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砖建筑技术规范》CECS257:200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砖建筑技术规范》CECS257:2009.pdf(6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C E C S 2 5 72 0 0 9中 国工程 建 设 协 会 标 准混凝土砖建筑技术规范T echnicalcodeforconcretebrickmasonrystructuresbuilding中目城市出风杜中国工程 建 设 协会标 准混凝土砖建筑技术规范T echnicalcodeforconcretebrickmasonrystructuresbuildingC E C S 2 5 7:2 0 0 9主编单位:批准单位:施行日期: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 限公 司长沙理工大学中国工程建设标 准 化 协 会200 9年8月1日中目城市出版 社2 0 0 9北京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混
2、凝土砖建筑技术规范C E C S 2 5 7:2 0 0 9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主编长沙理工大学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 甲4 0号)(邮政编码:1 0 0 0 3 9电话:0 1 0一6 3 4 5 4 85 70 1 0一6 3 2 89 9 4 9)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廊坊市海涛印刷有限公司印刷85 0X1 1 6 8毫米1/3 2 2印张5 0千字2 0 0 9年7月第1版2 0 0 9年7月第l次印刷印数1一5 0 5 0册统一书号:1 5 5 0 7 40 0 5 6定价:2 0.0 0元中国工程建 设标准化协会公告第3 9号关于发布混凝土砖建筑
3、技术规范的公告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 准化协会(2。 。4 )建标协字第0 5号文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 0 0 4年第一批标准制、修订项 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东北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理工大学等单位编制的混凝土砖建筑技术规范,经砌体结构专业委员会组 织审查,现 批 准 发布,编号为C E C S2 5 72 0 0 9,自2 0 0 9年8月1日起施行。中国工程建设标 准化协会二0 0九年六月一日,轰 名.J-月 lJ舀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 0 0 4)建标协字第0 5号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 0 0 4年第一批标 准制、修订项 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
4、制订本规范。规范编制组经 过广泛 调 查 研 究,深人 试验分析、认真总结经验,依据目前混凝土砖生产工艺、机械装备及工程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参考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 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 和符号、材料和砌体的计算指标、建筑设计及建筑节能设计、结构设计、施工和混凝土砖砌体工程质量验收。根据国家计委计标1 9 861 6 4 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 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推荐给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和使用单位及工程技术人员采用。本规 范 由 中 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专业 委 员 会C E C S/T
5、 C 3归口管理并负责解 释。(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司,地址:沈 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 5号,邮编:1 1 0 0 0 3)。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建议及资料寄送归口单位。主 编 单 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 限公 司长沙理工大学参编 单 位:沈 阳建筑大学l主要起草人:同济大学中国建筑砌块协会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郑州大学天津市塘沽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辽宁省墙体材料协会长沙市新 型墙体材料办公 室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卓越(福建)机械制造发展有限公 司上海奥伯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北京瑞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塘沽裕川建材有限公 司江苏腾宇机械制造有 限公 司高连玉
