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副本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31715581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6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副本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副本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副本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副本 .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是指60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 或者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 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因素 : 自然增长率 ( 正负值均可 ) 、出生率、死亡率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发达国家的人口现状发展中国家在二战后人口增长的特点时间段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步入现代型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增长速度缓慢快趋于缓慢人口数量较稳定甚至下降,如俄罗斯、德国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完善,生育观念的转变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

2、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人口死亡率下降很多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二、人口增长模式( 又称人口再生产类型或人口转变模式) 及其转变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出生率高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高生产力水平、 社会福利、文化观念、国家政策、自然环境低死亡率高低低自然增长率低高低(乳牛 塘鱼 果园 蔬菜粮棉。4、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举例自然因素气候光照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产条件需求的水份条件不同新疆的棉花和水果热量珠三角三季稻、 松嫩平原甜菜、青

3、藏高原青稞水源年降水量 800mm 的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地形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 劳动力需求多,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力丰富人均耕地亚洲主要水稻种植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生产习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食物偏好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3、 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特点成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适度规模经营单产

4、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使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 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低加大科技投入、 机械化水平水利工程量大水稻生产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增加投入, 兴修水利二、商品谷物农业1、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经营方式多为家庭农场经营,但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西北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

5、主要影响自然因素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黑土 )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气候温和、 降水丰富、 雨热同期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市场广阔促进商品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地广人稀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机械化水平高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化4、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美国农业四次革命: 机械化、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经营管理革命。5、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几方面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

6、科技水平比较高;交通运输便利;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6、 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因素区位优势自然因素地形地势平坦开阔 (中央大平原 ) 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 水源水源充足 ( 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 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温带大陆性气候)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五大湖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人口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工业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7、 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农

7、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分布亚洲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西北区位条件1. 水热条件优越2. 地形以平原为主3. 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4. 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 5. 种植历史悠久1. 自然条件优越 :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2. 交通运输便利3. 市场广阔 4.地广人稀5. 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主要特征1.小农经营2.单位面积产量高, 但商品率低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4.水利工程量大1. 家庭农场经营2. 生产规模大 3. 商品率高 4. 机械化和科技水品高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8、、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 - - - - - - - - - 6 相同点都是以种植业为主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国家美国、阿根廷等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自然条件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是以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特点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1、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阿根廷 ) 区位优势 : 发展措施 : 气候亚热带季

9、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物种牛种优良,产肉量大草原草类茂盛土地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 消费量少交通距海港近,冷冻技术、运输能力二、乳畜业概念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的畜牧业地域类型,生产对象: 奶牛,产品: 牛奶及其制品发达地区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我国特大城市周边区位要求由于牛奶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故乳畜业分布地区紧邻消费市场;还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区位特点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郊区1、 西欧乳畜业形成因素区位因素区位优势饲料因素西欧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多雨雾,日照少

10、,不利于谷物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市场因素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食物结构中乳畜产品比重大,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2、 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地域类型气候草场分布对象产品机械化程度市场乳畜业温和湿润人工为主人口密集地区奶牛牛奶及奶制品高本地为主大牧场放牧业干旱半干旱天然为主地广人稀地区牛、羊肉、皮、毛较高外地为主三、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欧洲、 北美、南非、澳大利亚 ( 东南部和西南部) 及新西兰等地, 最为典型是澳大利亚的墨累- 达令盆地。我国农耕区的家禽畜饲养不属于混合农业,而基塘农业则是一种新型的混合农业。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形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密度地广人稀,农场租金低、

11、本地消费量少区位条件区位优势交通交通发达便利自然条件气候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市场面向国际市场地形地势平坦开阔 (中部平原 ) 机械化机械化水平高土壤土壤肥沃科技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水源灌溉条件较好政策政府鼓励扶持小麦 - 牧羊农场的农事安排小麦犁地 (忙碌 ) 播种 ( 忙碌 ) 生长季节收割 ( 忙碌) 月份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季节夏季秋季冬季春节夏季绵羊在牧场上放牧配种 ( 忙碌 ) 剪羊毛 ( 忙碌 ) 收割后的麦田上放牧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章末总结1、 各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类型区位因素生产特点问题及解决措施季风水田农

12、业东亚、东南亚、南亚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人多地少, 种植历史悠久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加大科技投入,适当扩大种植规模措施作用修建铁路便于牛肉外运,扩大销售市场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合理利用草场,使牧场不退化种植牧草弥补天然牧草不足,保证饲料供应打井取水草原上打机井, 保证人畜饮水牧场生长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研究保证牛肉质量产量,提高经济效益项目特点项目特点生产结构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经营方式多为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农业专业化专业化程度高科技应用普遍应用现代科技( 划区放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 地域化坚持 土- 草-

