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这说明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安全B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C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解析:据材料“欧共体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可知欧洲走向联合是为了自身安全和经济发展,故选B项;A、C两项仅反映了材料的一个方面,不够全面,排除;D项未在材料中体现,排除。答案:B2近代以来,法德两国因多次作为战争对手而结下巨大民族仇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德这对政治宿敌之间的矛盾开始化解,其重要标
2、志是()A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B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D欧洲共同体的正式形成解析: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故A项正确;其他几个共同体都是在此之后建立的,不是法德矛盾化解的开始。答案:A3早在1944年3月他(戴高乐)提议在共同的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西方集团”,“它的动脉是英吉利海峡、莱茵河和地中海”。“西方集团”的组建始于()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经济共同体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D欧洲共同体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方集团”指的是走向联合的欧洲,综观四个选项,成立最早的是欧洲煤钢共
3、同体,它是欧洲一体化的开端,故A项正确。答案:A41965年4月8日,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6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该条约促成了()A欧洲开始走上联合道路B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C西欧国家间的经济合作D欧洲经济和政治的联合解析:欧洲开始走上联合道路是1951年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故A项错误;布鲁塞尔条约促成欧洲共同体的成立,而欧洲经济共同体仅仅是它的三个来源之一,故B项错误;欧洲共同体是西欧经济一体化产物,而欧盟(1993年)进一步促进了欧洲的政治合作,故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C5某学生制作了“欧洲联合三步曲”的表格,其中有两处没有完成,
4、请你帮他完成()时间标志意义第一步20世纪50年代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启联合之门第二步20世纪60年代加强经济合作第三步20世纪70年代“用一个声音说话A.欧洲共同体加强政治联合B欧洲共同体加强思想联合C“北约”加强政治联合D“北约”加强军事联合解析:“北约”是美国主导成立的针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军事政治集团,排除C、D两项;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世纪70年代起,欧共体国家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了共同政策,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故选A项。答案:A6著名的丰田汽车公司,1951年前还是个只能生产卡车的工厂,而且
5、已濒临破产,甚至由于准备裁员而引发了劳资冲突。但该公司在1951年就一举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发展得更快。丰田汽车公司的这种转变与下列哪一事件密切相关()A第二次世界大战 B朝鲜战争C苏联入侵阿富汗 D越南战争解析: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经济得以恢复和好转,因此B项正确;A、C两项明显错误;越南战争的发生也有类似的作用,但是在时间上不符合,D项错误。答案:B71964年日本东京举办了第18届现代奥运会,1970年又在大阪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这在亚洲都是第一次。对其合理的解释是()A日本经济崛起和综合实力增强B日
6、本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C日本已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D日本得到了亚洲邻国的高度认同解析: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综合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奥运会和世博会在日本举办即其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体现,故选A项;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B项和C项说法错误;到目前为止,日本还未得到亚洲邻国的高度认同,故D项错误。答案:A8某论文的分级标题有:一、以亚洲外交为出发点,力争首先成为亚洲盟主;二、以日美关系为基本点,着力开展大国外交;三、以联合国外交为重点,极力增强国际影响力;四、调整防卫战略,加强军事力量。该论文的主题应是()A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现B
7、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C日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D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战略措施解析:从论文中分级标题可以看出,它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外交措施,其目的是提高政治地位,成为政治大国,所以D项正确;论文标题中并没有涉及欧洲和美国的国际地位及多个政治力量的崛起,故A、B两项错误;日本外交在很大程度上仍与美国息息相关,而且“调整防卫战略,加强军事力量”与和平外交相矛盾,故C项错误。答案:D9第一届不结盟运动筹备会议,决定了有资格受邀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五条标准,其中一条写道:“不得是与两大阵营有关的区域性或双边条约的成员。”这说明不结盟运动()A排斥与美苏结盟的国家B排斥资本主义国家C排斥
8、新兴独立国家D排斥社会主义国家解析:根据材料得出排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结盟的国家,故A项正确。答案:A10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殖民化运动的进行、亚非地区的独立运动和不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苏之间的对抗,而且在两极格局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多极的力量。下列最能反映这种力量生长的是()A日本崛起B不结盟运动兴起C中国振兴D欧共体的成立解析: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亚非拉国家相继获得独立,促进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不结盟运动主张实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冲击了两极格局,B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与题干中“非殖民化运动的进行、亚非地区的独立运动”不符
9、。答案:B11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由此可知,不结盟运动奉行的政策是()A非集团、不结盟 B求同存异C反对美苏霸权主义 D和平共处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反对集团政策”“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可以判断A项正确。答案:A12不结盟运动现有100多个成员国,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2016年第十七次首脑会议提出:不结盟运动将继续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和“去帝国主义”方向发展。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第三世界的崛起推动世界格局发展B发展中国家开始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10、C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间的集团D中国的加入壮大了不结盟运动规模解析:参加不结盟运动的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推动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A项正确;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B项与题干主旨不一致,错误;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故C项错误;中国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但并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所以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13在两极格局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西欧六国经济增长率为5%,日本高达11.2%,都高于美国的4.1%
11、。70年代初,就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而言,美国为24.36%,欧共体为20.12%;就出口额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而言,美国为13.4%,日本为6.4%,欧共体为33.7%。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但一些独立的亚洲国家首先提出要独立于大国集团之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的启发下,铁托等人萌发了组织不结盟运动的想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的变化。这一变化对国际关系格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不结盟运动的认识。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20世纪六七
12、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第(1)问,第一小问应依据材料信息进行归纳,关键是明确西欧、日本、美国经济实力的变化;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问,应从不结盟运动的背景、内容、实质及其作用等方面简要说明。答案:(1)变化:西欧六国、日本的经济增长率都高于美国;欧共体的出口额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是美国的两倍多;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欧共体与日本实力增强,美国实力相对下降。影响: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2)认识: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和非集团的原则和宗旨;不结
13、盟运动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广大亚、非、拉国家通过不结盟运动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率国名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增长率(%)6.75.65.32.99.63.5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各项指标(所占百分比)美国日本西德法国工业产值37.89.4510.16.5出口贸易15.26.912.26.4黄金外汇储备15.55.214.65.3(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2)导致上述特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特点在政治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析:阅读两个表格时,应根据表格数据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及美国的相对衰落,然后结合有关知识回答第(1)题即可。第(2)题,通过分析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影响回答即可。答案:(1)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2)原因: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迅速恢复,西欧国家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战后的日本通过民主化改革,重视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加上美国的支持,经济得到了很快发展;美国经济发展放缓,陷入越战泥潭。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的霸权地位开始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