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3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3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汉代经济重心的分布,最主要的特点是()A.沿长江流域东西延伸B.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C.沿长城两侧东西延伸D.沿运河由北向南延伸【解析】选B。汉代的经济重心主要是在山东和山西经济区,结合课本地图可知这两个地区主要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2.在汉代,江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发展程度相差很大,根本上是因为()A.自然条件的差异B.统治政策的差异C.生产力水平的差异D.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解析】选C。汉代江南地区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这种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是导致与黄河流域差别较大的根本原因。3.我国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A.由内地流向边疆B.由
2、边疆流向内地C.由北方流向南方D.由南方流向北方【解析】选C。由于北方多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因此造成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是由北方流向南方。4.古有“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的说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胡”应该指的是匈奴族B.南方人到现在还会说“晋语”C.北方人和南方人长期交战D.由于少数民族内迁,中原人口向南迁移【解析】选D。文中的“胡”应该泛指北方少数民族,A说法错误,B只是对材料说法的复述,不是“理解”,C与史实不符,排除。5.符合下图所示农业生产分布状况的朝代是()A.西周B.西汉C.晋D.宋【解析】选D。首先需明确图中的江水指长江,然后注意图片中阴影部分大多集中在长江
3、中下游,说明这一地区经济繁荣发展,我国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判定这一时期为宋朝。6.宋朝时,“苏湖熟,天下足”,全国粮食多采购于此。明清时期,粮食多由南方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和东北向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闽粤运销。这一变化反映了()A.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经济B.区域经济多样性日益突出C.长途贩运贸易艰难起步D.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解析】选B。根据“南方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东北”等关键词可以得出明清时期南方某些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农业发达,“向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闽粤运销”反映了南方“江浙闽粤”商品经济发达和农业生产不再局限于粮食作物的种植,正体现了经济多样性,故B正确。二、非选择题(16分)7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第一次大移民发生在公元4世纪左右,原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汉族人便成群结队地离开中原地区搬到了长江以南的江苏和安徽等地区。在第一次大迁徙的150年间,南迁的人口达到了90万人之多。唐代的时候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移民。安史之乱期间又有一大批人离开了北方跑到南方。这次移民所移动的距离更远,跨越了长江下游的江苏、安徽等地,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住下来。第三次大移民发生在12世纪中期。当时的中国处在南北对峙的状态,北方女真人的金政权与南方汉族人的南宋政权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很多人为了逃避战乱移居到南方。这一次,由于浙江、江西等地在上次移民中也居住了很多人口,大批移民只
5、能向更南的方向行走,最终走到了广东、广西、福建,甚至海南岛等更靠南的地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三次移民的特点及影响。【解析】古代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从方向上看,自北向南,直到海南岛等更靠南的地方;从原因上看,受国内政局及民族关系,诸如安史之乱、宋金交战的影响,属于民众为生存自发的迁移。三次移民的影响:从经济上看,促进了南方的开发,经济重心的南移;从民族关系上看,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融合。答案:特点:从北向南移动(或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甚至更南移动);受国内政局及民族关系影响,具有自发性。影响:人口分布渐趋合理;中国的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
6、,共32分)1.胡人多衣皮,而中原地区的人多衣布。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风俗习惯的差异B.经济形态的差异C.气候条件的差异D.传统审美观念的差异【解析】选B。胡人是牧业经济,而中原地区是农业经济,生产的产品不同,表现在服饰上也就会有不同。2.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西汉、西晋时期秦岭淮河以北、以南郡数统计表全国所辖郡数秦岭淮河以北郡数秦岭淮河以南郡数西汉1037429西晋1628676A.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B.政治重心实现了南移C.西汉时的疆域比西晋小D.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解析】选A。根据材料所给数据,不同时期北方和南方郡数统计,由西汉时期的7429到西晋时期的8676,说明南北
7、经济水平差距缩小,故A正确;材料与政治重心南移无关,故B错误;材料与西汉和西晋时期我国疆域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是在南宋时期,与材料及史实均不符,故D错误。3.东晋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C.江南越族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解析】选B。从东汉到西晋后期,由于北方战乱,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带动了江南农业的迅速发展,故B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C、D也为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4.据统计,自上古至隋朝见于记载的88处水利工
