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历史(基础+能力)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随堂课时反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历史(基础+能力)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随堂课时反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D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析“田里不鬻”指的是土地国有制,“民得买卖”实际是土地私有制,可以自由买卖。答案D2宋代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A财产平均分配B禁止土地买卖C实行土地国有化D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解析题干材料信息说明土地兼并严重,土地所有权不固定。故选D项。答案D3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A“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
2、其末也”B“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C“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D“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解析明清时期统治者继续推行 “重农抑商”政策,分析四个选项,A项描述的即是“重农抑商”。答案A4宋人陈亮说:“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这种言论表明()。A商业与民生的关系密切 B商人地位有了很大提高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调整 D商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解析题干论述了农商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涉及商业政策和税收问题,商人地位提高是与政策比较得出,与题干不符。最符合题干的是A项。答案A5下列不属于清王朝实行抑商与海
3、禁政策理由的是()。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B“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妨乱”C“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D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反抗斗争解析A项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B项认为工商业扰乱治安,都属于抑商政策的理由;D项是“海禁”政策的理由;C项说明广设关卡征收商税,这是抑商政策的表现。答案C6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不仅阻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也使中国进一步失去了走向工业文明的契机。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A禁绝一切海外贸易B严格限制海外贸易C禁绝一切对外交往D严格限制与英国交往解析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不是绝对禁止海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故选B项。答案BB组(
4、能力题)7明代冯梦龙有诗感叹说“春秋篡弑叹纷然,宋鲁杀君只隔年。列国若能辞贿赂,乱臣贼子岂安眠!”材料反映的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赫赫宗周,褒姒灭之”B“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C“王室衰微,群雄逐鹿”D“公田不治”,“私田”发展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的破坏。经济决定政治,其根本原因是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取代井田制;其他三项都不是根本原因。答案D8南宋思想家叶适曾指出:“夫四民(指士、农、工、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叶适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否定B这种观点与朱熹的经济思想比较接近C材料中的观点反映出叶适是商
5、人出身D叶适的思想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题干中的材料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关键信息:抑末厚本,非正论也。答案A9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种观点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土地兼并现象盛行B“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社会风气盛行C小农经济的瓦解D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由“莫不志在良田”可知,土地买卖比较普遍,这直接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盛行,从根本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项是现象而非影响;C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材料现象无关。故选A项。答案A10“洪武四年十
6、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下列选项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B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解析题中所述政策为“海禁”政策。A、B、C三项分别涉及了“海禁”政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海禁政策并未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自鸦片战争之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项为正确答案。答案D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致贫者罚为奴隶。 商鞅变法材料二重农抑
7、商政策是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短期看,应该如此。由于重农抑商,资本积累速度会放慢。但是,从长期看,则恰好相反。资本积累周期越长,积累规模将变得更加巨大。经济史料支持这种逻辑分析。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的伍秉鉴拥有资本达2 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当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伍秉鉴的财富并非鹤立鸡群,同期的一位宁波商人拥有2 000万两白银,晋商、徽商拥资千万两白银的亦不鲜见,至于拥有百万两白银者则不计其数了。引自重新认识中国历史(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政策?(2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4分)
8、(3)你是怎样评价重农抑商政策的?(4分)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实行的政策,它在中国历史上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本题的立意是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消极作用更应该看到它对商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第(3)问,要注意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客观评价。答案(1)重农抑商政策。(2)现象:明清的抑商政策,没有遏制住商业的发展,出现了拥有巨额资本的大商人。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发展又促进商业的繁荣;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为商人的长途贩运提供了可能;发展对外贸易;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对于商业发展的刺激作用;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商业资本的积累。(3)评价: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和商业资本的积累。消极作用: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