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化纤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河化纤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 MACRO/红河化纤项目投资计划书红河化纤项目投资计划书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摘要完善行业规范和评价体系建设,提高绿色制造水平。继续做好再生纤维素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等行业规范条件宣传和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公告管理工作,适时进行规范条件修订。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评价制度和标准,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和绩效评估,扩大适用领域。化纤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是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化纤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化纤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常规化纤产品生产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但产能结构性过剩,行业盈利能力下降。行
2、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比重低,不能很好适应功能性、绿色化、差异化、个性化消费升级需求。高性能纤维制造成本高,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需求。建立包括原料制备、纤维制造、质量检测、包装、仓储、物流等全流程的生产工艺数据采集系统和中央数据库,实现化纤生产全流程信息可追溯;运用先进检测和控制技术,开发连续性、均匀性和稳定性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该化纤制品项目计划总投资18995.9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898.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70%;流动资金3097.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30%。达产年营业收入22054.00万元,总成本费用17582.
3、51万元,税金及附加301.83万元,利润总额4471.49万元,利税总额5390.08万元,税后净利润3353.6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036.4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3.54%,投资利税率28.37%,投资回报率17.65%,全部投资回收期7.16年,提供就业职位433个。报告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及项目承办单位能够提供的资本金等情况,提出建设项目资金筹措方案,编制建设投资估算筹措表和分年度资金使用计划表。报告主要内容:概况、背景和必要性研究、市场分析、调研、投资方案、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项目工程设计研究、工艺先进性分析、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项目职业安全管理规划、风险应对说明、项目节能评估
4、、项目实施方案、投资计划、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评价及建议等。红河化纤项目投资计划书目录第一章 概况第二章 背景和必要性研究第三章 市场分析、调研第四章 投资方案第五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第六章 项目工程设计研究第七章 工艺先进性分析第八章 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第九章 项目职业安全管理规划第十章 风险应对说明第十一章 项目节能评估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方案第十三章 投资计划第十四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第十五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第十六章 评价及建议第一章 概况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二)公司简介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无为而治”的企业管理理念,以“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
5、的企业文化核心思想为指针,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新的辉煌。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咨询与合作。成立以来,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公司根据市场调研,结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在大力发展相关产业的同时,积极实施以“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清洁生产”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将以全国性的销售网络、现代化的物流运作、科学的管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客户双赢的经营方针,努力把公司发展成为国内综合实力较强的相关行业领军企业之一。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最高
6、机构为股东大会,日常经营管理为总经理负责制,企业设有技术、质量、采购、销售、客户服务、生产、综合管理、后勤及财务等部门,公司致力于为市场提供品质优良的项目产品,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全新服务理念,不断为顾客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优质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公司坚守企业契约精神,专业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致力成为行业领先企业,创造价值,履行社会责任。产品的研发效率和质量是产品创新的保障,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基础建设。通过研发平台的建设,使产品研发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信息化;通过产品监测中心的建设,不断完善产品标准,提高专业检测能力,提升产品可靠性。(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投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
7、835.63万元,同比增长9.14%(1242.99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化纤制品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3360.11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0.05%。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序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3115.484153.983857.263708.9114835.632主营业务收入2805.623740.833473.633340.0313360.112.1化纤制品(A)925.861234.471146.301102.214408.842.2化纤制品(B)645.29860.39798.93768.213072.832.3化纤制品(C)476.96635.94590
8、.52567.802271.222.4化纤制品(D)336.67448.90416.84400.801603.212.5化纤制品(E)224.45299.27277.89267.201068.812.6化纤制品(F)140.28187.04173.68167.00668.012.7化纤制品(.)56.1174.8269.4766.80267.203其他业务收入309.86413.15383.64368.881475.52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173.82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73.94万元,增长率32.25%;实现净利润2380.37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24.07万元,
9、增长率10.39%。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业收入万元14835.63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3360.11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0.05%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9.14%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1242.99利润总额万元3173.82利润总额增长率32.25%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773.94净利润万元2380.37净利润增长率10.39%净利润增长量万元224.07投资利润率25.89%投资回报率19.42%财务内部收益率22.56%企业总资产万元41118.19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35.94%流动资产总额万元14776.06资产负债率37.67%二、项目建设符合性(一)产业发展政策符
10、合性由xxx(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红河化纤项目”主要从事化纤制品项目投资经营,其不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有关条款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二)项目选址与用地规划相容性红河化纤项目选址于xxx经开区,项目所占用地为规划工业用地,符合用地规划要求,此外,项目建设前后,未改变项目建设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在落实该项目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可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满足xxx经开区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因此,建设项目符合项目建设区域用地规划、产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要求。(三)“三线一单”符合性1、生态保护红线:红河化纤项目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不在主导生态功