13、畜 - 市场 的混合农业模式,东南部墨累- 大令彭蒂是典型的小麦- 牧羊地区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基地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0 页 - - - - - - - - - 7 商品谷物农业美、加、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主 要 是 温 带大陆性气候优 越 的 自 然 条件、 便利的交通,地广人稀、 工业发达、科技先进商品率高、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业一体化农业成本高,耗能大大牧场放牧业美、澳、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优 良 的

14、天 然 草场、地广人稀、交通运输便利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改 善 交 通 运 输 条件、培育良种、开辟水源、种植饲料乳畜业北美五大湖围、 西欧、中欧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温 带 海 洋 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市场、饲料供应机械化水平高、轮转放牧与圈羊相结合动物疫病的防治混合农业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 新西兰温 带 大 陆 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优 越 的 自 然 条件,地广人稀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 市场适应性强、 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合理安排劳动力,修建水利工程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

15、江三角洲。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 鲁西北 - 豫北平原、南疆。我国油菜优势产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 工业的区位选择指向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因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接近消费市场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冶金 ( 电解铝 ) 工业、化学工业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

16、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指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飞机、卫星、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一、工业区位的选择1、 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社会生产力发展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科技水平提高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市场、劳动力素质、交通运输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市场需求变化信息的通达度、环境标准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2、 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鞍钢宝钢煤炭来源早期来自抚顺、本溪,目前来自黑龙江、陕西等地安徽淮南、山西等地铁矿供应鞍山铁矿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消费市场沈阳、大连、长春等钢铁消费市场

17、上海及其周围的工业城市群交通因素铁路运输便利水路交通便捷主导因素原料、燃料市场和交通地位曾是我国规模最大、部门最全的钢铁生产企业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生产基地3、 科技进步的影响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 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 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4、 以钢铁工业为例,说明不同时期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时间早期 (19 世纪 ) 20 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导区位因素煤炭资源铁矿资源沿海港口 ( 市场 ) 科技因素炼铁冶金原料地 ( 铁矿 ) 海洋运输

18、条件的发展区位选择原则靠近燃料地 ( 大煤田 ) 靠近原料地 ( 铁矿 ) 靠近市场 ( 沿海钢铁消费区) 工业类型动力指向 ( 导) 型原料指向 ( 导) 型市场指向 ( 导) 型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燃料、原料的影响趋势,交通和市场的影响趋势实例英 - 伯明翰、德 - 鲁尔区等包钢、武钢、鞍钢等包钢、日 - 福山、意 - 塔兰托等原料指数 : 需要运输的原料重量和成品重量的比值叫做原料指数。从定量上看,它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指标。5、 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区位选择要求举例环境要求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的工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

19、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0 页 - - - - - - - - - 8 污染程度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机械厂、仓储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钢铁厂、水泥厂污染类型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考虑风向: 主导风向的下风处,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宜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处水泥厂、酿造厂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区及河流上游,尽量布置在下游印染厂

20、、 造纸厂、 电镀厂、皮革厂固体废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钢铁厂、发电厂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工业联系有以下几种: 生产上投入 - 产出联系、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非物质上的信息联系。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纺织厂和印刷厂之间) ;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企业) 。1、 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工业地域的规模,可分为工业点( 工厂 ) 、工业区 ( 上海金山 ) 、工业枢纽 ( 上海 ) 、工业地区 ( 沪宁杭工业区 )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形成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把生产

21、工序上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形成在规划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发展潜力多为传统工业, 结构较单一, 改造困难经济、环境效益较高经济、环境效益较高举例传统工业区一般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上海金山为石化工业区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开发区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形成为了充分发挥不同的区域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并不要求集聚,有些工业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能在同一地区发展,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现象表现体积小、重量轻、价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复杂产品生产,其

22、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益结果引发了工业地域联系,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动动力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1、 传统工业概念一般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工业地域,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典例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俄罗斯- 乌克兰工业区地位在各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目前仍是

23、本国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支撑点问题普遍面临原料和能量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的问题发展30 世纪 50 年代后,尤其是70 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为此,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改造2、 传统工业区特点: 时间早;结构重;区位优;规模大;经历久 (久大重优早 ) 3、 德国鲁尔工业区 德国工业的心脏 (1)区位优势 : 便捷的水陆交通( 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 、丰富的煤炭资源;充沛的水源; 离铁矿区 ( 洛林- 法) 较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2)衰落的原因 :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

24、( 根本原因 ) (3)综合整治 :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扩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二、新工业区1、新工业 两种典型形式 : 新发展起来一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意大利东北部、中部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德国南部、美国的 硅谷 、日本 硅岛 ( 九州岛 ) ,苏格兰。1、 新工业区的四个特点: 时间新、地区新、形式新、部门新。小以中小企业为主;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业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新工业产品;同集中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专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专业化生产;散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25、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2、 意大利新工业区( 东北部和中部 - 第三意大利 ) 的发展条件发展条件内容作用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0 页 - - - - - - - - - 9 区位优势大批廉价劳动力新工业区兴起的劳动力保障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节省生产建设投资交通运输方便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降低运输成本国际经济环境20 世纪 70 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涨价促使厂家生产消耗能源、原材料少的产品国内经济环境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国内经济高度

