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注塑模具项目行业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仓注塑模具项目行业调研报告.docx(6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太仓注塑模具项目行业调研报告行业调研及投资分析太仓注塑模具项目行业调研报告目录第一章 宏观环境分析第二章 行业发展概况第三章 区域内行业发展形势分析第四章 重点企业调研分析第五章 重点投资项目分析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第一章 宏观环境分析一、行业发展背景分析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是充分市场竞争行业。行业管理体制为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及行业协会的自律规范下,行业内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的主管部门为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组织拟定综合性产业政策,拟订及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引导产业投资方向等。工信部主要负责工业行业管理
2、,拟定及组织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导行业质量管理、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监控及分析工业行业运行情况等。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的行业组织是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与和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成立于1989年,由国内从事塑料加工及其相关产业生产、经营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及个人自愿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具法人地位的社会团体组织,是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行业自律组织,主要负责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协调行业内外关系;向政府反映行业的意见和要求;组织技术交流和培训,参与质量管理监督,承担技术咨询;实行行业指导,促进产业发展等。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成立于1
3、984年,是由模具制造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企业、研究院所、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等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法人团体,是我国模具行业的行业自律组织,主要负责为协助有关部门制定模具行业标准,组织行业技术交流、技术培训和市场调查,研究行业发展方向、提出行业发展规划、政策建议等。(一)行业主要政策、法规1、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飞机、汽车和轨道交通等的轻量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的环境友好、轻质高强材料加工成型技术成为实现轻量化及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2、汽车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夯实零部件配套体系,发展先进车用材料及制造装备:扩展高性能工程塑件、复合材料应用范围。3、工业强
4、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一揽子”突破行动:推广轻量化材料成形制造工艺、汽车件近净成形制造工艺等先进基础工艺。4、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推动塑料制品工业向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微型化方向发展。5、模具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引纲要国内市场国产模具的自配率达到90%以上,满足用户行业发展对模具产品的需要,重点发展中高档模具(在模具总量中的比例达到60%)和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模具。其中中高档模具比例提高到50%以上。6、塑料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十三五”塑料加工业紧紧围绕“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微成型”的技术方向,重点突破原料、先进成型
5、技术与工艺、装备三大发展瓶颈。7、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节能汽车:车身、车身闭合件、车轮、副车架、变速器壳体、制动器、电线束、线控等零部件上实现广泛的轻量化技术应用。8、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展重点:大型、精密、高效、多功能模具,包括高光无痕、叠层旋转大型塑料模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及超大超薄LED大型塑料模具,多料多腔精密电子、医疗器械注塑模具等。(二)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塑料模具及塑料制品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塑料具有质量轻、强度较高、易于成型、便于规模化生产等比较优势,塑料制品广泛于建筑及房地产、汽车、包
6、装工业、消费电子产品、医疗器械等领域,绝大部分塑料使用后能够被回收再利用,塑料属于较典型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材料。资源和环境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普遍共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中明确指出,鼓励支撑工业绿色发展的共性技术研发,重点突破产品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绿色设计共性技术,研发推广高性能、轻量化、绿色环保的新材料。作为轻量化、资源节约型材料,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及重要民生产业,塑料模具及塑料制品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2)塑料制品应用广泛,市场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塑料制品被广泛地应用于包
