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生物实验及设计基础综合测试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生物实验及设计基础综合测试 .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甲乙丙高三生物实验及设计基础综合测试 3(万晓军编)( 本专题测试包括A卷和 B卷;每卷有5 个选择题 -30 分、 2 个非选择题 -42 分,共 72 分,限时 30 分钟 ) A 卷1. 从肉豆蔻这样的芳香族植物中提出的精油含有大量的芳香的碳氢化合物,再简单添加1 个氨基就可产生具有致幻性质的安非他明衍生物。这个反应已经在体外用细胞匀浆完成,使这些精油的1 种分馏物得以转变。大量摄入粉末状肉豆蔻会导致 1 种中毒状态,类似于安非他明的效应,这种现象指出上述提及的一些反应在体内也产生了。下列哪一种酶(促)系统对这一生化反应起作用?A氧化还原酶B水解酶C转氨酶 D解旋酶2. 右图为渗透作用实
2、验,开始如图(一),A 代表清水, B、C 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B. 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C.图(一)中 A 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D.图(二)中 A 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率3. 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几个环境因素对小麦光合作用达率的影响,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适中范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甲图 P 点限制小麦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为光照强度B. 乙图 O点在高 CO2浓度下
3、要进一步提高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可适当调节环境温度C.丙图 Q点之后 3 条曲线的走势是都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呈逐渐下降趋势D.干旱初期,小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用甲图来说明4. 下图为某同学研究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所制作的装置。锥形瓶内充满2% 蔗糖,其内悬浮有2.5g 酵母。实验记录小液滴移动的距离,数据如下表(单位:cm ) 。下列根据表中数据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 实验中小液滴移动的方向是向右B. 酵母菌中参与酒精发酵的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大约为55左右C.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随温度的升高,发酵作用一直增强D. 三角瓶内的蔗糖完全被酵母菌利用至少需要大约4 分钟5. 右
4、图为某细菌的生长曲线及A、B两种代谢产物积累曲线。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 产物是在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才合成的,具有种的特异性B.B 产物合成始于细菌生长曲线的对数期,不具种的特异性C.B 产物中包含有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和抗生素等D.如果适当补充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B产物产量,不助于提高A产物产量时间 /分5102035551 0 0.2 0.4 0.7 0 2 0 1.0 1.3 1.6 0.1 3 0.1 1.9 2.2 2.8 0.2 4 0.2 3.1 3.3 4.4 0.3 5 0.3 4.0 4.4 4.4 0.4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5、-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6. 为了验证光质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实验材料与用具:小烧杯三只、三棱镜、打孔器、注射器、40W灯泡、烧杯、富含CO2的 NaHCO3稀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绿叶(如菠菜叶) (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O2和 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忽略不计)。(一)实验步骤:(1) 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的打
6、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30 片(注意避开大的叶脉)(2) 将圆形叶片置于注射器内,并让注射器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残留的空气后,用手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缓拉动活塞,使小圆形叶片内的气体逸出。这一步骤可重复几次。(3) 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待用。(这样的叶片因为细胞间隙充满水,所以全都沉到水底。)(4) (5) (6) (二)预测结果并分析:(三)结果及讨论:若增强单色光光照强度,能否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试在下面同一坐标图中画出不同类型的单色光(光质)下,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曲线来说明这个问题。7. 下面是两组有关化学物质对人体呼吸进行调节的实验。请回
7、答相关问题。【实验一】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低氧能否提高人体肺的通气量,所做探究实验如下:(1)实验假设:低氧能提高人体肺的通气量(2)供选择使用的材料和用具:描记呼吸曲线的呼吸描记器(装置如图所示)、充满空气的塑料气袋( 气袋中除O2和 CO2外其它气体的作用不予考虑) 、鼻夹、小包钠石灰(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混合物,用于吸收CO2) 、秒表。(3)实验过程:步骤一:选一受试者,于放松状态下正常呼吸或让受试者于放松状态下用嘴对着气袋吸气,用鼻呼气。用秒表测定并记录呼吸频率。步骤二:受试者夹上鼻夹,于放松状态下用嘴对着气袋进行吸气和呼气。测定并记录呼吸频率。步骤三:重复实验。分别取呼吸频率的平均值。
