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课后限时集训1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含解析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课后限时集训1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含解析人民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后限时集训(十三)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2020广东二模)商周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大多为农民自制,然而到战国时期,农民的许多农具则需要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获得。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A诸侯国鼓励发展工商业B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C农具有了革命性的进步D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C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渐得到推广,但农民自制较难,需要到市场上购买,因此反映了农具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生产的变化,无法体现诸侯国鼓励发展工商业,且农具的交换不能体现工商业的发展,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才逐渐形成并
2、未占主导地位,且材料现象与小农经济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是通过地主对农民的压榨体现出来的,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2(2020太原二模)汉书选列了310个县的户口数字,少者户数40 196,口数109 000;多者户数80 000,口数246 000。由此可推知,当时()A小农经济特征明显B县级行政区较为稳定C经济发展人口增长D国家收入以户税为主A根据材料“310个县的户口数字,少者户数40 196,口数109 000;多者户数80 000,口数246 000”可知,此时一家一户个体生产,规模小,具有分散性,说明小农经济特征明显,故选A项;材料仅涉及县级行政区,未与郡等其他高级
3、行政区比较,无法得出“县级行政区较为稳定”,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汉代户口数,未与其他朝代比较,无法得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汉代户口数,未涉及国家收入,排除D项。3(2021益阳调研)礼记王制载,“国家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汉代晁错认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两者都认识到统治者应该()A劝课农桑B重视国家粮食储备C轻徭薄赋D防备水旱自然灾害B从材料礼记和晁错的主张,可知都强调积蓄粮食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故选B项;劝课农桑是指政府督促和勉励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与材料“国家无九年之蓄,曰不足;
4、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不符,排除A项;轻徭薄赋是指统治者减轻徭役、赋税,与材料礼记强调的蓄积粮食无关,排除C项;防备水旱自然灾害仅是汉代晁错提出的主张,与问题“两者都认识到”不符,排除D项。4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A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B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C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D经济重心南移,租佃关系发展C根据材料“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北方人口南迁并且带去先进的生
5、产技术,江南开发加速,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南方农业发展,没有体现赋役和社会状况,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南方农业的发展,并不是商业和城市经济,排除B项;租佃关系指的是农民租种地主部分或全部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而材料并未体现相关信息,排除D项。5(2021广东名校联盟联考)我国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B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C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C根据题干“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6、等可知,这体现的是农业生产注重因时制宜,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故选C项;天人感应指的是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这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南北方的社会生产,排除B项;题干材料体现的是一种生产经验的积累,与科技无关,排除D项。6(2020郴州二模)北宋初年,政府曾劝谕江南以至福建、广东等地种植原北方主要粮食品种粟、麦、黍、豆等;水稻的优良品种也在各地推广,其中最著名的品种“占城稻”从越南引进福建,后又推广到江淮和北方;甘蔗、棉花、茶叶、桑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范围也较前扩大。这说明()A北宋统一促进农作物品种交流B北宋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优良品种的推广推动农业发展D对
7、外开放有利于人民生活改善A北宋初年南北各地的农作物品种的交流和推广,是在南北基本统一社会安定的前提下实施的,故选A项;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都归属农业,材料未涉及政府对商业的态度,排除B项;“占城稻”是优良品种,但无法推知甘蔗、棉花、茶叶、桑麻等经济作物是优良品种,排除C项;只有“占城稻”是从越南引进,其他农作物并非通过外交渠道引进的,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7(2020雅安三模)下表为中国古代各时期分别发生在南方和北方的战争比例。先秦 秦汉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 元明 清北 87% 76% 61% 68% 50% 29% 26%南 13% 24% 39% 32% 50% 71% 74% 上表