7、装工业、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房屋与建筑以及医疗器械等下游行业。受益于下游行业尤其是是包装工业、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家用电器下游需求的增长,未来塑料制品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速。(3)塑料制品向轻量化、功能化及生态化方向发展轻量化、功能化、生态化及先进加工工艺,是塑料制品业产品和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轻量化,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环境友好、轻质、高强度材料的应用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轻量化或轻薄化,已成为下游行业产品主要发展趋势与市场竞争的焦点,轻质高强材料的应用及产品轻量化,是塑料制品未来主要发展趋势;功能化,是塑料制品天然的优势,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及产品
8、升级的主要方向。随着下游产品智能化的发展,功能化、以及功能与结构一体化,是未来高端塑料制品的发展方向之一;生态化,重点发展生物质降解塑料和生物基塑料,促进塑料制品业向绿色、环保、节能、循环利用及可持续方向发展。先进成型工艺,轻量化、功能化及生态化需要先进成型工艺作为支撑,重点发展3D打印、微成型、复合成型等先进工艺,拓展塑料制品在下游高端领域的应用范围。(4)高性能塑料的发展及成本降低,推动塑料制品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塑料制品主要使用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改性塑料。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可替代金属材料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但价格较贵。改性塑料,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
9、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的塑料。改性塑料不仅具备通用塑料的优势,如密度小、耐腐蚀等,同时物理及机械性得到很大的改善或提高,如强度、韧度、抗冲击性、绝缘性、阻燃性、耐候性、加工性能等。相对于工程塑料与特种工程塑料,改性塑料有较明显的成本优势。过去三十多年,高性能塑料的发展及改性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塑料制品应用范围的拓展,在工业、汽车、消费品与消费电子产品、医疗器械等下游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未来随着高性能塑料的发展、成本的降低、以及先进成形技术的进步,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会进一步扩大。(5)全球产业转移及国内产业升级带来的良好契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消费产品的
10、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包括塑料制品业在内的配套产业的发展,基础及配套工业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中高端制造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或集聚、国内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内的消费升级,将继续推动我国制造业向内涵式及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促进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的不断提高。汽车工业、家用电器、消费品与消费电子产品等下游行业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将为国内塑料制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6)专业化分工为优势企业发展提供助推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产业链协同发展,客户为专注核心竞争力,将产品和服务需求交由专业供应商全部负责,成为制造业
11、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模式下,供应商不仅为客户提供产品,同时也提供综合技术服务,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更为紧密和深入。作为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专业供应商既受益于主流客户需求的增长,也受益于客户技术服务需求的引领和驱动。大部分塑料制品属于制造业产业链的中间产品,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有助于行业规模的扩大、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助力优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以此带动塑料制品业的持续发展。2、不利因素(1)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经济增长由从高速换挡为中高速。在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传统要素的优势逐步消失,大规模投入受到
12、制约,经济由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进入中高速平台增长阶段,对于国内制造业而言,人口红利和全球制造业产业转移效应正在逐渐减弱、消失,产能普遍存在过剩,需要面对去产能、降杠杆等供给侧改革的压力,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增长方式的改变,需要经过阵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逐步提升。现阶段,经济增速放缓与制造业的供给侧改革,对于国内塑料制品业是不利因素,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消费升级,对行业中长期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2)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塑料零件的原材料主要为塑料粒子。塑料粒子上游是基础石油化工产品,基础石油化工产品的原材料主要是原油。原油是大宗商品、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质,其价格容易受到世
13、界经济增速、供需与原油库存情况、美元汇率波动、国际及地缘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原油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基础石油化工原料价格的波动,进而导致塑料价格的波动。精密塑料模具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从市场供求来看,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钢材生产国,国内钢铁行业产量保持了持续增长,长期以来产能过剩趋势十分明显,但随着2016年以来国内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实施,钢铁价格持续上涨,模具材料成本持续上升。塑料和钢材价格的频繁波动,都会对精密塑料模具及塑料零件制造业产生负面的影响。(3)高端原材料、助剂与装备存在进口依赖塑料制品主要原材料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及改性塑料。塑料助剂又称塑料添加剂,是塑料成型加工时为改善
