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定向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763293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定向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定向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定向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定向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定向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遗传育种过程中,没有改变遗传物质的是( )A将本地黄牛与引进的荷斯坦-弗里生奶牛杂交,选育出高产奶

2、牛B载人航天飞船携带的植物种子接受宇宙射线,用于诱变育种C用无刺的花椒枝条作为接穗进行嫁接,培育出便于采摘的无刺品种D用高产易倒伏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获得高产抗倒伏小麦2、下列关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有性生殖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B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C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变异的特性,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遗传的特性D植物的嫁接属于无性生殖,嫁接成活的原理是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3、人们采用嫁接的方法在一株桃树植株上,获取了多种口味的桃子,下列生殖方式与之相似的是( )A“试管婴儿”的

3、诞生B用种子繁殖大豆C用块茎繁殖马铃薯D高产杂交水稻的培养4、2004年,我国辽宁发现了一枚睡姿恐龙化石,被命名为“寐龙”。古生物学家注意到化石呈现的睡姿与鸭、鹅的姿势很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鸟类的睡觉姿势很有可能“继承”自恐龙B行为学研究也能作为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C化石可以揭示史前动物的形态、习性等信息D现存的各种鸟类一定是由寐龙进化而来的5、据依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现代长颈鹿的颈很长是经常吃高处树叶的结果B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变异C桦尺蛾因环境污染产生了深色的有利变异D雷鸟的保护色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6、图中,萝卜的地上部分呈绿色,地下部分

4、呈白色,对这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产生这种差异只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B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细胞内控制性状的基因不同C萝卜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用地下白色部分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后代,光照后仍为白色7、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类群是( )A原始藻类植物B原始苔藓植物C原始蕨类植物D原始种子植物8、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色盲、血友病、佝偻病都属于遗传病B遗传病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C近亲结婚会大大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D遗传咨询不能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9、将一块马铃薯切成多块栽植到土壤中可育出幼苗,这种繁殖是利用了植物体的( )A根B茎C叶D种子10、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

5、动物的保护色是( )A环境变化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人工选择的结果D生存斗争的结果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染色体是由_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前者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2、生殖是指生物产生_和_种族的过程。3、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整体来看,它们结出的果实将会怎样呢?你做出推测的依据是什么?4、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_和_差别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5、_与子代,_与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做变异,变异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两种。某对色觉正常

6、的夫妇生下一个色盲的儿子,这种变异是由_改变引起的,属于_的变异。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达尔文建立了进化论。 (_)2、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_)3、构成人体的细胞形态不同,染色体数目也不相同。(_)4、生物圈中物种丰富,如果没有遗传,生物物种是不可能延续的。(_)5、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所以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水生动物。(_)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1、下面是“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活动设计。请回答:(1)大花生与小花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且大花生的种子大小也不尽相同,小花生的种子也是大小不一,这都属于生物的_现

7、象。(2)随机取大、小品种的花生各30粒来做探究,随机取30粒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_。(3)有的花生长一些,有的花生短一些,测花生的_轴长度,做好记录。描点连线,画分布图,求平均值。(4)比较大、小品种花生的分布范围和平均值,我们知道,大花生平均值大于小花生平均值,说明花生长短的性状受_控制。(5)同一品种的花生之间长度也有差异,说明花生长短的发生也受_影响,这种变异属于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2、某班学生用乒乓球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问题。实验步骤如下:甲桶中装入40个白球,乙桶中装入白球和黄球各20个,分别摇匀;分别从甲、乙两桶中随机抓取一个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球

8、的组合,将抓取的乒乓球放回原桶,摇匀;重复步骤30次,全班分7个小组实验记录结果如表:1234567合计白球和白球组合1613151415614白球和黄球组合14171516152416(1)黄球模拟的生殖细胞是_(填“精子”或“卵细胞”),如果抓出“白白”,表示的性别为_。(2)该实验属于_(填“对照实验”或“模拟实验”);重复步骤30次的原因是_。(3)在做统计数据分析时,对表格中第6组的数据应该保留还是舍弃?_;根据实验结果,从而得出的结论_。3、紫背天葵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菜农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处理的方法,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为了提高成活

