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研究的“陌生化”.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871652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史研究的“陌生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学史研究的“陌生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史研究的“陌生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史研究的“陌生化”.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学史研究的“陌生化”文学史研究的“陌生化” 为什么要讲“文学史研究的陌生化”的问题?对此,我也觉得难以回答。但正因为它有某种认识上的歧义性,我才愿意拿出来讨论,并请教于大家。文学是一种教人“相信”的审美形态,文学史研究则是一种将“相信的文学”进一步归纳、总结和系统化的学术工作。我们做文学史研究肯定得有这种“共识”,否则就无法交流。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即是对已经“形成”的文学史“共识”的怀疑性研究。说得再直白一点,即是文学史研究之研究。它的目的是以既有的文学经典、批评结论、成规、制度以及研究它们的“方法”为对象,对那些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做一些讨论,借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令人“熟

2、悉”的文学经典 哈罗德布罗姆在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这本书中讲得很清楚:“经典的原义是指我们的教育机构所遴选的书”,这些“必修书目”是“主流社会、教育体制、批评传统”所选择的结果,因此,“经典就可视为文学的记忆艺术”。但他又说:“不幸的是,万事在变”,所以,经常会出现“关于经典的争论”。(1)他指的是,“经典”是一个被筛选的结果,因此成为人们共同的“必修书目”;不过,鉴于社会思潮、观念的渗透和扭转,它又经常处在“被争论”的状态。这对我下面的讨论有很大启发。 我们知道,文学史研究是以“文学经典”为对象的,而这些文学经典和经典作家,是主流文化圈子根据当时历史需要共同选举出来的。例如,80年代现

3、代文学研究界选定的“鲁郭茅巴老曹”、沈从文、徐志摩、京派、左翼文学,90年代选定的周作人、张爱玲、钱钟书和海派、通俗文学,等等。于是,宣告了一个“完整”的现代文学“经典谱系”的诞生,现在大学课堂讲的和大家研究的都是这些。研究者都相信,这个谱系的确定,代表着现代文学研究不断的“进步”、“拓展”、“丰富”和“成熟”,通过教材、教室和各种考试的“规训”,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也都认为这是“最正确”的文学史选择和结论。但没有人会想到,它其实是最近30年“启蒙”与“日常化”两种文学思潮的一个妥协性的结果。“启蒙”思潮需要“鲁郭茅巴老曹”、沈从文和徐志摩力挺它“反封建”和“纯文学”的叙述架构,它力图成为文

4、学研究的主导势力,而“日常化”思潮则借张爱玲、海派和通俗文学分化这种一元化野心,促成文学的“多元化”格局。这种文学史“内部”的秘密,人们当时不可能看得清楚。“启蒙”派的研究者深信:“鲁迅认为,不揭示病弊,不暴露封建思想和封建道德的腐朽野蛮,是谈不到改革,也不足以拯救所谓国民性的麻木的。”(2)越是研究沈从文,便越唤起“深藏在心底部的想象”,“使你禁不住要发生新的陶醉”,“这套沈从文文集给我的第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它和这种美好情感的血缘联系”(3)。文学被看做是“改造社会”的世道人心的非凡力量,而在“日常化”的研究视野中,这种看法即使不迂腐可笑,至少也令人不可思议。“启蒙”追求惊心动魄的文学环境

5、,而“日常化”主张与张爱玲、钱钟书们的日常叙事和审美态度接轨,文学回到平实的状态。在文学史中,这显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路径。根据上述两个历史思路,“启蒙”思潮的价值结构实际与“日常化”思潮南辕北辙,它们难道愿意被召唤到“同一部”文学史中,不会分庭抗礼?这实在叫人担心。但奇怪的是,并没有出现人们所期待的紧张“对峙”的局面,公开的“冲突”也未发生,一个心照不宣的“妥协”方案却已在现代文学研究界悄悄达成。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两套”“文学经典”在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和睦相处”的现实。 然而,没有人会赞同我这种“奇怪”的“疑问”。人们确信:“实际上经典化产生在一个累积形成的模式里,包括了文本、它的

6、阅读、读者、文学史、批评、出版手段(例如,书籍销量,图书馆使用等等)、政治等等。”(4)事实确实如此。经过近30年的“经典积累”,“启蒙”话语早已在现代文学学科中深入人心,相关知识被广泛普及,其它文学现象不过是它的陪衬,难以撼动它的“正宗”神位。看看各大学图书馆、系资料室的“鲁迅专柜”,堆满书架的郭茅巴老曹和沈从文“全集”,人们就会明白,这其实是现代文学研究的“定海之针”,在学科内部拥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我记得1999年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王瑶先生去世十周年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创办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社科院樊骏老师有一个以详细统计该杂志研究“重要”作家文章数量为基础所做的长篇发言。据他统计,