26、开放;政府大力支持新工业区兴起的自己保障;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新兴工业区兴厂和发展有政策保障3、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以雇员在250 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资本集中程度低,当地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百个中小企业;工业大多数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 分散型工业化 地区。4、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 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 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普拉托毛纺织行业为主形成生产- 销售 - 服务 - 信息网络。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5、 温州乡镇企业: 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

27、相同之处: 中小企业、轻工业、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多分散在小城镇;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不同之处: 没形成生产 - 销售 - 服务 - 信息网络系统以及企业间良好的协作关系;建议 : 调整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扩大企业规模;引进新设备、新的管理方法、并向品牌经济过渡。6、 新兴工业区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以电子、宇航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一种是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如意大利的工业小区 。7、 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 一面、两高、两快):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 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28、快)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提高 ;产品 面向世界。8、 刺激 硅谷 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地中海气候- 气候宜人,交通便捷,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等,军事订货,创新环境和文化。9、 美国 硅谷 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对比对比项目美国 硅谷 意大利新工业区生产结构高技术产品轻工业产品为主生产特点增速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发费用高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资本集中度低分别特点高等院校周围、环境好的地区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劳动力技术条件从业人员知识技能高廉价劳动力政府因素军事订货政府的大力支持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

29、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2、 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 ( 电和线交织 ) 而且朝着 高速化 、大型化 、专业化 发展。比较项目运输方式排序 ( 由良到差 ) 比较项目运输方式排序运量海运铁路 河运 公路 航空灵活性公路航空 铁路河运海运投资铁路公路 航空 河运 海运生产效率海运河运 铁路航空公路运费航空公路 铁路 河运 海运连续性铁路公路 航空海运河运速度航空铁路 公路 海运 河运稳定性铁路公路 河运航空海运3、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4、 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 自然因素 ( 地貌、 气候、 水文等 )、 社会因素、 经济因素 ( 根本原因

30、)、 技术因素 ( 根本保证 ) 三、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 6、公路选线一般方法:1. 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2. 山区路线受地形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之 字形; 3. 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4. 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1、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一、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 地势起伏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商业网点明显小于平原2、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区位要求 :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区位原则 : 交通最有原则;区位选择 : 市区环路边缘

31、,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环境问题 ( 自然灾害是环境问题的一方面环境问题不都是人类造成的)产生 : 生态破坏、资源短缺: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 农村、发展中国家多见) 。环境污染 :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城市、发达国家多见) 。环境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相关,发达国家走过的 先污染后治理 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2、环境问题的表现: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32、-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10 页 - - - - - - - - - 10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者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还将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3、可持续发展: 概念 :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内涵 : 生态持续发展(基础 ) 、经济持续发展( 条件 ) 、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原则 : 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强调国际合作 ) 。4、中国

33、走可持续之路原因: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利用率低;环境问题严重。中国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西北地区 : 荒漠化, 酸雨的主要分布在南方,华北的水资源短缺。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工业、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基本途径分别为清洁生产、生态农业。清洁生产与传统经济最大不同是从全过程评价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而传统经济只重视末端治理。清洁生产带来了环境效益 : 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了工业污染的来源。经济效益 : 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大有作为。5、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循环经济与传统经

34、济的比较传统经济循环经济废弃物处理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源化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资源利用率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资源再利用, 利用率高结果获得经济效益同时带来环境问题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比较项目清洁生产末端治理比较项目清洁生产末端治理思考方式污染物清除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资源消耗减少增加控制过程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污染物达标排放控制治理污染费用减少排放标准严格,费用增加控制效果比较稳定产物量影响处理效果产品产量增加无显著变化产物量明显减少间接可推动减少产品成本降低增加排污量减少减少经济效益

35、增加减少资源利用率增加无显著变化污染转移无有可能6、我国的典型生态农业模式: 农业模式分布地区与原因农业利用特点基塘农业珠三角地势低洼易积水,水热充足低洼易涝区挖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蔗、果、花等。形成塘基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鱼 塘 - 台田农业黄淮海平原低湿地区地势低平,渍涝严重挖鱼塘,塘中养鱼、鸭,栽种水中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中种植粮果棉或饲料作物。塘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山区立体农业南方山区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河谷、水库中养鱼鸭,谷底平地种粮食,山麓到山顶分别种亚热带水果、毛竹、茶叶和发展用材林的经营方式。发展生产,保持水土,良性循环。北京留民营模式北京大兴县人多地少、城市近郊( 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 主要措施 :1. 调整产业结构;2. 开展综合利用;3. 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以作物秸秆等为饲料,牲畜的粪便和部分秸秆产沼气。池渣入鱼塘或返田。提高经济效益又增加农田有机质含量,实现区域化种植、 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循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10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