14、其加工性能、以及本身性能有所不足而必须添加的一些化合物。国内塑料制品业使用的高端、特种工程塑料、改性塑料及塑料助剂,主要依赖进口;关键技术与重点装备自主化率不足50%,高端装备进口依赖度较高。高端原材料、助剂与装备自主化水平不高、受制于人,是制约国内塑料制品业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的不利因素。(4)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塑料制品工业起步晚,中小企业多,技术基础薄弱,仍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并存的发展阶段,不同地区及不同企业之间发展存在不平衡的情况,高端原材料、关键共性技术与核心装备受制于人、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体系建设尚有待完善
15、,产业转型升级及向高端化方向发展还需要自主创新能力的逐步提升。(5)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塑料制品行业不仅是技术密集行业,也是资金密集行业。国内精密注塑模具及精密注塑零件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截至2018年11月末国内共有15,570家规模以上企业,2016年国内塑料制品业收入规模排名前十名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不足5%,而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困难,在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客户变动,以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三)行业技术水平、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1、模具行业技术水平、技术特点国内模具设计及生产中已较普遍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及计算机辅助工
16、程(CAE)等技术,热流道技术、气体辅助注塑成形(型)技术的应用也日趋成熟,模具加工技术、生产效率和使用寿命进步明显,复杂、精密及大型塑料模具的制造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由于国内模具工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国内模具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模具材料、开发与设计能力、开发周期、产品技术水平(模腔精度、使用寿命、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稳定性与可靠性、工艺装备、信息化与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模具的开发与制造,涉及材料、计算机、精密加工与检测、数字化与智能控制、管理等多学科技术,模具开发及制造具有技术密集和交叉的特点。根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塑料模具技术路线图,2010-2030
17、年,我国模具工业将重点突破高效生产的塑料模具技术、环保制造模具技术、高品质外观的塑料模具技术等行业基础和前沿性新技术,以满足汽车、家用电器、消费电子、医疗器械等行业的中高端需求。2、塑料制品业技术水平、技术特点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塑料制品生产及消费大国,中低端产品基本能满足国内下游行业的需求,部分领域或部分产品已经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但行业整体水平,较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的差距,高端原材料、助剂和高端加工装备进口依赖还较为严重。塑料制品技术主要体现在材料、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等方面,塑料制品研发与生产涉及高分子材料、化工、信息技术、机械、数字化与智能控制等多学科技术,具有技术交叉和集成的特点
18、。3、行业发展趋势(1)以产品为中心向“研发+产品+服务”为中心转变模具研发、设计及生产涉及新材料、精密制造、智能控制、计算机软件等多学科技术,模具产品是高新技术综合应用的载体。随着新材料、精密加工、数字化、云计算技术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模具产品技术密集型、技术交叉的特点会进一步凸显。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将对制造业的生产及商业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样,模具行业传统的产业组织及制造模式、生产与销售模式,需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迭代的背景下不断调整、重塑甚至根本的变革。经过多年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发展,国内模具行业已基本完成由技能型向技术复合型的转变,并正在由产
19、品制造与销售向“研发+产品+服务”过渡:模具企业既是产品供应商,又是集成技术服务商与研发合作伙伴。模具企业不仅为客户提供模具,还能为客户提供产品(零件)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及产品(零件)设计工程优化、生产工艺与验证分析等增值服务。由于下游行业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甚至商业模式的演变,模具行业以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中心的传统经营模式,渐渐已很难适应下游客户多元化的需求,模具行业经营理念需要向模具制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转变。(2)模具产品向大型、复杂、精密、高效及长寿命方向发展大型、复杂、精密、高效、长寿命是模具产品未来主要方向。根据模具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引纲要相关内容,在“十三五”期间,国内
20、模具行业需要加强模具基础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重点发展大型、精密、复杂、多功能复合模具、高速多工位级进模具、连续复合精密冲压模具、大型精密铸造模具、高级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微型及特种模具等中、高档模具和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模具,到2020年,中、高档模具占模具总量的比例达到60%,国内市场国产模具的自配率达到90%以上,使国产模具产品基本满足国内汽车、电子电器、消费电子、包装、建筑材料等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以及医疗器械、轨道交通、船舶工业、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为国内模具工业接近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奠定基础。二、宏观政策分析(一)中国制造2025在经济运行层面,我们面临新老矛盾交织,
