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pdf(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地理上册复习第一单元宇宙环境人类认识的宇宙1、 宇宙是指: 宇宙是空间、时间和天地万物的总称。2、 宇宙的特点: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的3、 天体是指: 宇宙中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的通称。4、 天体的类型包括: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气体、尘埃、人造天体等。5、 天体系统是指:运动着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6、 天体系统级别和层次: (由高到低)总星系银河系 太阳系地月系;其中与星系同一级别的是河外星系(九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7、 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范围:上百亿年和上百亿光年,最远的为150 亿 200 亿光年8、 地球的普遍性:从
2、结构特征看:类地行星(质量、体积、平均密度)从运动特征看:与其他行星一样绕轴公转、自转运动9、 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从宇宙环境看: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从自身条件看:具有生物生存所必须的温度、 天气 、水。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1、太阳是一个炽热气 球,主要成分是氢、氦其表面温度为6000K。2、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3、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5、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 光球 色球日冕6、太阳活动的主要
3、类型:黑子,其周期为11 年; 耀斑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产生“磁暴”使气候变化两极出现极光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1、 宇宙探测的发展历程:无人航天器阶段载人航天器阶段2、 宇宙探测的意义:天文意义:A 发现了宇宙中新的物质;B实现了对一些天体的直接探测社会意义: A 丰富了宇宙知识;B 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3、 宇宙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类型: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开发趋势:国际合作4、空间资源的特点:高真空、强辐射、失重。5、宇宙环境保护:空间垃圾的来源: A 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 B 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航天器碎片;C 宇航员扔出飞船窗外的垃圾危害: A 撞坏正在工作的
4、航天器;B 对宇航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措施: A 限制排放;B 实施回收; C 将停止工作的卫星推到其他轨道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39 页 - - - - - - - - - 1、 地轴是指: 地球的自转轴,通过地心,垂直于赤道面,连接地球南北两极。2、 经线与经度:经线形状:半圆,两条相对经线组成经线圈,且平分地球。经线长度:所有经线等长;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各经线关系: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极点;任意两条经线的距离,
5、在赤道最大,每相差 1,距离为 111KM ;经度向两极递减;经度是指:某点的经度,就是该点所在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经度划分: 划分经度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 ,向东、西 各 180O,越向东经度 越大,越向西经度越大,东西经线在 180O经线处汇合,这条经线又叫国际日期变更线。3、 纬线与纬度:纬线形状: 任意一条纬线均可独立成圆。纬线长度: 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递减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各纬度关系:所有纬线相互平行,由 赤道 向两极 递减,只有赤道 平分南北半球,纬度每相差1,距离相差 111KM 。纬度是指: 一个地点的纬度就是这个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经度划分:
6、以赤道 为起点,向南北各90 度,愈向南、 北,纬度愈 高;低纬为 0-30度,中纬为30-60度 ,高纬为 60-90度。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OW-160OE4、 地球自转:概念: 地球绕自转轴的旋转运动。特点: 地轴的空间位置稳定,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 顺时针,南极上空看逆时针周期: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23 时 56 分 4 秒;太阳日是 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 时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天。速度:角速度是指: 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极点为 0 ,其他处处 相等,均为 150 / 小时线速度是指: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由赤道 向两极 递
7、减,极点出为0。5、 地球公转:概念: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轨道:是地球的公转路线 ,形状为 椭圆形,位置 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方向: 自西向东周期:恒星年是地球绕日公转 的周期,时间为365 天 6 时 9 分 10 秒 ;回归年是太阳回归运动 的周期,时间为365 天 5 时 48 分 46 秒。速度:角速度为1 度/ 天;线速度平均为30 千米 / 秒,近日点为30.7 千米 /秒,远日点为29.3 千米/ 秒,近日点 快,远日点 慢。6、 公转与自转的关系:赤道平面是指:地球的自转平面黄道平面是指:地球的公转平面黄赤交角是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一轴二面三角”是指:“一轴”指地
