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现代素质教育的几点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现代素质教育的几点启示.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现代素质教育的几点启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现代素质教育的几点启示 摘 要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不仅在民主革命年代闪光耀芒,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也是很适用的。虽然素质教育思想是在教育改革逐渐深入的今天才提出的,但是生活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思想二者有许多的相通之处。他的教育思想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加快和深化教育改革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耗尽毕生精力创立并实践的生活教育思想不仅在过去的民主革命年代闪光耀芒,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也同样适用的。虽然素质教育思想是在教育
2、改革逐渐深入的今天才提出的,但二者还是有许多的相通之处。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和深化教育改革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教育思想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教育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在他的文章、演说稿、诗歌、书信等著作中进行了论述和讲解,因其一直主张其生活教育思想是向前向上的、与时俱进的,因此他生前并没有对其理论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当代学者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后,发现其理论并不是零散的,而是由以下三大原理构成: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思想理论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一提到“生活即教育”很多人都会想到另一个更熟
3、悉的思想,那就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教育即生活”是拿教育做生活,教育可以是书本的,与世隔绝的,也可以是学生过去的。而生活既不能是过去的生活,也不能是未来的生活。过过去的生活是落伍,过未来的生活就是与人群隔离。然而拿全部的生活做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力量才能扩大,方不至于褊狭。“生活即教育”,其教育内容极宽极广,如同一只小鸟飞进林子里;“教育即生活”,将教育与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只小鸟关进笼子里,养鸟之人还把笼子美其名为鸟的世界。我们要拿好的生活去改造不好的生活,拿整个生活去解放褊狭的生活。 什么的“生活即教育”呢?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
4、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他还说:“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过糊里糊涂的生活,便是受糊里糊涂的教育;过乱七八糟的生活,便是受乱七八糟的教育”。具体的说,过的是少爷小姐的生活,虽然天天读劳动书籍,甚至能倒背如流,也不算是受劳动教育;过的是迷信的生活,虽然天天听科学演讲,不算是受科学教育;过的是随地吐谈的生活,虽然天天写卫生笔记,不算是受卫生教育。依此类推,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合理的生活,便是受合理的教育;过不好的生活,便是受不好的教育;过龌龊的生活,
5、便是受龌龊的教育。你可能会问,不好的教育、龌龊的教育为什么要受?有必要受吗?当然应该受、并且还必须受,因为我们学知识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泊”。好的你要学,不好的更应该去认识它,只有认识了它,当再遇到时才知道它是不好的,才会想法去改变它。让不好的生活变成好的生活,龌龊的生活变成美好的、高尚的生活。 由此可知,“生活即教育”的主要精神有:一是生活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生活的本身是一种教育实践;二是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三是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四是“生活即教育”主张是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社会实践的批判。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
6、学校”是与“生活即教育”紧密联系的一重要原理,同属生活教育理论范畴。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即学校”?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不是“学校社会化”,我们的社会就是学校,还要什么社会化呢?现在我打一个比方,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捉到笼子去。然后找几片花草,几支树枝甚至是再捉一只小鸟来免除笼中之鸟的寂寞,还美其名为是“鸟的天堂”。尽管鸟笼可以做大,但鸟笼始终鸟笼,不能跟森林相比,这是典型的弄假。而“社会即学校”则不然,它是把笼中的小鸟放在天空
7、中使其任意翱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去。 主张“社会即学校”其原因在于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面的东西太少,其教育狭小;而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工具,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甚至可以请有经验的农夫、有经验的管理者来介绍先进的经验,有价值的活动人人受益。同时坏的社会同样可以做学校,坏的社会我们要认识,要有准备才能生出抵抗力,否则一入社会便会显出手足无措。 陶行知针对传统教育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病,提出“社会即学校”这一主张的宗旨就是改造学校教育,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发展,能为改善人民生活服务的力量。为此,他曾先后创办民众茶园、工学团、业余学校、
8、社会大学等来实践这一思想。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也是陶行知先生最早提出生活教育中基本原理,并作为晓庄师范学校的校训。陶行知指出,“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通的误解是以为:用嘴讲便是教;用耳听便是学;用手便是做。这样不但误解了做,也误解了学与教”。陶行知主张的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对事说是做;对己之进步说是学;对别人之影响说是教。”陶行知还提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要避去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指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 “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
9、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来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不在做上下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 “教学做合一”这一原理将“做”放在第一位,完全符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思想。“做”既成了教学之中心,便有特殊说明之必要。“做”即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要符合以下三种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的产生。“所谓做是包含了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教学本质是学习,而学习也就是实践,学而后能教人。这一点,就是说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意图:一是改变旧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二是
10、为了把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转到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轨道上来。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思想的关系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已经提出的教育理论并进行了教育实践,而素质教育则是中国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的近些年才提出来的。但二者仍然有许多相通之处,学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会有不少启迪。 1.从教育目的来看,生活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着眼于全社会、全民族利益的全面发展教育。 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是“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是“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全面教育。由此可以看出,生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指向全社会的、全民族的、整
11、体的,即为人民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为人民大众谋幸福、培养生活力的;其次是指向社会个体的,即培养人的多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则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者都着眼于全社会、全民族的利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教育对象的需要为根本依据。其核心都是启发儿童、青年、人民大众去改造社会生活的觉悟与手脑并用的创造能力,去改造生活、改造社会、创造新人生、创造新的世界。 2. 从教育观来看,向传统教育挑战,同应试教育决裂,是生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共同特征。
12、 陶行知对中国旧教育的诸多弊端深恶痛绝,曾给以极其深刻的批判,他把传统教育称作“吃人教育”、“死教育”、“死学校”,其特点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应试教育带有传统教育的许多弊端,它脱离实际,重书本,轻实践,忽视手脑结合的能力培养,违背了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此,陶行知在杀人的会考与创造考试一文中作了深刻的揭露:“学生学会考,教师教会考。学校成了会考的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学,会考所不要的不必学,甚至于不必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科学实验不教了,所谓课内课外活动不教了,所要教的只是书,只是要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 生活教育则不