6、杨伟军赵成文顾祥林杜建东雷波刘立新刘斌姜凯贾连光王强张绍先傅志昌赵立群黄辛椅刘成林杨春侠田茂季林文修冯请生马建勋陶有生李庆繁陈翠红梁建国李翔谭建军李恒芳主要 审查 人:秦士洪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 0 0 9年6月1日目1总则 , , (1)2术语 和符号 , (2)2.1术语 , , (2)2.2符号 , (4)3材料和砌体的计算指标 (5)3.1材料 一(5)3.2混凝土砖砌体的计算指标 (6)4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设计 (1 0)4.1建筑设计 , (1 0)4.2建筑节能设计 , 一( 1 1)5结构设计 ( 1 3)5,1设计原则 , ( 1 3)5.2一般规定 (1 3)5.3静力
7、设计 , (1 4)5.4抗震设计 , (1 4)5.5构造要求与措施 , 二(1 6)6施工 (1 9)6.1一般规定 , (1 9)6.2砌筑砂浆 ” ”二(2 1)6.3砌筑要求 二 (2 2)6.4安全措施 , , (2 4)7混凝土砖砌体工程质量验收 ( 2 5 )7.1一般规定 (2 5)7.2主控项 目 , ” (2 5)17.3一般项 目 , , (2 7)附录A外墙和屋顶 的隔热指标验算方法 ( 3 0)本规范用词说明 ,: (3 2)引用标准名录 ”. (3 3 )附:条文说 明 ( 3 5 )C ontelltS1G eneralP rinciples2T ermsand
8、S ymbols 2.1T erms i 2.2S ymbols3C alculationI ndexofM aterialsandM asonry3.1M aterials3.2C alculationI ndexof C oncreteB rickM asonry4B uildingD esignandB uildingE nergyE fficiencyD esign4.1B uildingD esign4.2B uildingE nergyE fficiencyD esign5S tructureD esign5.1D esignP rinciples5.2G eneralP rovi
9、sions ”5.3S taticD esign 二 ”.5.4S eismicD esign5.5C onstructionR equirementsand M easures, 6C onstruction , 二 6.1G eneralP rovisions . 6.2M ortar6.3M asonryR equirements6.4S afetyM easures 二” . 7C onstructionQ ualityA cceptanceofC oncreteB rickM asonty(l)(2)(2)(4)(5)(5)(6)(1 0)(1 0)(1 1)(1 3)(1 3)(1
10、 3)(1 4)(1 4)(1 6)(1 9)(1 9)(2 1)(2 2)(2 4)(2 5)37.1G eneralP rovisions 7.2M asterltems . . . , . . . . . . 7.3C ommon I temsA ppendixAC heckingM ethodof H eat一insulationI ndexforE xternalW alland R 0 0 f E xplanationofW ordinginT hisC odeL istof R eferenceS tandards ,A ttached:C lausesI nterpretati
11、on(2 5)(2 5)(2 7)(3 0)(3 2)(3 3)(3 5)41总则1.0.1为了适应发展 混凝土砖建筑的需要,并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制订本规范。1.0.2本规 范适用 于非抗震设防 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下地 区,以混凝土砖(多孔砖或实心砖)为墙体材料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施工及验收。1.0.3混凝土砖砌体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 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 国家相关标准 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混凝 土砖C oncretebrick以水泥为胶结材料,以砂、石等为主要集料,加水搅拌、成型、养护制成 的一种多孔的混凝土
12、半盲孔砖或实心砖。多孔砖孔洞率应不大于3 5%,主规格尺寸为2 4 omm11 5 mmxgomm、2 4 ommX 1 9 O mm只 gomm、1 9 O mm 只 1 9 O mmX gomm等;实心砖的主规格尺寸为2 4 O mm又 1 1 5 mm只 5 3 mm、2 4 O mm只 1 1 5 mm 又 9 0 mm等。2.1.2配砖auxiliaryhrick砌筑时与主规格砖配合使用 的砖,如二分之一砖、四分之三砖等。2.1.3砌筑砂浆mortar由水泥、砂、水以及根据需要掺人的掺和料和外加剂等组分,按一定比例,采用机械拌和制成,用 于砌筑混凝土砖的砂浆或专用砂浆。2.1.4预拌
