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县工业制造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肇源县工业制造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 MACRO/肇源县工业制造项目可行性报告肇源县工业制造项目可行性报告xxx公司摘要说明2018年以来,我国工业增长基础不断巩固,2018年全年工业增加值规模首次超过30万亿元,工业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在2017年利润增速比较高的情况下,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10.3%,快于6.2%增加值增速。这表明,经济效益改善情况要好于价值量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5%,比上年加快2.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5%,是2015年7月份以来最高增速。“制造业投资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使我们坚定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苗圩分析说,在2018年
2、制造业的投资中,提高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方面的投资约占50%。结构性去产能持续加力,原材料行业供需状况明显改善。据统计,2018年全年压减钢铁产能超过3000万吨,到2018年年底,已提前完成“十三五”确定的钢铁去产能1.4亿吨至1.5亿吨的上限指标。400万吨电解铝产能实现了跨省置换。工业产能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带来了钢铁、电解铝等行业价格恢复性增长。信息通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8年,电信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137.9%,增幅较上年提高61.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707亿元,比上年增长4.4%。2018年以来,网络强国建设继续扎实推进,网络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数据
3、显示,2018年,基础电信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4亿元,其中创新和业务支撑系统投资比上年增长23.9%。备受关注的5G技术研发试验,已完成第三阶段测试。前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及时发布了5G频率的规划,营造了一个5G发展的良好环境。从测试情况看,目前的5G系统设备产品基本已具备预商用水平;终端芯片和终端研发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动。从目前的进度看,有望在今年年中出现比较好的商用终端。据了解,工信部高度重视推动5G发展,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5G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形成了全球统一的5G标准。为此,我国专门成立了5G推进组,即IMT-2020(5G)推进组。工信部将进一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秉
4、承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加强国际合作、坚持对外开放,与全球产业界一起努力,共同推动5G芯片和终端的成熟,加快5G网络的建设进程,加大5G应用的推进力度,争取让广大用户早日用上5G终端,享受5G各类应用。当下,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备受瞩目。苗圩表示,如果按照大小来划分,我国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党中央一贯的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当前,工信部已经建立了600亿元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担保基金,今后要继续发挥好基金的作用;同时,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专项行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超过1500亿元
5、。继续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每年组织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化培训1万人次以上;支持更多企业开展创新创业,培育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对外开放方面,2018年取消了船舶建造、飞机制造外商准入限制,以及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外商股比投资限制,同时明确了其他类汽车开放时间表和路线图。至此,一般制造业已基本实现对外资全部开放。2018年,我国制定汽车产业放开外资投资限制的时间表,进一步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扩大开放的力度前所未有。特斯拉是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既有竞争挑战,也有合作机遇。工信部鼓励中外汽车之间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
6、中国汽车产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在机械、航空、航天、船舶、轻工、服装、电子信息等离散型制造领域,开展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推进数字化设计、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优化、精益生产、可视化管理、质量控制与溯源、智能物流等试点应用,推动全业务流程智能整合。在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纺织、食品、医药等流程制造领域,开展智能工厂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提升企业在资源配置、工艺优化、过程控制、产业链管理、质量控制与溯源、节能减排及安全生产方面的智能化水平。以黑龙江省“互联网+工业”行动计划(黑政办发201565号)为牵引,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
7、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工业强基、工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中采信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结果。分行业、分领域遴选贯标企业,引导企业加快互联网环境下的业务创新和组织变革,培育数据驱动、网络协同、精细管理等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推动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省内制造基础较好的企业,利用基于互联网的行业垂直平台、区域商品现货交易平台、国际期货平台、细分行业电商平台、国际产能合作综合服务平台和跨境电子商务,加快实现对供应链、销售链和服务链的精准管理,全面提升制造企业与国内外市场的对接能力。推动企业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
8、发、制造、服务新方式。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发展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开放共享、关键技术协同攻关等协同制造新模式。支持大企业建立面向社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平台,鼓励地方发展新兴众创空间,打造新型创新载体。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企业生产方式从单一产品制造,向“产品+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转变。推动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加快跨界融合步伐,积极培育、发展跨界融合新业态。以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推动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以黑龙江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导目录为引导,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围绕发电设备、航空航天设备、
9、轨道交通设备、机器人、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具有比较优势的17个重点领域,通过实施试点示范项目,推进“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围绕国家确定的工业强基发展重点,引导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优势企业通过改造创新,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等方面实现突破。支持企业开展能效提升、清洁生产、工业节水等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重点行业和企业循环化改造,推动资源循环再生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化重点行业节能降耗管理,严格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市场准入条件,淘汰高耗能、高排放工艺和设备。支持节能低碳技术改造和工艺提升。推动工业锅炉系统、变压器、内燃机等终端用能产品
