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反思与前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反思与前瞻.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反思与前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反思与前瞻 摘要:历时十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目标”,拓展了原有的“双基目标”认识,增强了国家的课程管理和教材建设能力,丰富了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激发了广大教师的课程意识,并且触及了教师教育领域的相关变革。今后。基础教育改革须重点关注课堂教学层面的变革。 关键词:课程改革;回顾;反思;前瞻 时光荏苒,肇始于20XX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过了近10年探索和实践,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的出台,确有必要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阶段性的回顾与反思,以期积累富有成效的改革经验,找寻后续的发展动力。 一
2、、课程改革的历程 此次课程改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第一。前期准备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XX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课程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第二,全面启动阶段。20XX年9月起,在全国27个省的38个国家实验区(以县区为单位)开始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同时,围绕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的解读等诸多理论层面的问题,广大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课程改革策划者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培养和培训
3、、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等诸多理论和理念进行了有效的澄清和说明。为进一步推动实践层面的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从思想观念和认识上厘清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取向。第三,全面推广阶段。20XX年9月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已全面进入新课程,到20XX年秋,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约1.3亿。截至目前,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学生已经全部使用了新课程。20XX年12月8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报告会暨颁奖仪式在浙江宁波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颁奖仪式上对下阶段加强教学研究,深化课程改革提出三点意见:一要坚持研究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要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学研究水平。三要坚持
4、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大会还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进行了解读。这标志着以课程作为突破口的本次教育改革转入新的阶段。 二、课程改革的主要成效 此次改革是继素质教育提出后以课程为核心的又一次波及整个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变革行动,也是一次课程文化的革新行动。比照课改提出的具体目标,此次改革在课程的理念、目标、类型、管理以及教育相关领域取得了以下方面的成效: (一)关于课程自身的改革成效 1课程“三维目标”的提出,极具现实意义。“三维目标”的提出,极大地触动了知识是教学的目的还是达成教学的手段这一根本的问题,“三维目标”是对原有“双基目标”认识的深化和提升,也
5、是此次改革中最具特色的亮点之一。2课程管理与教材建设的能力显著改善。经过十年的探索,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得到了缓解,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出现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主体的课程管理机制,增强了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依照“一标多本”的精神,众多版本的教材得以问世,教材的选择有了更大的余地。许多版本的教材,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加强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3课程体系得到丰富。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得到了重视,并设置综合课程,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得到整合和扭转,初步
6、建立了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课程体系。初步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4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给中小学教学实践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相对于我国丰厚的教学文化,此次改革给传统的教学观带来了深度的撞击,教师基于课程的视角审视教学,教师的教学创生和教学反思能力明显改善,课程实施中的创生取向开始撼动以往的忠实取向。两种取向间保持适度的张力符合教育的本质特征。 (二)课程改革所衍生的相关成效 1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在教育研究的范式方面,由于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改善了长期以来教育领域中所盛行的思辨研究范式,一些教育研究者深入教育实践,以项目带动、行动研究、专业引领等方式,参与到伟大的教育变革当中
7、。研究者借助自身的理论优势,采用“田野研究”。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交流,很好地弥合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隔阂。2教师专业发展受到重视。在教师培训方面,围绕课程的实施所凸显的问题,创造出了“研训一体、专业引领、项目牵动”的教师培训模式。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模式不断创新,形成了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动的新风气,助推了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参与研究的意识显著增强,广大一线教师用研究的视角和办法化解教学改革中面对的困难,使得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为一种可能。3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善。尽管变化很不平衡,但是传统的“一讲到底”的教学惯习在强大的新课程理念冲击下,出现了松动。4教师教育体系的变革。此
