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833324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读非洲人口增长与荒漠化示意图,回答12题。1非洲荒漠化加剧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增长过快B土地生产力下降C过垦过牧D贫困饥荒2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B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C提高粮食产量,解决食物短缺问题D扩大热带草原载畜量,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贫困饥荒,农民必须开垦更多的土地、放牧更多的牲畜来解决粮食问题,于是出现了过垦过牧的现象,造成土地荒漠化;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收成不好、粮食不足,再次造成贫困饥荒,又不得不过垦过牧,土地荒漠化加

2、剧。因此非洲荒漠化加剧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第2题,扩大热带草原载畜量,会破坏草原生态环境,加剧荒漠化,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收成不好、粮食不足,可能导致贫困加剧。答案:1.A2.D(2015高考山东卷)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3“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4“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

3、配水资源解析:第3题,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是生态脆弱区,在绿洲区附近过量开采地下水,易造成绿洲区地下水位下降,其他地区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故C项正确。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会造成自然植被生存条件恶化,植被减少,从而导致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转变为流动沙丘。第4题,要保持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防风固沙,使其恢复自然植被,故选项D正确。荒漠地区不适合植树造林;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会造成水资源过度使用;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应该合理开采地下水。答案:3.C4.D(2016广东惠州模拟)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处内蒙古高原

4、东南部,下图为该区域19752005年间耕地重心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5该时段耕地布局总体呈现()A东进B南下C西扩D北上620002005年间耕地重心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A土地沙化B耕地撂荒C退耕还草D自然灾害解析:第5题,从总体看,耕地重心明显向西移动了,说明耕地布局呈现西扩态势。第6题,20002005年耕地重心自西向东移动了,说明西部耕地减少了。再结合选项分析,该地耕地资源紧缺,一般不会出现撂荒现象,同时在5年时间内不会突然沙化,故最有可能是因为实施退耕还草。答案:5.C6.C专家介绍,与玉米、小麦等当地传统作物相比,阿拉善地区种植沙漠小米平均每亩可节约400立方米水。种植沙漠小

5、米,可为当地节约相当量的绿洲地下水,延缓沙漠蔓延。读阿拉善及周边地区荒漠化形势图,完成79题。7甲所处的绿洲地区自从推广种植沙漠小米之后,荒漠化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这间接证明该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樵采B水资源利用不当C过度开垦D过度放牧8乙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土地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冻土发育,水分不易下渗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BCD9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了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为()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带B以木材加工业为主

6、的工业地带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带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带解析:第7题,由题干和材料可知,种植沙漠小米可节约大量水资源,有效控制当地荒漠化速度,由此可推断,水资源利用不当是造成该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第8题,乙地区气候干旱,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引黄河水灌溉,而大水漫灌往往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一旦水分大量蒸发,盐分就会在表层土壤中聚集。第9题,结合甘肃、宁夏在黄河沿岸地带水能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的特点可以确定,该工业地带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答案:7.B8.C9.D(2016山东淄博模拟)下图为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读图回答1011题。10据图分析,下列结论、说法正

7、确的是 ()A诸河流中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故河流含沙量最大B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C辽河水土流失面积小,故流域植被保护情况良好D珠江流量小,流经珠江三角洲,地势平缓,流水侵蚀作用弱,水土流失面积小11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 ()流域面积广 围湖造田降水丰富且强度大 植被破坏严重土质疏松A BC D解析:第10题,从图中可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第11题,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与流域面积广、降水丰富且强度大、植被破坏严重等有关。答案:10.B11.C二、综合题12(2016河南八市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天山北侧,面

8、积4.88万平方千米,海拔300至600米,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下图示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局部及边缘绿洲分布状况。(1)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自然成因。(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有众多优良的冬季牧场,分析其冬季牧场形成的主要原因。(3)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扩张,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危害。解析:(1)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处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为温带沙漠,自然成因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外力作用等角度作答。(2)冬季牧场的形成,从气候、牧草和地表积雪等角度分析。(3)应从土地面积、农牧业生产、交通等角度分析危害。答案:(1)深居内陆,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光照强,气

9、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大,岩石风化强烈;大风天气多,风力作用强。(2)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山区高;多绿洲,水源丰富,草类茂盛,提供冬季所需牧草;冬季地表积雪较少,利于牲畜越冬。(3)破坏土地资源,土地面积减少;土地退化,生产能力下降,土地载畜量下降;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掩埋村镇、道路等。13(2016安徽名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下图所示区域位于黄土高原以南,秦岭以北,呈东西狭长分布,号称“八百里秦川”。改革开放后,作为通向西北的桥头堡以及通向西南的北大门,该区域农业和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水平逐步提高。(1)说出图中低山丘陵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并分析该措施的原理

10、。(2)阐述图示区域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3)分析图示区域制约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解析:第(1)题,低山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因而可以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从而减轻雨水的冲刷作用,减少水土流失。第(2)题,主要从资源、交通、地理位置、政策、科技等角度分析。第(3)题,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主要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为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容易出现旱涝灾害,在春秋季节有低温冻害等。答案:(1)措施:植树种草。原理:植树种草能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减轻雨水对地面的冲刷,从而减少水土流失。(2)图示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适合农业的发展,农业发达;煤炭等自然资源丰富;有高速公路以及陇海兰新铁路经过,交通便捷;以西安为中心的经济实力雄厚的工业带和城市群,工业基础雄厚;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广阔;境内有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发达;国家政策的支持。(3)该地为季风气候且大陆性较强,降水时空分配不均;冬、春季节降水少且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易发生春旱;夏季降水强度大且多暴雨,易出现涝灾;冬季有寒潮与春季有倒春寒等低温冻害现象;地处秦岭夏季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夏季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