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院校大学生人文教育欠缺的原因探析.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843469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院校大学生人文教育欠缺的原因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医学类院校大学生人文教育欠缺的原因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类院校大学生人文教育欠缺的原因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院校大学生人文教育欠缺的原因探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医学类院校大学生人文教育欠缺的原因探析医学类院校大学生人文教育欠缺的原因探析 摘要:医学院校大学生多为理工类学生,从大学生的成长历程来看,基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其人文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就受到限制,而着重于其应试科目的教育;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我国有着悠久的人文教育传统,但近代以来,国情的需要,导致对自然科学的偏重逐渐明显,因而,医学类院校更加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导致医学类院校大学生人文教育欠缺。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教育;人文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XX)25-0032-02 近年来,大学生的人文教育颇受关注,医学类院校也开始重视大学生

2、人文教育的发展。医学类院校的人文教育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从学生来看,他们从小学到中学接受着严格的应试教育,人文教育基础较为欠缺;从大学教育的发展来看,我国自古对人文教育极为重视,然而,近代以来对自然科学的强烈追求,导致人文教育受到大力削减。 一、影响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外部环境 在本文看来,大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高端,但从某个角度看,它也是这个长长教育链条上的末端。末端不是低端,而是人生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许多在进入大学校门前就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却要求通过大学教育来解决,这显然不够现实。一个不应该忽视的现实是:我国初等教育不仅仅是清一色的应试教育,而且是全世界最精致、最系统的初

3、等应试教育。三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说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都在影响着一个人的三观养成。从三观形成的环境来看,一个人的三观是家庭、学校、社会各种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课堂。家是一个人的物质源泉和精神支柱,是每一个人都不可缺少的栖息之地。孩子的性格、行为习惯、价值观念与家庭环境高度相关。而且在家庭中形成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在高等院校这个阶段来纠正,就显得非常困难。从中小学的课程编排上就可窥其端倪。在中国任何一个省份,任何一所中小学,主干课程永远是语、数、外,再加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等,每门课都含有中小学生成长过

4、程极为需要的知识,课程设置还算比较合理。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各门课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不一致,导致在初等教育阶段对培育中小学生个人素质的重视程度不够。从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来看,其性格、心理、三观在中小学逐步成型。中小学是青少年道德品质、三观的形成、发展,直至定型、成熟的重要阶段。有调查发现,人的许多道德行为习惯在中学时就基本形成,这其实也可以反映出他们在中学阶段三观就已基本成熟,“60%以上中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初三之前形成的”。高中阶段是部分中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特殊时期,有研究指出,“20%的中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是在高中形成的”,高中阶段过重的学习压力,导致部分高中生以自我为中心,表现

5、出个人主义的思想,过于看重自己的利益,生活中表现出自私自利。还有部分高中生把人际关系看成商品关系,社会责任感淡漠,对他人、社会、国家的事情漠不关心,只顾自己的事情,法治意识淡薄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不少高中生认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这些现象只是由于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表现得不太强烈,一旦来到大学、进入社会就会直接在个人行为上体现出来。 二、医学院校人文教育自身的缺陷 既然大部分的不良道德行为习惯在学生走进大学校门之前就存在了,那么,大学教育自身就不存在任何责任了?显然不是,有研究显示“20%的中学生高中毕业还未形成良好的或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大学教育自身也应该承担起主要责任。大学教

6、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末端,是最后的关口,因此也最为重要。 我国有着悠久的人文教育传统,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认知自然界,而在于成就理想人格君子。但是此“优点”在近代就变成致命的“缺点”。近代中国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饱受列强的欺凌,对西方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思潮表现出极大的渴望。在这种背景下,西方科学思想鱼贯进入。西方科學思想对中国传统思想造成了巨大冲击,迫使人们不得不对这种文化碰撞现象进行思考,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但是并没有阻止“科学万能论”思想的蔓延,这对政府的教育政策形成了一定影响。民国政府提出培养“硕学闳才”的教育理念,使政府的教育理念没有偏颇科学,但是在课程设置上,慢慢地倾向于科学。新中国成立后

7、,我国提出“培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或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等教育方针”。这个方针应该是全面的,课程设置也的确如此,但是由于应试教育,在实际教学中,重理轻文现象十分普遍。音乐、美术等课程都被当成“副课”,这些课程即使开设,也是课程量少,非专业教师兼任。即使体育这种对学生身体健康极为重要的课程,在中小学也常常是大打折扣的,因为决定学生命运的是分数。实际上政府也看到了这种现象,但是,对于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而言,发展科学技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是十分紧迫的任务,教育必须为这样的目标任务服务。1952年开始,中国高校的院系设置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其基本目的就是让教

8、育更快、更好地服务于现实发展的需要,在这一轮调整中,科学教育地位放在第一位,而人文教育受到压缩,例如,当时全国所有高校的哲学系都被取消,只保留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可以说,我国高校从此开始走上了“重理轻文”的发展道路。“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7年的统计,在全世界1000万人口以上的50个国家中,文科学生占在校大学生比重大于50%的有13个国家,介于30%50%的有26个国家,介于20%30%的有6个国家,介于18%20%的有4个国家。然而,我国的这一比例仅为8.9%”。科学愈来愈专业化,导致大学教育也愈来愈专业化。这是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并不应该由某个教育制度以及高等院校负全责。科学越来越专业化

9、,学习者就必须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掌握一门专业,这样,他能用于其他学科、专业的时间与精力就必然相应减少,这种情况是全世界所有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普遍情况。作为高等教育最发达的美国也曾经为大学人文教育滞后而忧心忡忡。为了改变人文教育的发展状况,美国不得不着手对高校人文教育进行改善,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也出台政策,确保大学人文教育应有的地位。 三、加强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建议 第一,正确认识大学教育本质。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文精神,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是求真,人文则在于人与社会的终极关怀,是求善。真理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求真应该与求善相结合。科学教育不是抛弃人文教育,科学与

10、人文本质上并不矛盾,科学本身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价值。“爱因斯坦就非常重视科学与人文的结合,重视科学中的人文价值,他认为,要搞好科学还必须有人文精神,尤其是那种不受权威、偏见约束的自由精神。”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以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第二,完善人文教育的制度保障。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确保人文科学与人文教育应有的地位。要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不能只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应重视科学教育中的人文价值,在科学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使人文教育

11、与科学教学协同发展。人文教育也应该主动与科学相结合,人文教育不应该贬低、否认科学的价值。高等院校重视人文教育,不应该以压缩科学教育为前提,而应该与科学教育并驾齐驱。第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自然科学的教师对人文科学一知半解,而人文科学的老师对自然科学也知之甚少。一个对人文科学不太了解的教师,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就很难发掘科学的人文价值,反之,一个不了解自然科学的人文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也很难将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结合起来。高校首先应该出台政策鼓励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领域的教师多学习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其次,应该举办各种学术沙龙等平台使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教师,有机会互相学习,互相讨论问题,激发彼此灵感,共同为教育服务。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