11、能区范围内,且不在当地饮用水水源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该项目建设区域环境质量不低于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一定的环境容量,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项目营运过程消耗一定的电能、水,资源消耗量相对于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该项目所在地无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后,废气、废水、噪声均可达标排放,固体废物能够得到合理处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三、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红河化纤项目开发醇解、杂质分离、聚合、纺丝连续化再生纤维制备的产业化技术及装备;提升大容量物理法循环再利用
12、纤维生产技术水平,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拓展应用范围。化纤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是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化纤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化纤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常规化纤产品生产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但产能结构性过剩,行业盈利能力下降。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比重低,不能很好适应功能性、绿色化、差异化、个性化消费升级需求。高性能纤维制造成本高,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需求。涤纶长丝行业在朝着更加集中的方向发展。以POY为例,据中国绸都网统计,目前国内POY直纺产能1223万吨,其中前十大企业合
13、计产能761万吨,占社会总产能的62.2%;前五大企业合计产能572万吨,占社会总产能的46.8%,且行业集中有逐渐加强的趋势。同时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行业洗牌也很严重。从2014年至今已经有关停的POY产能145万吨,其中排名第七的华鑫(POY产能为56万吨)目前也处于关停状态。2016年在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政策背景下,化纤行业是重点整治对象。由于环保配套较为落后,很多小厂被关停,一些大厂也难以幸免。目前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实现配套环保改造,暂时关停相当于永久停产。另外,装置重启成本高,关停超过半年后装置腐蚀、员工解散、客户流失,调试时间长,这些都制约着企业装置的重启。(二)项目选
14、址xxx经开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驻蒙自市,是云南的16个地级行政区之一,地处云南省东南部,北连昆明、曲靖,东接文山,西邻玉溪、普洱,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北回归线横贯东西。红河州总面积3.293万平方千米,下辖4个县级市、6个县、3个自治县,2016年末全州常住人口为468.1万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有10个世居民族,有241万少数民族人口。红河州有滇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蒙自,有世界锡都个旧,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水;文献名邦石屏;有河口和金水河两个国家级口岸;有的锡文化、陶瓷文化和梯田文化。红河是云南经济社会和人文自然的缩影,是云南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也
15、是中国走向东盟的陆路通道和桥头堡。红河州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9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56955.13平方米(折合约85.39亩)。(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3.33%,建筑容积率1.12,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0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6.19万元/亩。(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56955.13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0374.1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789.75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9551.28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4524.86平方米。(六)设
16、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81台(套),设备购置费4270.71万元。(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1170449.91千瓦时,折合143.85吨标准煤。2、项目年总用水量11612.89立方米,折合0.99吨标准煤。3、“红河化纤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170449.91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1612.89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44.84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53.57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7.07%,能源利用效果良好。(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xxx经开区发展规划,符合xxx经开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
17、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8995.9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898.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70%;流动资金3097.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30%。(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2054.00万元,总成本费用17582.51万元,税金及附加301.83万元,利润总额4471.49万元,利税总额5390.08万元,税后净利润3353.6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036.4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3.54%,投资
18、利税率28.37%,投资回报率17.65%,全部投资回收期7.16年,提供就业职位433个。(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认真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预测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点,提前进行技术准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在技术交流谈判同时,提前进行设计工作。对于制造周期长的设备,提前设计,提前定货。融资计划应比资金投入计划超前,时间及资金数量需有余地。四、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x经开区及xxx经开区化纤制品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x经开区化纤制品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19、。2、xxx投资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红河化纤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x经开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433个,达产年纳税总额2036.46万元,可以促进xxx经开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3.54%,投资利税率28.37%,全部投资回报率17.65%,全部投资回收期7.16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7.16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4、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
20、比重超过了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民营经济未来将继续稳步发展壮大,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对各地、各部门在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提出了十条要求,包括清理规范现有针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的准入条件、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资金等公共资源对民营企业同等对待、支持民营企业充分利用新型金融工具,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目的是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21、民营企业贴近市场、嗅觉敏锐、机制灵活,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认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培育工业设计企业,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升级。同时,大量民营企业走在科技、产业、时尚的最前沿,能够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创新,服务于工业设计,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创造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五、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平方米56955.1385.39亩1.1容积率1.
