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留守儿童帮扶记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留守儿童帮扶记录.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_留守儿童帮扶记录下双乡中学“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着眼于培养留守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时代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地方发展的特色需求出发,注重培养留守儿童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合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遵循以活动促发展的原则,促进留守儿童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以及教师教育观和课程观的更新,为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综合性原则 在活动中,既要对以往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综合;也要关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
2、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性原则 强调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自主性原则 强调留守儿童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解决活动方案、实施过程和表达结果。教师的指导应有利于留守儿童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4、开放性原则 强调面向留守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在时间安排、主题确定、方法运用、活动操作和成果表达等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留守儿童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 5、过程性原则 关注留守儿童在过程中获得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表现,关注不断生成的新的目标和主题,关注实践活动的方法、态度、体验及诚信和尊重知识产权
3、等情况。 三、课程目标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等多方面教育,使留守儿童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使留守儿童获得直接感受并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培养留守儿童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四、组织实施 (一)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严凯 副组长:李庆鹏 组 员:杨丽萍 杨举元 杨永山 吴玉昌 徐春梅 (二)实施策略 为确保社会实践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探索综
4、合实践活动的途径、方法,构建学校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具体采取以下策略: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策略 学校要尊重留守儿童发展的需要。根据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创新性的特点,实践活动要做到内容开放、过程开放和方法开放。通过课内与课外结合,拓宽实践活动的空间,充实实践活动的内容,培养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 2、自主和指导相结合的策略 实践活动要遵照新课程的理念,突出实践活动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实践活动的帮助者,留守儿童是活动的主体。要在引导留守儿童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留守儿童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能力。 3、一般活动和专题活动相结合的策略 在活动中,既有面上一般的团体实践
5、活动,又要重点开展专项课题的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一般与专题结合中,让每一个留守儿童的个性得到发展,从而培养创新性学习能力。 (三)实施过程 1、实施准备 (1)培训教师。对高一年级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参与、协商,与教师共同确立社会实践活动的活动线索与操作方式。 (2)保证课时,落实教师。通过合理统筹,确保留守儿童每学年一周社会实践活动时间。 (3)物质准备。协调学校各部门的工作,为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购置档案袋,存放留守儿童的各类资料、成果和教师对活动的建议、评语,以此记录留守儿童的活动过程和成长足迹。 (4)动员留守儿童监护人,取得留守儿童监护人对课程开设的理解与支持。
6、2、具体内容 (1)组织形式:由学校统一组织,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不少于4人。 (2)时间安排:每学年总数不得少于一周,三年不少于三周。一学年一统计。 (3)活动记录:学校组织的服务活动由学校教导处统一记录,录入综合实践活动档案。 (4)指导留守儿童进行反思。反思是留守儿童将活动经验化为学习心得的关键环节。留守儿童在参加活动后,凭借学习日记、实践活动记录表等形式,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反思,以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5)学分认定:由班主任初步认定,综合课程学分认定小组确认。 (6)活动内容(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及计划灵活有序进行) (A)校内自我服务性劳动:培养生活技能和主人翁意识,如班级值周,参与学校管理
7、,日常劳动,卫生工作等。 (B)请法治副校长或公检司法等部门来校开设法制教育报告;利用寒暑假,组织留守儿童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 (C)社会调研活动。抓住焦点、热点问题,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环保、社情国情民情等调查,引导留守儿童关注社会。如: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调查初中生上网问题调查关于文明礼仪的调查研究家庭教育的调查家庭节能的调查等。 (D)开展常规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化艺术节、体运会等。 (四)评价 1、评价原则 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在评价时必须充分体现新课程综合实践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从有利于提高目标达成度出发,来考虑评价的内容和形式。所以,我们在评价时遵循重过程、重应用
8、、重亲身实践体验、重全员参与的原则。在评价中要着重把握以下几项原则: 一要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将评价贯穿于社会实践全过程。 二要注意评价内容的丰富性。根据留守儿童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实践体验、方法和技能的掌握进行全面评价。 三要注重评价的激励性。结合留守儿童的活动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评价,鼓励留守儿童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形成创新、进取的氛围。 四要强调评价手段的多样性。采取教师评价与留守儿童自评、互评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留守儿童口头评价、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 2、评价内容和方式 (1)对留守儿童学习活动的评价 及格要求: A、能参加活动,不无故缺勤。 B、知识有所
9、拓展,能力有所提高。 C、活动过程中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 D、在活动中能提出有创意建议。 良好要求: A、自觉参与活动,不无故缺勤。 B、知识面明显拓宽,能力有所提高。 C、在活动中能取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D、能参加校级成果展示。 E、在活动中敢于创新,主动关心他人。 优秀要求: A、积极主动参加活动。 B、在活动中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展示。 C、参加校级以上获奖。 D、有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 E、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对教师指导工作的评价 及格要求: A、有活动课程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B、所辅导的留守儿童参与面广、参与率高。 C、有一定的活动
10、组织与辅导能力。 D、有研究精神,写有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E、能起到指导作用,留守儿童反映较好。 良好要求: A、有一定特色的活动计划与总结。 B、所辅导的留守儿童合格率高。 C、有较强的活动组织与指导能力。 D、有论文在校、市级上交流,发表。 E、留守儿童的评价高。 优秀要求: A、能独立组织公开示范活动。 B、所辅导的留守儿童各方面发展较好,有留守儿童在校内外竞赛中获奖。 C、团队精神强,能主动同其他老师研究、设计方案,探讨有效指导。 D、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 (3)对活动过程的评价 主要评价教师指导和组织活动教学的方法是否适当,是否有利于活动课教育目标的实现。 A、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主动活动。 B、师生之间、留守儿童之间广泛交往; C、考虑留守儿童的个别差异,设置活动目标。 D、活动内容能与学科课程整合。 E、活动与社会家庭有机联系。 F、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G、活动气氛活跃、愉悦。 H、留守儿童乐于表现自己,发表见解。 I、在活动中教师起引导作用。 每学年末对综合实践活动对照评价表进行考评,对荣获优秀的指导老师给了一定的奖励。 二一年一月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