五溪蛮”,后来又向西迁入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因此,黔东南的苗族古歌里就唱到:“爹娘原来住哪里,他们住在这样的地方,大地连水两茫茫”。春秋战国时期,在今天的云贵川苏浙闽粤桂的广大疆域生活着众多民族,总称“百越”,百越族与其他民族争战失败后,一部分族支留在原地被华夏族吸收,其余族支也南下避乱,迁到广东和广西,即两广越人,后来发展为壮侗语语族,
7、“壮侗语族源于秦汉之际的两广越人西瓯和骆越”(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1987:244),其中广西越人继续西迁到今黔东南,发展为黔东南的侗族,黔东南的侗族祖先迁徙歌唱到:“我们的祖先住在梧州”。可见,黔东南的苗族和侗族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江游的古楚、越之地。“崽”既然是楚国方言,显然,关系密切的越国也同样使用这个词。随着楚越人的迁徙,方言必定随之传播。有学者认为,“现代湖南的湘语仍以崽为子,大概是直接继承了古楚语,而粤方言把孩子叫仔,实际上也就是这个崽,这就反映出粤方言与古楚语的密切关系”(詹伯慧,20XX:3)。现在使用“崽”作“儿子”称呼的还有云南方言、湖南方言、江西方言、广西方言等,
8、都是受古楚语的影响,这可以印证云贵川湘桂粤等地人民的渊源关系,也可以印证黔东南苗族、侗族的来源史。 “爹”是古代汉语遗留词,广雅释亲记载:“爹 ,父也”。黔东南人称父亲为“爹”,发音为ti33。黔东南方言还把称呼父亲的“爹”用在对“伯父”和“叔父”这两种关系上,用“排行爹”来称谓叔伯,比如称为“大爹、二爹、三爹、满爹”,相应地称呼伯母和婶婶为“排行妈”,如“大妈、二妈、三妈、满妈”。山西方言有9个方言点也用 “父亲”的关系来称谓叔伯,把伯父称为“大爸”或者“大爹”,把叔父按排行称为 “(几)爸”或者“(几)爹”(孙玉卿,20XX)。在侗语里也能找到这种“排行爹(妈)”的称谓方式,在侗语里“父亲
9、”是“jas”,“大”是“laox ”,“大伯”为“jas laox”,“二伯”为“lul jas”“三叔”为“sant jas”,“最小的叔叔(满叔)”为“manx jas”。学术界认为汉语和壮侗语在历史上有相互接触关系,黔东南方言以及山西方言这种用父亲称谓来称呼叔伯的语言现象,启发我们认识汉语和侗语的同源关系。 “客家”是黔东南人对汉族人的称名,“客话”就是“汉话”。俗话说“先到为主,后到为客”,黔东南方言把“汉族”称为“客家”也能够反映出黔东南的历史。在100万多年前,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就有古人活动,这些古人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先人(张永祥、曹翠云,20XX:244)。有史可查
10、的苗族、侗族先民于汉魏时期陆续大规模迁入黔东南,并最早开发了这块土地。汉人自唐以后才开始有规模地进入黔东南,明代以后大批汉族军民进入黔东南,之前极少数汉人流放于此,零星散居,已被少数民族同化。因此,苗族、侗族人民认为自己才是黔东南的主人,而后来的汉族当然就是客人了。 二、地名 “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所取的名称。”(周振鹤,1986:134)与取人名一样,人们在取地名时一般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所谓都有“掌故”,这就是地方文化的真实写照。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地名的考察实在是语言学家最引人入胜的事业之一,因为地名时常供给重要的证据,可以补足和证实历史家和