13、砂浆premixedmortar由水泥、砂、粉煤灰或其 它 矿 物掺合料、外加剂、水等组分,按一定 比例,在搅拌站(厂)经计量集中搅拌后,用运输车送至使用地点的砂浆拌合物。2.1,5专用砂浆specialmortar用于改善砌体施工性 能 和 提高砌体强 度计算指 标 的砌筑砂浆。2.1.6折压 比ratioofbendingS trengthtocompressionS tIength块材抗折强度试验平均值与抗压强度等级 的 比值。22.1.7反砌reversebond砌筑墙体时,混凝土多孔砖的半盲孔 面朝上砌筑。2.1.8混凝土构造柱structuralconcreteC O lumn按构
14、造要求设置在混凝 土砖房屋墙体中的钢筋混凝土柱,并按砌墙、绑扎钢筋、浇灌混凝土 的先后顺序施工,简称构造柱。2.1.9圈梁ringbeam在房屋 的檐口、窗顶、楼层、吊车梁顶或基础顶面标高处,沿砌体墙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构件。2.1.1 0控制缝controljoint设 置在墙体应 力 比较集中、刚度突 变、沿 墙体垂直灰缝等部位,其构造 和嵌缝材料应能满足墙体自由变形 和对 外 力有 足够抵抗能力与防护要求的构造缝。2.1.1 1夹心墙cavitywallfilledwithinsulation墙体中预 留的连续 空 腔或空腔内填充保温(或隔热)材料,并在墙的内叶和外
15、叶之间用防锈的金属拉结件拉结而形成的墙体。2.1.1 2施工质量控制等级categoryof constructionqualitycontrol根据施工现场的质保体系、砂浆和混凝土砖的强度、砌筑工人技术等级综合水平划分 的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级别按现行 国家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 G B5 0 2 0 3确定的等级。2.1.1 3传热系数heattransfercoefficient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差为I O C,lh内通过lm2面积传递 的热量。传热系数K是热阻R。的倒数。2.1.1 4平均传热系数averageheattransfercoefficient考虑梁
16、、柱(芯柱)等影 响后 的外墙传热系数平均值。2.1.1 5蓄热系数heatmasscoefficientof material材料层一侧受到谐波 热作用 时,通 过表 面 的热 流 波 幅与表面温度波幅的 比值。2.1.1 6热惰性指标indexof thermalinertia3表征 围护结构反抗温度波动和热流波动的无量纲指标。单一材料的热惰性指标等于材料层热阻与蓄热系数的乘积。多层材料的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等于各种材料层热惰性指标之和。2.2符号2.2.1材料:M U砖 的强度等级;M普通砂浆的强度等级;C混凝土 的强度等级;fv砌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vE砌体沿 阶梯形截面破坏 的抗震
17、抗剪强度设计值。2.2.2作用 和效应:V墙体剪力设计值;,。截面平均压应力;F E K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G e。地震时结构(构件)的等效重力荷载代表值。2.2.3几何参数:A构件截面面积;H总高度。2.2.4计算系数:八E承载力抗震调整 系数;al水平地震影 响系数。3材料和砌体的计算指标3.1材料3.1.1混凝土实心砖的强度等级:M U 3 0、M U 2 5、M U 2 0;混凝土多孔砖的强度等级:M U 2 5、M U 2 0、M U 1 5;注:1承重墙体的混凝土多孔砖 的孔洞应垂直于铺浆面,孔洞率不应大于3 5。当孔的长度与宽度 比不小于2时,外 壁 的厚度不应小于1 8m
18、m;当孔 的长 度 与 宽 度 比小于2时,壁 的厚 度 不 应 小 于1 5 mm。当有 中肋时,垂直于块材长边方 向的 中肋厚度不宜小 于1 9 mm,其余肋厚度不应小于1 4 mm;2混凝土实心砖和多孔砖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墙砖试 验方法 G B/T 2 5 4 2、混凝土实心砖 G B/T2 1 1 4 4和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多孔砖J C9 4 3的规定;3掺有粉煤灰 的混凝土砖 的碳化系数不应小于0.85;4混凝土砖的软化系数不应小于0.85;5掺有工业废渣的混凝土砖 中工业废渣 的质量 和掺量应符合相关现行 国家标准的规定。3.1.2混凝土多孔砖的折压 比
19、不应小于表3.1.2的限值。表3.1.2混 凝 土多孔砖折压比的最低限值砖高度(mm)砖强度等级M U 2 5M U 2 0M U 1 5折压 比限值9 O0.2 30.2 40.2 7注:抗折强度试验方法按 照现行 国家标 准砌墙砖试 验方 法 G B/T2 5 4 2的规定执行。3.1.3混凝土砖的抗冻性应符合表3.1.3的要求。表3.1.3混凝土砖抗冻性能要求使用条件抗冻标号 质量损失(%)强度损失(%)非采暖地 区F 1 5采暖地区相对湿度(6 0%相对湿度 6 0%F 2 5F 3 5镇5毛2 0水位变化、干湿循环或粉煤灰取代水泥量妻5 0时)F S O注:1非采暖地 区指最冷月平均