8、轴、 “二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指黄赤交角、黄轴交角、赤轴交角。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39 页 - - - - - - - - - 纬度: 23.50N 时间: 6.227、 太阳回归运动:纬度:00时间: 9.23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纬度: 23.5OS 时间 12.22 :纬度: OO时间: 3.21 分析下图 (时间、 纬度、昼夜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极昼与极夜变化规律、等)2326NO2326S A:6.22 、
9、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昼最大夜最小、北极圈内出现极昼AB:6.22 9.23 、夏至秋分、直射点南移、昼变小夜变大、昼大于夜。B:9.23 、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BC:9.23 12.22 、秋分冬至、直射点南移、昼变小夜变大、昼小于夜、C:12.22 、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昼最小夜最大、北极圈内出现极夜CD:12.22 3.21 、冬至春分、直射点北移、昼变大夜变小、昼小于夜D:3.21 、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DE:3.21 6.22 、春分夏至、直射点北移、昼变大夜变小、昼大于夜E:6.22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
10、昼最大夜最小、北极圈内出现极昼EF:6.22 9.23 、夏至秋分、直射点南移、昼变小夜变大、昼大于夜。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 昼夜更替: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昼夜的分界线:晨昏线表示:昼夜状态可以用太阳高度 来表示,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 0;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 0 ;晨昏线上 等于 0 。直射点上太阳高度等于 900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 ;周期是24 小时 ,叫做 一个太阳日昼夜更替的意义:使地表温度变化不至于过分剧烈,保证地球生命的生存发展2、 地方时: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差异的时刻。时区: 国际上统一采用的划分时间的方法。时区的划分:国际上规定,每隔15 度划为一个时
11、区,西经7.5 度 至东经 7.5 度为中时区,又叫 零时区,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 至 东十二区 ;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 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 度 ,合为一个时区。中国在 东八区 ,印度在 东 5.5 区、朝鲜为 东九区 。区时:理论上的标准时,即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 度的地方时) 。A B C D E F G H I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39 页 - - - - -
12、- - - - 日界线: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 国际日期变更线, 在某些地区并不于这条经线重合。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日界线( 180 度经线) 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东十二区 为一天的起点,西十二区为一天的终点。从东十二区 向东跨越 日界线 进入 西十二区 ,日期减去一天,反之,日期加上一天。同一经度, 地方时相等;同一纬度,太阳高度 相等。3、 沿地表水平运动的偏移:偏移原因: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规律: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在赤道上 不偏转。影响: 河流左右岸的冲刷、淤积不同;使风向发生偏转4、 太阳直射点:概念: 地球表面接受
13、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移动周期: 一个回归年移动原因: 黄赤交角的存在5、 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随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 由直射点向南、北两方递减夏至: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冬至: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春秋二分: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规律:同一地点: 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最小南回归线以南: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最小南、北回归线之间:当太阳直射某地时,该地太阳高度最大,每年太阳直射两次。6、 昼夜长短变化:春分: 3.21 、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3.21 6.22 、春分夏至、直射点北移、昼变大夜变小、昼大于夜夏至: 6.2
14、2 、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昼最大夜最小、北极圈内出现极昼6.22 9.23 、夏至秋分、直射点南移、昼变小夜变大、昼大于夜。秋分: 9.23 、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9.23 12.22 、秋分冬至、直射点南移、昼变小夜变大、昼小于夜、冬至: 12.22 、冬至、北回归线以北昼最小夜最大、北极圈内出现极夜7、 四季和五带:四季划分:我国以“四立” 为起点,以 “二分二至 ”为终点,与天文四季吻合;西方以 “二分二至”为起点,以“四立” 为终点。通用四季: 3、4、5 月为春季, 6、7、8 月 为夏季, 9、10、11 月 为秋季, 12、1、2月为冬季。意义: 使气候与季节相符,