13、教学生吃自己,也不教学生吃别人,他反对杀人的各种杀人的考试、他只要创造的考试,也就是他不教人赶考赶人死”。而今天的教育与陶行知先生在几十年前揭露的这些教育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因为如此,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才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同时在1999年6月13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素质教育是造就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
14、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从教育内容来看,生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精神是一致的。 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为训练人生所需要的全面素质服务的。用陶行知的话说,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做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 生活教育在实践中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营造具有“健康之堡垒,艺术之环境,生活之园地,学术之气候,真善美之人格”的和谐教育。纲要所讲素质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对决定中提出的素质教育要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15、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从教育方法看,生活教育的“教学做合一”原则也是符合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 陶行知曾对“教学做合一”作过详细的论述,“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是教育法”,“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只有在劳力上劳心才是真的做”,“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陶行知这些精辟的论述,不正是我们今天素质教育所苦苦追寻的原则吗?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不注重更新知识结构;不考虑学生的特点,教学变成了教书
16、。如此教育,怎能满足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呢?为此,决定明确指出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这正是针对现在的学校教学上存在的弊端不适应建立现代素质教育模式而提出的对策。 不难看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学理论,与我们党的科教兴国战略和推行素质教育的思想是一致的。深入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学理论,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对于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借鉴作用。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时代教师素质的塑
17、造 社会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师。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探索者。素质教育最终要依靠广大教师来落实,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教师的思想道德、人格品质及知识水平,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21世纪素质教育的践行者,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呢?我认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同样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陶行知先生非常强调教师的重要性,他在古庙敲钟录一文中说:“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他的崇高人格、渊博学识以及高尚品质,实为当今
18、教师之楷模。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教师素质的塑造: 1.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陶行知也不例外,他注重“以人教人”。他曾说过教师要严于律己,使自己“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 我觉得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有高尚的师德,要像陶行知先生一样,具有“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要做到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当做到,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师的楷模作用,才能如春雨润无声的滋润幼苗,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2.精于业务,好学不倦 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学,是传授知识给学生,若不
19、精于业务或不懂业务,则教不好课。陶行知曾指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每一个教师,都要切实掌握所授学科的知识技能,并要逐步达到精通的地步。陶行知认为,教师应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他指出:“读书多,则积理富;积理富,则随时应用,绰有余裕矣。”只有博识多闻,上课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做到问一答十,举一反三;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更具说服力。在学习方面,教师有必要给学生做出好学、勤学的榜样。教师有责任在业务上力求长进,努力跑在学生的前头,才能引导他们不断前进。 3.关心学生,诲人不倦 1926年,陶行知在我之学校观一文结束语中说:
20、“我要有一句话奉劝办学同志,这句话就是待学生如亲子弟。”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的学生,才能诲人不倦,教好自己的学生。陶行知奉行的是“爱满天下”的宗旨,他说:“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而不是武力。”在他看来,爱是一种力量,高尚纯洁的师生关系更易引起师生间心灵的共鸣,从而取得更佳的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的目的。 崇高的师爱还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不以家庭条件、穿戴面貌取人。陶行知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思想,进一步把爱生与为民族培养人才之联系起来。陶行知在重庆为难童所办的育才学校就是一例。师爱还体现在整个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如在教学中,教师应本着虚心和谦逊的精神,对学生的提问,自己不懂
21、就不要装懂,切忌故弄玄虚或避而不答。陶行知曾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4.勇于创新,进行科研 陶行知在一首诗中写道:“人生为一大事来,丈夫志在探新地。”这正是他自己开拓、探索和创造精神的极好写照,他一生对教育理论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探索和创造,并撰写了大量论著。我认为新时代的教师应有创新精神,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不能拘泥于书本和已有的知识,要在不断学习、充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不断突破旧的教学模式使自己的教学有灵感、有创意、有风格、有特色;要不断学习新思想、新概念、新学说、新知识,勤于
22、思考,勇于实践;要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从而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新时代的教师也应该由知识型向科研型转变,素质教育迫切需要科研型的教师。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师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任,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站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前沿,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广大教师一定要把教学实践同教育科研结合起来,做一名科研型教师。 总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想,例如在日本,经济、科教事业蓬勃发展,归功于它非常重视创造性的素质教育。早在70年代初期,日本教育界就十分关注陶先生的教育理念,成立了海外的陶行知研究会,为该国的教育事业的飞跃进步注入了不
23、竭的动力。而作为中国的国民,我想我们更应该也必须深入研究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业及其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创造性的开展好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全民族的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第1卷1985年版 2陶行知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第2卷1985年版 3陶行知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第3卷1985年版 4陶行知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第5卷1985年版 5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生活教育文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7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8陶行知教育理论对现代素质教育的启示 陆黎明思想理论教育 20XX年第12(下)期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 10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2月26日 11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教育研究20XX年第2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