20、气温高于一5C的地 区;采暖地 区指最冷月平均气温不高于一5C的地区;Z F指冻融循环次数。3.1.4混凝土砖 的最 大吸水率不应大 于1 0。3,1.5普通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为:M 1 5、M 1 0、M 7.5、M S。注:确定砂浆强度等级时应采用 同类块体作为砂浆试块 的成型底模。3.1.6有抗冻性能要求的砌体,砌筑砂浆应与砖具有相同的抗冻性能,其抗冻标号应符合本节表3.1.3的规定。3.1.7混凝土砖砌体宜采用专用砂浆砌筑。3.2混凝 土砖砌体 的计算指标3.2.1混凝 土砖砌体强度标准值的保证率不应小于9 5。3.2.2龄期 为2 8d的混凝土砖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当施工质量控制等
21、级为B级 时,应根据混凝土砖强 度等级(多孔砖砌体以毛截面计算)和砂浆强度等级分别按表3.2.2采用。表3.2.2混凝土砖砌体的抗 压 强度设计值 M P a)混凝土砖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砂浆强度M 1 5M I OM 7.5M 50M U 3 O3.9 43.2 72.9 32.5 91.1 5M U 2 53.6 02.9 82.6 82.3 71.0 5M U 2 03.2 22.6 72,3 92.1 20.9 4M U 1 52.7 92.3 12.0 71.830.82注:M U 3 0仅适用于混凝土实心砖,M U 1 5仅适用于混凝土多孔砖。3.2.3龄期为2 8d的 以毛截面积
22、计算的混凝土砖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设 计值、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时,应根据砂浆强度等级 和破 坏特征分别按表3.2.3采用。表3.2.3沿砌体灰缝截面破坏时混凝土砖砌体 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弯 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 ( M P a)强度类别破坏特征砂浆强度等级M I OM 7.5M 5轴心抗拉 ft沿齿缝0.1 90.1 60.1 3弯曲抗拉 五m沿齿缝0.3 30.2 90.2 3沿通缝0.1 70.1 40.1 1抗剪 fv沿通缝或阶梯形缝0.1 70.1 40.1 1注:1当混凝土砖搭接长度与砖高度 的比值小 于1时,其f,和ftm应
23、按表 中数值乘以搭接长度与砖高度 的比值后采用;2当采用专用砌筑砂浆、又有可靠的试验数据 时,强度设计值可根据试验值采用。3.2.4混凝 土多孔砖砌体和配筋砌体不得采用C级施工质量控制等级。3.2.5下列情况的混凝土砖承重砌体,其砌体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7。:1无 筋混凝土砖砌体构件,其截 面面积小 于0.3 m”时,7。为其截面 面 积加0.7;配筋混凝土砖砌体构件,其截面 面 积 小 于0.2 4 m2时,7 a为其截 面面积加0.7 6。构件截面面积 以平方米计。2当砌体用水泥砂浆砌 筑 时,对本节 表3.2.2中的数值,入为。9;对本节表3.2.3中的数值,了。为0.8;对 配筋
24、砌体构件,当其中的砌体用水泥砂浆砌筑时,仅对 砌体的强度设计值乘以调整系数了。 。3混凝土实心砖砌体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C级 时,y。为0.89。74验算施工中房屋的构件时,y。为1.1 0。3.2.6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混凝土砖砌体,应按砂浆强度等级 为零的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进行验算。冬期施工采用掺盐砂浆法 施工的砌体,砂浆强度等级应按常温施工的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其砌体的稳定性可不验算。配筋砌体不得采用掺盐砂浆。3.2.7混凝土砖砌体的弹性模量、剪变模量、线膨胀系数和收缩率可按表3.2.7采用。表3.2.7弹性模量、剪变模量、线膨胀 系数和收缩率砂浆强度等级)M 1 0M 7.5M 5
25、弹性模量( M P a )1 7 0 O f1 6 0 O f1 5 0 O f剪变模量( M P a )6 8O f6 4 0 f6 0 O f线膨胀 系数( 1 0一“ )1 O收缩率(mm/m)一0.2注:f为混凝 土砖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收缩率系指 由干燥 收缩率不大于0.0 5的混凝土砖2 8d的砌体收缩率;当有可靠 的试 验 数据 时,亦 可采 用 当地 的试 验 数据。32 .8混凝 土砖砌体的摩擦系数可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 B5000 3中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的相应指标采用。3.2.9混凝土砖砌体的重力密度可按下式计算:了(1一0.7 5户)X2 3(3.2.9
26、)式中7混凝土砖砌体的重力密度 (kN /m3);P混凝土多孔砖的孔洞率,当P一O时为实心砖。当有 可靠的试验数据时,重力密度可按试验统计值确定。3.2.1 0混 凝 土砖墙体的耐火 极 限应 按表3.2.1 0采用。有防火要求的混凝土多孔砖墙体的厚度不得小 于1 9 0 mm。对 防火 要求高的混凝土多孔砖建筑或其局部,应采取有效 防火措施。墙体厚度(mm)耐火极 限( h)燃烧性能1 2 0 (多孔砖)1.3非燃烧体1 9 0 (多孔砖)2.0斗 卜燃烧体2 4 0 (多孔砖)2.5非燃烧体2 4 0实心砖或预灌孔多孔砖3.0非燃烧体表3.2.1 0混凝土砖墙体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注:墙体