15、有利于生产。五带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限热带: 南纬 23.5 度北纬 23.5 度温带: 南纬 23.5 度南纬66.5 度、北纬 23.5 度北纬66.5 度寒带: 南纬 66.5 度南纬90 度、北纬 66.5 度北纬90 度。意义: 是进一步研究地球表面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39 页 - - - - - - - - - 五带与黄赤交角的关系: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变大, 温带变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变大,
16、热带、寒带变小。第二单元大气环境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1、低层大气的组成包括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三部分。2、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有:氮,作用是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 ,作用是 人类及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二氧化碳, 作用是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臭氧, 作用是吸收太阳紫外线,使生物免受伤害3、 水汽作用是: 成云至雨的必要条件4、 固体杂质的作用:作为凝结核,促使水汽凝结5、 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会导致大气成分、含量的变化。6、 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层大气,高度: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特点: 气压低,密度小80500 千米高空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与人类的关系:反射无线电
17、波、对无线电波信号有重要作用平流层,高度: 对流层顶5055 千米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吸收紫外线,是人类生存的天然屏障 对流层,高度: 地面 12 千米左右特点: 对流运动显著气温随高度而增加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是大气中最活跃、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被称为“人类之家”大气的热力状况1、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散射、反射三种形式。吸收:具有 选择性特点, 臭氧 吸收太阳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反射:无选择性特点, 云、颗粒较大尘埃反射太阳辐射。当太阳高度 低的时候,太阳辐射经过的路程长 ,被光被反
18、射多,反则反之。 散射:具有一定的 选择性 特点,其作用的是散射太阳辐射,蓝光 最容易被散射。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地面增温: 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大气增温: 大气吸收地面长波保持热量大气保温: 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 气 逆 辐 射 是 : 大 气 将 地 面 辐 射 所 损 失 的 热 量 通 过 大 气 逆 辐 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39 页 - -
19、- - - - - - - 把热量还给 地面,对地面起到 保温作用。大气的保温效应使地表平均气温提高到15OC。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在下午 2 点左右,原因是: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三个过程大约需要2 个小时4、 大气热力作用的意义: 减少气温日较差:形成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5、全球热量平衡:从地球多年平均 状况看,热量的收入量与支出量是相等的,即热量收支 平衡,使全球平均气温较比较稳定。6、 人类活动的影响:a)现象: 毁林, 燃烧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b)结果: 热量收支失去平衡,全球变暖c)危害: 引起生态变化,影响全球经济结构大气运动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使地表高低纬度之间受热
20、不均2、大气运动的分类: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其中又分为气流上升、气流下降。3、热力环流:概念: 由于地表受热不均而引起的空气环流形成过程:热力环流太阳辐射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水平面上气压差空气水平运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5、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6、 气压梯度: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异7、 气压梯度力: 使大气由高气压向低气压运动用图的形式分析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梯度力 1005(百帕)风向 1007.5 1010 摩察力 1012.5 地转偏向力 1015 水平气压大气产生 水平运动 的原动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梯度力方向: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 一开始, 地转偏向力就开始起作用地转偏
21、向力方向垂直于风向 ,但不改变 风速,要改变 风向北半球向 右,南半球向 左发生在 近地面摩察力方向与 风向相反,可 减小风速气压梯度力二合力作用达 平衡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高空的风)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三合力作用风向 与等压线有一定夹角 (近地面的风)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39 页 - - - - - - - - - 摩察力6、在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低压中的空气,在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摩察力的共同作用下,按 逆时针 方向 旋转