7、1989至1999十年间,丛刊出版40期,发表文章1040篇,“以作家作品为对象的文章近500篇”,“最多的是鲁迅,达46篇;其次是老舍,有28篇”,茅盾、张爱玲各17篇,郭沫若16篇,巴金、郁达夫各15篇,沈从文14篇。据他转引,1980年1月至1997年2月韩国研究中国现代作家的180篇博士生、硕士生论文,分别是:鲁迅(32篇)、茅盾(12篇)、老舍(11篇)、郁达夫(10篇)、郭沫若、巴金(均10篇)。(5)它说明,经过两三代学者的努力,“经典化”的格局“大局已定”。90年代后,张爱玲、沈从文等“非主流作家”虽然对“主流作家”“鲁郭茅巴老曹”显示出某种“后来居上”之势,对传统的文学史地图

8、构成了潜在威胁,但也仅仅如此,因为两套“文学经典”并未在诸多现代文学史研究文章中留下相互争吵的痕迹。今天看来,现代文学显然是一个“共识”高于“分歧”的学科。更重要的是,这个学科还对经典化的“积累模式”表示了高度认同。我们看到,经过若干年积累的文学史、批评、出版数量所形成的“话语优势”,已经对人们构成了明显压力,成为研究者心目中的“常识”,它浓缩的正是一个学科的基本面貌、研究现状和最高利益。 同样“情况”,也出现在最近的当代文学研究中。举例来说,当代作家评论杂志这两年正在启动“当代”作家的“经典化”过程。贾平凹、莫言、王安忆、阎连科等人显然已被视为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家”。该杂志的20XX年第3

9、期、第6期,20XX年第3期、第5期,刊发了南帆、王德威、陈思和、季红真、陈晓明、孙郁、谢有顺、王尧、张清华、李静、洪治刚、王光东、周立民等人对这一“经典化事实”表示认可的文章。毫无疑问,这些批评家堪称当前中国“文学批评”的主力阵容。它的重要性在于,他们不仅来自文学界的“主流社会”,是名牌大学教授,而且还担负着推介、宣传和传播当代文学作家和作品的重任。某种意义上,这个经典作家“名单”及其认同式的权威批评,已经对“文学史研究”和“大学课堂教学”产生了显著影响。今年就是“新时期文学30年”,历史已经带有某种“盖棺论定”的意思。人们不会怀疑,任何权威批评家的“暗示”,在这个敏感时刻都将具有“文学史结

10、论”的意义。这显然已无可置疑。于是更需要强调,在目前作家、批评家和文学杂志的“文学史意识”普遍高涨的背景下,敏锐地推出“经典作家”名单,组织大规模的“文学批评”,其用意已不仅仅为了“办刊”。这恰如有人指出的:“经典包括那些在讨论其他作家作品的文学批评中经常被提及的作家作品”,“在一种文学成规主要由作者、销售商、批评家和普通读者组成的情况下,如果它得到了一群人的支持,那么它就是合理的”(6)。 大家在我的“叙述”中可能已经觉察到,我在说令人“熟悉”的文学经典生产过程的同时,也暗指了文学史研究的“陌生化”问题。由于我没有“明说”,有人还缺乏“警觉”,但在“我”(叙述者)所提出的问题和“你们”(听众

11、)之间,实际已经酝酿了一种“讨论”的关系、氛围和意识。例如,有人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说”,还有一些人觉得我这种分析问题的方式“很有意思”。这就说明,不单在我与你们之间,同时也在我们都熟悉的“文学经典”课堂内外,出现了一个“陌生化”的研究效果。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最近有一个观点,即:大学本科生的文学史课堂,是一个教人“相信”的课堂;研究生课堂则是一个教人在“相信”的基础上再加以“怀疑”的课堂。不教人“信”,就培养不起人们对文学基本母题,如真、善、美的信任感和精神依赖感,这是对从事文学研究或一般文学阅读的人来说最为重要的东西。但不教人“疑”,就进入不了“研究”的层次,不是在培养“研究人才”,

12、因为他没有与他研究的对象之间“拉开”距离,即“审美”、“研究”的距离,而仅仅是在盲目认同因为这种事情一般读者就可以做到,还要“研究者”干什么?这是“原地踏步”的课堂,而不是我所说的“研究性课堂”。我注意到,现在有一些大学把“本科生课堂”与“研究生课堂”混为一谈,至少没有严格区分。本科生课堂所得出的结论被原封不动地搬到研究生课堂上,不同只是在于,后者的“材料”比前者稍多一点,但思维训练的方式并没根本变化。很多研究生也在老师的指导下“讨论”问题,但那多半不是“问题”,而是在传播、分享和消费“当前”研究中的流行“话语”、“观点”和“信息”,是在重复这些东西的“政治正确性”。而我所指的文学史研究的“陌生化”,确切地说,就是你们也应该对我今天所讲的“内容”产生“怀疑”。提出,你观点的“根据”是什么?你是在哪个层面上这样“提问题”的?既然文学史中“本来”就有一个无可置疑的“文学经典”谱系,但你为什么还要在上面加上“令人熟悉”这个纯属“多余”的字眼?进一步问,你这样研究问题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如果大家都“习惯”这样去质疑和逼问讲演者,这样来来往往地思考和研究问题,文学史研究的“陌生化”就具有了某种可能性。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