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5篇.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841930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5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5篇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1 在近一年来的历史教学中,学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下面我将自己近一年多的工作体会做一个反思总结。 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教学只有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相对低级的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小学时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慢慢发展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初一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喜欢听历史故事,有英雄主义意向和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

2、解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的起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达到这个要求,初一历史教学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教师要依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意小学教材与中学教材衔接。例如:孔子。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大教育家孔子”,初一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大教育家孔子,还要学习作为大思想家、儒家学

3、派创始人的孔子。教学中,在学生已掌握“孔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首先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其次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的学说。再次掌握孔子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这样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二、激发学习的兴趣是引入门道的第一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

4、的喜悦”。而这个成功还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提供教坛讲故事。小学的历史学习是以故事形式进行的,初一学生已了解与初中课文有关的一些故事。让学生将小学了解的故事与相关的课文结合上讲台讲故事。每个学生都可通过努力做到。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勇气,还尝到了做小老师的滋味,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又如,巧设疑。“思维自惊奇而开始”。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

5、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继续前进。 三、直观教学是引入门道的最好方法之一 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约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从思维特征看,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学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由于历史室的建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广阔天地。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蔡伦燃起的理性之光至

6、今光彩照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那么,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呢?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教材提供了七幅图。考古发现的我国汉纸的出土地点告诉我们,我国不少地区在汉朝就懂得造纸。彩图甘肃天水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证明了“我国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彩图居延出土的汉代简册我们看到没有纸之前人们用竹木简作书写材料。竹木简很笨重,汉武帝时,文人东方所朔向皇帝上了一个奏本,竟用了3000片竹简,派了两个人才抬进宫去。书写材料还有帛,但很贵,不能大量使用。随着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书写材料,这就推动人们发明了造纸术。蔡伦是位改革家,在他之前,纸的质量比较差,产量也不高,蔡伦改进造

7、纸术后,纸的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造纸的过程是复杂的,汉代造纸图以静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而教学录像“造纸术”片断,则以动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浸泡蒸煮碓料打浆抄纸烘干。造纸术传到世界各地的时间我们看到,造纸术从我国先后传播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书写材料的面貌,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从而认识造纸术的发明是了不起的科学大事,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样运用直观的图,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图言并茂,还有集“视、听”为一体的动态录像,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8、,最终获得科学的理性知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每一堂课的教学,直观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地将认识的材料进行总结归类,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这是感知过程的最后目标,只有这样,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系统的,深刻的。 四、加强学法指导是引入门道的关键 中学的学习要求与小学的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有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初一这个转折点没过渡好,成绩大幅度下滑,反之,却上升。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 1、回答问题。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

9、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 2、列大事年表。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 3、设计表格。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4、编写课文提纲。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篇课文,学生从阅读入手,分析重点难点,到综合提炼形成文字。不仅学会了阅读材料,分析

10、问题,综合概括,文字表述,还懂得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会读一篇课文也就会读一本书。有人说“学习就是善于整理这本书里的全部家当。整理一遍以后,放好,全在脑子里。”学会编写课文提纲,也就是学会整理书中的有效信息,把这方法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行之有效。长大以后,还会处理所有的信息社会的和生活的信息,从而获得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以上是我在工作一年多后,通过自己和跟前辈们的学习中学习和体会到的。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2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社会经济的繁荣; 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问题的

11、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资料和设问,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史料分析掌握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及原因。 在学习“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和信息,结合动态示意图,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把握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作用等重点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繁荣”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的

12、集中体现。据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学生情况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初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日益表现为以逻辑思维为主,但形象思维仍占有一定的位置,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感悟历史。 2.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导学法,指导学生收集有关隋经济发展和大运河的资料,准备历史短剧的表演。 探究式,通过采用图片、视频资料、学生制作的模型等直观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并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体验式,采用角色扮演法。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在主动体验、感受历史的过程中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从而促进和发展学生的认知、

13、情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技术准备,以及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研究说明 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因为视、听、触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将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前期教学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逐步提高,需要教师引导改进。布置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多渠道搜集史料可以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整理并运用史料的能力。让学生准备历史短剧,在搜集、阅读、编、演的过程中将体验和感受所承担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认识。教师制作课件资料,设计探究问题。 三、教学资源与资源准备 1.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下册) 2.自制多媒体

14、课件。 3.网站资料、材料。 四、多媒体应用分析 五、教学过程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3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学习重点:

15、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学习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相对稳定发展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等知识。 (二)导入新课: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除了美国以外,环顾当时的资本主义世界,可以说是满目疮痍,一片荒凉。由于西欧是二次大战的主要战场,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人民陷入深重的灾难。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到处是一片废墟,遍地瓦砾,各国的粮食、原料、燃料等重要物资严重奇缺,号称“不夜城”的巴黎,晚上的路灯只开一半,而且

16、灯光微弱,德国城市的不少居民只能靠占领军的每日分发食品度日。各国许多工厂生产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工业水平下降。当时笼罩着西欧的气氛是严重萧条和一片绝望,西方舆论界多不乐观,认为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着手进行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出示本课学案: 第10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 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 2、 理解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3、 通过学习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重点: 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学习难点: “欧共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

17、学习: 1、 阅读教材52页,简述西欧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 2、 阅读教材5253页,分析欧共体建立的原因、欧盟建立的大致经过。 3、 阅读教材53页,列举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二)设问导读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为了对付,给予资本主义国家大量援助。50-70年代, 经济持续繁荣。 2.20世纪年代, “组织,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 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称 。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 ,欧盟成为世界上 的经济体。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 5.20世纪年代中期以后的近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6.80年代