11、考古家的话。”(罗常培,1989:51)黔东南的地名多为苗语和侗语的音译或者意译(石林,李锦平,20XX;谭厚锋,20XX)。我们可以从文化角度分析黔东南地名的理据。 (一)反映生存环境的地名 生存环境是安身立命之所,人们对生存环境是最熟悉不过的,因此它成为地名的重要来源。黔东南地处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之中,山峦叠嶂、林木茂盛、河谷众多,人们自然以这些自然环境因素来称说地名。 黔东南地名直接以山命名的相当多,如:雷公山、云台山、香炉山、月亮山、南泉山、金凤山、圣德山、峨山、龙头山、钉耙山、大陵山、冷竹山、佛顶山、轿顶山、牛角山、高岳山、孔明山、罗汉山、青山界、老山界、南刀坡、甲劳坡、天子岭、猫鼻
12、岭、岩脚等。有些地方虽然不直接以山取名,但也指示出山的特征,如“天柱”(县名),突出该地有笔直高耸的大山,如同擎天之柱。不少地名在少数民族语言里与高山峻岭有关,比如:“养蒿、云丰”两地,苗语的意思都是云雾缭绕的地方,“虎报、辉报”,在苗语里是“山顶”的意思,“岑巩”在侗语里意思是“山坡多”。 黔东南具有丰富的岩溶地貌,反映溶洞地貌特点的地名有:金瓜洞、万佛洞、金凤山溶洞、渔洞、管团溶洞、多家洞、金流洞、平塘坡溶洞等。 黔东南境内河流遍布,大小河流2900多条,呈树枝状散布于各地,当地人也就取此特征为地方命名。直接以江河、溪塘命名的地名有:清水江、重安江、乌下江、亮江、鉴江、都柳江、从江(县)、
13、榕江(县)、台江(县)、麻江(县)、三江(镇)、巴拉河、南哨河、八卦河、杉木河、龙江河、车坝河、寨薅河、永乐河、污牛河、宰便河、平正河、双江河、龙鳌河、八舟河、舞阳河、剑河(县)、龙头河、高溪、清溪、涌溪、弯水、旁海、鸭塘、塘寨、镰刀湾等。不直接以江河命名,但是名称与江河有关的地名也有不少,比如“孟彦”,侗语为Maengl Yaeml,意思是深潭;“翁座”,苗语为On gd Juk,意思是蛤蟆多的水塘;“莲花”,苗语为Nangl Hvab,意思是乌哈河的下游;台江县的“养瓮、松瓮、皆瓮”在苗语里也都是“水塘”的意思。 物产条件是生活环境的重要部分,黔东南的物产以植物为主,突出的特点在于林木资源
14、丰富,是全国著名的林区,树名繁多,地名上也有反映,“干莽、小坪、大山林、枫香”这几个地名,都和“枫树”有关。“皆基、也基”和杉树有关。森林出野兽,“小寨、林冲、羊小”,苗语发音含有“老虎”的意思,以及“虎庄”,表明当地原来多有老虎出没。 (二)反映历史迁徙的地名 从地名可以看出居民的历史变迁,对黔东南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来说,地名更是民族迁徙的见证。黔东南的州府所在地“凯里”,是苗语Kad Linx的音译词,Kad在苗语里是仡佬族,Kad Linx的意思是“穿斜纹布的仡佬族”,据此推测凯里最早为仡佬族居住地。 黔东南的苗族以Dlib(西)、Fangs(方) 、Liux (柳)、Yel(尤)、
15、Gud(勾)几个为古老的氏族,大量的乡镇地名在苗语里含有以上几个氏族名称,比如“南嘉”,苗语为Dlib Jab;“羊西”,苗语为Vangl Dlib;“西江”,苗语为Dlib Jangl,意思都是西氏族居住的地方。 (三)反映生产活动的地名 根据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考察,九黎、三苗集团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稻作技艺随着楚人的迁移而流传。黔东南人民很早就开始种植稻谷,因此“稻田”和“田坝”成为地名的重要命名依据。有不少地名直接含有“田”,如“田坝、大田、干田、蓝田、大粮田、三角田、四角田、长田坎”,凯里的“岔河、里打、洛年”以及台江的“掌里、丈浓”这些地名在苗语里也都含有“田”的意思,凯里的“
