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得其人其词.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838433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梦得其人其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叶梦得其人其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叶梦得其人其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梦得其人其词.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叶梦得其人其词叶梦得其人其词 林国强 叶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代著名爱国词人。生于1077年,即北宋神宗熙宁十年。卒于1148年。年七十二。官至左丞、户部尚书、大学士。叶梦得文学造诣了得,其晚年隐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卞山石林谷,以读书、吟咏为乐,自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 叶梦得的先祖曾任吴越国刑部侍郎,曾叔祖叶清臣也是北宋一代名臣,母亲晁氏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之妹。或许正是良好的家世造就了叶梦得这位神童兼学癖。史书载,叶梦得“嗜学蚤成,多识前言往行,谈论亹癖不穷”。叶梦得二十岁时就登进士第,调丹徒尉。此时的叶梦

2、得已展现出其文学上的天赋,写得一手好词。不过,其此时的文风偏于婉约。 “诗画皇帝”宋徽宗赵佶继位后,叶梦得更是受到垂青,调入京师,官拜翰林学士。然而,正是这一时期,因其与主和派的当权丞相蔡京交往密切而备受诟病。不过,他很快就向世人证明,自己虽与蔡京走得很近,但多是文人间的诗书唱和,他是坚定的主战派。在朝廷上,他曾与蔡京争得面红耳赤,亦曾对宦官童贯进行弹劾。然而,北宋王室气数已尽,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军攻破开封府,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宋室被迫南渡。显然,亡国之恨对叶梦得的打击是很大的。自此,他的词风陡转,由婉约转豪放,开始广泛用词抒发家国之恨和抗敌之志,成为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词风变

3、异的先导者,开拓了南宋初年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呈现英雄气、狂气、逸气。明人毛晋称其词“不作柔语殢人,真词家逸品”。此時的叶梦得已官拜尚书左丞、江东安抚制置大使等要职,依旧主战。然朝廷却一味向敌妥协求和,使爱国志士不能为国效力,英雄豪杰也无用武之地。 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也就是叶梦得虚年五十九岁时,对朝廷彻底失望的词人选择辞官闲居。这一天,他登上湖州卞山主峰,倚亭述怀,写下了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一词,抒写自己复杂的情怀和对时局的慨叹:“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词人叶梦得在忧愤

4、中溘然离世。宋高宗闻讯不胜悲哀,追赠检校少保。 叶梦得之后,叶家世代居于宝俭堂,诗书传家的古训亦犹在,相继又出了十个进士、举人,但多数后人开始由仕转商。到清康熙年间,其后辈在家乡购地置田千亩,设义庄、修谱、行善事。 叶梦得的后半生与第二故乡浙江吴兴弁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弁山又名卞山,在湖州市吴兴区城西北九公里,雄峙于太湖南岸,主峰名云峰顶,海拔五百二十一点五米。以“二山势如冠弁,故名”。弁山以分水线为界,西北属长兴县。弁山发脉于东天目,由莫干山绵亘而北,经三山(位于湖州、长兴、安吉三市县交界处),过西苕溪即弁山。东起湖州小梅口,西至长兴吕山,长十八公里;北起长兴赵家桥,南至湖州西苕溪,长十二公

5、里,总面积约八十平方公里,为湖州的主山,素称“吴兴富山水,弁为众峰尊”。湖州弁山的太湖石以其皱、瘦、透、漏的独特造型,被作为“特供”选送朝廷。 每一座山都有它独特的灵魂,弁山也不例外。弁山的灵魂是通透,它让任何走近它的人都会生出不同的感悟。在叶梦得的心中,弁山无疑是不同寻常的,词人一生曾多次登临弁山且晚年隐居于此,并修筑居所石林别馆,石林别馆的藏书楼就建在弁山之上。范成大在南宋乾道八年(1172)冬写就的湖州石林记中写道:“叶公好石,尽力削山出骨,森然发露若林,而开径于石间,亦有自他所移徙置道旁以补阙空者。”还根据地势起伏,陆续修建了一批亭、堂、池、轩和以松、竹、梅、桂、菊等为特色的数条小径,

