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难点解析试题(含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难点解析试题(含详解).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 压强难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轻质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现从容器中抽出部分甲并沿水平方
2、向切去部分乙后,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若甲、乙减少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Am甲一定等于m乙Bm甲一定大于m乙Cm甲可能小于m乙Dm甲一定小于m乙2、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1中,在玻璃管内灌满水是为了排尽管内空气B图2中,在把玻璃管倒放入水银槽内时,要等管口浸没在水银内时松开堵玻璃管口的手C图3中,托起水银柱的是大气压D图4中,倾斜玻璃管,会使得测量大气压变化3、图中的物理现象,不能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A甲图中,水翼船行驶时,水下的水翼使船身露出水面B乙图中,孔明灯升上了天空C丙图中,“香蕉球”的运动轨迹是弧线D丁图中,针筒里吹出的高速
3、气流可以把瓶子里的水“吸”上来并喷出4、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现沿水平方向均切去相同厚度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则()Am甲 m乙,p甲 p乙Bm甲 p乙Cm甲 m乙,p甲 p乙Dm甲 m乙,p甲 p乙5、如图所示,两个足够高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A、B(底面积)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和乙,它们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下列选项中,能使甲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操作方法是()A分别倒入相同深度的液体甲和乙B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和乙C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和乙
4、D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和乙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7、实心圆柱体甲、乙分别竖放于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均为,若将甲叠放在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为。现将乙叠放在甲上,则甲对地面的压强为()ABCD8、如图是一个足够长,粗细均匀的U形管,先从A端注入密度为A的液体,再从B端注入密度为B、长度为L的液柱,平衡时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为 。现再从A端注入密度为c液体,且c0.5B,要使左右两管的
5、液面相平,则注入的液柱长度为()ABCDL9、如图所示,小长方体甲叠放在大长方体乙上且充分接触,它们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重,下表面的面积为;乙重,下表面的面积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对乙的压力就是甲受到的重力B乙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乙受到的重力C甲对乙的压强大小为D乙对桌面的压强大小为10、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50NB空气的密度大约为1.29103kg/m3C一名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双脚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D单个新冠病毒的质量约为5g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如图所示,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
6、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则甲核桃受到乙核桃的弹力是由于_核桃的形变产生的,在甲、乙的接触处,甲核桃受到的压强_乙核桃受到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剪刀、斧头要磨得锋利是通过_受力面积,而_压强。书包带宽些好,因为这样肩膀的受力面积_,肩膀受到的压强_。(填“增大”或“减小”)3、紧闭车窗的汽车行驶在无风的雪天,如果打开一侧的车窗,汽车外面的雪_(选填“可能”或“不能”)飘进车里,这是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窗外空气流速_车内空气的流速,车窗外空气的压强_车内空气的压强的缘故(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如图所示,A、B两个高度相等,底面积不同的薄
7、壁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相等,则两夜体密度关系甲_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关系p甲_p乙。若在两容器中再倒入原液体至倒满,则容器底受到压力的增加量F甲_F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如图所示,A为边长0.1m的正方体,重5N,B为粗糙水平面,F为竖直作用在A上的力,大小为6N,则图甲中B所受压力为_ 牛,受到的压强是_ Pa,图乙中B所受到的压强为_ Pa。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如图所示,柱形薄壁容器甲和均匀柱体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2S。已知甲容器中盛有0.3米高的水,柱体乙的质量为2千
8、克。求:求甲容器中距水面0.1米处水的压强p水;(_)若乙的体积为1103米3,求乙的密度p乙;(_)现有物体A、B、C(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表所示),请选择其中的一个物体 _,把物体放入甲容器中(水不溢出)和放置在柱体乙上面,使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与柱体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比值最大,求这个最大比值。(_)物体密度体积A4p水1.5VB3p水2VC0.5p水V2、一辆汽车自重4t,当它在水平路面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自重的0.05倍,车轮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1000cm2。求:(1)该汽车受到的重力大小(取g=10N/kg);(2)以该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的牵引力;(3)
9、以该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大小(不考虑因行驶对地面压力大小的变化)。3、如图为运载“渣土”的某型号载重车的示意图。(1)为保证交通安全,交管部门规定“渣土车”在市区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3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渣土车”行驶6000m至少需要多少时间?(2)图中的6轮“渣土车”装载渣土后总质量为18t,则该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为多少?假设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恒为0.02m2,则该车装载渣土后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g取10N/kg)4、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酒精和某种液体,液体深0.08米,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784帕,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
10、1)求容器A中酒精的深度。(2)求容器B中液体的密度。(3)若从容器A中抽出部分酒精,使容器A中酒精的液面与容器B中液体的液面等高,求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5、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kg的容器内装有5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m2(g取10N/kg),求:(1)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2)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3)水对A点的压强;(4)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利略则认为:运动的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到底谁说得对呢?为