27、两面无粉刷。4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设计4.1建 筑 设 计4,1.1房屋 的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设计标准 的规定。4.1.2房屋 的建筑平面及竖 向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砖墙体的竖 向设计及墙 的分段净宽度 以I M。为基本模数;2房屋 的建筑平面宜简洁、规则、体形 凹凸转折不宜过多,立面不宜突变过大;3墙体按有关标准的规定设 置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 时,应做好墙面 的盖缝处理。4.1.3墙体预 留孔洞、管线槽口等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 留孔洞、管线槽口以及门窗、设备等固定点及 固定件,宜在施工图中详细标注;2建筑的 门厅 和楼梯 间 内,应安排好竖 向水
28、、暖、电线管道 以及各种表盒位置,表盒安装后 的楼梯及 通 道 的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3下水管道均应 明管 安装,当必须 埋 于墙体内时,应按 本 规范第6.3.1 2、6.3.1 3条的规定施工。4.1.4预制窗台板不得嵌人墙内。4.1.5混凝土砖建筑防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多孔砖墙体宜作双面抹灰,勒角应采用水泥砂浆抹灰;2伸出墙外的雨蓬、开敞式 阳台、室外空调 机搁 板、遮 阳板、窗套、外楼梯根部及水平装饰线脚等处,均 应采用 有效的防水1 O措施;3防潮层 宜设置在室外散水坡 与室内地 坪 间的砌体内;4卫生 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内墙抹灰应采用水泥砂浆,并应有 防水、防潮措
29、施;5建筑外墙采用夹心墙时,外叶墙的排湿孔宜设 置在圈梁上砌体竖缝的底部。4.1.6混凝土砖墙体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2 4 O mm厚墙两 面抹灰时按S O dB采用;1 2 0 mm厚墙两 面抹灰时按4 2 dB采用。4.1.7混凝土砖建筑的屋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屋面混凝土构件不得外露;2屋 面保温(隔热)层或屋 面 刚性面层及 砂浆找平层应设 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 不宜大于6 m,并与周边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应小于3 0 mm;设有挑檐的屋 面,保温层应覆盖全部檐口,并应沿挑檐的横向 设 置缝 宽为2 0 mm伸缩缝,伸缩缝 间距 不应大于1 2 m,并用柔性材料嵌缝;3钢筋混凝土屋
30、面不得采用屋 面板下设保温层 的做法。4.1.8女儿墙应采取有效保温措施。4.2建筑节能设计4.2.1房屋建筑节能设计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相关现行标准 的规定。4.2.2混凝 土砖建筑的节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建筑的体型系数、窗墙 面积 比、窗的传热系数、遮 阳系数和空气渗透性能均应符合国家相关现行节能设计标准 的规定;2围护结构各部分的构造措施 除应 满 足建 筑节 能设计要求外,尚应满足建筑结构的安 全性、整体性 及变形性 能 的要求,且便于施工。4.2.3建筑体形 系数不宜大于。3,若大于0.3则应对外墙加强保温,其平均传热 系数应符合国家相关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的1 1
31、规定。4.2.4混凝土砖建筑外墙应采用有效保温技术,保温层构造及保温层厚度应按 照 国家相关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计算确定。4.2.5建筑节能热工计算中,外墙 的传热 系数应取考虑结构性热桥影 响 的平均传热 系数。结构性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应高于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 B5017 6规定的露点温度。4.2.6混凝土砖墙体的热 阻、热惰性指标按表4.2.6选用。当混凝土砖建筑外墙的传热系数满足规定指标,但热惰性指标不满足规定指标时,可 按本规范附录A的方法进行隔热性能验算。表4.2.6混凝土砖墙体的热阻、热惰性指标墙体厚度乡(mm)热阻R。( mZK/W)热惰性指标 D b1 2 0
32、 (多孔砖)0.2 01.72 4 0 (多孔砖)0.3 43.03 7 0 (多孔砖)0.4 63.92 4 0实心砖或预灌孔多孔砖0.2 23.2注:1R b 为墙体两面各抹灰2 0 mm,不含 内表面换热阻和外表面换热阻;2当有可靠 的试验数据时,热阻、热惰性指标可根据试验值确定。4.2.7下列墙体冷热桥部位应采取有效保温措施:1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2外墙门、窗洞口应进行保温处理,外门、外窗框与墙体四周的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 材料填塞及嵌缝材料密封,不得采用普通水泥砂浆填缝;3屋面 的挑檐、天沟及 突 出屋 面 的构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 B5017 6的规定,