22、辐合 ;高空中的空气,在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摩察力的共同作用下,按顺时针 方向 旋转辐散。全球性大气环流1、 概念: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 作用:大气环流把热量 和 水分 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低纬度之间, 海陆之间的 热量和水分 得以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 分布。3、 三圈环流:成因: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低纬环流:范围:0 30 度,形成原理: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作用分布:中纬环流:范围:30 60 度,形成原理: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作用高纬环流:范围:60 90 度,形成原理: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作用4、由于太阳直射点 随季节变化
23、而南、北移动,气压带 和风带 在一年内也作 周期性 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 ,冬季 南移 。5、气压带和风带:七个气压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2) 、副极地低压带(2) 、极地高压带六个风带: 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2) 、极地东风带(2)6、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海洋上是: 夏威夷高压(太平洋)7 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 带被切断亚速尔高压(印度洋)亚欧大陆是: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海洋上是: 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1 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高压 带被切断亚欧大陆是: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8、 季风环流:季风是指: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
24、变的现象。季风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风来自 蒙古、西伯利亚,特点: 寒冷、干燥, 风向: 西北风东亚季风夏季风来自 副热带太平洋 ,特点: 温暖、湿润 ,风向: 东南风冬季风来自 蒙古、西伯利亚,特点: 低温、干燥, 风向: 东北风南亚季风夏季风来自 赤道附近印度洋,特点: 温暖、湿润 ,风向: 西南风9、 意义:调节全球水热分布(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是天气变化、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常见的天气系统1、锋面: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 在锋面下面, 暖气团 在锋面上面。2、冷锋: 冷气团 主动向 暖气团 移动的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鱼、刮风、降温等天气现
25、象。多为阵性降雨。季风环流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39 页 - - - - - - - - - 冷锋过境后,常出现气压升高、天气转晴等天气现象。3、暖锋:暖气团 主动向 冷气团 移动的锋暖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为 连续性 降水暖锋过境后,常出现气温升高、天气晴朗天气。气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图解(北半球)常见天气系统气旋反气旋中心气压低高平面俯视图水平方向气流运动特点四周逆时针向中心辐合中心顺时针向四周辐散垂直剖面示意图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特点上升下沉天气状
26、况阴雨天气晴朗天气天气实例夏秋之交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夏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气压周围气流中心气流对天气的影响气旋低四周逆时针向中心辐合上升阴雨天气,如:台风等反气旋高中心顺时针向四周辐散下沉晴朗天气, 如秋高气爽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39 页 - - - - - - - - - 冷锋和暖锋图解常见天气系统冷锋系统暖锋系统形成原因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迫使暖气团向上抬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抬升示意图对天气的影响过境
27、前在单一的暖气团控制下,天气温暖晴朗。在单一的冷气团控制下,天气低温晴朗。过境时云层增厚,出现大风、雨雪等天气。云层增厚,形成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气压下降、雨过天晴天气实例北方春季的沙暴、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我国夏季南方的降水天气降水区域主要在锋后主要在锋前锋面坡度锋面坡度较大锋面坡度较小云系砧状云系堡状云系气候的形成和变化1、 气候概念: 某一地区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主要要素: 气温、降水。2、 气候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形成气候的地区差异,时间分布:形成气候的季节差异,是大气运动 最根本的能
28、源,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下垫面:大范围:海陆分布 ,局部: 地形、植被、洋流是大气直接的热源、水源 大气环流:具有双重 性质,通过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 影响各地 气候 ,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越来明显,改变大气成分和水分条件,向大气 释放热量 ,改变地表的 物理特性和化学特征。3、 气候类型: 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一般低纬度 气温高 、高纬度 气温低 ;在同一纬度地带内,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39 页 - - -