8、程中,华北占72处,华南仅占16处。而唐代见于记载的212处水利工程中,华北占101处,华南占111处。这说明()A.南方水利技术超过北方B.南方农业地位上升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D.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解析】选B。从材料看,唐代南方的水利工程较多,反映了南方农业地位的上升,故选B。5.下列哪些城市的兴起不能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A.东晋、南朝建康人口上百万B.长安、洛阳是唐前期最发达的城市C.南宋“苏湖熟,天下足”D.北宋定汴京为国都【解析】选B。长安、洛阳是我国北方的重要城市,唐朝时期它们是最发达的城市只能说明经济重心仍在北方;A、C是南方经济发展及经济重心南移的直接表现,D北宋把汴
9、京定为都城,是因为要依靠汴水运输南方的粮食,也符合题意。【补偿训练】贞观年间,南方人口一度超过北方,成为自汉代以来长达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的第一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开疆拓土移民戍边B.经济重心移至江南C.隋唐之际北方战乱D.安史之乱北人南迁【解析】选C。要分析贞观年间,南方人口一度超过北方的主要原因,应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故选C。6.(2018海南高考)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A.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B.加剧了土地兼并C.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D.刺激了人
10、口南迁【解析】选C。依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可知梯田适应了南方地形,顺势而为的做法有利于南方农业的持续发展,故C正确;新航路开辟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A与唐宋时期不符;材料主要描述的是南方因地制宜地开发土地资源,与加剧了土地兼并无关,故B错误;唐宋时期人口南迁推动了梯田的开垦,而不是开垦耕地刺激了人口南迁,故D错误。【补偿训练】唐宋时期,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面食种类不断增加,包子、馒头、千层饼等已出入寻常百姓家,从而出现“饮食混乱,无南北之分”的现象。这反映了()A.南北经济交往密切B.经济南移趋势明显C.饮食文化日益丰富D.耕作技术不断
11、提高【解析】选B。南北经济交往密切与材料中仅强调江南一带变化不符,故A错误;根据材料得出唐宋南方经济获得发展,进而出现饮食方面的变化,故B正确;饮食文化日益丰富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错误;耕作技术提高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错误。7.北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关于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A.显示政府对南方农业生产的重视B.水利工程大多位于人口迁出地区C.可看出粮食作物生产中心的转移D.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地方【解析】选C。经济重心的转移导致政府对南北方水利工程项目的投入力度变化,故A错误;北宋以后南方相对
12、安定,人口呈现出南迁趋势,故B错误;经济重心的转移导致政府对南北方水利工程项目的投入力度变化,南方地区成为粮食生产的中心区域,故C正确;湖南、云南工商业发展相对落后,故D错误。8.“自板印经史之流行,寒士得书日易,此与教育之普及,相辅相成。当时尤有一事可注意者,即书籍之保存,多在东南,此区域均为寒士之新土。北方大族之旧乡,书籍反见残缺。”南北这一反差折射出()A.南方印刷技术更为发达B.北方士人耻于科举致仕C.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态势D.门阀士族退出政治舞台【解析】选C。首先,判断题中“这一反差”指“书籍之保存,多在东南”与“北方大族之旧乡,书籍反见残缺”。由此得出:第一,从前,北方“大族”文化兴
13、盛,第二,现在,南方作为“寒士之新土”,在书籍数量方面超过北方,从这两点出发,得到文化重心的南移,故C正确。二、非选择题(18分)9.运河漕运关系王朝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日伴着新兴的大一统帝国而生的客观形势之下,有开辟这一条沟通南北的运河之必要运河之于唐宋帝国,如动脉之于身体,它的畅通与滞塞,往往都足以影响到国运的兴隆和衰替。全汉升唐宋帝国与运河材料二辞海释:漕运者,水道运粮也。它是指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元代漕运河运、海运并举,而以海路为主。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规定漕运全部经由内河,停止海运,漕运全由运河承担
14、。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黄河占道,运河淤塞,朝廷存在河运海运之争,但还是河运一派占优势。明清漕运有州县“收米一石止作七八斗”,“每办一漕,额多之州县官立可富有数十万之巨资”,“吞艘行数千里之运河,过浅过闸有费,督运催攒有费,淮安通坝验米有费,丁不得不转索之官,官不得不取赢于民”,“每漕一石抵都,常二三倍于东南之市价”。根据运河史话资料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运河开凿的历史条件。(8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元明清三代统治者重视运河漕运的客观原因,指出明清时期漕运方式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阶段漕运方式变化给明清历史发展带来的影响。(10分)【解析】第(1)题政治上,新兴的大一统
15、帝国中央集权的加强,能够集中力量投入大运河开凿;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沟通南北经济的需要。第(2)题政治中心在北方,而经济重心在南方,沟通南北经济的需要,使元明清三代统治者重视运河漕运;“收米一石止作七八斗”“每办一漕,额多之州县官立可富有数十万之巨资”“每漕一石抵都,常二三倍于东南之市价”,说明明清时期漕运方式存在压迫百姓、滋生腐败、成本过高等弊端;明清停止海运,中国海外贸易走向衰落,走向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答案:(1)条件:大一统王朝的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作用,南方经济的发展,沟通南北经济的需要。(2)原因: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弊端:运河漕运,官吏盘剥百姓;滋长腐败;陈规杂税,背离市场。影响:海洋意识薄弱,海洋航海技术由领先逐步落后;中国逐步走向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