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年度总结报告范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年度总结报告范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个人年度总结报告范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 单位名称(公章): 单位法人代码: 项目执行期:自 2021 年 4 月 1 日 至 20_ 年 10 月 23 日 项目支持方式: 财政拨款 项目支持金额: 单位法定代表人: 电 话: 编 写 人: 电 话 :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245600 传 真: 0559-4520980 编写日期: 20_ 年 10 月 23 日 监理单位: 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二O一二年 一、项目名称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内容 (1)食用菌菌种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示范及复壮技术体系建设。
2、根据当地菌种生产现状,从规模化、优质化、节约化的角度,通过菌种筛选与复壮技术、单菌落分离与纯化技术、菌种贮藏等技术的研究和示范,集成了“纯度高、周期短、萌发快、成本低、发菌快、出菇齐、产菇多、效益好”的菌种规模化生产关键配套技术体系,提升当地菌种规模化生产技术和资源化利用的总体水平,改善当地菌种生产基地现状,促进菌种生产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在_山华集团基地新建食用菌制种室500平方米,组织培养室120平方米,检测室20_平方米,规模化生产栽培种20_万瓶。 (2)新品种配套的节本增效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建设。 食用菌优质高效栽培是一项系统工程,无公害是食用菌产品无公害生产全过程的结果。首先
3、要把食用菌生产纳入有章可循的规范化生产和标准化加工。栽培环境、堆料、菌种与播种、菇床管理、采收保鲜、病虫害防治是食用菌无公害生产的六个关键环节。项目从食用菌的生产环境、原料、水、菌种等环节控制食用菌的生产过程,实现食用菌的节本增效无公害生产,逐步形成不同类型食用菌新品种的田间栽培技术规程。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技术进行集成与示范。建立专家驻点展示区:位于_县历口镇西塘村、正冲村。规模100万袋,品种为_徽菇1号、_徽菇3号等香菇新品种。科技示范区:位于_县历口镇所有乡村及周边乡镇。规模1000万袋。技术辐射区:位于_县所有食用菌产区以及辐射_区其它县、市,规模1亿袋。 (3)建立和提供菌种真实性
4、鉴定检测技术研究。 项目研究总结出香菇菌种的慢速冻结保藏和快速加温复苏的方法体系,保证了菌种贮藏安全。低温冰箱冷冻保藏中,保藏菌株复苏培养检查:采用10%甘油作保护剂的菌株,存活率、萌发率均较高,简便又节约开支,为一种实用的长期保藏食用菌菌株的方法,既适合于科研人员使用,又适合于小型食用菌生产厂使用,利用家用低温冰箱即可把优良性状的菌株进行保藏。项目还建立了利用酯酶同工酶(EST) 核糖体转录单位内部基因间隔(IGS)进行菌种真伪和纯度快速鉴定技术,二者的结果结合可以达到理想的分辨力(0.967),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并在中试中予以应用。 (4)高效食用菌产品加工与开发体系建设。 以统一
5、收购的模式,做好产销有效衔接,推进食用菌产业化经营。加大农业生产与食用菌加工企业的衔接,实行与_山华集团等食用菌加工企业签订订单生产,统一进行技术指导,严把质量关,借助品牌的作用,提高食用菌的质量与价格,使示范区的优质食用菌成为食用菌加工企业的优质原料基地,实现优质优价收购,促进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 加强高产、高效技术示范,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围绕食用菌优质高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层层开展高产示范活动。以_山华集团示范基地为中心,力抓示范区建设,并在技术示范区内建立典型高产示范户,以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进一步加大食用菌示范力度。此外,大力实施食用菌科技入户工程,实行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鼓