6、同时又就近采集了一批“太湖石”以补阙空。经过他十多年的苦心经营,“弁山石林”终于成为享誉湖郡的“胜览之冠”。“四方学士闻风仰止”,纷纷赞曰:此地真乃“仙都道山!”叶公自己也说,他曾将“旧有太湖石数十枚”植于西斋的庭院之中,又在亭后筑有小池,“石间得石蟹”,遂“汲水导引之”。他曾著诗自嘲说:“山翁已老犹儿戏,漫拟伸眉一散愁”,“激流自作小潺湲,底处奔崖落迸泉。骤喜忽闻飞雨过,却疑惊起老龙眠。” 叶梦得在避暑录话卷下说:“李翱习之论山居,以怪石、奇峰、走泉、深潭、老木、嘉草、新花,视远七者为胜。今吾山所乏者,独深潭、老木耳!”“况吾居独得其七之五哉”,与“石林精舍”紧邻的圆证寺有“大松合抱三十余株

7、,夹道蔽日,犹国初时故物。石桥合诸涧水道朱子怡云阁之前,其深处水面阔四五丈去吾庐不满三里,自可为吾之别馆吾可以兼得矣”。作为一位造园老手,他建园择居之地,用水从不匮乏。他说:“今岁(1135)夏不雨几四十日凡山前诸涧悉断流,有井者能供十夫一日之用,独吾两泉略不加损”,“特见众艰于得水之时,故居者始知其利”,“天固使吾有是居也哉”。由于叶甚喜植树种花,其住地周边又有大片荒山空地,平时亦很少有人相扰,因而“弁山石林”就成为他养老归隐和藏书著述的首选之地了。 在宋高宗绍兴五年也就是1135年,叶梦得首次登临弁山,曾有诗赞曰:“山势如冠弁,相看四面同。”在这样清丽的湖州,词人总会发出很多人生感慨。叶梦

8、得这首水调歌头词为后人争相传诵。其词曰:“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深,微路绕敧斜。为问山公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 他在卞山以山水自娱,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这种矛盾而又痛苦和无奈的心态,在此词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叶梦得卒后,就安葬在弁山太阳坞,其墓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重修。墓碑上书有“宋太师石林叶公”七个大字,左边书有“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右边有小字一行:“大清康熙五十六年十月,二十二世裔孙枚功、志琴立

9、。”墓道旁有石翁仲和石马、石羊、石虎、石犬等。直至新中国建立前,叶公的墓与墓碑犹存,但现仅存石马一具。由于石林地处偏僻,加上太湖石被大量盗采和移作他用,旧日“弁山石林”的风貌亦已荡然无存。 从叶梦得首次登临弁山至今,已过去八百多年,山还是那座山,但因为叶梦得的足迹,弁山便有了一股飘然的仙气。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来弁山寻找叶梦得词中的胜景。 叶梦得曾援引欧阳修“一生勤苦书千卷,万事消磨酒十分”两句诗来概括自己的一生。主要著有石林燕语(十卷)、避暑录话(二卷)、石林诗话(二卷)、建康集(八卷)、叶氏春秋传(二十卷)等。据有关文献记载,其面世著作多达三十余种,现留存十六种。这些著作涉及经、史、子、

10、集四部,受到宋人和后人的推崇。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唯有游丝千丈袅晴空。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其结尾二句写得最为婉转深刻,曲折有味。明人沈际飞评曰:“下场头话,偏自生情生姿,颠播妙耳。”叶梦得这首小词以健笔写柔情,颇得东坡婉约词之妙。 “东风一夜催春到,杨柳朝来好。莫辞尊酒重携持,老去情怀能有几人知。凤台园里新诗伴,不用相追唤。一声清唱落琼卮,千顷西风烟浪晚云迟。”叶梦得这首虞美人词风格婉丽,是叶氏早期之作中的精品。题石林词中对叶梦得的詞评论道:“味其词婉丽,绰有温、李之风。晚岁落其华而突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在那时,叶梦