10、提高能效水平。建立健全工业节能监测、监管体系,推进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的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工业能源梯级利用、余热余压尾气综合利用。建立工业节约用水约束机制,围绕钢铁、化工、造纸、印染等高耗水行业,大力推进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加强对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医药制造业等废水排放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针对聚氯乙烯行业、铅酸蓄电池等高环境风险行业实施污染物削减计划,不断提升清洁生产水平。促进“城市矿产”开发和低值废弃物利用,提高飞机、废弃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拆解利用技术水平。推进煤炭、电力、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造
11、纸、食品、纺织等行业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以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稀贵金属、废纸、废橡胶、废塑料、废旧电子电器等废旧装备和物资的综合利用为重点,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组织实施再制造技术工艺应用示范,开展发动机等高值部件再造。探索建立再制造旧件溯源及产品追溯跟踪信息体系,促进再制造产业规范发展。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园区,推动节能环保企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加大煤炭高效燃烧、新一代炼焦节能工艺及高效节能电机、半导体照明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推广高能效电机、风机、水泵、压缩机等终端用能产品。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遵循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原则,大力
12、开展绿色设计示范试点,加快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低耗、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工业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围绕“一带一路”,坚持“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促进生产要素向通道沿线集聚,加快对外贸易合作转型升级,加强与沿线国家合作,鼓励企业承接境外承包工程,以工程带装备,以整机带零件,以项目带服务,扩大出口规模,提升国际合作层次。推动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等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走出去”,主动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通过与央企合作拓展国际产能合作路径,借助央企的国际市场营销体
13、系、国际工程承包配套,进一步巩固现有传统市场,合作开发新兴市场,大力开拓发达国家市场。将与我省装备等产品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合作条件和基础好的国家作为重点,推进电站成套设备、航空航天、新型农机、石油机械、轨道交通、高档数控机床、汽车、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加强与俄中部和欧洲部分地区工业与技术合作,在装备制造、新兴产业、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鼓励企业参与央企重大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带动成套、配套装备及服务“走出去”。鼓励企业承接或参与央企境外资源开发项目,向市场需求大、资源条件好的发展中国家输出石化、煤化工产能和装备。支持军民两用装备加快
14、“走出去”。依托全省的自然环境和农牧资源优势,以满足高品质畜禽加工产品市场需求为导向,加速向俄罗斯、欧洲、日本、韩国等中高端消费市场拓展。以高品质乳制品加工业为重点,鼓励本省具备条件的企业,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美、北美等农牧资源富集的区域收购优质资源及资产,建设优质原料供应基地和加工厂,在省外发达地区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建立技术研发基地,加速企业国际化经营步伐。支持企业采取“工程承包+融资”“工程承包+融资+运营”等合作方式,采用PPP、BOT等模式,加强与实力企业合作,或省内企业强强联合、抱团取暖,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综合运用投资、工程建设、技术合作、技术援助等形式,与目标国政府和企业开
15、展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参与境外工业园区、经贸合作区等合作园区建设,引导装备企业抱团出海、集群式“走出去”;鼓励大企业率先走向国际市场,加强境外商品展销中心和营销网络建设,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带动一批中小配套企业“走出去”。引导企业顺应市场国际化发展潮流,增强国际合作意识,主动迎接市场挑战,积极参加国际竞争。了解、掌握国际市场规则,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引导企业做好所在国政治、经济、法律、市场的分析和评估,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妥善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提高本地化经营水平。“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新一轮东北振兴”“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际产能合作
16、”等重大政策,将有力助推制造业加快发展。二是制造业优质存量释放比较优势。电站成套设备、轨道交通、数控机床及军工领域的产业体系较为完整,技术积累与商业模式成熟,部分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三是资源有优势、总需求增长领域潜力突出。高品质乳制品、肉制品、高端食品制造的消费需求升级、产品升级,市场空间巨大;加强煤化及石化产业链协作配套,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石墨、钼、铜等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升级潜力较大。四是民营经济动力增强。借助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市场主体规模不断壮大,承载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为制造业转型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五是科技成果转化引领
17、增量扩张。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断完善,加快与资本市场对接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助推科技型企业加快成长,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六是人力资源支撑潜力巨大。全省有81所普通高校、724家科研院所、8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41位两院院士,近百万支撑制造业发展的技术工人和优秀企业家队伍,可为全省制造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快壮大市场主体,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加强政策保障。坚持发挥比较优势,挖掘有资源优势、市场总需求增长产业的潜力,加速壮大产业规模。依托“互联网+”厚植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
18、产业,抢占制造业未来发展制高点。坚持规划引领,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把握制造业发展趋势,突出问题导向,突破瓶颈制约,找准发展路径,努力提升高端制造、资源精深加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坚持创新驱动,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发挥对俄合作的区位优势,坚持“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依托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打造开放合作新引擎。坚持绿色发展,强化制造业约束性指标管理,开展节能、节水示范引领,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消费自觉。把握工业化中后期生态资源的宝贵价值,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绿色制造产业体系。到20