8、中南北方战争比例的变化趋势反映了()A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威胁消除B南方经济战略地位上升C统治者更重视北方军事建设D政治统治重心逐渐南移B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政治又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利益是战争爆发的根源,因此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南方经济战略地位上升,在南方发动战争的比例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故选B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威胁几乎一直存在,到清朝还多次平定西北地区的叛乱,排除A项;元明清时期战争百分之七十以上发生在南方,因此统治者更重视南方军事建设才符合情理,排除C项;都城是政治中心的代表,明朝迁都北京,元朝清朝均定都北京,排除D项。8(2020太原二模)下表为清代部分地方官学与民间书院分布情况。
9、据此可知()省 府(州)学 县学 书院直隶 17 139 96山东 12 104 67河南 13 105 60湖南 17 68 104四川 24 121 161广东 14 85 145A.书院教育得到朝廷鼓励B民间教育反映经济发展水平C官学占据全国主导地位D南方地区成为传统儒学重心B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清代江南之地的地方官学与民间书院的数量比北方多,这一民间教育状况反映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故选B项;材料主旨为地方官学与民间书院分布情况比较,未涉及政府政策,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直隶、山东、广东等地区的比较,未涉及全国官学状况,排除C项;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清代南方地区的地方官学与民间书院的数量比北方多
10、,南方地区成为教育重心,并非“传统儒学重心”,排除D项。9(2020乐山三模)陆游集记载,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苏州、常州)熟,天下足。”上述现象()A引发经济与政治中心分离B印证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反映出区间贩运业的繁荣D解释了宋朝迁都的原因B根据题干中陆游的记载内容可知,在南宋时期,国家的财税中心在江南地区,这与“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的史实相一致,故选B项。10(2020莆田三模)唐代京兆府(西安)盛产隔纱,至宋代,“越州(浙江)尼皆善织,谓寺绫者,乃北方隔织耳”。唐代前期的贡品中,彭、汉州(四川)有交梭罗,越州有交梭绩,北方不见,
11、而唐代后期绛州(山西)也上贡了交梭罗。这说明唐宋时期()A丝织品生产的地域特色强化B北方丝织业比南方发达C丝绸工艺存在南北双向交流D南北之间长途贸易活跃C唐代隔织生产工艺在浙江与西安均存在,唐代贡品中的南方四川的交梭罗在后期也在北方出现,说明唐代丝绸工艺南北交流频繁,故选C项;题干反映了南北均出现同类丝织工艺,并非强化了地域特色,排除A项;题干不能体现南北丝织业水平的比较,排除B项;题干信息不能反映南北之间的长途贸易活跃现象,排除D项。11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后期出现了“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商贩,周于四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的现象。该现象所反映的农业经营方式(
12、)A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破坏了小农经济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税D缓和了阶级矛盾B根据材料“豪人之室山谷不能受”可知,该现象指的是东汉田庄经济的经营方式,该方式是土地兼并的结果,破坏了小农经济,故选B项;该经营方式导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而非提高,排除A项;田庄经济下,田庄主与国家争夺农民与赋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且其隐瞒人口与土地,对国家利益造成很大的冲击,排除C项;豪强地主对于田庄内劳动者的剥削十分沉重,加深了阶级矛盾而非缓和,排除D项。12(2020广州一模)明中叶以后,浙江常山地区丁壮“屏(摒)耒耜而事负载,以取日入佣值”,安徽徽州许多农民“执技艺或负贩就食他
13、郡”,福建古田县壮年农民也“多佣之四方”。这表明上述地区()A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B农民与市场联系密切C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D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B明中叶以后,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标志的资本主义萌芽,材料所述即为上述地区的农民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提供了劳动力,表明农民与市场联系密切,故选B项。13考工记认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这是对()A工匠精神的绝佳阐释B社会产业分工的准确描述C地域经济的准确记载D产品制作所需条件的阐述D由材料“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
14、地气也”可知,造物应该顺应天时,适应地气,材料上佳,工艺精巧,合此四项条件才能制造出精良的器物,强调一切事物要从整个自然与时代的系统出发进行设计,“地气”是自然界的客观条件,“材美”“工巧”则是主观因素,故选D项;工匠精神只是材料中提及的一个方面,不能以偏概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生产所需条件,并未提及社会产业分工,排除B项;“准确记载”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14(2020呼和浩特调研)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这些记载()A表明手工业的发展被官府垄断B阐释了古代手工技术的传承方式C说明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D反映了国