21、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的双重风险。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在宏观调控上,推出调结构、防风险的政策措施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我国经济运行平稳、稳中有进,但也面临“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局势。从内部看,为解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一些困难、矛盾和挑战。2019年,我国经济虽然面临下行压力,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要坚定信心,激活内生动力,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发展中迎接挑战,在变局中抓住机遇。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创新驱动、融合带动,集群集约、绿色低碳,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把特色优势产业
22、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培育壮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立足我省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推动产业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铸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动能。以技术改造为抓手,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以融合发展为主战场,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二)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研究表明,70%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取决于产品设计阶段。要把提升绿色设计能力作为“十三五”工业清洁生产的重中之重,推动关键绿色设计技术和支撑绿色设计的管理技术和工具的研发、应用和推广,逐步建立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
23、的关键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采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模式,推动工业云、工业大数据与产品绿色设计资源共享,优化研发设计流程,提升产品设计开发效率,打造网络化、协同化的绿色设计体系。以绿色设计为核心,推进产品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维护和回收利用各环节的并行工程,推进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解决工业绿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把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作为落实制造强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硬任务,力争实现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同比下降4.5%等目标,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一
24、是加快推进制造强国战略,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二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三是大力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绿色低碳新增长点;四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五是着力加强政策法规标准建设,建立健全绿色发展新机制。(三)xxx十三五发展规划未来5到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信息革命进程持续快速演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经济繁荣程度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增材制造(3D打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超材料与纳米材料等领域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传统工业体系分化变革,将重塑制造业国际
25、分工格局。基因组学及其关联技术迅猛发展,精准医学、生物合成、工业化育种等新模式加快演进推广,生物新经济有望引领人类生产生活迈入新天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助推绿色低碳发展大潮,清洁生产技术应用规模持续拓展,新能源革命正在改变现有国际资源能源版图。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深度融合,数字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促进优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兴起。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要动力,引发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重构,全球创新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
26、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一是全社会的创新投入不断提升。201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1.7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1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一系列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调动企业不断加大创新投入。二是全社会创新意识普遍增强。各级政府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围绕支持创新不断优化管理和服务,有利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企业面向市场和消费升级,大胆推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三是有利于新动能培育的改革举措陆续出台。深入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出台了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新动能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今年上