19、20年,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左右。制造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制造业与互联网加速融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产品质量效益稳步提升,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以“互联网+”应用为主的工业云大数据中心、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制造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有序发展;全省制造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高端装备制造、高品质食品制造的竞争力不断提升。该专用机械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23812.4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882.9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90%;流动资金6929.5
2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10%。达产年营业收入46285.00万元,总成本费用35909.91万元,税金及附加408.32万元,利润总额10375.09万元,利税总额12214.46万元,税后净利润7781.3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433.1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3.57%,投资利税率51.29%,投资回报率32.68%,全部投资回收期4.56年,提供就业职位646个。报告内容:基本情况、背景及必要性研究分析、项目市场前景分析、产品及建设方案、选址评价、工程设计方案、工艺技术分析、项目环保研究、项目安全卫生、风险应对评价分析、节能分析、实施安排、投资分析、项目盈利能力分析、总结及建议
21、等。肇源县工业制造项目可行性报告目录第一章 基本情况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研究分析第三章 项目市场前景分析第四章 产品及建设方案第五章 选址评价第六章 工程设计方案第七章 工艺技术分析第八章 项目环保研究第九章 项目安全卫生第十章 风险应对评价分析第十一章 节能分析第十二章 实施安排第十三章 投资分析第十四章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第十五章 招标方案第十六章 总结及建议第一章 基本情况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公司(二)公司简介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本公司秉承“以人为本
22、、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能源计量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完善而准确的计量器具配置,就不能为企业能源消费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能源计量工作也是评价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项目承办单位依据ISO10012-1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并通过审核认证;随后又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xx省质监局关于加强全省能源计量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
23、依据国家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76-2006)的要求配备了计量器具并实行量化管理;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建立了“能源量化管理体系”并通过了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评审认证,该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项目承办单位对能源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力度,实现了以量化管理促节能,提高了能源计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凭借着不断完善的能源量化体系,实现了对各计量数据进行日统计、周分析、月汇总、年总结,通过能源计量数据的有效采集、处理、分析、控制,真实反映了项目承办单位能源消费的实际状态,为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而大大提高了项目承办单位的能源综合管理水平
24、。公司在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激励制度、科技创新等方面严格按照科技型现代企业要求执行,并根据公司所具优势定位于高技术附加值产品的研制、生产和营销,以新产品开拓市场,以优质服务参与竞争。强调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科技型企业的组织框架已经建立,主要岗位已配备专业学科人员,包括科技奖励政策在内的企业各方面管理制度运作效果良好。管理制度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吸引了较多适用人才,并通过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得以释放,因此,项目承办单位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公司计划依靠自身实力,通过引入资本、技术和人才等扩大生产规模,以“高效、智能、环保”作为产品发展方向,持续加强新产
25、品研发力度,实现行业关键技术突破,进一步夯实公司技术实力,全面推动产品结构升级,优化公司利润来源,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巩固和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公司一直注重科研投入,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经过多年的产品研发、技术积累和创新,逐步建立了一套高效的研发体系,掌握了一系列相关产品的核心技术。公司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取得,支撑公司取得了多项专利和著作权。未来公司将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根据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规模,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发展机制,制定人力资源总体发展规划,优化现有人力资源整体布局,明确人力资源引进、开发、使用、培养、考核、激励等制度和流程,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鉴于
26、未来三年公司业务规模将会持续扩大,公司已制定了未来三年期的人才发展规划,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和任职要求,并通过内部培养、外部招聘、竞争上岗的多种方式储备了管理、生产、销售等各种领域优秀人才。同时,公司将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设置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对各级员工进行合理的考核与评价。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511.49万元,同比增长10.41%(4289.88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专用机械设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41171.26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0.46%。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0899.11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15.42万元,增长率12
27、.55%;实现净利润8174.33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40.05万元,增长率21.38%。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业收入万元45511.49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41171.26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0.46%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10.41%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4289.88利润总额万元10899.11利润总额增长率12.55%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1215.42净利润万元8174.33净利润增长率21.38%净利润增长量万元1440.05投资利润率47.93%投资回报率35.95%财务内部收益率26.17%企业总资产万元50857.35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28.37%流动资
28、产总额万元14430.26资产负债率42.70%二、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肇源县工业制造项目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制造业创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产能合作工程、军民融合工程、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强化工业基础性研究,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工业强省建设。促进科技创新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成果本地转化水平。鼓励龙头企业、优势企业,以需求为导向,参与国家科研攻关项目和重大创新工