22、121.2建筑系数53.33%1.3投资强度万元/亩186.191.4基底面积平方米30374.171.5总建筑面积平方米63789.751.6绿化面积平方米4524.86绿化率7.09%2总投资万元18995.972.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5898.762.1.1土建工程投资万元5541.872.1.1.1土建工程投资占比万元29.17%2.1.2设备投资万元4270.712.1.2.1设备投资占比22.48%2.1.3其它投资万元6086.182.1.3.1其它投资占比32.04%2.1.4固定资产投资占比83.70%2.2流动资金万元3097.212.2.1流动资金占比16.30%3收入万
23、元22054.004总成本万元17582.515利润总额万元4471.496净利润万元3353.627所得税万元1.128增值税万元616.769税金及附加万元301.8310纳税总额万元2036.4611利税总额万元5390.0812投资利润率23.54%13投资利税率28.37%14投资回报率17.65%15回收期年7.1616设备数量台(套)18117年用电量千瓦时1170449.9118年用水量立方米11612.8919总能耗吨标准煤144.8420节能率27.07%21节能量吨标准煤53.5722员工数量人433第二章 背景和必要性研究一、化纤制品项目背景分析搭建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体
24、系。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借助高校、科研院所优势,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产业及应用推广体系集聚,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创新平台,推进企业技术中心、重点行业工程中心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上下游产业链集成开发。加快推动在关键领域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的工程化推广和产业化应用。继续支持开展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等行业学术活动,支持以实现产业化为导向的工业应用基础研究,为化纤新品种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着力提高常规化纤多种改性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水平,重点改善涤纶、锦纶、再生纤维素纤维等常规纤维的阻燃、抗菌、耐化学
25、品、抗紫外等性能,提高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品种比重;加快发展定制性产品,满足市场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加快发展工程塑料、膜等非纤用切片及产品,扩大应用领域。加强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到仓储销售的全流程质量管控,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化纤工艺和装备,实现柔性化生产和产品的优质化。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推广在线计量检测控制系统应用,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突破关键技术,推进高技术纤维产业化。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加强高附加值、低成本关键工艺及装备工程化技术研究。间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纤维,重点开发新品种,拓展应用领域。碳纤维、聚苯硫醚纤维和连续玄武岩纤
26、维等产品,重点攻克低成本、高稳定性制造技术和装备,开发适用不同领域需求、不同档次的纤维品种,碳纤维要以汽车轻量化和大飞机制造等国家重大工程为契机,重点攻克高端纤维及复合材料生产技术。聚酰亚胺纤维、对位芳纶和聚四氟乙烯纤维等品种,重点研制成套装备、解决工程化放大的技术问题。突破替代石油资源的生物基原料和生物基化学纤维绿色加工工艺、装备集成化技术,实现产业化、低成本生产。重点提高生物基合成纤维聚合及纺丝单线规模和整体技术水平,优化海洋生物基纤维原料多元化及规模化生产技术。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拓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应用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加快两化融合。着力突破数字化、智能化化纤成套装备及制造等关键技术,突
27、破现有化纤装备设计瓶颈,实现模块化生产。满足多品种、高品质、低能耗、清洁化的生产要求,鼓励支持开发面向化纤企业生产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能源管理体系、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物联网系统。加强在线检测、远程诊断以及运行维护等功能的开发应用。开发和推广数字化工艺设计、数字化全流程制造技术、数字化生产管理技术,实现大容量多批号产品的信息自动化及产品可追溯性。推动在涤纶、锦纶等行业建立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示范,研究大数据、云计算在化纤生产全流程中的应用。推广绿色技术,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推动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回收再利用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重点开发锦纶熔体直纺、再生丙纶直纺等