9、率,在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哪种处理方法更容易使茎段成活。(1)做出的假设是_。(2)实验步骤:准备20支生长良好的紫背天葵枝条,将它们剪成相同的茎段。将以上准备的茎段分成均等的两份,分别标上标签A与B。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_;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_。将两组的茎段插入沙性土壤中,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茎段,看哪组先长出新叶,作好记录。(3)预测结果得出结论:若_组先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更容易成活,若_组先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更容易成活。(4)与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相比,紫背天葵采用扦插处理的方法繁殖有

10、哪些优点?_、_。(请列举两点)4、草地贪夜蛾(图 1 所示)是入侵我国的农业害虫。(1)据图1可知草地贪夜蛾生活史与家蚕发育过程相似,均为_发育(填写“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草地贪夜蛾生活史_时期啃食庄稼,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最为严重。(2)生产中常用天敌对害虫的控害能力评估防治效果。为评估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科研工作者进行了下列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注:控害能力数值越大表明天敌对该种害虫的防治效果越好)草地贪夜蛾幼虫龄期七星瓢虫的控害能力相对值1龄280.6532龄44.312由表1数据可知,七星瓢虫对_的防治效果更好。(3)科研人员进一步将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与七

11、星瓢虫按表2所示比例组合,每种组合放置于相同规格的培养皿中、24小时后统计并综合A、B组数据,得到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日捕食量,结果如图2所示。表2组别每个培养皿中草地贪夜蛾幼虫与七星瓢虫数量比例A组50:1100:1150:1200:1300:1400:1B组50:0100:0150:0200:0300:0400:0 表2-A组中的七星瓢虫均需进行24小时饥饿处理,其目的是_。在有限的空间内,草地贪夜蛾存在一定的自然死亡及种内斗争,因此表2中设置B 组实验的目的是_。据图2可知,随着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密度的增加,七星瓢虫日捕食量的变化趋势是_。(4)七星瓢虫在捕食时也存在种内斗争及

12、干扰。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采用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生物防治,应考虑到_等因素,以达到最佳防控效果。-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高产奶牛人工选择培育;抗倒状高产小麦杂交(基因重组);太空椒诱导基因突变;高糖甜菜染色体变异。【详解】A将本地黄牛与引进的荷斯坦-弗里生奶牛杂交,选育出高产奶牛,原理是基因重组,改变了生物的遗传物质,A不符合题意。B载人航天飞船携带的植物种子接受宇宙射线,用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改变了生物的遗传物质,B不符合题意。C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

13、定。所以,用无刺的花椒枝条作为接穗进行嫁接,培育出便于采摘的无刺品种,没有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C符合题意。D用高产易倒伏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获得高产抗倒伏小麦,原理是基因重组,改变了生物的遗传物质,D不符合题意。故选C。2、C【分析】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无性生殖的优点: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3有性

14、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详解】A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A正确。B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B正确。C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C错误。D植物的嫁接属于无性生殖,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D正确。故选C。3、C【分析】(1)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15、例如利用种子进行的繁殖。(2)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详解】A试管婴儿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错误。B种子繁殖大豆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错误。C用块茎繁殖马铃薯,这种生物的生殖方式与人们采取用嫁接的方法在桃子植株上获取多种口味的桃子相似,均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这种生

16、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正确。D高产杂交水稻的培养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错误。故选C。4、D【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详解】A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比较“寐龙”的睡姿与鸭、鹅的姿势很像,说明鸟类的睡觉姿势很有可能“继承”自恐龙,A正确。B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通过比较“寐龙”与鸭、鹅的睡姿可知,行为学研究也能作为研究生物进

17、化的证据,B正确。C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化石可以揭示史前动物的形态、习性等信息,C正确。D现存的鸟类物种多种多样,不一定都是由寐龙进化而来的,鸟类是由原始爬行类进化来的,D错误。故选D。5、D【分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详解】A颈长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