6、励农业科技人员蹲点驻片开展技术承包,做好技术入户,建立定期逐级农业技术培训制度,形成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优质食用菌科新品种_徽菇中试与示范技术路线如下图: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项目承担单位遵照合同书中考核指标、计划进度、资金筹集和使用等相关内容及要求,与合作单位密切合作,围绕优质食用菌新品种“_徽菇”中试与示范工作,缜密组织,精心安排,有步骤、有计划的逐步加以实施: 1、建立“_徽菇”优质菌种复壮技术体系和菌种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示范。 自项目实施后,项目组在_县通过菌种筛选与复壮技术、单菌落分离与纯化技术、菌种贮藏等技术的研究和示范,集成菌种规模化生产基地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体系,提升当
7、地菌种规模化生产技术和资源化利用的总体水平,改善当地菌种生产基地现状,促进菌种生产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在_山华集团 食用菌研究所建立无菌实验室90平方米,在生产基地新建食用菌制种室500平方米,规模化生产栽培种120万瓶,优良品种使用率达95%以上。 2、开展配套的节本增效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建设,加大示范推广区域和面积。 2021年主要开展了食用菌无公害管理技术和食用菌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技术等研究。从食用菌的生产环境、原料、水、菌种等环节控制食用菌的生产过程,实现食用菌的节本增效无公害生产,形成了“_徽菇”新品种的田间栽培技术规程。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技术进行集成与示范。在_县历口镇西塘
8、村、正冲村,建立专家驻点标准化优质高效食用菌展示区100亩,规模100-300万袋;在_县历口镇_村、光辉村、陈田村,高效食用菌科技示范核心区1000亩,规模1000-3000万袋。在_县历口镇所有乡村及周边乡镇建立指导和培训示范区10000亩,辐射_县所有食用菌产区以及辐射_区其它县、市。一批食用菌标准化种植技术示范基地、标准化技术示范辐射区正在形成。 3、开展了菌种真伪性鉴定和纯度快速鉴定检测技术研究。 项目研究总结出香菇菌种的慢速冻结保藏和快速加温复苏的方法体系,保证了菌种贮藏安全。低温冰箱冷冻保藏中,保藏菌株复苏培养检查:采用10%甘油作保护剂的菌株,存活率、萌发率均较高,简便又节约开
9、支,为一种实用的长期保藏食用菌菌株的方法,既适合于科研人员使用,又适合于小型食用菌生产厂使用,利用家用低温冰箱即可把优良性状的菌株进行保藏。另外,一般幼龄期细胞存活率高于衰老期的细胞,所以菌种保藏中,要注意采用合适的菌龄作保藏。 食用菌菌株鉴别研究表明,一种鉴别技术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鉴别效果,而几种技术综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鉴别力。项目还建立了利用酯酶同工酶(EST) 核糖体转录单位内部基因间隔(IGS)技术进行菌种真伪和纯度快速鉴定,二者的结果结合可以达到理想的分辨力(0.967),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并在中试中予以应用。 4、完善优质高效食用菌产品加工与开发体系建设。 以统一收购的模式
10、,做好产销有效衔接,推进食用菌产业化经营。加大农业生产与食用菌加工企业的衔接,可以实行与_山华集团等食用菌加工企业签订订单生产,统一进行技术指导,严把质量关,借助品牌的作用,提高食用菌的质量与价格,使示范区的优质食用菌成为食用菌加工企业的优质原料基地,实现优质优价收购,促进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 5、实行技术集成研究与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培训相结合,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项目围绕食用菌优质高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层层开展高产示范活动。以_山华集团示范基地为中心,采取“边技术集成、边样板示范、边技术培训、边推广应用”的方法,加快技术转移,并指导各示范区制定试验方案,督促方案的执行,解决执行过
11、程中的技术难题,力抓示范区建设,并在技术示范区内建立典型高产、高效技术示范户,以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进一步加大食用菌示范力度。此外,大力实施食用菌科技入户工程,实行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蹲点驻片开展技术承包,做好技术入户,建立定期逐级农业技术培训制度, 提高农户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农技人员的服务水平,形成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项目执行过程中企业和高等院校加强配合、协同作战,要求示范区所在县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实施。并且项目组对各单位、各部门明确利益和责任,确立了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产学研合作各方虽然在分工上不同,但是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协助,形成自成体系的紧
