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全]高一语文文言文六国论知识点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全]高一语文文言文六国论知识点归纳.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全高一语文文言文六国论知识点归纳不少高一学生上到高一是不是感觉语文文言文六国论知识点难以总结以下是wtt整理的六国论文言文知识点希望能够可以提供分享给大家进行借鉴和参考。苏洵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
2、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
3、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译文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
4、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
5、”;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
6、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分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思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不能吞下咽喉啊。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胁迫啊!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贿
7、赂国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却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课文背景知识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授职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北宋建国以来宋军和辽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8、军事上的无作为带来政治、外交上的软弱只能靠割地赔款以求和平。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此文的。重点、难点一、了解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这篇文章是论述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的。作者先论证六国的灭亡由于赂秦然后提醒治国的人应当吸取这个历史教训。读这篇文章应该知道作者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
9、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12月)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chn)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苏洵尽管不理解秦国当时已经具备了统一全中国的条件不过他写这篇文章借古讽今向北宋统治者敲起
10、警钟指出对敌人不用武力抵抗而只是一味屈膝求和结果必然招致灭亡这些意见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我们应该说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空泛的史论它是明显地具有现实意义的。二、六国简介。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前221年)东周的天子由力量逐渐衰微到终于灭亡。诸侯的势力却很强大。在战国时期这一百八十二年间秦国和六国这七个强国(所谓“七雄”)都用自己最大的力量进行混战而基本上则是秦国向六国猛烈地进攻。七国之中秦国本来是个文化落后的国家。秦孝公时任用商鞅变法从此以后就成了七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秦国占据现在的陕西省、甘肃省和四川省一带地方地势险固适宜于防守也适宜于出击称为天府之国。韩国占据现在陕西省东部、河南省西北部及
11、山西省一部分地方山地多平原少物产贫乏人口稀疏在七国中最为弱小。魏国占据现在的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一带地方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大部分是平原无险可守。赵国占据现在的河北省、山西省一带地方。燕国占据现在的北京市、河北省和辽东半岛一带地方距离秦国远受战祸比较晚。齐国占据现在的山东半岛大部分地方国富兵强距离秦国远不受秦国的威胁。楚国占据中原以南江淮流域的广大地区。七国里边楚国的土地最大、人口最多。秦国强盛起来以后积极地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经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是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这种联合并不巩固。韩国和魏国屈服于秦国的压力几次献地求和助长了秦国的气焰。最后六国终于都被秦
12、国灭掉秦国完成了统一全中国的伟大事业。三、了解本文的篇章结构。文章共分五段。第一段以总论点提携全文。启篇首句便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否定了一般人的见解;接着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弊在赂秦”-这是全文的总论点。继而以“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论据对总论点作了概要阐明。这两个论据又被作为分论点分别在第二、第三两段里给以具体论证。第二段紧扣前一个论据阐明赂秦之害:“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这里是从两个方面论述的:其一用秦以积威所得比以攻取所得多百倍与六国因赂秦所亡者比因战败而亡者也多百倍的事实论证”;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回应文章的首句”;非兵不利战不善”
13、。其二通过具体叙述诸侯赂秦的过程感慨颇深地指责了赂秦者为了“一夕”的苟安而忘记先祖父创业不易、”;举以与人”的失策说明以有限之地奉无限之欲结果必然是“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从而得出结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最后进一步推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并引用古人的比喻补充和印证了自己的论据发人深省。至此为总论点的成立打下了第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三段紧扣后一个论据引证历史事实深入一步阐明”;不赂者以赂者丧”。先以齐为例。齐虽未赂秦但“与嬴而不助五国”六国不同心不能互相支援结果”;五国既丧齐亦不免”。证实了前文的“失强援不能独完”的论断。次举燕赵。从正面用它们的”;用兵之效”的事实(燕虽小国而后亡;赵五
14、战于秦二败而三胜等)从反面用它们由于内外政策的错误而导致灭亡的原因(燕派刺客赵信谗言而除良将)来证明“非兵不利战不善”;强调指出它们”;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战败而亡”也恰好论证了”;失强援不能独完”。最后进行假言推理(“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则胜负之存亡之理.或未易量”)说明六国如果不赂秦不附秦同心对敌还可能不致于相继遭灭。至此为总论点的成立打下了另一个坚实的基础。第四段为全文的结论。”;呜呼!.悲夫!.”是两层意思。前者是为六国设策还是主张“并力西向”抗秦反对赂秦; 后者感慨六国”;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以趋于灭亡。”最后一句(“为国者.”)从六国覆灭的惨痛史实引出深刻的教训。这句话自然是说
15、给北宋统治者听的引起下文的讽今起到了过渡作用。第五段重申六国之势虽弱于秦然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接着又以假言判断(“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含蓄地、尖锐地针砭了北宋统治者”;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对敌妥协投降的错误预言其下场会比六国更加可悲。从而揭示出写作意图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从以上分析看来这篇史论结构完整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紧紧围绕总论点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这是值得借鉴的。四、了解作者苏洵。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宋代著名的散文家。相传“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二十七岁才发愤攻读。他应进士和茂才等考试都未中促使他更加用功读书达到通六经百书、下笔顷刻
16、数千言的程度。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和儿子苏轼、苏辙从四川到汴京(今开封)。翰林学士欧阳修把他的著作二十二篇(即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呈给仁宗皇帝看宰相韩琦也认为他的文章写得好向朝廷举荐。于是仁宗就召试他于舍人院。可是他却假托有病而未去应试。仁宗因为他有才名就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职务。后来又叫他参加修礼书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之后他就去世了。苏洵著作有嘉祐集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著有东坡全集、东坡志林等苏辙(字子由)著有栾城集。父子三人俱以散文名世后人合称之”;三苏”。如何理解本文的积极意义如何理解本文的积极意义这是本文的难点之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秦统一中
17、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进步的表现诸侯纷争阻碍了历史的发展“赂秦”不是六国灭亡的关键苏洵的看法是有局限性的。但是本文是史论是今人站在现实的立场上观照历史用现实的形势比照历史兴亡苏洵选择”;六国破灭”这一历史论题是有其良苦用心的。作者所生活的北宋时期的统治者面对北方日益强盛的辽和西夏的南侵一味地纳银输绢妥协退让以求苟安在公元1004年、2年、3年三次与辽和西夏订立盟约纳银纳绢纳茶叶用重赂来换取短暂的和平这与六国“为秦积威所劫”;争割地以赂秦”历史是惊人的相似。面对历史怎不叫“赤胆忠心”的作者为宋王朝深深忧虑呢?以史为鉴可以知兴废。作者作文其意不在为六国破灭的原因作一个历史结论而是为了借古讽今
18、希望宋王朝能吸取历史教训奋起抵抗外侮。怎样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是本文的又一难点:本文语句以散句为主句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有对偶句有排比句有引用句有比喻句有疑问句有设问句丰富多彩交相辉映;有正面论证有反面论证有直接说有隐含说相映成趣。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候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乘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
19、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苏轼六国论节选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隳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gu左耳)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李桢六国论节选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课文主要内容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
20、合的角度根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的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课文写作特色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完整中心突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主要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和对比论证法语言颇具特色。结构:紧凑而富于变化错综而有条理;正确、清晰、整齐、均衡、对称、美观。语言:整齐而不呆板错落而不零乱音调铿锵简洁明快比喻恰当态度鲜明读来急缓有节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风行水上令人感慨淋漓一唱三叹可收到余音绕梁之效果。六国论赏析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
21、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
22、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
23、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
24、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
25、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第 16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