18、中期以后,日本实行年,日本 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 大国的欲望也开始了膨胀,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了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三)、合作探究: 1、 我的问题: 2、 我们的问题: 3、 老师的问题: 、 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 战后日本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 欧盟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四)、拓展延伸: 列举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它对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借鉴意义? (五)、系统总结: 战后西欧经困难,依靠美援得发展。 欧盟成立于93年,资源共享利发展。 五十年代日崛起,发展速度数第一。 科技立国政

19、策好,人民生活提高了。 欲做政治大国梦,亚洲邻国不答应。 (六)、巩固训练: 1二战后对西欧经济恢复帮助最大的是 (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苏联 2、关于欧洲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成立于1993年 B、是欧洲国家政治军事集团 C、有统一的军队 D、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 3、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英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一变化与下列哪一组织的建立紧密相关( ) A、欧洲共同体 B、联合国 C、不结盟运动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额发展的原因是( ) 美国的援助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

20、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A、 B、 C、 D、 5、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 A、美国的扶持 B、引进国外大量的先进的技术 C、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头巨资发展教育和科技 6 、 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哪国?其次是哪国? 、 这两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 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七)、当堂反思: 课改提了好多年,我也进行了不少的摸索、尝试,但没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原因是对学生“不放心”,怕学生听不懂,怕漏了知识点,怕学生提不出问题?怕这怕那,杞人忧天的思想,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1、、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依赖”的不良学习习惯。在教改春风的鼓舞下,我试着摸索实践以导学案为载体,“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现借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一课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设计导学案,首先使学生明确本课的目标及重难点,学生在预习时就避免盲目性,有章可循;预习部分,学生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找出重要时间、事件等基本要素并牢固记忆。课堂上主要让学生展示预习成果,表现自我;解决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即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发挥集体的优势、智慧。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如:在本节课我设计了问题:“请你找出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我们从中可以得到那些启示?作为青少年应该怎么

22、做?”使学生通过归纳总结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提高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作为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形成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这节课的容量很大,在讲授本课内容不应只停留在历史知识的表面上,不能为了讲知识而讲知识,在讲解史实时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知识只是一个载体,传授知识也只是一个过程。要在讲解知识中,通过一定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他们的认知

23、水平,这样这节课才更有深度和力度。我觉得有几处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一是“欧共体”的背景未讲清。应向学生指明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是控制西欧和日本,遏制苏联势力向西发展,充当世界霸主。援助西欧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于60年代建立“欧共体。”二是在讲述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时,应重点分析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异同点,应向学生指明战后西欧和日本都乐于和善于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这一点是促进两国经济腾飞的关键,也是我们今天必须至始不

24、移地坚持和贯穿的一项基本国策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改革中必须坚持求实与创新。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

25、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

26、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 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习中认识秦汉对后

27、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

28、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

29、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五、周活动安排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5 万荣县城关一中 王 丽 教学目标 1、知道美国独立后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南北战争的性质、意义。 2、识记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了解林肯的主要活动 3、分析美国内战的爆发是两种经济

30、制度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4、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与内战爆发的关系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标 出示美国诗人惠特曼写的一首诗篇啊,船长!我的船长啊,这首诗用以悼念美国的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总统,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他为什么会受到美国人民如此高的评价?教师板书,学生阅读学习目标。(1、知道美国独立后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2、识记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3、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自学质疑(学生自学课文,填写下列问题,不会的问题注意标记。也可

31、参考自主测评) 1、1860年11月,主张 的共和党候选人 当选总统。 2、内战初期,北方屡屡失利,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 、 ,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 3、 年7月,联邦军在东线取得 的胜利,1865年4月, 联邦军攻陷 ,南方军投降,持续 年的内战宣告结束。 4、经过内战,美国废除了 ,解决了 ,维护了 , 为 扫清了道路 ,并为 奠定了基础。 (三)交流、展示、点拨 (组内交流,师生互动;每小组推一名代表竞答,其他组同学修正、补充,教师点拨。) 1、与小组同学一起尝试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要求:每人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困惑;对于同学提出的问题,小组其它成员

32、谈谈自己的看法。 2、请与小组同学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出现历史背景教师必须讲清) 美国两种经济制度在哪些方面存在矛盾?(学生能找出五方面的矛盾,但不能理解原因) 如果历史允许假设,那么假设1860年林肯落选,没有成为美国总统,你觉得美国南北战争还会发生吗?黑人奴隶制度又是否会被废除呢?(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选择战争不会爆发,说明没有理解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林肯为什么成为美国人民爱戴的总统? 3、展示点拨: 1、南北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2、可参考导学案的知识链接,再做解释 3、无论林肯是否当选,战争依然会发生,黑人奴隶制度也一定会被废除。因为南北双方矛盾的激化是美国工业革命

33、发展的必然结果,黑人奴隶制不仅在政治上违背了美国的建国原则,而且在经济上也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革命的发展,必然要被历史淘汰。 4、联系美国独立战争,比较华盛顿和林肯的贡献。 (四)达标检测: 基础题:导学案1-5题 能力提升题:导学案第六题(第二问可能会有困难) (五)小结反思: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在你的小组内展示一下。(也可以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画出知识树。) (六)中考链接: 1、马克思说:“在美国的历和人类历,林肯和华盛顿齐名”。马克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林肯政府( ) A、巩固了北部资产阶级的统治 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C、满足了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 D、消除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2、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里所说的“障碍”应该是指( ) A 、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英国的殖民统治 B、领土面积狭小 C、关税自主权 D、黑人奴隶制 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