8、(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以上实验过程存在两处主要错误,请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6 分)。【实验二】为了验证CO2是提高肺通气量的有效生理刺激,请你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做出分析。(1)材料和用具 : 呼吸描记器( 描记呼吸曲线)、塑料气袋(内装CO2浓度较高的空气,其中N277% 、O221、CO22) 。 (实验提示:气袋中除 O2和CO2外其它气体的作用不予考虑,仪器操作不作要求,温度稳定)(2)实验过程:(6 分)选一受试者按上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测定并记录其正常呼吸曲线;接着;。(3)预测实验结果:请你在右图所示的正常呼吸曲线后继续绘出条件变
9、化后的呼吸曲线。 (3 分)(4)分析预测的实验结果(即解释曲线改变的原因): (5 分)答:。呼吸曲线示意图肺容积的百分比45 100 0 时间描笔呼吸描记器示意图肺容积的百分比() 45 100 0 呼吸曲线示意图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B 卷1. 花生种子萌发时,若细胞呼吸过程中CO2释放量与 O2吸收量变化的比值小于1,其原因可能是A无氧呼吸的强度大于有氧呼吸B出现了无氧呼吸 C只进行无氧呼吸 D
10、分解了脂肪2.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温度条件下, 测定某双子叶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左图绘出了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关系,右图表示CO2的转移方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左图曲线中a 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B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 9 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 18mgC.若左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最适温度25时光合作用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 CO2浓度不变),则 c 点右移、 d 点上移D.若左图曲线中b
11、、c 两点所代表的光合作用强度分别与右图甲、乙、丙、丁的对应关系是:b 对应乙图、 c 对应甲图3. 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空气不同的氧含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为相对值),其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本实验应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CO2条件下进行B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是温度、氧含量分别为 3、 0.1% C在温度、氧含量分别为10、 1.0%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D当氧含量从20% 上升到 40% 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温度限制4. 将菜豆幼苗在含有32P的培养液中培养1 小时后,转移到
12、不含32P 的培养液中。测定表明,刚移出时植株各部分都含有32P,6 小时后32P在下部叶中明显减少,在上部未展开的叶中含量增多,以后数天嫩叶中32P始终维持较高水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刚移出时下部叶生长迟缓,P在体内难以再利用B移出 6 小时内苗中P相对含量稳定,不断发生着再利用C移出前后P的再利用始终受到调节,P优先分布于生长旺盛部位D移出后数天苗中P的相对含量稳定,不会表现出缺乏症5. 酵母菌的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可作食用、药用等,是提取核苷酸、三磷酸腺苷等多种生化产品的原料,还可用于生产维生素、氨基酸等。科学家将使啤酒产生丰富泡沫的LTPl基因植入啤酒酵母菌中,使其产生LTPl蛋
13、白,酿出泡沫丰富的啤酒,具体的操作过程如左图。科学家发现了物质X 能延长酵母菌的寿命,这种物质通过一系列反应激活生物体内一种称为 Sir2 的酶,这种酶与寿命延长直接相关,如右图。下列分析叙述错误的是A. 左图中 LTPl基因与 B 产生的 C 是重组质粒B. 检测转基因啤酒酵母表达的依据是能否产生LTPl蛋白C. 如果一变异酵母菌只有在培养基中加入物质C和物质 X时才能寿命延长,则说明该变异酵母菌缺少E酶,此寿命延长的调节方式属于酶合成的调节D. 如果要利用酵母菌大量生产氨基酸,则应采用连续培养法,使酵母菌处于稳定期CO2O2温度0.1% 1.0% 3.0% 10.0% 20.0% 40.0
14、% 36.2 3.6 1.2 4.4 5.4 5.3 1031.2 53.7 5.9 21.5 33.6 32.6 2046.4 35.2 6.4 38.9 65.5 67.2 3059.8 41.4 8.8 56.6 100 102 4048.2 17.3 7.1 42.4 74.2 73.5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 大气中的N2NH3 NO2-、NO3-植物蛋白动物蛋白氨基酸脂肪葡萄糖糖元6. 为了验
15、证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消耗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联系。I 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结果,并对你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已知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水中二氧化碳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水溶液的酸碱度。溴甲酚紫指标剂对光不敏感,在植物生理活动的酸碱度范围内灵敏地变色,从而显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其变色范围在pH6.2 到 6.8 ,变色点在 pH6.7,pH6.7 呈紫色, pH6.7 呈黄色。实验材料与用具:金鱼藻、清水、溴甲酚紫指示剂、大试管、黑纸、日光灯。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1)把金鱼藻放入盛满清水的试管中,滴人