12、密合作关系。 四、项目科技成果的熟化程度、技术水平及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建立了“_徽菇”新品种的菌种繁育和菌种鉴定技术体系 新建食用菌制种室500平方米、检测室20_平方米、组培室120平方米、大棚(棚架)15000平方米,基地年产栽培种20_万袋,并在_县历口镇西塘村、正冲村等食用菌展示区示范生产。 建立“_徽菇”三级菌种繁育体系。推广菌种集中繁育供应和分散示范的模式,保证菌种供应在有效的管理之中,杜绝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现象。运用酯酶同工酶(EST) 核糖体转录单位内部基因间隔(IGS)技术作为加强菌株管理的有效手段。 建立“_徽菇”菌株的酯酶同工酶鉴定技术体系。 菌种培养 在PDA
13、综合培养基上,25黑暗条件下培养25天。综合培养基的组成马铃薯20_g,葡萄糖20g,琼脂20g,KH2PO43g,MgSO41.5g,蛋白胨3g,VB1 10mg,用水定容至1000ml,pH自然。 酶液制备 刮取样品表面菌丝体,每克菌丝体加入等体积的pH值8.3TBE(Tris-H3BO4-EDTA)浸提液,在冰浴下研磨成糊状,8000 rpm下冰冻离心20min,上清液中1:1加入40蔗糖溶液和1滴溴酚蓝指示剂,置冰箱保存备用。 电 泳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浓缩胶浓度为3% (pH 6.7);分离胶浓度为7% (pH 8.9);电极缓冲液采用Tlis-Gly pH 8.3系统
14、;酶液加样量为100 l;溴酚蓝-甘油作电泳指示剂;在4冰箱中每板以24 mA的电流电泳5 h。 染色方法 底物(乙酸-萘酯100mg),显色剂(坚牢蓝RR盐20_mg),溶剂或缓冲剂(100%丙酮少许,0.1M磷酸缓冲液 100ml pH7.0),体积合计100ml,染色温度37。底色干扰小,操作简单,弱带也能很好的显现。 取样方法 以菌丝作材料较好,因为菌丝中的酯酶无论在活性还是酶带数上都优于子实体且人们容易控制菌丝生长的条件和时间,取材一致性好,培养25天的菌丝是最佳选择。 用酯酶同工酶对菌种进行聚类,同时进行农艺性状的鉴定,根据两者结果吻合与否判断品种的纯度。 (二)建立“_徽菇”新品
15、种的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及形成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对现有“_徽菇”的栽培生产工艺技术进行优化研究,并建立标准化清洁栽培生产模式,使产成品达到无公害标准。本研究从菌种优化选育、标准化菌种生产、生产地环境监测控制及全程清洁栽培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取得全面详尽的数据,经过三期的小区、中区栽培试验,最终确定了 “_徽菇”标准化栽培技术范式,即“种(菌种)料(物料)中心+农户”“整体监测+关键点控制”的,以农户分散式栽培为基本单元的,以交易市场为枢纽的区域栽培技术。通过这种模式实现食用菌栽培生产规范化,从引种、菌种生产,到栽培设施、栽培条件、采收加工和运输等各环节,全部清洁化,标准化,彻底改变经验式栽
16、培习惯;两年跟踪监测,生产地环境生态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_1)要求;产品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GB7097-20_3鲜食用菌卫生标准。实现了在_南地区规模化生产鲜菇,全面改善菇品品质,提高了菇农栽培收益。 在“_徽菇”安全生产方面,筛选出一批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植物源农药和生物农药,开发多种物理防治技术,为香菇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提供新技术。研究提出香菇培养基中重金属(镉、铅、汞、砷、铜)的临界含量值,木屑、麸皮、糖、石膏等原辅材料安全限量值;明确了镉低富集的栽培方式为“离地层架栽培技术”,并形成了香菇中重金属镉的综合控防技术;研究明确了食用菌(香菇)生产中重金属(镉
17、、铅、汞、砷、铜)主要污染源为原辅料和土壤;建立了食用菌(香菇)生产质量控制体系,把木屑、麸皮、糖、石膏等原辅材料安全限量值作为GAP体系中的关键控制点,实现了从生产源头进行食用菌(香菇)质量安全控制。同时,对栽培技术示范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制定“_徽菇1号”和“_徽菇3号”节本增效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三)建立“_徽菇”产品采收、保鲜、分级包装技术体系 香菇质地疏松,呼吸速率大,贮藏过程中容易因失水而降低商品价值;同时随着水分蒸发的加剧易导致微生物的危害,造成菌体的腐烂变质。采摘后的香菇还常因微生物病菌侵染而引起菇体软化腐败,产生异味,以至产生有毒物质。本项目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加工技术,脱水比