33、采取 防止结露 的保温措施;4建筑变形缝部位应按 照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 B5 0 1 7 6的规定,采取可靠的保温构造措施。5结构 设计5.1设 计 原 则5.1.1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 用分项 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5.1.2混凝土砖砌体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设计,并应有相应 的构造措施满 足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设计的要求。5.1.3混凝土砖砌体结构和结构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 B 5 0 0 6 8确定。5.1.4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 人的生命、造成
34、经济损失、产生社会 影响等)的严 重性,建筑结构应 按表5.1.4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选用。表5.1.4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一级很严重重要 的房屋二级严重一般的房屋三级不严重次要 的房屋注:l对于特殊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2对地震区的砌体结构设计,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 防分类标准G B5 0 2 2 3根据建筑物重要性区分建筑物类别。5.2一般 规 定5。2。1规定:1混凝土砖房屋砌体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标高士。0 0以下 的基 础 砌体应 采 用 强 度等级 不小于M U 2 0的混凝土实心砖,强度等级不小于M 1 0的水
35、泥砂浆砌筑;2标高士0.0 0以 上的承 重 砌体应采用 强度等级 不小于M U 1 5的混凝土多孔砖或M U 2 0的混凝土实心砖。注: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大于5 0年房屋的墙、柱所用材料最低强度等级应至少提高一级。5.3静 力 设 计5.3.1混凝土砖砌体房屋 的静力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 B5000 3的相关规定。5.4抗 震 设 计5.4.1地震设防地区的混凝土砖 房屋 除应进行静力设计外,尚应进行抗震设计。5.4.2混凝土砖建筑进行抗震 设计时,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高宽比、结构体系、抗震横墙的间距、墙体局部尺寸的限值、防震缝设置及结构构造措施,应符合现行国
36、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 B5 0 0 1 1中关 于普通砖砌体的相关规定。5.4.3混凝土砖砌体沿 阶梯形截面破坏 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fvE= 屯 N fv(5.4,3)式中fvE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 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fv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如砌体抗 震 抗 剪 强度的 正 应 力 影 响 系数,应 按 表5.4.3采用。表5.4.3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混凝土砖a。 fv0.01.03.05.07.01 0.015.0夸N0.801.0 01.2 81.5 01.7 01.9 52.3 2注: 。为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砌体截面平均压应力。5
37、.4.4混 凝 土砖墙体 的截面 抗 震 受剪承 载 力,应 按 下 列 规 定验算:1一般情况下,应按下式验算:V成fvE A人E( 5.4.4一1 )式中V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墙体剪力设计值( N );A砖墙体横截面毛面积( mmZ);八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承重墙两侧均设构造柱的墙体,取0.9,其他墙体取1.0,自承重墙取。7 5。2当按式(5.4.4一1 )验算不满足要求时,可计算设 置于墙段中部,截面不小 于2 4 O mmX2 4 O mm且 间距不大于4 m的构造柱对受剪承载力的提高作用,按下列简化方法计算:一lr- -V气而L专I vE戈 八一八。)十 I,八。十。,。”I y八