15、家立法扶持工商业活动B根据材料“工之子恒为工”“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工商皆为家传其业”可知,古代手工业的技术是父子相袭,职业是相承的,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对手工业者的管理制度,而非官府垄断手工业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记载了手工工匠的职业传承方式,没有反映手工业内部存在人身依附关系,排除C项;战国之后,政府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15手艺式手工业是明清江南市镇中颇为流行的一种手工业形式。手艺工匠拥有简单的生产工具,以流动或者定点的形式为消费者进行订货加工,其原料与产品都很少出入市场。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手艺式手工业()A自然经济色彩相当浓厚B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之一C工匠缺乏基本人
16、身自由D技术传承具有开放性的特点A“原料与产品都很少出入市场”说明手艺式手工业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即自然经济色彩浓厚,故选A项;手艺式手工业产品很少流入市场,说明其并不符合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排除B项;“以流动或者定点的形式为消费者进行订货加工”说明明清江南市镇手艺式工匠可以自由流动,拥有基本人身自由,排除C项;与其他中国传统手工业技术传承方式相似,手艺式手工业大都在家族内部传承,具有封闭性,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8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2021重庆南开中学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情况简表先秦时期秦汉时
17、期魏晋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黍、粟、稷、稻、粱、菽(大豆)等后世俗称“五谷”都已种植。黄河流域种植黍和粟,江淮以南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粟、水稻和大豆的最早种植地)北方地区小麦的推广和南方水稻品种不断优化;胡瓜(西瓜)、胡萝卜、核桃、芝麻、石榴、葡萄等作物种植形成南稻北麦种植格局;南方地区大规模种植茶树,西北地区种植棉花占城(越南) 稻的种植,经济作物茶叶、棉花种植区域不断扩大高产农作物甘薯、玉米、土豆和经济作物烟草、花生、茶叶、棉花广泛种植,形成专业生产区域摘编整理自周跃试谈中国古代农作物种类及其历史演变从表格中提取至少两项信息,围绕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分析说明。(明确写出论题
18、,分析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楚)(12分) 解析中国古代农发展中,“中国古代农业作物种植情况简表”所列的内容主要为农作物的品种,所以信息就以农作物品种入手比较方便,从先秦的中原作物,到秦汉魏晋的西域作物,到宋元明清的世界作物,改变了中国人饮食的构成。由此引申出作物的交流其实是伴随着中外交流同时进行的,即对外经济交流促进农业发展,对此进行说明即可。答案示例:论题:对外交流促进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论述: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原与西域、中亚各国乃至欧洲的联系,从而促进中外的经济交流。西瓜、核桃、胡萝卜等农作物品种传入中原地区,并推广种植,丰富了中国的农作物品种资源,也影响了中国人
19、的日常生活。16世纪伴随新航路的开辟,原产自美洲的高产农作物土豆、玉米、辣椒等作物传入中国并广泛种植,促进了中国农业发展。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促进清代人口的大幅增长,改变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和饮食习惯。经济作物的种植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促进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物种的交流是文明交流的重要形式,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17. (2020惠州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汉初年,“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淫侈之俗,日日以长”,北方匈奴的侵扰,国家安危犹在。贾谊向汉文帝上论积贮疏,引述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来说明贮粮的重要性,认为“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并建议“驱民而归之农”,
20、从而“富安天下”。摘自吴慧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材料二由于人口的膨胀,清朝粮食危机日益严重,统治者高度重视仓储制度的建设。国家专项粮食储备的有京仓、通州仓等,保证官俸、京城军粮供应。常平仓是清代最为重要和普遍的官仓,设于各直省府、厅、州、县,每年“春夏出粜(卖出粮食),秋冬籴还(买入粮食),平价生息,凶岁则按数给散贫户”。为确保常平仓在灾荒中有效发挥作用,清朝廷多次进行全国性的清仓查库。此外,还有主要依靠民间力量创建的社仓、义仓,分布于广大乡村和市镇。摘编自赵晓华清代粮食安全政策及其实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贾谊粮食安全思想产生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21、析清代粮食仓储制度的影响。(5分)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汉朝历史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商贾势力膨胀,商农矛盾尖锐;根据材料一“西汉初年,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可知,汉初百姓弃农经商影响粮食生产;根据材料一“西汉初年淫侈之俗,日日以长”可知,社会风气败坏;根据材料一“北方匈奴的侵扰,国家安危犹在”可知,北方匈奴的侵扰,威胁政权;根据材料一“贾谊向汉文帝上论积贮疏,引述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来说明贮粮的重要性”可知,先秦贮粮思想的影响。第(2)问,根据材料二“每年按数给散贫户”可知,有利于稳定粮价;根据材料二“国家专项粮食储备的有京仓、通州仓等,保证官俸、京城军粮供应”可知,增加政府收入;根据材料二“
22、为确保常平仓在灾荒中有效发挥作用,清朝廷多次”可知,有利于应对粮食危机,救灾减灾;根据材料二“凶岁则按数给散贫户”可知,其能起到救灾减灾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其对后世的仓储制度提供借鉴。答案(1)背景:商贾势力膨胀,商农矛盾尖锐;汉初百姓弃农经商影响粮食生产;社会风气败坏;北方匈奴的侵扰,威胁政权;先秦贮粮思想的影响。(2)影响:有利于稳定粮价;增加政府收入;有利于应对粮食危机,救灾减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对后世的仓储制度提供借鉴。18古代王朝都有各种恤贫救荒的措施,以帮助民众维持基本生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建武六年春诏曰:“往岁水旱蝗虫为灾