11、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a)为了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要使小车到达水平面初速度相同应将小车从 _(选填“相同”“不同”)高度静止释放;(b)请将小明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整:在较平滑木板上运动时,速度减小得较慢;这是因为小车受到的阻力较 _的缘故,根据实验,再科学推理出小车若不受阻力,将做 _运动;(c)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总结,全面的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即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之为 _定律;(2)利用身边的物品也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利用一块海绵和一满瓶矿泉水进行了实验探究;
12、(a)小亮将矿泉水瓶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实验现象如图图所示,他是通过观察 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有关;(b)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在图乙实验的基础上,他接下来的操作是:_,然后将矿泉水瓶倒立放在海绵上进行比较。2、压强是表示_的物理量。用1200牛的压力作用在3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_帕,它的物理意义是表示每平方米受力面积上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根据题意,由可得,如图所示,所以,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故所以。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根据题意,由可得,而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即假设为V,由密度公式可知剩余
13、的质量分别为,所以,又因为原来的质量,故甲减少的质量一定小于乙减少的质量,即m甲一定小于m乙,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D【详解】A在玻璃管内灌满水是为了排尽管内空气,使测量结果准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把玻璃管倒放入水银槽内时,要等管口浸没在水银内时,松开堵玻璃管口的手,防止空气进入影响测量结果,保证管内液面上方为真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银柱是由大气压托起的,即大气压支持了水银柱使管内液面高出管外液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长度将增大,高度不变,测量大气压不会变化,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B【详解】A水翼船行驶时,水下的水翼上下
14、表面水的流速不一样,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使船身露出水面,故A不符合题意;B孔明灯升上天空,是因为加热了灯里面的空气,使得里面的空气密度减小,总质量减少了,那么空气浮力就比孔明灯的重力大,所以合力向上,使得灯飞上天。不能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故B符合题意;C“香蕉球”的运动轨迹是弧线的原因是球一边前进一边自转,会造成球两边的空气流速不一样,空气流速快的一边的气压比空气流速慢的一边的气压低,所以球就会向气压低的一边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针筒里吹出的高速气流,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使吸管口的压强变低,从而瓶子里的水向上喷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B【详解】由图示知,两个正方体的底
15、面积及高度关系为S甲S乙,h甲h乙切去相同厚度,甲、乙减少的重力分别为G1=m1g=甲S甲h,G2=m2g=乙S乙h据题意有甲S甲h=乙S乙h则有甲S甲=乙S乙而甲、乙的质量m=Sh所以m甲m乙设甲、乙的边长分别为a和b,则有甲a2=乙b2据得,而ap乙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5、A【详解】根据题意,由压强公式可知,由,故由柱形容器液体对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即由可得由于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根据密度公式可知A分别倒入相同深度的液体甲和乙,则甲和乙分别增加的压强为,由,则,原来压强相同,A增加的大于B增加的,即增加后甲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故A符合题意;
16、B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和乙,即则由压强公式可得,又,则原来压强相同,A增加的小于B增加的,即增加后甲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D原来液体体积相等,即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由,则当改相同体积时,改变后的液体压强分别为,由可得所以。即容器底部压强仍然相等,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6、A【详解】由题意知,两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则液体的密度相同,由pgh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又因为容器底面积相等,由FpS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7、A【详解】实心圆柱体
17、甲、乙分别竖放于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分别等于其重力,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乙=F乙S乙=G乙S乙=2p0 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F甲S甲=G甲S甲=2p0 由可得 G甲G乙=S甲S乙 若将甲叠放在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甲、乙的重力和,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乙=G甲+G乙S乙=6p0 除以式,并整理可得G甲G乙=21 由得S乙S甲=12 乙叠放在甲上,则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G甲+G乙S甲=p 除以式得出S甲S乙=6p0p 由,故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S乙S甲6p0=126p0=3p0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8、A【详解】从A端注入密度为A的液体,再从B端注入密度为B、长度为L的液
18、柱,由液体压强公式,平衡时BgLAg(L0.5L)化简得 A2B 设C液体的深度为h,左右液面相平时BgLAg(Lh)+Cgh 又已知 C0.5B 将代入得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9、D【详解】AB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这二个力产生的原因和作用的方向不同,只有当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所以,甲对乙的压力大小为F甲=G1,乙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F乙=G1+G2故AB错误;CD甲对乙的压强大小为乙对桌面的压强大小为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0、C【详解】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其体重大约为