38、(5.4.4一2)式中A c中部构造柱横截面 总面积( mmZ ),当横墙和 内纵墙A。0.1 5 A时,取0.1 5 A;当外纵墙A c0.2 5 A时,取0.2S A;ft中部构造柱的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M P a),应按现行国家标 准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 范 G B5 0 0 1 0采用;A s中部构造柱的纵 向钢筋横截面总面积(mm) (配筋率不小 于0.6%,大于1.4时,按1.4计算);九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M P a);屯中部构造柱参与工作系数,居中设1根 时取0.5,多于1根时取0.4;军c墙体约束修正系数,一般情况下取1。,构造柱 间距不大于2.sm时取1.1。5.4
39、.5底部框架一抗 震墙房屋 的结构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 B5oon一2 0 0 1中第7.1.8条的规定。1 55.5构造要求与措施5.5.1混凝 土砖砌体房屋 的构造措施除满足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 B5 0 0 0 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 B5 0 0 1 1的相关规定。5.5.2建在软弱或有软弱下卧层地基上 的混凝土砖砌体房屋,应符合下列规定:1三层 和三层 以上的房屋,长高比L/H f应不大于3.0,当L /H f大于2.5时,宜做到纵墙不转折或少转折,并应控制其内横墙间 距或增 强 基 础 刚度。当房屋的预估最大沉降量 不大
40、于1 2 0 mm时,其长高比可不受此 限制;2选择整体性能好的基 础,在基 础顶 面沿纵、横向内外墙布置具有足够刚度的贯通钢筋混凝土地梁;3建筑地基倾斜值不应大于0.0 0 4。注:I L为建筑物长度或沉降缝分隔 的单元长度(m);H f 为基础顶 面标高算起至檐口高度(m);2倾斜指基础沉降方 向两端点 的沉降差与其距离之 比值。5.5.3混凝 土砖砌体房屋伸缩缝 的最大间距 可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 B50 0 0 3一2 0 0 1中表6.3.1普通砖伸缩缝的最大间距的0.9倍采用。当建筑为外保温墙体且设有保温层或隔热层 的屋盖时可不折减。5.5.4在房屋底层 和顶层外墙窗
41、台板下宜设置通 长 的钢筋混凝土现浇带,其截面高度 不应小于1 0 omm,纵 向配筋应 不 少 于3根直径为1 0 mm的钢筋,横 向配筋不 应 少 于直径6 mm间 距 为2 5 0 mm的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 Z O。5.5.5高度大于4 m的填充墙(隔墙),应在其1 /2高度处设 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带,其截面高度应 不 小 于1 0 0 mm,纵 向配筋应不 少于3根直径 为1 0 mm的钢筋,横向配筋不 应 少 于直径6 mm间距为2 5 0 mm的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 2 0。l65.5.6墙长大于sm时,宜在每层墙高度中部的水平灰缝中设 置2一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
42、3根直径为6 mm的通 长水平钢筋,钢筋的竖 向间距 宜 为沿墙高5 0 0 mm。或按本节第5.5.5条设 置 钢筋混凝土现浇带。5.5.7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措施:1顶层及女儿墙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 1 0;2顶层端部开 间墙体内宜增设构造柱,其间距不宜大于4 m;女儿墙构造柱应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梁整浇在一起;3当顶层屋 面板下设 置现 浇 钢筋混凝土 圈梁并 沿外墙拉通时,圈梁高度不 宜小于1 8O mm,纵 向配筋不 宜 少 于4根直径为1 2 mm的钢筋。顶层端部两开间墙体的水平灰缝内设 置2,根直径I O mm问距为S O omm的水平钢筋
43、;4顶层墙体有门窗等洞口时,在 过 梁 上 的水平灰缝内设 置2一3道焊接钢筋网片(纵 向配筋不 宜少 于2根直径 为4 mm的钢筋,横筋间距不 宜大于2 0 O mm)或2根直径为6 mm的钢筋,并应伸人过梁 两端实心砖墙 内 不 小 于6 0 omm,多 孔砖墙 内不 小 于80 O mm;除顶层外的其它各层门窗过 梁上方的水平灰缝内及在窗台下(未设混凝土现浇带)第一和第二道水平灰缝内设置焊接钢筋网片或2根直径为6 mm的通长水平钢筋,焊接钢筋网片或钢筋应伸人 两边 窗 间墙 内,实心砖墙体每边 不小 于6 0 omm,多孔砖墙体每边不小于soomm。5.5.8混凝土砖用 于填充墙、隔墙时
44、,砌体与混凝土梁、柱或墙结合的界面处(包括 内、外),应在抹灰前设 置 细钢 丝 网片,网片沿界面缝 两侧各延伸2 5 0 mm,或在砌体与梁、柱或墙界 面处采用嵌缝条等有效防裂措施。5.5.9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 宜沿竖向每隔5 0 0 mm设拉结钢筋,其数量为每1 2 0 mm墙厚不少 于1根直径为6 mm的钢筋或焊接钢筋网片,埋人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接处算起,实心砖墙体1 7每边不小于6 0 0 mm,多孔砖墙体每边不小于80 O mm。5.5.1 0混凝土砖墙体的屋架、梁等支承处应符合下列规定:1跨度不大于4.Z m的梁 和跨度不大 于6 m的屋架等支承处的多孔砖应采用强度等级 不