23、,谷价腾跃其命郡国有谷者, 给禀(送给)高年、鳏、寡、孤、独及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如律。”文献通考记载,宋朝灾情不严重时,开当地仓廪放粮或是平粜(平价卖粮),如果不够的话再转运其他地区的粮食,如果还不够就从当地富人中募捐粟米。倘若灾情严重,地方力量不足以救济,便动用中央库存金帛。1098 年,朝廷颁布居养法,“诏鳏寡孤独贫乏不能自存者,以官屋居之,月给米豆,疾病者仍给医药”。摘自论唐宋时期社会救助机制的变化及特点材料二本文所依据的史料包括:其一是唐宋时期的档案文献,如唐六典唐会要唐大诏令集宋大诏令集等;其二是正史,如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宋史等。摘自论唐宋时期社会救助机制的变化及特点(1)根据材
24、料一,指出宋朝的救灾方式出现的新变化,简析古代中国救灾方式进步的历史条件。(10分)(2)试评析材料二中两种史料的价值。(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开当地仓廪放粮或是平粜(平价卖粮)如果还不够就从当地富人中募捐粟米地方力量不足以救济,便动用中央库存金帛”得出:中央与地方相配合、官方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由材料信息“诏鳏寡孤独贫乏不能自存者,以官屋居之,月给米豆,疾病者仍给医药”得出:除救济粮食之外,还提供居所、医疗救助等。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中央集权的加强、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状况的发展、民本思想的影响等角度分析。第(2)问,依据材料二信息“其一是唐宋时期的档案文献,如唐六
25、典唐会要唐大诏令集宋大诏令集等;其二是正史,如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宋史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朝的历史档案属于第一手史料,一般无人为因素,史料价值较高;正史史料属于第二手史料,价值也较高,但后人修撰,会有编撰者的思想意志和价值理念等角度分析。答案(1)变化:中央与地方相配合,官方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除救济粮食之外,还提供居所、医疗救助等。条件:中央集权的加强;社会经济、交通状况的发展;民本思想的影响等。(2)当朝的历史档案属于第一手史料,一般无人为因素,史料价值较高;正史史料价值也较高,但后人修撰,会有编撰者的思想意志和价值理念,属于第二手史料。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38
26、年,苏秦对秦惠王说:“(秦国)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饶多,此所谓天府(关中平原)。”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秦汉时期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楚越之地(指江南地区)地广人希(稀)无积聚而多贫。”在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关中和巴蜀并称“天府之国”,这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史上最辉煌灿烂的时期唐宋时期唐初曾转东南之粟以供京师;安史之乱后,关中粮食供给,主要靠江淮及江南地区。南宋学者说:漕运之利,今称江淮,关河无闻;盐池之利,今称海盐,天下仰给,而解盐荒凉;陆海之利,今称江浙,甲于天下,关陕无闻;
27、灌溉之利,今称浙江、太湖,甲于天下,河渭无闻明清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东西差距进一步拉大。“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反映了东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摘编自林文勋历史上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形成及其原因等根据材料,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解析首先拟定论题,根据表格可知不同时期中国古代东西部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并不断发生着变化,春秋战国时期及秦汉时期关中及巴蜀地区开发得比较早,农耕经济处于领先地位,而到了唐宋及明清时期,中国东部及东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远远超过西部,而西部却渐渐衰落,所以围绕中国古代东西部经济发展
28、的这些变化提出相关论题,并进行阐述,最后对阐述进行总结。答案示例一:论题:古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不断变动)。阐述: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时期,关中等西部地区开发早,铁器和牛耕的应用,以及水利工程大规模的兴修,农耕经济处于领先地位。隋朝大运河开凿,政治统一,海上丝绸之路发达,东部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唐代关中粮食供给,主要靠江淮及江南地区;宋代,江浙甲于天下,关陕没落。表明东部经济发展很快,西部经济渐趋衰落。明清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东西差距进一步拉大,江浙成为最富庶的地区。这些都是全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变动的结果。示例二:论题: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在西部。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关中等西部地区开发早,土地肥沃,铁器和牛耕的应用,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修,使关中地区经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秦汉时期,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统治中心都在黄河中上游地区,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沟通了中西联系,长安、洛阳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西部经济进一步发展起来。相反,江南地区较为落后。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在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