29、 - - - - - - 海陆差异使气温也出现差异 ,在地形上山上比山下气温低 ,洋流方面暖流比寒流经过的气温高 。 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情况:赤道地区多雨(雨量充沛,如:伊基托斯),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常年干旱少雨,大陆 东、中、西 有差异,两极地区 以下沉气流为住,全年少雨(如:东方站) 。4、 气候的变化: 地质时期:冰期三次大冰期,冰间期气温呈上升趋势。 历史时期:我国四个温暖期, 四个寒冷期 19 世纪以来,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5、 世界气候类型: (图表)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气候特点气温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年雨型,终年高温多雨,降雨量 2000 毫米以上最
30、冷月气温在15O以上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夏雨型, 旱季与雨季过度期短,变化突然,降雨量在15002000 毫米。最冷月气温在15O以上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夏雨型, 干旱和湿度过度期较长,年降鱼在1000 毫米左右。最冷月气温在15O以上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大陆中、 西部少雨型,年降水量少于125毫米,最冷月气温在15O以上地中海气候30O40ONS大陆西岸冬雨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最冷月温度在0O15O之间亚热带季风气候30O附近大陆东岸夏雨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年降水量在800 毫米以上最冷月温度在0OC15OC之
31、间温带海洋性气候40O60ONS大陆西岸年雨型, 终年温和多雨降雨季节分配均匀, 年降雨量一般在 7001000 毫米以上最冷月温度在0OC15OC之间温带季风气候亚欧大陆中纬东岸夏雨型,7、 8 两月降水集中,年降水量在600 毫米左右。最冷月在0OC以下温带大陆性气候中纬大陆内部少雨型, 年降水量在500 毫米以下。最冷月在0OC以下亚寒带针叶林气候50O70ON 夏雨型,冬季严寒漫长,夏季短促,降水出现在夏季。最冷月在0OC以下高山气候两极附近少雨型, 年降水量在300 毫米以下。最冷月在0OC以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32、-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39 页 - - - - - - - - - 6、大洋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大洋环流对气候的影响,要注意落实到形成大气环流主要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属性上。气流流向属性原因副极地低压带上升气流湿润在流动过程中,温度逾来逾低,水汽易凝结西风带低纬高纬湿润副热带高压带下沉气流干燥在流动过程中,温度逾来逾高,水汽难凝结信风带高纬低纬干燥信风带大陆东岸湿润海陆信风带大陆西岸干燥陆海赤道低压带上升气流湿润如上诉冬季风陆海干燥夏季风海陆湿润大气环境保护自然 原因原因燃烧矿物 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 ,毁林 ,特别是 热带雨林 的破
33、坏。会引起 海面上升 。后果:会对全球生态环境 和社会经济 发生重大影响会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季 的变化,进而导致 各 国 经 济 结 构的变化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能源利用技术 ,采用 新能源 。努力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植树造林。自然原因:受太阳活动 等自然因子的影响。人为原因:使用消耗臭氧物质氟渌烃 化合物。直接危害 人体健康 。对生态环境 和农林牧渔业 造成破坏。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保护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渌烃 等物质的排放,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我国制定了 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形成: 燃烧 煤、石油、天然气 等,并排放 二氧化硫、 氮氧化合物酸性气体。我们把 PH 5.6 叫酸
34、雨, PH 4.5 的叫重酸雨。世界酸雨的三大分布区是北美酸雨区、 北欧酸雨区、 我国西南酸雨区。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 酸雨。分布:我国 东南部大部分地区为酸雨区。我国 西南、珠江三角洲、杭州湾等大部分地区为重酸雨区。危害:使 河湖水、土壤酸化,腐蚀 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并危及 人体健康 。防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认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有效途径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大气环境保护全球变暖人为 原因对策臭氧层破坏与保护破坏原因后果酸雨的危害与防治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35、- - - - - - 第 11 页,共 39 页 - - - - - - - - -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组成元素: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最多的元素是 氧,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矿物概念: 地壳中的 化学元素 ,在一定的 地质条件 下结合的单质或 化合物。造岩矿物: 石英、云母、长石 、 方解石等。矿产概念: 有用矿物 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 ,而且能够被人们开采利用 的,就是 矿产 。它是人类 生产资料 和生活资料 的重要来源。矿物 是地壳物资 最基本的 组成单元。概念: 矿物按照一定的 规律聚集在一起。成因: 岩浆 在巨大的 压力作用 侵入地壳上部或岩浆岩喷出地
36、表(即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常见岩石: 花岗岩、 玄武岩。成因及成因: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固结而成分类沉积岩化学沉积物 或生物遗体 堆积而成。常见岩石: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成因:以生成岩石在 高温 、高压下变质 而成。变质岩常见岩石: 大理岩、 板岩。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冷却凝固侵蚀、搬运、沉积变质作用高温高压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变质作用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来源于地球的本身,地壳运动内力作用主要是热能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球外部能量来源太阳能外力作用风化作用、浸蚀作用表现形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作用内力、外力作用的关系:内力作用形成地表的“粗毛坯”(高山、盆地) ;外力作
