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对策.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对策浅谈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对策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重要时期,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成为了增强农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首要任务,本文将从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现状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近几年来,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突出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 1.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认识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大为增强,适
2、应市场的能力不断提高。 2.农业内部开始打破了传统粮棉型、数量型为主的单一结构、多元化、效益型结构日趋合理种养模式不断优化。 3.区域特色逐步形成。 4.农村经济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农村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结构调整中仍然存在的问题1.农业结构层次偏低。主要是结构不优、特色不足、新的增长点不多的问题成为制约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种植业内部传统粮棉型种植面积偏高、优势特色的经济作物不多。大农业内部,林牧渔业还没有真正形成主导性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偏低。2.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不高。农产品初加工多,精加工少,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
3、益低。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许多隐患,与国际标准差距很大。 3.目前农业整体对外开放水平还比较低,农业利用外资的规模、水平更低,外向型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发挥不够。 4.农产品市场发育和营销网络不健全,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低,难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同时,农村目前尚未构筑起及时、准确、快捷、高效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进行。 5.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陈旧、创新意识差,制约了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这也是结构调整成效不明显的重要原因。 6.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八五”
4、期间年均增幅为18%,“九五”期间降到10%近几年来仅5%左右,而且县、市、区、乡镇村之间很不平衡。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经济综合效益低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转移缓慢是重要因素。 二、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一)把握基本原则,突出发展重点一要坚持市场导向避免调整的盲目性。二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为先,大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三要坚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四要在认真规划、科学布局的基础上,确立主导产业和产品。五要切实尊重农民的自主权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根据目前农业结构状况,在调整重点的基础上,种植业,应
5、由目前的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逐步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发展。粮食生产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发展饲料作物,扩大反季节种植、设施化栽培、无公害栽培和立体栽培面积。林果业重点加强用材林和经济林建设,大力发展名特优新水果和加工专用果,积极培植苗木花卉、中药材、森林旅游等新兴产业。畜牧业上连种植业.下连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必须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水产业要进一步加快湖、滩、库区等水产资源开发,搞好三网养殖和立体种养。 (二)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所谓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指那些生产率上升快、增收增效快,且在产业间影响力大,能带动一大批相关部门或生
6、产的发展,能对未来经济增长起较强推动作用的产业部门或产品生产。从农村产业化经营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应着重选择产业链中制约性强的关键环节来重点发展。从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看,结构调整,应从粗放数量型向集约效益型转变。围绕结构升级和产品创新.突出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强化国内外名优新品种和技术.加大绿色产品、有机食品的开发力度。二是重点推行生物工程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业配套技术、生态农业和高效立体农业技术。三是强化农业科技教育和培训.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三)规划不同区域的规模经济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人口众多,城镇密集,科技先进,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地区毗邻环太平洋经济圈信息灵通。须利用有利条
7、件,致力于发展两高一优、集约农业、强化与中西部地区经济联系。中部地区是我国中等发达地区,拥有重要资源型城镇和工矿企业点农业发展具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须加快生态环境整治大力发展粮油、烟等重点品种农业,发展商品畜牧业和生态林业,承东启西。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棉花、瓜果享有盛誉.草原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地区背靠中亚,发展外向型经济前景广阔。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早作农业、生态农业,抓紧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 (四)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可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农产品加工转化,综合利用,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农业产业链,
8、拉动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要紧紧围绕蔬菜、果品、畜禽、水产、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界限,多渠道增加投入。同时大力发展饲料加工业以此促进畜牧、水产业协调发展。要积极招商引资与农民联手开发农业资源,培植生产基地,建立农产品产、销直通快道。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农厂”的产业化新模式,真正实现“原料基地工厂化、养殖加工标准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利益关系股权化”。 (五)培育和健全农村市场体系要高度重视市场对引导生产、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依靠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推动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一是加强产地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行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及合同、订单农业等新型营销方式。二是大力支持
9、发展各类流通服务组织.如农产品代理商、批发商等。三是大力抓好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健全连接国内外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使之成为政府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手段。 (六)加快发展小城镇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发展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优化升级的长远大计。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推进的原则,以县城和易于起步的中心集镇为突破口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或参与投资开发建设小城镇公用基础设施;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小城镇建设用地制度;加快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规划布局合理的功能和加工贸易专业区,促进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向小城镇集中,尽快使小城镇发展成为区域性生产要素聚集中心、农产品加工流通中心和农村科技,信息、文化服务中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