28、新技术。推广绿色制浆技术,提升原液着色技术生产水平,拓展应用领域,发展纤维绿色后加工工艺技术。编制节能低碳技术目录,积极推广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持续推动清洁生产,深化污染治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培育行业内能效领跑者企业。推进再生循环体系建设,促进绿色消费。建立与发展废旧纺织品、废弃聚酯瓶等资源回收和产品梯度循环利用体系,进一步扩大高附加值再生化纤及制品的比重。研究制定行业绿色采购标准,规范采购、生产和销售,提升产品质量、行业信誉和品牌度,促进循环再利用化纤产品的消费。推进生物基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原液着色纤维等“绿色纤维”标志认证体系建设,提升“绿色纤维”产品的市场认知度。设立以化纤企业和
29、协会为主体的行业绿色发展基金,鼓励和引导绿色消费,实现绿色转型。完善行业规范和评价体系建设,提高绿色制造水平。继续做好再生纤维素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等行业规范条件宣传和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公告管理工作,适时进行规范条件修订。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评价制度和标准,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和绩效评估,扩大适用领域。加强品牌建设,扩大优质纤维影响力。继续组织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培育中国纤维品牌。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新产品推广模式,以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为内涵,推动纺织全产业链共同参与纤维新产品推广,培育纤维品牌,扩大需求。加强企业品牌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推动企业品
30、牌国际化。加快标准化建设,提升质量水平。进一步增强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标准化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化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在产品创新、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和绿色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和科技创新趋势,进一步完善化纤协会团体标准,加快新产品和新技术成果标准转化。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强人才培育,夯实行业基础。适应化纤行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依托高校与骨干企业,集聚专业师资队伍,推进课程体系与培养基地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大力培养创新型企业家和高级
31、管理人才,加强在国际投资、法律法规、标准认证等领域的人才储备,注重工程化技术团队的培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引导高端人才向企业流动。加强交叉学科、新兴学科领域专业人才培养,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科技人才。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创新企业经营模式。引导化纤企业将服务嵌入制造和营销的各个环节,鼓励企业从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物流等服务环节延伸。为客户提供系统和增值服务。利用“互联网+”思维,提供柔性化、小批量、定制化服务,创新经营模式,整合资源,构建全方位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提高企业服务化水平,建设高水平的服务型制造旗舰企业。二、化纤制品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搭建创新平台,完善创新
32、体系。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借助高校、科研院所优势,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产业及应用推广体系集聚,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创新平台,推进企业技术中心、重点行业工程中心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上下游产业链集成开发。加快推动在关键领域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的工程化推广和产业化应用。继续支持开展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等行业学术活动,支持以实现产业化为导向的工业应用基础研究,为化纤新品种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着力提高常规化纤多种改性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水平,重点改善涤纶、锦纶、再生纤维素纤维等常规纤维的阻燃、抗菌、耐化
33、学品、抗紫外等性能,提高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品种比重;加快发展定制性产品,满足市场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加快发展工程塑料、膜等非纤用切片及产品,扩大应用领域。加强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到仓储销售的全流程质量管控,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化纤工艺和装备,实现柔性化生产和产品的优质化。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推广在线计量检测控制系统应用,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突破关键技术,推进高技术纤维产业化。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加强高附加值、低成本关键工艺及装备工程化技术研究。间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纤维,重点开发新品种,拓展应用领域。碳纤维、聚苯硫醚纤维和连续玄武岩
