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B.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B.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 名: 准 考 证 号: 班 级:2013学年合肥职工大学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西方经济学试卷试卷(B)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由供给规律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得商品的价格下降B、消费者收入增加,该商品供给量增加C、生产商品的成本增加,该商品的价格上升D、商品价格越高,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越大2、假如一个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不能弥补可变成本,为了减少损失,它应该( )。 A、减少生产 B、增加生产C、提高价格 D、停止生产3、 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 A、选择 B、稀缺性 C、规范经济学 D、生产什么的问题4. 将成本分
2、为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是根据( )来划分。A、 成本发生的时间长短 B、 成本发生的原因C、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是否能全部得到调整 D、 发生成本的大小5。 当胶卷的价格上升时,照相机的需求量将会( ). A. 增加 B。 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就为负数值B、只要边际产量大于 0,总产量就会增加C、只要总产量增加,平均产量就一定增加D、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7。 如果实现了消费者均衡,那么( )。 A。 在消费者收入与价格为既定时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B。 在消费者收入与价格为既定时实现了边际效用最大化 C. 每种物
3、品最后一单位的边际效用是相等的 D. A与C都对8、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平行于价格轴的直线 D、垂直于价格轴的直线9。 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条件下,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的交点代表( ). A总产量达到最大 B. 要素产出效率最高C. 边际产量为零 D. 边际产量达到最大10、基本经济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 )。A、资源具有生产能力 B、价格水平的上涨速度过快C、资源相对于欲望而言有限 D、一些人仍处于贫困状态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1。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2. “
4、人们的收入差距是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 )3. 需求定理告诉我们,随着某种物品价格的上升,需求将减少. ( )4同样商品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 ( )5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点上的商品组合,消费者所得到的总效用是不一样的。 ( )6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条件下,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越多,即总产量越大. ( )7在同一个平面上,一般只有三条等产量曲线。 ( )8企业增加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可变成本等于边际成本。 ( )9在完全竞争市场,没有一个企业能对物品的市场价格有任何重要的影响。 ( )10。 基尼系数介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反映收入分配越不平衡。
5、(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稀缺性:2、需求定理:3、消费者均衡:4、公共物品: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包括哪些?2、无差异曲线具有哪几个特征?3、非自愿失业包括哪几种类型?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15,现价格为1.2元,试问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多少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2、已知某厂商TC=30000+5QQ2,试求:(1)FC,VC,AFC,AVC,SAC;(2)Q=3时,试求FC,VC AFC ,AVC ,SAC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用图形说明一种生产要素的
6、合理投入区域,并以文字说明为什么?附:标准答案西方经济学试卷(B)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D 2D 3B 4D 5B 6C 7D 8D 9B 10C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1 2 3 4 5 6 7 8 9 10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2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3、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4、公共物品:是指私人不愿生产或无法生产而必须由政府提供的物品,它具有消费的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的
7、特征。RTRARMRL0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不断增加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消费者从增加的一单位该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增加量是递减的,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用随着该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包括哪些?答:第一,市场出清第二,完全理性第三,完全信息2、无差异曲线具有哪几个特征?答:第一,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其斜率为负值。第二,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位置较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较大的效用水平。第三,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
8、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3、非自愿失业包括哪几种类型?答:1摩擦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3需求不足性失业4隐蔽性失业5季节性失业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已知Ed=0。15,P1.2,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元),该商品的价格上涨0。8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2、解:(1)FC =30000 VC=5QQ2 AFC=30000/Q AVC=VC/Q=5Q SAC=30000/QQ+5 (2)Q=3,FC=30000,VC=6,AFC=10000,AVC=2,SAC=10002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用图形说明一种生产要
9、素的合理投入区域,并以文字说明为什么?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变化情况,可以把短期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第阶段:收益递增阶段,生产者不应停留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从而劳动的平均产量和总产量都在上升,且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生产者增加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就可以增加总产量。因此,生产者将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把生产扩大到第阶段。第阶段:收益递减阶段,劳动的边际产量小于劳动的平均产量,从而使平均产量递减。但由于边际产量仍大于零,所以总产量仍然连续增加,但以递减的变化率增加。第阶段:负收益阶段,生产者不能进入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平均产量继续下降,边际产量变为负值,总产量开始下降。理性的生产者将减少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把生产退回到第阶段。由此可见,合理的生产阶段在第阶段,理性的厂商将选择在这一阶段进行生产。至于选择在第阶段的哪一点生产,要看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收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