18、较彻底,包装适当,不加防腐剂可以安全储藏 1-2年,收缩率低,形态保持原状,无表面硬化现象,复水性好,营养及生理活性成份保留率高,色香味依然如故,是一项高附加值食用菌产品加工的新技术,大增加了运输距离。通过对香菇产品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的优化研究及其产品分析,总结出香菇真空冷冻干燥加工的工艺过程及其操作技术规范。包括原料的分级预处理冻结升华干燥解析干燥出机检测包装入库等环节。 (四)建立“_徽菇”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技术体系 香菇在商品化处理中,由于菇柄是纤维化,其适口性较差,占香菇重量30左右的菇柄只能作为废料处理。但香菇柄的营养成份,药用成份与香菇基本相同,且菇柄中富含大量的可食纤维,对人体极为有
19、利。因此合理开发利用香菇柄不仅可变废为宝,而且可大大提高香菇种植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本项目依据香菇柄的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开发香菇柄系列食品,其生产工艺简单可行,成品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成本低,投资少经济效益高,适合香菇产地批量工业化生产。 香菇菌糠加工成猪饲料、复混肥料、机制炭以及直接还林还田或入沼气池发酵后还林还田作为经果林、棉田有机肥等多项香菇废料二次、三次转化利用渠道及技术,实现了废料的科学合理、高效利用,极大的提高了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1)经济效益 “_徽菇1号”和“_徽菇3号”香菇,属中温偏低型中熟品种,在_南北多点试验,产量高、品质优、抗性较强、商品性好,适应性广,并
20、具有知识产权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这两个品种首先在_审定并示范推广种植,随着项目的实施已先后在_、_、_以及江西省周边县、市推广种植,配套实施其相应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并建立一级原种和二级原种制种基地。以鲜菇10000公斤/亩计算,市场销售效益可达30000元,较种植传统香菇可每亩增加纯收入20_0元;同时菇柄和菌糠综合利用,每亩可增收300元,因此,种植该香菇品种每亩至少增收2300元以上。项目实施以来,“_徽菇1号”和“_徽菇3号”品种累计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示范种植1000万袋,辐射推广1亿袋以上,产生经济效益6.4亿元以上,农民直接增收约为5900万元。此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居民需
21、求的增加,今后每年该香菇品种可种植推广约1.01.2亿袋,通过加工销售将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除直接给菌农、企业带来增收外,还有力地辐射带动了加工、商贸、运输、服务、原辅材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吸附全县15000多农村劳力就业,带动增收3亿元。在过去以茶叶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山区乡镇,食用菌产值已超过了茶叶的几倍至几十倍,该产业促进了资源合理利用和配置,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优化了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 (3)生态效益 该项目一方面充分利用农、林产业废弃资源,大力示范推广代料栽培徽菇配方与高产栽培技术,年可利用10万亩废弃的秸秆,减少了5000立方米木材的消耗量;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开发、开拓、示范推广废料的综合利用技术和渠道,实现了废料二次、三次利用栽培鸡腿菇、加工野猪饲料、加工机制炭、入沼气池沤肥还林还田等多种用途。年转化利用食用菌废料 6000多吨,在食用菌产业发展提升的同时,促进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实现了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经济效益显著,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该成果的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