16、干下、干虾”两个地名是苗语“水车”的音译。“洞” 也写作“峒”,在侗语里意思是田场,是同一灌溉区居民地的名称。侗族先民历来居住在溪峒,唐代将其称为“峒蛮”“峒民”,南宋时称“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定名为“侗族”。天柱县的“高酿”在侗语里意思就是“山泉水下注到稻田里”,黔东南还有石洞、彦洞、邦洞、 贯洞等20余个含有“洞” 的地名,这些地名反映出黔东南稻作生产的悠久历史。云南、广东、广西也有大量“峒”字地名,说明当地稻作文化发达(周振鹤,1986:135)。这一点也能够反映出黔东南人民与两广人民的历史渊源关系。 农村地区以前都是自己种棉、纺纱、织布、做衣来解决穿衣问题,黔东南普遍种植棉花,因此很
17、多地名以棉花命名,比如台江县有三个地方都叫“棉花坪”,凯里有两个地方叫“棉花冲”,雷山县也有一个“棉花坪”,此外台江县的“白朗、掌妹筛”、雷山县的“掌生”、凯里的“高本”在苗语里意思也都是“棉花坪”。 (四)反映历史事件的地名 早先汉族进入黔东南多是屯兵扎寨的形式,这些地名就以“营”“屯”来命名,在苗语里分别是Yenx、Tenf,比如“大营、营盘、营商、屯上、别屯、大屯”,地名“博引丢、台石、牛场”在苗语里发音都有Yenx、Tenf,这几个地方历史上都是汉族官兵驻地。 台江县的“掌麻你”,苗语意思是“杀牛坪”,苗族起义军领袖张秀眉曾在这里杀牛誓师;凯里地区的“松麻丢”,苗语意思是“杀汉族官兵的
18、山坳”,起义军在此大败清军,凯里地区的“干略都”,苗语的意思是“皮鼓里的鸡”,苗族起义军在此使用空城计,把鸡放入皮鼓中,鼓响不已,敌人不敢进犯。这几个地名反映出苗族人民反抗清朝官府的史实。 三、语汇 “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索绪尔,1985:43)。黔东南方言的一些语汇极具地方特色。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闹穿(趔趄)”,是黔东南家喻户晓的俗语,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三天没有吃到酸的食物,连路都会走不稳的。此外黔东南还有“住不离山,侗不离酸”的说法,这些语汇说明喜欢酸食是黔东南饮食文化的一大特点。酸食不仅是黔东南人的家常小菜,也是宴
19、请贵宾的美味佳肴,享誉省内外。黔东南的酸食不是醋,而是酸的菜肴,分为酸汤和酸菜两大类别,分别是苗族和侗族的特色菜肴。酸汤是将淘米水煮沸、晾凉后放入陶罐数日,发酵成酸味的汤水。食用时把酸汤和主料一起煮沸,有酸汤菜、酸汤鱼、酸汤猪脚、酸汤粉、酸汤饭、红酸汤、白酸汤等。酸菜类则是将蔬菜或者动物原料等经过处理后放入坛子腌制而成,有腌鱼、腌肉、糟辣子、酸萝卜、酸笋子、酸蕨菜、酸豇豆、水盐菜等等。腌汤则是一种特殊的酸汤菜,将吃剩的菜倒入木桶或者坛子内发酵变酸而成,以后继续掺入吃剩的菜,腌制的时间越长越好,因此有的人家的腌汤已经经过了几十年。黔东南方言中如此众多的酸食词语,反映出人们对酸食的喜爱。黔东南苗族
20、、侗族嗜好酸食与生存环境有关,以前山区缺盐、缺药,气候潮热,吃不完的食物难以保存,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酸有很多益处,能调味,能健脾,能杀菌止泻,能防止食物腐烂变质,于是食酸就成了黔东南人的生活习惯了。 黔东南还有一句俗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席”,黔东南方言和 “酒”有关的词语还有“拦门酒”“送客酒”“酒歌”“团圆酒”“交杯酒”“瓶子酒”“米酒”“苞谷酒”“红苕酒”“酒糟菜”等,这说明喜欢饮酒也是黔东南文化的特色,无论是日常饮食还是节日庆典,都必须备有足够的酒。曾经有一个在外地工作的黔东南籍高级技术人才,出访俄罗斯时,在外国专家设的宴会上喝多了,祝酒时迷迷糊糊地只说出一句话:“别的不多说,都在杯里头”,连中国的翻译都莫名其妙,不知这话的含义。原来这是黔东南人最常用的祝酒词。黔东南人认为,酒是待客的最高礼遇,用酒就可以代替一切美好的祝愿了,其他话都是多余的。这则趣闻反映出黔东南人民对酒的热爱,即便离乡多年,一个人也难以改变他生长之地的文化熏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