11、得对于新、旧两党的代表性人物王安石、苏轼很敬慕,他与苏轼及其后人、门人和追随者之间更存在着诸多学缘、血缘和情缘的复杂关系,其对于苏轼学术渊源的秉承渗透出一股浓浓的“景苏”情结。叶梦得还是个好官,据宋史文苑传记载,他为政颇有清绩,知蔡州时,开仓赈难民,得罪同僚上司,险些丢宫。南渡初,两任建康知府,积极主张抗金,卓有功勋。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四顾,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这首水调歌头笔力雄健,词情沉郁而又苍劲,为叶梦

12、得的代表作之一,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功力,抒发了词人渴望为国效力的雄心壮志,表达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情怀。 “轼将渡海,宿澄迈,承令子见访,知从者未归。又云,恐已到桂府。若果尔,庶几得于海康相遇;不尔,则未知后会之期也。区区无他祷,惟晚景宜倍万自爱耳。匆匆留此纸令子处,更不重封,不罪不罪。轼顿首,梦得秘校阁下。六月十三日。”这是苏轼写给叶梦得的一封书信。当时苏轼被贬,叶梦得让自己儿子前去看望苏轼,给他送东西,苏轼派人送叶梦得的儿子回去,半路中叶梦得的儿子就让随行的人回转了,此时苏轼又不知道叶梦得的儿子是否到家,于是给叶梦得写了一封信问候致意。让自己的儿子去探望已被贬的苏轼,足见叶梦得

13、的为人。 历史,有时候也需要仰望。那日,我在苏州太湖边陆巷古村蒋湾港嵩峰山麓的叶梦得故居宝俭堂徜徉。在词人成长的故乡,在拜谒词人的同时,找寻着词人悲欢的足迹。 宝俭堂是叶梦得的故居,始建于宋代,初名“梦园”,明初改为宝俭堂。明清时期有过多次修缮。叶梦得的次子叶程,官中奉大夫,定居于东山,是为东山叶氏的始祖。明代时,宝俭堂原占地面积六千平方米。1949年后由政府托管。1980年落实政策归还时破败不堪。20XX年苏州市民许青冠、陆惠霞夫妇为保护先贤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个人出资购买了濒临倒塌的宝俭堂,耗资上千万,历时八年,对宝俭堂进行了全面抢修,使之恢复了当年的神韵。宝俭堂是陆巷古村官宦府第保存较完

14、整的私家古典园林,保持着明清官宦人家第宅相连的典型格局。叶梦得的后人如今遍布世界各地,宝俭堂修复完成后,他们纷纷来到这里寻根,感受祖先留下的文化。 这是一座完整的宅院故居。园中有景,园外环山,江南园林的小巧精致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高高的葵花图案门档、精细的汉白玉户对,未入宝俭堂已感宰相气场。宝俭堂布局严整,坐北朝南有三条轴线,中轴线上有正门、门厅、轿厅、大厅、楼厅,西轴线上有附房、花厅、书房、西花园等;东轴线上有钟楼、楼房、东花园等建筑;全园以水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亭阁轩庭、山石花木、假山曲桥,形成明净开朗的园中主景,是苏州古典园林以少胜多的范例。宝俭堂浑然天成,不出宅院,即可将连绵的群山和浩渺的太湖尽收眼底,推开门窗,即可将探上墙头的果子摘入手中。园中有众多古建筑,精致细巧,有官帽厅、明德楼、揽月楼、紫云花厅、芳洲,以及众多亭、榭、阁、轩。正是因为有了叶梦得,才使得这小小的宝俭堂能在遍是名人故居的陆巷古村,堪与唐伯虎的老师、曾官居明朝文渊阁大学士王鏊的故居相媲美。 这让我感悟着什么叫苍天不老,因为叶梦得的灵魂早已深嵌于此。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