16、适量的溴甲酚紫指示剂,使水体呈淡紫色。(2)(3)实验结果分析:(1)(2) (1)在上述实验全过程中应有作对照。(2)可能影响本实验反应速率的因素有、等 。7. 下图表示氮循环与动物体内有机物部分代谢途径,请分析回答:(1)完成、过程的微生物分别是_、_。(2)进行过程首先要经过_ _ _作用。促进、过程的激素分别是_、 _。(3)某些微生物能够完成过程,关键是由于有_酶。假如科学家想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编码该酶的基因转移到小麦胚细胞中,获取该基因的途径:一是从微生物的DNA分子直接分离,二是_;假如已经知道组成该酶的氨基酸序列,从理论上讲能不能准确确定其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序列?_,原因是_
17、,这对于生物体的生存有什么意义?_。(4)NO3-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后,必须经过下列还原反应,生成NH3才能被植物体利用合成蛋白质:若将水稻幼苗培养在硝酸盐溶液中,则体内生成硝酸还原酶;若将水稻幼苗培养在无硝酸盐的培养液中,硝酸还原酶消失。这种现象说明硝酸还原酶是()A还原酶 B水解酶 C组成酶 D诱导酶给你提供两株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幼苗及药品、用具,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通过可观察现象验证钼是组成硝酸还原酶的必需元素,并预期实验现象。步骤:预期现象:NO3-NO2-NH3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18、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 肺容积的百分比() 45 100 0 呼吸曲线示意图专题三生物的新陈代谢综合测试 3 参考答案A 卷1. C 2.B 3.D 4.D 5.A 6. (一) (4) 取三只小烧杯,分别倒入20mL富含 CO2的 NaHCO3稀溶液。并分别向 3 只小烧杯中各放入10 片小圆形叶片。(2 分)(5) 用 40W灯泡照射,三棱镜色散形成红光、黄光、绿光分别作用于三只小烧杯。(2 分) (6) 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 叶片全部浮起经历的时间)(2 分) (二
19、)预测结果:单位时间内红光作用的小烧杯内的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最多,绿光作用的小烧杯内的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最少(4 分) 。结果分析:因为绿叶中的色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能力最强,吸收绿光的能力最弱(2 分) 。因此在红光照射时产生O2的速度最快, 叶肉细胞间隙的O2增加最快,叶片上浮的速度也就最快,相反绿光照射的烧杯叶片上浮最慢(4 分)(三)结果讨论:能(2 分)曲线如右图( 4 分)7. 【实验一】指出错误并改正:步骤二错误(或实验组设计错误)。 (1 分)应在气袋内放置一包钠石灰(2 分) (解释:用于吸收CO2,排除实验中CO2的干扰)步骤三错误(或检测方法错误)(1 分)应使用呼吸
20、描记器描记呼吸曲线来测定肺通气量的变化。(2 分)(解释:呼吸频率不能完整反应肺通气量的变化,与实验目的不符)【实验二】(2)实验过程:受试者于放松状态下用嘴对着气袋吸气用鼻呼气(或用鼻对着气袋吸气用嘴呼气)。 (3 分)测定、描记呼吸曲线。 (3 分)(3)如右图。(3 分)(注:要求绘出呼吸加快加深所表现出的曲线在频率和幅度上的变化。)(4) (5 分)吸入CO2含量较高的气体时,使肺泡气的CO 2含量升高(1 分) ,动脉血中的含量也随之升高(1 分) ,这样就形成了对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或对呼吸中枢的刺激加强)(1 分) ,呼吸中枢的活动就加强,呼吸加快加深(1分) ,因此肺的通气量增
21、大(1 分) 。呼吸曲线的频率和幅度变大。(注:带 . . 的为得分点。要求答出以下思路:空气CO2高肺泡 CO2血中 CO2高呼吸中枢活动加强呼吸加快加深通气量增大。跳跃答题的扣除相应得分点)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 - - - - - - - - - B 卷1. D 2.B 3.C 4.C 5.C 6. I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2)用黑纸遮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水体颜色变化(2 分) 。水体变成淡黄色(2 分)(3)
22、把水体变黄的试管放在日光灯下,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水体颜色变化(2 分) 。水体恢复成淡紫色。 (2 分)实验结果分析:(1)遮光条件下,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随着水体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pH下降,水体变成淡黄色。由此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4 分) 。(2)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随着水体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减少,pH回升,水体又恢复成淡紫色。由此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4 分) 不放金鱼藻的试管(3 分)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3 分)7. (1)固氮菌(根瘤菌)硝化细菌(2)脱氨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3)固氮酶人
23、工合成基因不能每种氨基酸对应有多种不同密码子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个别碱基改变而导致遗传信息的损失(4) D(2 分)步骤:(其他回答要包含相关内容)1、分别配制含钼等植物必须矿质元素、含NO3-的完全培养液A和缺钼、含NO3-的缺素培养液 B (2 分) ;2、将两株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分别培养在A 、B 培养液中 (1 分) ;两组实验给予相同、适宜的外界条件( 2 分)3、培养一段是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1 分)预期现象:“A”组:正常生长; “B ”组:缺氮现象(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叶脉呈淡棕色)(2分)有性生殖出芽生殖无丝分裂细胞增殖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