18、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因此,长颈鹿的颈很长,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B细菌原来就存在着变异,不是抗生素使细菌发生了定向变异,B错误。C环境颜色的改变对桦尺蠖的体色进行了选择,桦尺蠖黑化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现象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保护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如冬天雪鸟在雪地上活动,体色接近雪的颜色为白色,夏天雪鸟在土地上活动,体色接近

19、地面颜色。雪鸟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D。6、C【分析】同一植株的不同体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组成,但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可能导致其表现型不同。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萝卜的根长在地上的部分能接受光的照射,能够形成叶绿素,故颜色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地下部分不能够接收到阳光的照射,不能形成叶绿素,因而是白色的。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萝卜的遗传物质相同,而表达的性状不同,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详解】A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产生题干所述差异是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A错误。B同一植株的不同体

20、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组成,故萝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细胞内控制性状的基因相同,B错误。C由分析可知:萝卜根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有光、无光)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D若用地下部分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该试管苗的基因组成和原萝卜相同,故在同样环境下种植,萝卜长在地上部分呈绿色,地下部分呈白色,D错误。故选C。7、A【分析】此题考查对植物进化的认识。原始藻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详解】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有叶绿体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体的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些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就分别进化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植物进化历程:原始藻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种子植

21、物包括祼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因此,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类群是原始藻类植物。故选A。8、C【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人类的疾病有显性基因控制的,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就是显性遗传病;也有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如血友病、白化病等。【详解】A色盲和血友病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佝偻病是缺乏维生素D或钙引起的营养缺乏症,A错误。B人类的疾病有显性基因控制的,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就是显性遗传病;也有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如血友病、白化病等,B错误。C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

22、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 能性较大,C正确。 D遗传咨询主要利用人类遗传病学、基因诊断技术和数据,对不孕不育、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患者服务,以及产前诊断,结婚,妊娠,生产和婴儿保健的指导。遗传咨询能 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D错误。 故选C。9、B【分析】马铃薯是块茎,将其分割成块种植,利用的是植物体的茎。【详解】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将一块马铃薯(块茎)切成多块栽植到土壤可育出幼苗,这种繁殖是利用了植物体的茎来繁殖。故选B。10、B【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

23、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动物的保护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详解】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1、DNA【详解】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很长的双螺旋分子,上面线

24、性排列着多个基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2、后代 繁衍 【分析】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生物的生殖主要分为两类,即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详解】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3、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地上,其果实将会变小;小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其果实会长大。因为环境的变化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详解】引起变异的原因有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而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

25、不能遗传。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有的是由环境引起的。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仅由环境引起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任何性状都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若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地上,其果实将会变小;小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其果实会长大。因为环境的变化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4、形态结构#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 【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详解】变态发育指动物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

26、个体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如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像蝗虫这样它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因此,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5、亲代 子代 遗传物质 可遗传 【详解】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做变异,变异可分为

27、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两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某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色盲的儿子”,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三、判断题1、正确【详解】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建立了进化论,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故答案为正确。2、正确【分析】此题考查生命起源的知识,据此作答。【详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

28、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氢气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现在的地球已经不能再形成原始生命了,因为已经不具备当时的原始地球条件了。故题干说法正确。3、错误【详解】构成人体的细胞,其

29、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着差异,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目保持一定。如正常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的染色体是12对,因此,同种类的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相同的。故题干说法错误。4、正确【详解】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传递给下一代的现象,也就是子代与亲代之间某些性状表现出相似的现象。遗传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通过生殖实现的即亲代的遗传物质通过生殖传递给下一代,使子代具有了亲代的部分遗传物质,而遗传物质决定性状,从而使子代表现出亲代的某些性状。任何一种生物要繁衍下一代,都离不开生殖,都离不

30、开遗传物质的传递;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极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但不论是DNA还是RNA,它们都可以通过复制传递给下一代,因此遗传是普遍存在的。如果没有遗传,生物物种就不能延续繁衍。题干说法正确。5、错误【详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