27、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优化科研管理提高科研绩效、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等改革文件,进一步破除制约创新创业的制度障碍,释放新动能发展的活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其发展事关全局和长远。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谋篇布局,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支撑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新动力,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四)xx高质量发展规划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一方面,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为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
28、势性变化,也使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解决这些前进道路上的现实矛盾,关键的一招就是全面深化改革。过去一年,国际环境扑朔迷离,复杂多变,国内发展任务繁重,异常艰巨。我们能够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说到底,与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密不可分。一年来,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亮点频频;一批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有序放开,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持续推进的简政放权措施和“负面清单”管理,极大地激发了全民创业兴业和带动就业的内在动力。
29、制造业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之下,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产业协作正在重塑传统实体经济形态,全球制造业都处于转换发展理念、调整失衡结构、重构竞争优势的关键节点,我国制造业提质升级的任务十分紧迫。综合来看,我国的高铁、核电、信息通信等领域已经具备了全球竞争力,但其他多数领域在技术创新、质量品牌、环境友好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离制造强国的建设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务必彻底摒弃旧的思维观念和方式方法,着眼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创新驱动,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中国制
30、造”上升为“中国高端制造”。突出自主创新,强化转型升级。首先是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工程,强力推进“两化融合”,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实施传统工业信息化改造示范工程,实现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扶持工业生产数字化改造示范企业,打造一批传统工业数字化改造示范优秀企业。其次是实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工程。鼓励传统产业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技术研发、设计、试验、检测、产业化等建设,使其成为传统产业突破和解决关键技术的平台。加大新产品开发扶持力度,进一步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等优惠政策。再次是实施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技改工程。选择一批优势传统产业项目,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实现主要行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领先
31、水平。针对优势传统产业组织投资对接,向金融机构推荐优势传统产业项目,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上市,引导全社会传统产业投资导向。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2016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并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具体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会同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引导企业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开展管理咨询服务,建立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专家信息库,并在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和中国企业家联合会网站公
32、布,供广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选用,为各地开展管理咨询服务提供支撑;鼓励和支持管理咨询机构和志愿者开展管理诊断、管理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全年完成对50万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和1000名中小企业领军人才的培训,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
33、,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第二章 行业发展概况一、行业发展概况(一)塑料制品行业发展概况1、塑料制品行业整体情况塑料制品,即采用一定成型工艺生产制造的塑料用品总称。塑料成型是将各种形态(粉料、粒料、溶液和分散体)的塑料制成所需形状的制品、零件
34、或坯件的过程。常见的塑料成型工艺包括注塑、挤塑、压延、吹塑以及发泡成型等方法,其中,注塑成型主要用于塑料件/零件的加工,大多数塑料零件都是采用注塑成型工艺生产;挤塑成型主要用板、管、型材、丝(绳)等塑料制品的生产;压延成型通常用于薄膜、片材及人造革等塑料制品的制造;发泡成型主要用于发泡塑料制品的生产;吹塑成型通常用于塑料包装容器的制造。塑料制品业,通常亦称为塑料加工业,属于基础性产业及重要的民生产业。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汽车、交通、建筑、包装、国防工业及人们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塑料制品业产品门类众多、产业关联度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经过最近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塑料制品生产