37、用雕刻地表(把高山削低、盆地填平)形态: 地壳弯曲,成山、成谷褶皱地貌: 背斜、向斜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组成岩石的矿物岩石及成因1、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地质作用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2 页,共 39 页 - - - - - - - - - 地质构造与地貌构造类型断层形态: 地表断裂、岩体错位地貌: 地堑、地垒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了解地质构造的规律,对于找矿、找水、建设有很大帮助,如:含天然气、 石油的岩层,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结构,向斜有利于储存地下水;断层地
38、方的工程设施防止崩塌、水库等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地震、 滑坡、渗漏。侵蚀地貌: 沟谷、瀑布、峡谷流水作用沉积地貌: 山麓冲击扇、河流冲击平原、三角洲分布地区: 黄土高原、河口等风力作用侵蚀地貌: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戈壁、风蚀柱、风蚀蘑菇沉积地貌: 沙丘、沙垄、分布地区: 黄土高原等地 。3、褶皱和断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形成原因受地表水平压力,使地表水平岩层发生弯曲。受地壳运动的压力或张力、使岩层发生断裂错位。基本形态背斜向斜地垒地堑判断依据岩层中老两翼新岩层中新两翼老两个断层之间的岩体相对上升两个断层之间的岩体相对下降形成地貌在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山,但背斜顶部受外力作用而成谷在一般情况下,向斜
39、成谷,但由于压力而坚硬不易侵蚀而成山快状山地,如:泰山、庐山、华山等狭长的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带、渭河平原、 汾河平原实际用途背斜有良好的储油、气结构;岩层上拱不易塌陷,不易积水,易开戳隧道向斜盆地中,容易储存地下水断层线附近容易形成泉;修建水库尽可能避开断层。4、 板块构造学说 六大板块包括: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板块。 主要观点: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块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这一带。 形成地形: A、板块张裂地区,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B、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形成山脉;如:岛弧链、海沟C、在生
40、长边界:形成海岭、断层D、在消亡边界:形成海沟、造山带 意义: 可以解释地表的海陆分布大势,以及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5、 地壳运动:上升运动 :形式:地壳物质水平位移,结果: 使地表岩层在有些地方发生弯曲隆起,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有的地方则短裂张开,形成谷地或海洋。2、外力作用与地貌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3 页,共 39 页 - - - - - - - - - 垂直运动 :形式: 地壳的抬升或下沉,结果: 引起地表高低起伏或海陆变迁。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面积
41、辽阔:占71%地球的水库水深巨大:平均深度为3800 千米水量巨大:占地球水量的96.53%海洋是 大气中水汽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地球上的海洋海洋是 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海岸带的区位优势:海陆相互作用强烈;人类活动集中海水热量的收入:太阳辐射 ;支出: 蒸发水平分布:由 低纬 向高纬 递减。 时间分布:夏季高冬季低海水的温度空间分布垂直分布: 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000 米以下变化不大。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定义: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 的分数 。大洋的平均盐度:3.5%海水的盐度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 海区,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 海区递减影响因素: 蒸发量、降水量、淡水河流、洋
42、流、等。盐度最高和最低的海区是:红海( 4.1%) 、波罗的海(1% ) 。海水运动:成因: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波浪: 风浪、海啸形式潮汐: 日、月引力 引起海水的 周期涨落现象 。洋流:海水常年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风海流: 南、北赤道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 千岛寒流、 东格陵兰寒流、 拉布拉多寒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按成因分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洋流等分类补偿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加那利寒流、本各拉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索马里寒流寒流: 南、北赤道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按性质分暖流: 西风漂流、千岛寒流、东格陵兰寒
43、流、拉布拉多流寒、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等北半球: 顺时针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的海区南半球: 逆时针环流分布规律北半球中高纬海区:逆时针环流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季: 逆时针环流夏季: 顺时针环流洋流全球: 热量输送、交换对气候寒流: 降温减湿局部暖流: 增温增湿暖寒流交汇: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 、 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4 页,共 39 页 - - - - - - - - - 对环境的影响对海洋生物(