31、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可见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是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演变来的。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单细胞的水生藻类,而不是单细胞的动物,因为动物体内无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获取植物为食。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四、实验探究1、变异 偶然性,减小误差 长 基因(遗传物质) 环境 不可遗传 【分析】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

32、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指的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因而能够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指的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详解】(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大花生与小花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且大花生的种子大小也不尽相同,小花生的种子也是大小不一,这都属于生物的变异现象。(2)随机取大、小品种的花生各30粒来做探究,随机取30粒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误差,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准确。(3)有的花生长一些,有的花生短一些,测花生的长轴长度,做好记录。描点连线,画分布图,求平均值。(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比较大、小品种花生的分布范

33、围和平均值,我们知道,大花生平均值大于小花生平均值,说明花生长短的性状受基因控制。(5)同一品种的花生之间长度也有差异,说明花生长短的发生也受环境影响,这种遗传物质没有改变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点睛】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环境引起的,有的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2、精子 女性 模拟实验 可以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 保留 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 【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

34、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2)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和Y两种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X的染色体。【详解】(1)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即含X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因此用白、黄球模拟男性的精子,白色的代表X的精子,黄色的球表示Y精子,因此甲桶的球代表女性生殖细胞。如果抓出“白白”,则表示性染色体组成为XX,则为女性。(2)该实验是模拟人的性别比例探究实验。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

35、,因此每个小组都要重复抓取30次而不是一、两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3)因为是随机取得,数据都是合理的,所以在做统计数据分析时,对表格中第6组的数据应该保留。处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的结论:由表中的数据得到:白白:白黄=93:1171:1,因此该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点睛】解题关键是理解性别的遗传以及探究实验的环节。3、(1)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更容易使茎段成活(或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更容易使茎段成活)(2) 水平切口 斜向切口 (3) A B (4) 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繁殖速度快等(合理即可) 【分析】(1

36、)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科学探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要研究的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在用植物的茎进行扦插繁殖时,要对茎做一定的处理。一般茎段保留两个节,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以减少伤口水分的蒸发,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利于增加吸水的面积,也易辨别正反方向。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使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降低了蒸腾作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下一个节要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便于留下伤口,容易形成愈伤组织,易于生根,扦插时要将下一个节埋入土中。【详解】(1)本实验要探究的是:茎段

37、下方切成水平切口更容易成活,还是切成斜向切口更容易成活?针对探究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更容易使茎段成活(或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更容易使茎段成活)。(2)这一步主要是设计对照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本实验中除了茎段下方的切口方向不一样,其它条件要都一样。因此可以设计为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3)预测结果得出结论:因为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的是水平切口,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的是斜向切口。因此若A组先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更容易成活,若B组先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更容易成活。(4)扦插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

38、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与用种子繁殖的有性生殖相比,其优点是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4、(1) 完全变态 幼虫 (2)一龄幼虫(3) 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防止饥饿程度对实验的干扰 起对照作用 逐渐增加 (4)种内斗争【分析】(1)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1)据图1可知草地贪夜蛾生活史与家蚕发育过程相似,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草地贪夜蛾生活史与家蚕相似,据分析可知其幼虫期啃食

39、庄稼,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最为严重。成虫几乎不食,主要交配繁殖,成虫长有翅,因此大大提高了其迁移扩散的能力。(2)七星瓢虫的控害能力相对值1龄为280.653、2龄为44.312,据题干可知:控害能力数值越大表明天敌对该种害虫的防治效果越好。因此七星瓢虫对一龄幼虫的防治效果更好些。(3)七星瓢虫均需进行24小时饥饿处理,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个别七星瓢虫因吃饱原因,而不进食影响实验效果,排除饥饿程度这一变量的影响;设置B组的目的是形成以七星剽虫为变量的对照组,使得出的实验结论更准确;根据(2)可知七星瓢虫对一龄幼虫的防治效果更好,因此随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密度的增加,七星瓢虫日捕食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4)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生物防治,应考虑到种内斗争等因素,如果投放的七星瓢虫过多,会导致种内斗争等现象发生,使杀灭害虫的能力大大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