35、及消费大国:2007-2017年,国内塑料制品产量由3,302.3万吨增长至7,515.5万吨,复合增长率约为8.6%;国内塑料制品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由7,574.0亿元增加至22,808.4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11.7%,利润总额由337.0亿元增长到1,354.7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14.9%;出口金额由233.0亿美元增长至627.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为10.4%。国内塑料加工行业已经走过引进、学习、模仿、吸收及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的初级阶段,产业发展逐渐走向成熟,未来在由大变强的过程中,将更多依赖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工业基础水平的整体提升支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国内塑料加工业
36、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国内人均塑料消费量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行业未来依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1)塑料制品行业产品结构及产能分布情况国内塑料制品主要包括塑料薄膜、泡沫塑料、人造革及合成革、日用塑料、以及其他塑料,其他塑料包括塑料零件、塑料板、管及型材、塑料丝、绳及编织品、塑料包装箱及容器以及其他塑料制品。2017年国内塑料制品产量为7,515.5万吨,较2016年同比增长约3.4%。其中,其他塑料制品产量为4,769.2万吨,同比增长3.1%,占塑料制品总产量的比例为63.5%;塑料薄膜产量为1,454.3万吨,同比增长3.3%,占塑料制品总产量的比例为19.4%;日用塑料产量为
37、665.1万吨,同比增长5.8%,占塑料制品总产量的比例为8.9%。国内塑料制品产业比较集中于浙江、广东、河南、江苏、四川等省份。2017年度,塑料制品产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产量合计占全国塑料制品总产量的比例为51.4%,塑料制品产品排名前十的省份,产量合计占全国塑料制品总产量的比例为78.3%。2017年国内塑料制品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2,808.4亿元,其中,塑料板、管、型材制造业收入为5,045.4亿元,占比为22.1%;其他塑料品制造业收入为4,179.9亿元,占比为18.3%;塑料薄膜制造业收入2,999.7亿元,占比为13.2%;塑料零件制造业收入为1,807.0亿元,占比为
38、7.9%。(2)塑料制品行业市场集中度低、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截至2016年末,国内塑料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近1.5万家,大型企业仅只有143家,占比不足1%;中型企业约1,666家,占比为11.3%。2016年度行业规模前十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合计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仅为3.1%。塑料制品产业集中度低,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小而分散,专业化水平较低;低端产能过剩,竞争激烈。(3)塑料零件制造细分行业概况注塑成型的生产周期短,一般为几秒到几分钟就能一次成型外形复杂、尺寸精密的塑料零件。注塑成型工艺适应强,生产效率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注塑成型用于全部热塑性塑料和部分热固性塑料,大部分塑料零件都是采用注塑成
39、型工艺制造。塑料零件,根据功能用途的不同,又细分为外观件、结构件及功能件。随着高分子材料技术的发展及高强度新材料的开发,注塑零件因质量轻、耐腐蚀、抗冲击、绝缘、较好的机械强度、易于成形等比较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房屋及建筑、包装、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医疗器械以及国防工业等下游领域。塑料零件制造业是塑料制品行业细分子行业,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相关统计数据,2017年塑料零件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1,807.0亿元及105.2元,占国内塑料制品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9%及7.8%。(4)塑料齿轮细分行业情况机械工业“十三五”发展纲要中,将“夯
40、基础、补短板、攻高端、强管理”作为机械工业“十三五”的主攻方向,发展重点围绕“强基固本、锤炼重器、助推智造、服务民生”四个方面,其中“夯基础”、“强基固本”中的基础指的是与机械工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四个基础,即机械基础件、基础原材料、基础制造工艺及基础共性技术。机械基础件是组成机器不可分拆的基本单元,包括:轴承、齿轮、液压件、液力元件、气动元件、密封件、链与链轮、传动联结件、紧固件、弹簧、粉末冶金零件、模具等。齿轮是用以传递力(矩)及运动的零部件,是机械基础零部件,也是制造业发展及产业升级不可或缺的关键零部件。齿轮(包括齿轮类传动零部件),按制造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金属材料齿轮和非金属材料齿轮,
41、金属材料齿轮是最常见的、广泛应用的齿轮,塑料齿轮属于非金属材料齿轮。塑料齿轮是塑料零件细分子行业,塑料齿轮主要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制造。最近三十多年,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等下游行业发展驱动下,伴随着高性能工程塑料的开发、注塑设备性能的提升、注塑工艺的发展以及现代模具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经济地制造出模数更大、尺寸更精密、传递载荷更高的塑料齿轮成为可能,用以传递中、小载荷的塑料齿轮,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消费电子产品等下游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全球共识、环境保护对节能减排的内在要求、以及高强轻质材料、先进成形等轻量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塑料齿轮具有质量轻、自润滑、耐腐蚀、惰性