44、形成渔场)上升流: 秘鲁渔场北海渔场是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冷水的交汇形成加快海水进化速度对海洋环境扩大扩大海水污染范围顺洋流航行速度顺洋流航行快对海洋航运逆洋流航行速度逆洋流航行慢陆地水和水循环1、世界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2、我们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 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3、类型:地表水: 江河水、沼泽水、冰川、湖泊水。按空间分布地下水: 浅层地下潜水、深层地下潜水。静态水资源: 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特点: 循环周期长、更新慢、不易恢复按循环周期动态水资源: 地表水、浅层地下水特点:循环周期短、更新快、易恢复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江河水、淡水湖泊水
45、、浅层地下水4、相互联系:特点:河流流量变化 与降水量变化 一致。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分布:我国 西南地区 的多数河流。实例: 长江中下游段 等。水源补给特点: 河流流量 与气温 变化相关。冰川补给为主的河流分布:我国 西北地区实例: 塔里木河等丰水期: 河水补给 地下水水体运动转化河水与地下水互补枯水期 :地下 水补给 河水湖泊对 河流径流 起调蓄作用。5、水循环海陆循环 ,主要环节: 蒸发、输送、降水、径流。形式内陆循环 ,主要环节: 蒸发 、降水。内海循环 ,主要环节: 蒸发 、降水。水体之间 转化, 淡水资源 更新。意义各圈层间、海陆间的物资 、能量 交换。影响 全球地理环境的形成。6、
46、地下水比较地下水潜水承压水埋藏条件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间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的压力补给来源大气降水、地表水下渗补给区是潜水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5 页,共 39 页 - - - - - - - - - 排泄方式蒸发、出露为地表水或泉在排泄区转换为潜水或泉水面水位有一个自由的潜水面,水面与水位一致实际的水面与承压水位不一致运动状况在重力作用下, 随地势起伏从高处向低处流动在静水压力作用下,从受力大的一侧向受力小的流动分布分布区、补给区、排泄区基本一
47、致分布区、补给区、排泄区常不一致埋藏深度较浅较深水量不稳定较稳定水质易被污染,水质较差不易被污染,水质较好环境问题不合理灌溉, 造成土壤盐渍化;过量开采形成底下漏斗区,引起地面下沉、沿海地区海水倒灌,水质恶化。污染及过量开采后不易恢复生物1、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生物不能脱离环境 ,而必须 依赖并适应环境,维持生存和发展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 起着 特殊的、非常重要 的的作用。2、生物的分布与环境: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是影响陆地上生物分布,特别是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喜光植物分布:林中上层或阳坡,喜阴植物分布:密林底层或背阳坡。 热量和水分:从赤
48、道到两极 ,随着 热量和温度 的有规律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带 ;从沿海向内陆,随着水分条件 的变化,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等景观。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由于热量和水分 的不同,形成了垂直分布的植被带 。 风:迎风面 树支受损 ,背风面 树支生长 ,形成 旗形树冠 。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植物对 气候 的指示及物候对农时、农事 的指示作用。例如: “枣发芽,种棉花。 ” 干旱地区 寻找水源 的指示作用。例如:骆驮刺发达的根系 植物对 环境污染 的指示作用。例如:牵牛花对二氧化硫污染的指示作用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使自然界物资、化学元素迁移, 能量
49、转换。 改变了 原始大气成分:改变 陆地水的化学组成;改变 陆地水文状况 ;影响 植物光合作用;促使 土壤形成 。 此外,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起着巨大作用:植物通过吸收 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可以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具有 净化大气 的作用; 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可以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等,从而改善 生态条件 ,保护 农田、牧场 ,保障 农牧业高产稳收;城市绿地具有吸烟滞尘、过滤空气及美化环境 等作用。土壤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
50、整理 - - - - - - - 第 16 页,共 39 页 - - - - - - - - - 概念:陆地表面 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 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过渡地带;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连接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其特征是具有肥力,肥力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条件的协调程度。结合 陆地环境各要素的枢纽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联系 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使地表由 裸露岩石 便为 疏松土壤矿物质:是 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是土壤的物质基础是土壤肥力 的重要标志固相土壤组成水分: 夜相“土壤三相”影响热量空气: 气相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人类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