19、G=mg=50kg10N/kg=500N故A不符合题意;B气体的密度一般比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小得多,空气的密度大约为1.29kg/m3,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体重在G=500N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0.04m2左右,双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约为故C符合题意;D单个病毒的体积很小,人肉眼看不到,质量也很小,约10-15g,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1、乙 等于 【详解】1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因此乙核桃的弹力是由于乙核桃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2甲对乙的力与乙对甲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力的大小相等,在甲、乙的接触处受力面积相等,根据可知,两核桃相接触部位受
20、到的压强相等。2、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详解】12因为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所以剪刀、斧头的刃要磨得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而增大压强。34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所以书包带宽些好,因为这样通过增大受力面积,而减小肩膀受到的压强。3、不能 大于 小于 【详解】123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当汽车行驶在无风的雪天时,打开一侧的车窗时,车窗外空气相对于车的流速大于车内空气的流速,车窗外空气的压强小于车内空气的压强,产生向外的压强差,因此,汽车外面的雪不可能飘进车里。4、小于 小于 小于 【详解】1由题知,容器是薄壁圆柱形容器,两容器
21、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则甲、乙两种液体原来的重力相等,由得,甲、乙液体的质量相等。由图可知,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根据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即2甲容器的底面积大于乙容器的底面积,压力相同,根据可知3由图可知:A、B 两个容器高度相等、甲液体的液面高于乙液体的液面,且乙液体的液面在容器的一半高度以上;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再倒入原液体至倒满,此时乙液体的总质量一定大于甲液体的总质量;则倒入的质量m甲一定小于m乙;由于容器底受到压力的增加值所以容器底受到压力的增加值F甲一定小于F乙。5、11 1100 100 【详解】12对甲图中A受力分析可知,甲图中A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G、向下的压力F及
22、水平面B向上的支持力F1,物体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因水平地面B受到的压力与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所受的压力为则B受到的压强为3乙图中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G、向上的压力F及水平面对物体向下的压力F2,同理可知B受到的压力为则图乙中B受到的压强为三、计算题1、980Pa 2103kg/m3 A放入甲容器中,B放置在乙上方 2 【详解】(1)甲容器距水面0.1米处,该处水的深度h=0.1m,由知道,该处水的压强p水=水gh=1.0103 kg/m39.8N/kg0.1m=980Pa(2)由知道,乙的密度(3)要使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与乙对地面压强变化
23、量的比值最大,就应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尽量大、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尽量小,即将体积大的物体放入水里,质量小物体放在乙上,即A放入甲容器中,B放置在乙上方,此时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为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则即它们的最大比值为2。答:(1)甲容器中距水面0.1米处水的压强是980Pa;(2)乙的密度是2103kg/m3;(3)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与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比值最大值为2。2、(1)4104N;(2)2000N;(3)4105Pa【详解】解:(1)汽车的质量该汽车受到的重力(2)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由于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
24、力,二力大小相等,则汽车的牵引力(3)汽车匀速行驶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 受力面积汽车对地面的压强答:(1)该汽车受到的重力大小为4104N;(2)以该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的牵引力为2000N;(3)以该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大小为4105Pa。3、(1)0.2h;(2)180000N;1.5106Pa【详解】路程“渣土车”行驶6000m至少需要时间为(2)“渣土车”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为该车装载渣土后对地面的压强为答:(1)“渣土车”行驶6000m至少需要时间为0.2h。(2)该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为180000N;该车装载渣土后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6Pa。4、
25、(1)0.1m;(2);(3)156.8pa【详解】解:(1)由知酒精的深度为(2)由知液体的密度为(3)A中酒精的液面与容器B中液体的液面等高,A中液面下降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答:(1)容器A中酒精的深度为0.1m;(2)求容器B中液体的密度为;(3)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156.8pa。5、(1)60N;(2)6103Pa;(3)6.5103Pa;(4)1104Pa。【详解】解:(1)容器质量忽略不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2)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3)水对A点的压强(4)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答:(1)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为60N;(2)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为6103Pa;(3)水对A点的
26、压强为6.5103Pa;(4)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104Pa。四、实验探究1、相同 小 匀速直线 惯性 海绵的凹陷程度 受力面积 倒出瓶中部分水 【详解】(1)(a)1实验时要使小车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这样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b)23在较平滑木板上运动时,速度减小得较慢,这是因为小车受到的阻力较小的缘故,根据实验,再科学推理可得出:小车若不受阻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4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之为惯性定律。(2)(a)5由实验现象可知,他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属于转换法。6两图中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因此该实验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b)7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不变,只改变压力大小,因此,在图乙实验的基础上,他接下来的操作是:将瓶中的水倒出一部分,然后将矿泉水瓶倒立放在海绵上进行比较。2、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 400 受到的压力为400牛 【详解】1压强是表示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的物理量。压强越大,表示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越明显。2用1200牛的压力作用在3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3 1pa=1N/m2,400帕理意义是表示每平方米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400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