34、纤维等产品,重点攻克低成本、高稳定性制造技术和装备,开发适用不同领域需求、不同档次的纤维品种,碳纤维要以汽车轻量化和大飞机制造等国家重大工程为契机,重点攻克高端纤维及复合材料生产技术。聚酰亚胺纤维、对位芳纶和聚四氟乙烯纤维等品种,重点研制成套装备、解决工程化放大的技术问题。突破替代石油资源的生物基原料和生物基化学纤维绿色加工工艺、装备集成化技术,实现产业化、低成本生产。重点提高生物基合成纤维聚合及纺丝单线规模和整体技术水平,优化海洋生物基纤维原料多元化及规模化生产技术。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拓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应用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加快两化融合。着力突破数字化、智能化化纤成套装备及制造等关键技术,
35、突破现有化纤装备设计瓶颈,实现模块化生产。满足多品种、高品质、低能耗、清洁化的生产要求,鼓励支持开发面向化纤企业生产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能源管理体系、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物联网系统。加强在线检测、远程诊断以及运行维护等功能的开发应用。开发和推广数字化工艺设计、数字化全流程制造技术、数字化生产管理技术,实现大容量多批号产品的信息自动化及产品可追溯性。推动在涤纶、锦纶等行业建立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示范,研究大数据、云计算在化纤生产全流程中的应用。推广绿色技术,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推动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回收再利用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重点开发锦纶熔体直纺、再生丙纶直纺
36、等新技术。推广绿色制浆技术,提升原液着色技术生产水平,拓展应用领域,发展纤维绿色后加工工艺技术。编制节能低碳技术目录,积极推广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持续推动清洁生产,深化污染治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培育行业内能效领跑者企业。推进再生循环体系建设,促进绿色消费。建立与发展废旧纺织品、废弃聚酯瓶等资源回收和产品梯度循环利用体系,进一步扩大高附加值再生化纤及制品的比重。研究制定行业绿色采购标准,规范采购、生产和销售,提升产品质量、行业信誉和品牌度,促进循环再利用化纤产品的消费。推进生物基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原液着色纤维等“绿色纤维”标志认证体系建设,提升“绿色纤维”产品的市场认知度。设立以化纤企业
37、和协会为主体的行业绿色发展基金,鼓励和引导绿色消费,实现绿色转型。完善行业规范和评价体系建设,提高绿色制造水平。继续做好再生纤维素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等行业规范条件宣传和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公告管理工作,适时进行规范条件修订。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评价制度和标准,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和绩效评估,扩大适用领域。加强品牌建设,扩大优质纤维影响力。继续组织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培育中国纤维品牌。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新产品推广模式,以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为内涵,推动纺织全产业链共同参与纤维新产品推广,培育纤维品牌,扩大需求。加强企业品牌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推动企业
38、品牌国际化。加快标准化建设,提升质量水平。进一步增强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标准化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化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在产品创新、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和绿色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和科技创新趋势,进一步完善化纤协会团体标准,加快新产品和新技术成果标准转化。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强人才培育,夯实行业基础。适应化纤行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依托高校与骨干企业,集聚专业师资队伍,推进课程体系与培养基地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大力培养创新型企业家和高
39、级管理人才,加强在国际投资、法律法规、标准认证等领域的人才储备,注重工程化技术团队的培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引导高端人才向企业流动。加强交叉学科、新兴学科领域专业人才培养,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科技人才。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创新企业经营模式。引导化纤企业将服务嵌入制造和营销的各个环节,鼓励企业从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物流等服务环节延伸。为客户提供系统和增值服务。利用“互联网+”思维,提供柔性化、小批量、定制化服务,创新经营模式,整合资源,构建全方位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提高企业服务化水平,建设高水平的服务型制造旗舰企业。第三章 市场分析、调研一、化纤制品行业分析无论是从
