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某博物馆藏有一块砖,此砖长30.8厘米、宽26.7厘米、厚4厘米,正面以凸线划为12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A是大一统的王朝B没有自然灾害C人民生活富裕 D社会安定团结解析:“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大意是:四海之内都臣服了,粮食丰收,路上没有逃荒要饭的百姓,由此可知秦朝为大一统的王朝。答案:A2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下列对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兴修初衷是为了抗洪抢险B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C沟通了湘江水系和
2、黄河水系D加快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解析:公元前214年,秦开凿了沟通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的灵渠,便于补充兵员和运输军需物资,有利于岭南地区早日归入中央王朝的管辖,故D项正确。答案:D3说文解字载:“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春秋传曰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也。”据此推断()A早期郡县为诸侯国君封地B西周的分封制已萌发了郡县制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早期郡县与秦朝以来有本质不同解析:从材料可知,周时的郡县是分封给卿大夫的,故A项错误;西周仍是分封制,故B项错误;西周是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是在秦朝实行郡县制后,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郡县,是受封者所得的封地,秦朝的
3、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两者本质不同,故D项正确。答案:D4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的观点是()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的作用。“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都体现出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A、B两项说法错误;D项材料无从体现。答案:C5据秦律置吏率记载,秦朝时国家任免官吏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这反映了()A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B当时政治体制还
4、不够完善C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D国家官吏的腐败现象严重解析:据材料“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可知秦朝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秦朝官僚任免制度的灵活性与政治体制完善与否无关,故B项错误;“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与材料“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秦朝官僚任免制度,而D项“国家官吏的腐败现象严重”属于官僚政治的消极影响及表现,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6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A攻打匈奴,修长
5、城 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 D禅让制解析:秦朝实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治,防止诸侯混战的局面再出现。答案:C7从“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A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B封国制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C中央集权制诞生是历史的必然D战国时期中国政治的剧烈变化解析:材料“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反映的是分封制走向瓦解,“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反映的是君主专制体制下,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专权独断,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分封制走向衰落,但是并未消亡,后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指出中央集权制诞生的必然性,故C
6、项错误;“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反映的是秦朝皇权至高无上,并非战国时期政治的变化,故D项错误。答案:A8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此称谓()A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B体现了皇权上天赐予的神秘性C意在突出皇帝与众不同的地位 D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解析:皇帝专用的称谓表明皇权至高无上,意在突出皇帝与众不同的地位,故C项正确。答案:C9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
7、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B设立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解析:荀子认为,君主应该加强对远近官吏的了解和控制。秦朝时,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10秦汉时期,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丞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解析:皇帝将军国大事都交给群臣讨论,然后丞相把讨论的结果上奏给皇帝,由皇帝裁断
8、。决策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这有利于皇帝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答案:D11汉书载:“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这次改革表明()A汉朝已经解决王国问题B十三部刺史制度开始确立C此时王国出现郡县化倾向D朝议制度有利于决策效率提高解析:依据“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可知,中央控制了王国官吏的任免权,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C项符合题意;当时王国未被废除,A项错误;B项是汉武帝的举措;D项与题意不符。答案:C12位法国著名学者认为:“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
9、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实现了国家统一C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创立三公九卿制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周时已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秦朝时“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应该理解为周朝的分封制到秦朝发展为中央集权制度。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
10、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材料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以上材料据司马迁史记整理材料三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柳宗元封建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从材料中我们可获取哪些信息?(3)材料三反映了秦朝哪种政治制度?简要说明该制度的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解析:本题较为简单,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本题,结合
11、材料和所学知识逐问回答,注意语言的条理性。答案:(1)制度:皇帝制度。(2)制度:三公九卿制。信息: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大臣依皇帝命令办事。(3)制度:郡县制。作用: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国家的统一。(4)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明张燧千百年眼材料二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
12、旧贵族到首都,以监视他们。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2)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有何突出特点和进步意义?(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趋势。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的“周”“诸侯”等词可知是分封制;从“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可知分封制的弊端。第(2)题,从“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知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根据所学回答郡县制特点和进步意义。第(3)题,根据所学回答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趋势。答案:(1)封建:指实行分封制(或“封邦建国”)。弊端;地方权力过大,周王难以控制。(2)制度:郡县制。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或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有效控制;或以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意义: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3)趋势: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或从血缘世袭到皇帝任免);地方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