8、次课程改革,诱发了对于我国传统师范教育的思考。在课程改革的引领下,师范院校开始思考自身的转型。一些教师教育机构开始围绕课程改革来探讨我国师范教育的问题。同时,各省都相应地成立了教师教育机构,诸如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培训中心。加快了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进程,教师成长的支持系统在逐渐发育完善,使得终身教育的理念对于教师不再遥远。 三、课程改革的反思 反思此次课程改革,喜忧参半。有关改革的一些基本问题还须再次澄清和说明。 (一)要正确看待课程改革过程性的价值 如果把课程改革看成一次教育的变革行动,那么,此种行动是一个决策、一个选择、同时也是一个博弈。在博弈的概念中存在着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意识。因此,要正确
9、看待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问题不可避免要出现,但是好的一面是如果没有问题,你就学不到东西,也不可能成功。”要直面改革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地予以调整,使改革更加具有现实的引领作用。因此,变革是一项旅程,而不是一张蓝图。就此看来,课程改革一方面是用课程修正教育现实当中的不合理因素,另一方面也是要通过课程实施来修正课程本身,是双向修正的过程性行动。 (二)要适切定位课程的功能 就此次课程本身的功能看,课程并不能化解评价体系的问题、学生学习方式问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问题。评价制度是国家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方式是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教学方式是教师达成教学的外在表现。上述问题,要么牵扯过于宏观,
10、要么牵扯过于微观,用课程的改革去解决制度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放大了课程的功能,给课程带来 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课程改革屡遭诟病的主要原因。因此,课程改革只能起到相对有效的触动作用,而非解决所有教育问题的一剂良药。 (三)要及时澄清一些模糊论说 如有学者在谈及课程改革的成效时言道:“全国范围内涌现出了山东的杜郎口中学、江苏泰兴洋思中学、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辽宁丹东凤城六中等教学改革典型。”事实上,洋思中学的教学改革在1985年就借鉴小岗村包产到户的经验,把“承包制”请进课堂,同时抓“当堂完成作业”。1992年洋思初步提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东庐中学在相继
11、进行“集体备课制”、“师徒结对制”、“自编同步练习、单元测试卷”、“导学卡”、“目标教学”等教学改革和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反思、总结,最终在1999年提出了“以人为本,教学合一”的口号,并开展了“讲学稿”的教学改革探索。因此,不加区分地把教育的点滴变革都归功于课程改革的成效,则很容易误导视听,造成混乱。 四、课程改革的展望 展望课程改革的未来,任重而道远。如果把课程改革视为一种文化变革,此种变革必须立足我国的文化传统,同时放眼国际教育变革,才能让课程改革的脚步走得更加坚实有力。 (一)课程改革要在本土文化的继承、创新与西方文化的借鉴、吸收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教育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基于本
12、土文化的变革活动。本土既是一种空间的概念,也是一种文化的概念,因此,要考虑教育变革的国情和文化传统。国情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社会发展需求、经济发展状况、区域差异等诸多现状;文化传统即是教育改革的历史传承性和教育发展的连续性。正如有学者指出:“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在变革实践中的缺失状况,与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历史的经验放逐本土化、理不清继承与借鉴的关系失落本土化、混淆国际化与与国际教育接轨虚无本土化相关。以守护家园的文化立场重视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问题,必须弄清课程与教学变革中的文化传承,在国际化视域中生成本土化,扬弃地传承中国文化传统,坚持从当下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实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
13、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的变革道路。” (二)聚焦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释放课程改革的持续动力 评价体系的改革制约并滞后着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深化,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教师被戏称是“带着镣铐的舞者”,也凸显出课程改革的窘境。由于国家依然沿用以前的中、高考考试评价制度,使实验区的家长、教师和学生都有种担心,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以原来的一套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情况。阻碍了新课程的持续推进。教师之所以不能自然而然地释放自身的改革热情,一定程度上并非是教师的懒惰或者缺乏热情所导致,而是南于评价体系的制约使教师陷入了一种无奈的教学窘境。因此,要让课程改革拥有持续的发展动力,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乃是不能回避的关键问
14、题。 (三)课程改革的重心要从“基于课程的改革”转向“基于教学的改革” 课程改革从制度、政策、管理、内容、文本等诸多方面初步达成了预定的改革目标。因此,课程的改革上升到一定高度,课程就表现出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存在,其自身所蕴藏的改革动力在逐渐地减退。鉴于此,改革的重心应该转向具有最大能动性的课堂教学改革,此中涉及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与学生的课程适应性等诸多问题。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在让教师和学生适应新课程的同时,也要从实践出发。适切调整课程中与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不协调现象,以期达成课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意,真正实现“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良好夙愿。 事实上,未来并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