40、投资规模还是从技术含量来看,化纤行业的进入壁垒都不高。所以,在中国大力发展化纤产业的政策指导下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下,中国化纤生产企业迅速发展起来,遍地开花。中国化纤原料主要来源大型石油加工企业和进口两部分,应该说,化纤原料生产是比较集中的。但相对而言,化纤加工企业却要分散得多,目前,中国化纤企业总数已经达到2000多家,不仅企业数量多,而且生产规模小,除仪征化纤等少数几家企业达到世界级水平以外,大多化纤生产企业年生产规模在1-2万吨左右,很多化纤生产企业年生产规模不足1万吨。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化纤企业除少数企业达到了经济规模外,绝大多数企业离经济规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企业,不仅能耗物耗高
41、,而且技术含量低,产品没有竞争力,它们常常成为市场秩序的主要破坏者。在中国化纤市场上,对化纤产品价格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进口产品。中国是一个化纤消费大国,年进口量在150万吨左右,国际大型化纤生产企业为了争夺中国市场常常压价销售,从而使得中国化纤行业早在自给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就出现竞争非常激烈的局面。腈纶纤维又名为聚丙烯腈纤维。是一种由聚丙烯腈或丙烯腈含量大于85%的丙烯腈共聚物制成的合成纤维。常用的第二单体为非离子型单体,如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第三单体为离子型单体如丙烯磺酸钠和2-亚甲基-1,4-丁二酸等。腈纶纤维的性能比较像羊毛,它的弹性比较好,伸长20%时回弹率仍可保持65%,蓬
42、松卷曲而柔软,保暖性比羊毛高15%,有合成羊毛之称。腈纶纤维又被称为人造羊毛,具有有柔软、膨松、易染、色泽鲜艳、耐光、抗菌、不怕怕虫蛀等不同特点,它的用途的要求可纯纺或与天然纤维混纺,其纺织品被广泛地用于服装、装饰、产业等领域。中国是全球纺织品服装第一生产和出口大国,并且纺织品服装行业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传统出口商品,对国际市场依赖度较高。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出口的纺织品服装金额自2006年逐步增长之后开始趋于稳定,直至到2017年之后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虽逐步下滑,但占比仍在10%以上。伴随着东南亚国家纺织行业的发展,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结构也出现了一定变化,其中纺织品出口额逐步增长,但
43、服装出口额自2014年之后开始逐步下滑。就其与中国贸易总出口额当中的比重来看,其中纺织品出口额占中国贸易总出口额的比重已从2010年的4.88%调整至目前的4.81%,而服装出口额比重从2011年的8.21%下调至目前的6.06%。但服装出口额依旧占据主要比例。无论是从投资规模还是从技术含量来看,化纤行业的进入壁垒都不高。所以,在中国大力发展化纤产业的政策指导下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下,中国化纤生产企业迅速发展起来,遍地开花。中国化纤原料主要来源大型石油加工企业和进口两部分,应该说,化纤原料生产是比较集中的。但相对而言,化纤加工企业却要分散得多,目前,中国化纤企业总数已经达到2000多家,不仅企
44、业数量多,而且生产规模小,除仪征化纤等少数几家企业达到世界级水平以外,大多化纤生产企业年生产规模在1-2万吨左右,很多化纤生产企业年生产规模不足1万吨。中国是全球纺织工业链条最为完善完整的国家,如纤维产量来看,涤纶、锦纶、腈纶纤维、氨纶、粘胶都是占据全球第一的地位。目前腈纶纤维已处于库存高企且资金链偏紧的局面,另外原料丙烯腈价格也持续下降至8000元/吨以下,成本面弱势叠加需求低迷,3月份腈纶纤维厂家限产同时也大幅降价,截止月底腈纶纤维短纤价格降至12800-13000元/吨,较1月底下跌1200元/吨。纺织化纤行业作为一个民生支柱型的万亿级2B赛道,其实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的关注与青睐
45、。随着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措施逐步落地,对化纤行业的发展和运行也将起到有力支撑,行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韧性将继续提升。二、化纤制品市场分析预测化学纤维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化学纤维具有耐光、耐磨、易洗易干、不霉烂、不被虫蛀等多种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衣服织物、运输带、电绝缘线、医疗缝线、轮胎帘子布和降落伞等领域。2017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为4920万吨,同比增长5%,全年销量为4811万吨,同比降低1%。2018年上半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为2460万吨,同比增长8%,销量为2384万吨,同比微
46、降。我国化学纤维行业产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销量呈小幅下降趋势。2017年,我国化学纤维行业销售收入为7906亿元,同比增长25%。2011年以来,我国化学纤维行业销售收入逐年增长,但利润总额却在逐年下降,2016年达到最低点。2017年,我国化学纤维行业盈利情况有所改善,利润总额为321亿元,同比增长21%。我国化学纤维行业利润率开始上升。我国化学纤维产品中,涤纶长丝产量最大,达到六成左右;涤纶短纤其次,产量占两成左右;锦纶、粘胶占比稍大,约为8%;其它品种化纤一般具有独特性能,用于特殊领域,占比相对较小。化学纤维上游原材料主要来源于石油炼化产品,如PTA、MEG、己内酰胺、丙烯腈、己二酸、MDI等,下游应用市场主要是纺织行业。2017年,我国纺织行业景气度提升明显,预计对化学纤维的需求量将保持稳定增长。在环保压力、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