45、小 于C 2 0的混 凝 土 预先将块体孔洞灌实,其墙体灌实宽度不 应 小 于6 0 omm,高度不 应 小 于3 0 0 mm。或采用混凝土实心砖;悬挑梁下的内外墙的交接处,纵、横向墙体灌实宽度不应小于6 0 0 mm,高度不应小 于3 0 0 mm;2跨度大于4.Z m的梁和跨度大于6 m的屋架,其支承 面下应设 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当梁、屋架支承处下设 圈梁且高度不小 于1 8O mm时,可不单独 设 置 垫 块;当墙 中设 有 圈梁 时,垫块与 圈梁宜整体浇筑。对厚度 为2 4 O mm的墙,当梁或屋架 的跨度不 小 于6 m时,其支承处 宜加设 壁柱、构造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
46、5.5.1 1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宜与框架采用柔性连接,并应确保填充墙平面外稳定。5.5.1 2墙体预 留宽度不小 于5 0 0 mm的 电表箱、消防栓洞口,应沿洞口周边设 置封 闭的钢筋混凝土边框。5.5.1 3混凝土砖夹心复合墙应符合下列规定:1外 叶墙砖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 U 1 5,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 S;2外叶墙应分层托挑,并将每层外叶墙顶部缝隙用柔性材料填实;3内、外叶墙间拉结件(筋)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 B5 0 0 0 3一2 0 0 1第6.2.1 6条的规定;4外 叶墙沿墙 面横向应设 置竖 向控制缝,其间距 不应大 于3个开 间,并宜设 置在
47、窗间墙 洞口边缘处。6施工6.1一般 规 定6.1.1混凝土砖砌体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 B5 0 2 0 3和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 G J1 0 4等相关标准 的规定。6.1.2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气候环境和墙体材料特点编制施工技术方案。6.1.3进人施工现场的混凝土砖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且满足2 8d以上 的厂内养护 龄期,待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6.1.4施工现场搬运、装 卸 混 凝土砖时,不 应 抛掷或 翻车倾卸。垂直运输应采用带有网罩或围栅的吊盘。6.1.5水泥进人施工现场使用前,应分批 对其强度、
48、安定性 进行复检。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 的2 0。吨为一批。对水泥质量提出疑异或水泥出厂 日期超过三个月时,应复检试验,并按其复检结果使用。不 同品 种 水 泥不得 混 合 使 用。严 禁使用 国 家 明令淘 汰 的水泥。6.1.6砂浆用 砂 应符合现 行 国家标 准建筑用 砂 G B/T1 4 6 84的规定。对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 不 小 于M S的水 泥混合砂浆,其含泥量不应超过5。6.1.7拌制水泥混合砂浆用的石灰膏、粉煤灰和磨细生石灰粉等无机掺合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生石灰及磨细生石灰粉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生石灰J C /T4 7 9和建筑石灰粉)) J C /T4 8
49、0的有关规定;l92石灰膏用块状生 石灰熟化时,应采用孔格不大于3 mmX3 mm的 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 于7 d;磨细生 石灰粉的熟化时间不得少 于3 d。沉淀池中的石灰膏应 防止 干燥、冻结 和污染。严禁使用脱水 硬化的石灰膏。消石灰粉不应直接用 于砂浆中;3粉煤灰品质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 G J 2 8的有关规定。6.1.8水应采用 不含有害物质的水,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 土拌和用水标准J G J 6 3的规定。6.1.9掺有改性材料的砌筑、抹灰砂浆,须经试配、检验符合要求后方 可使用。6.1.1 0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有 关 现行标 准规定,
50、复检合格后方 可使用。6.1.n施工现场建筑材料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堆放砖的场地应平 整,无 积水。顶部宜 采 用适当的遮 雨(雪)措施,堆放高度在1,sm以内;2砖应按 规格、强度等级分别堆放,堆垛上应设标识,堆垛之间应保持适 当的通道。当采用集装箱或集装托板 时,其叠放高度不 宜超 过两箱或两层;3砌人墙体内的各种建筑构配件、钢筋网片及拉结筋应事先预加工,按不同型号、规格堆放。6.1.1 2混凝土砖在砌筑前和砌筑中不 宜浇水。高温炎热天气,可在砌筑前对 干燥的砖稍加喷水湿润。6.1.1 3对有 预防混凝 土碱集料反应要求的砌体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 现行标准 的有关规定。6.1.1 4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