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的普遍性的品格和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普遍性怎么理解.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707544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的普遍性的品格和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普遍性怎么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践的普遍性的品格和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普遍性怎么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践的普遍性的品格和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普遍性怎么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的普遍性的品格和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普遍性怎么理解.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实践的普遍性的品格和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实践的普遍性怎么理解摘要:马克思在扬弃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实践的双重品格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实践的普遍性品格和直接现实性品格。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决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 关键词:实践; 主体; 客体; 主观; 客观; 认识; 理念; 类本质; 普遍性; 直接现实性; 品格 在哲学史上,黑格尔在康德和费希特的基础上,将实践正式引入认识论领域,并运用辩证法思想首次明确论述了实践的双重品格。 黑格尔谈到:“认识的过程一方面由于接受了存在着的世界,使进入自身内,进入主观的表象和思想内,从而扬弃了理念的片面的主观性,并把这种真实有效的客观性当作它的内容,

2、借以充实它自身的抽象确定性。另一方面认识过程扬弃了客观世界的片面性,反过来,它又将客观世界仅当作一假象,仅当作一堆偶然的事实虚幻的形态的聚集。它并且凭借主观的内在本性(这本性现在被当作真实存在着的客观性),以规定并改造这聚集体。前者就是认知真理的冲力,亦即认识活动本身理念的理论活动。后者就是实现善的冲力亦即意志或理念的实践活动。”(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10-411页) 在黑格尔之后,费尔巴哈也常常提及实践,认为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实践能够解决。 他指出人的直观、生活实践是检验思维是否正确反映存在的标准。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黑格尔的偏向,强调实践的感性特征,

3、但他把实践仅仅看做是满足人的直接的、自然的需要的一种消费活动,忽视了时间主题的能动性和社会性,因而也没有真正揭示实践的本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实践理论,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同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过程中,初步阐明了实践观点。他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实践,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这种活动内在地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又进一步全面地阐述了实践思想,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

4、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辨证统一,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

5、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 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 “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 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274页)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实践的普遍性就在于人能超越

6、自身乃至整个自然界,把它们当作“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从自己类本质出发,将内在的尺度运用于自然界,并利用自然界来改造对象,从而确证人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力量,这正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列宁在坚持捍卫马克思、恩格斯实践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时间的概念,系统地分析了实践的构成要素,高度地概括了实践的内在品格。他认为,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9页)。实践应包括以下三个前提:“第一个前提:善的目的对现实的关系;第二个前提:外部的手段(工具),(客观的东西); 第三个前提,即结论:主体和客体的一致,对主观观念的检验,

7、客观真理的标准。”(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版,第186页)。他明确指出:“实践高于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3页)。 实践的普遍性是指实践过程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人们在实践中能够通过个别认识一般,通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实践的普遍性决定了每一种实践都含有同类实践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因此,在实践中,只要具备了大体相同的条件,就有可能得到大体相同的结果。普遍性的品格是实践与理论共同具有的品格,但是,理论的普遍性来自实践的普遍性。从这一点上来说,实践高于理论。 实践的普遍性不仅体现在参与实践

8、活动的理论知识所具有的抽象普遍性特征之中,更重要的体现在作为实践者的个体所积淀和浓缩了人的类本质,即人的类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在主体方面主要表现为个体的人通过文化符号获得人的本质力量和类的一般能力;在客体方面则表现为自然界的任何一个物种的尺度都能够被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予以对象化,从而进入人的世界,成为人们自觉把握的内容。实践的普遍性特征凸显了人对物的超越性,标志着人的特质的生成。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不是仅仅停留在意识范畴内的精神的观念的活动,而是通过人与客观世界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的活动,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实实在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实践所特有

9、的品格,是实践和认识、理论的原则区别。实践的直接现实性还决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从这一点上来说,实践也高于理论。 首先,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它本身是直接的现实。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前提以及实践的过程,结果都是外在于人的意识的可感知的客观实在,所以实践又被称为“感性的活动”。 其次,实践又是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能使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理论变为直接的现实。 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在思想观念指导下,作用于实践客体,能使客体发生符合人类目的的改变。不仅如此,实践还能创造物化结果,即把主观认识变成客观现实,把理论在客观现实中实现出来,成为外在于人的意识的可以感知的客观对象,所以实践也被称为“对

10、象性的活动”。诚然,动物的活动也能引起物质变化的某些变化,也表现出某种意义上的目的性,但是动物的活动归根结底只是一种本能的受动的活动,不是自觉的对象性的活动,它不能把自己自觉地同周围的对象区分开来,更不能创造一个在自身之外的对象世界。与此不同,人类的实践是自觉的目的和明晰的意识指导下的“主观见之于客观”活动,是自由自觉的生成性的创造性的活动。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决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认识同客观现象相符合。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把主观同客观对象相对照,判断两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这在主观意识范围是无法解决的,客观对象也不能回答这一问题。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决定了它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和沟通起来,从而能够把二者加以比较和对照,判定他们相符合。因而,实践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 所以,实践是普遍性的品格和直接现实性品格的统一。 第 7 页 共 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