42、好、低噪声、便于灵活设计和工业化生产等比较优势,有机会成为齿轮工业未来开发、应用最具活力及潜力的领域之一。国内生产、制造及使用塑料齿轮,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国塑料齿轮产业起步并不算晚,但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附加值高的高档塑料齿轮的生产厂家数量不多、且多为外资、中外合资企业,具有完整精密注塑模具开发、精密齿轮生产及质量控制体系的内资企业队伍数量还有待扩大。经过最近十年的发展,塑料齿轮行业内资企业在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和积极融入下游行业主流供应链体系,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中、低端塑料齿轮产品
43、,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中、高端塑料齿轮产品,主要的竞争来自具有先发优势的国外企业、外资以及中外合资企业,近年来,随着产业转移、供应链全球化趋势、以及国内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工业配套能力的提升,内资企业在精密注塑模具研发、生产组织、质量控制及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破,由点到面逐渐进入中高端塑料齿轮市场,市场份额亦随之提升;但整体而言,内资企业在规模、产品多元化、品牌影响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差距。塑料齿轮的生产制造与金属齿轮存在较大的差异,但目前国内还未制定及颁布塑料齿轮的行业标准,塑料齿轮工业一直参考国内金属齿轮相关行业标准、以及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塑料齿轮行业标准,进行产品
44、研发和生产。行业标准的缺失,不利于塑料齿轮的推广及行业的长远发展;其次,国内模具及注塑行业生产、技术人员很少人掌握齿轮相关知识,熟悉齿轮相关知识的从业者通常不了解注塑与模具相关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缺位以及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约塑料齿轮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再者,精密注塑模具是塑料齿轮生产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塑料齿轮行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国内模具工业及工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支撑,塑料齿轮在下游行业渗透率的提升也离不开材料及先进成形技术的进步。2、模具行业发展概况(1)模具行业整体情况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艺装备,其主要通过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材料或制品的成形。根据加工对象的不同,模
45、具可分为金属成形模具和非金属成形模具,其中,金属成形模具包括冲压模具、铸造模具、粉末冶金模具以及锻压模具等;非金属成形模具包括注塑模具,挤塑模具、吹塑模具、橡胶成形模具、以及其他非金属材料成形模具等。模具成形具有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高、产品一致性好等优点,可以实现较高精度和复杂程度的零件成形,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汽车、信息、航空航天、轻工、军工、交通、建筑材料、医疗器械、能源等制造领域,模具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工业,模具工业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基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机械、汽车、建筑、交通、消费与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国内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46、及需求驱动,国内模具工业的规模及综合竞争力进步明显:国内模具工业销售收入由2009年的980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840亿元,2017年销售收入预计超过1,900亿元;国内模具出口金额自2009年的18.45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54.9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为14.6%。2009-2017年间,国内模具出口情况虽有波动,但整体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模具进口金额自2013年以后出现逐年小幅下降趋势,说明国内模具自给率正在逐渐提升。(2)塑料模具细分行业整体情况目前我国每年通过模具成形制造的金属制品约为8,000万吨,与机械切削加工的数量相当;国内每年7,500万吨左右的塑料制品和600万吨的
47、橡胶制品,几乎全部由模具成形。根据成型方式划分,塑料模具可以划分出对应不同工艺要求的加工类型,主要包括注塑成型、压塑成型、挤塑成型、吹塑成型、吸塑成型、发泡成型等,其中注塑成型是最主要的成型方式,而且其成型精密度高,广泛应用于精密产品零部件制造。塑料制品应用广泛,下游领域涵盖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以及重要民生产业,受国内下游需要增长驱动,近十年国内塑料模具细分行业平均增速略高于模具全行业平均水平。绝大多数模具都是针对特定用户而单件生产的,因此模具企业与一般工业产品企业相比,数量多、规模小,且多为中小企业。由于模具产品品种繁多,大小十分悬殊,要求各异,因此模具企业发展适于“小而精、小而
48、专、小而特”,行业发展适合于集聚生产和集群式发展,以建立较强的协作配套体系。另外,模具制造业具有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导致生产组织、均衡生产难度大、对特定用户有特殊的依赖性、以及投资回收期较长等行业普遍特征。(3)国内模具行区域分布情况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模具工业最为集中的地区,约占全国模具产值的2/3以上。另外,环渤海地区近年来发展快速。按省、市来说,广东是模具第一大省,浙江次之。模具生产集聚地主要有广东省深圳、浙江省宁波、台州、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山东省青岛和胶东地区、珠江下游地区、成渝地区、京津冀(泊头、黄骅)地区、安徽合肥、芜湖地区以及辽宁省大连、湖北省十堰等地。塑料模具与模具整个行业的地域分布相似,浙江、江苏、广东塑料模具位于全国前列,其产值在全国模具总产值中的比例达到70%,具有很强的区域优势。(4)国内模具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从事模具生产的企业近3万家。市场参与者以中、小企业居多,行业集中度较低。国内低端模具产能过剩,竞争激烈;高端模具占比较低,不能完全满足国内下游行业对结构复杂、长寿命、技术含量高模具的需求,其中以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为主要代表的高技术含量模具自给率较低,很大部分模具尚依赖进口。(5)国内模具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