29、程,瞄准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加强重点产品、关键部件、先进工艺的研发和攻关。创建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不断提升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集成能力。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独立发展成为生产性服务实体,探索建立新的推进机制。以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为牵引,打通技术、组织、商业、资本之间的分割与壁垒,着力突破实验室技术向产品技术转移中创新平台不够、中试系统不全的“瓶颈”,积极构建从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的新型制造业创新平台。以省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依托,集成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
30、大学、中船重工七三研究所、中电科第四十九所等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积极吸纳行业骨干企业参加,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吸收集聚各方面创新资源和科研成果,向企业提供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带动企业创新发展。依托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技术优势,率先打造国家级机器人创新中心,加速形成品牌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依托省重点产业与技术创新联盟,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创新成果,瞄准市场需求和应用,加快重点行业的成果转化应用,重点推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食品等领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和引导人才向有成果产业化前景的方向集聚。积极探索技术股权、天使投资、风险
31、投资等融入成果转化的途径和机制,加快创新成果和人才向高技术小企业、中小型制造企业转化和流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水平,推广科技企业新型孵化模式,推动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高新区等高新技术园区建立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增强服务功能,完善哈尔滨科技创新城配套功能,加快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引导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着力发展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积极推广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成套
32、装备。通过开展试点示范,提高传统制造业设计、制造和管理水平。在装备、石化、冶金、医药、食品等传统制造业领域,加快推进生产过程、管控系统和关键工序的智能化升级改造。重点引导具备一定先发优势的电站成套装备、机器人、汽车等制造业骨干企业,率先向同行业和产业链配套环节输出标准化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以行业云平台为支撑的智能互联工厂。以高端制造基础较好的企业为试点示范,实施“100+1000” 工程,打造100个数字化(智能)车间,建设1000条自动化生产线。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加速发展具有自感知、故障诊断、自适应、数据存储及分析挖掘、网络通信功能的智能装备(产品)。围绕市场需求,重点发展智能终端。
33、支持制造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制造业创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产能合作工程、军民融合工程、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强化工业基础性研究,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工业强省建设。促进科技创新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成果本地转化水平。鼓励龙头企业、优势企业,以需求为导向,参与国家科研攻关项目和重大创新工程,瞄准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加强重点产品、
34、关键部件、先进工艺的研发和攻关。创建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不断提升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集成能力。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独立发展成为生产性服务实体,探索建立新的推进机制。以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为牵引,打通技术、组织、商业、资本之间的分割与壁垒,着力突破实验室技术向产品技术转移中创新平台不够、中试系统不全的“瓶颈”,积极构建从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的新型制造业创新平台。以省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依托,集成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船重工七三研究所、中电科第四十九所等省内高校
35、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积极吸纳行业骨干企业参加,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吸收集聚各方面创新资源和科研成果,向企业提供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带动企业创新发展。依托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技术优势,率先打造国家级机器人创新中心,加速形成品牌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依托省重点产业与技术创新联盟,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创新成果,瞄准市场需求和应用,加快重点行业的成果转化应用,重点推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食品等领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和引导人才向有成果产业化前景的方向集聚。积极探索技术股权、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融入成果转化的途径和机制,加快创新成果和人才向
36、高技术小企业、中小型制造企业转化和流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水平,推广科技企业新型孵化模式,推动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高新区等高新技术园区建立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增强服务功能,完善哈尔滨科技创新城配套功能,加快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引导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着力发展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积极推广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通过开展试点示范,提高传统制造业设计、制造和管
37、理水平。在装备、石化、冶金、医药、食品等传统制造业领域,加快推进生产过程、管控系统和关键工序的智能化升级改造。重点引导具备一定先发优势的电站成套装备、机器人、汽车等制造业骨干企业,率先向同行业和产业链配套环节输出标准化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以行业云平台为支撑的智能互联工厂。以高端制造基础较好的企业为试点示范,实施“100+1000” 工程,打造100个数字化(智能)车间,建设1000条自动化生产线。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加速发展具有自感知、故障诊断、自适应、数据存储及分析挖掘、网络通信功能的智能装备(产品)。围绕市场需求,重点发展智能终端。支持制造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十三五”期
38、间,“一带一路”“新一轮东北振兴”“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际产能合作”等重大政策,将有力助推制造业加快发展。二是制造业优质存量释放比较优势。电站成套设备、轨道交通、数控机床及军工领域的产业体系较为完整,技术积累与商业模式成熟,部分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三是资源有优势、总需求增长领域潜力突出。高品质乳制品、肉制品、高端食品制造的消费需求升级、产品升级,市场空间巨大;加强煤化及石化产业链协作配套,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石墨、钼、铜等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升级潜力较大。四是民营经济动力增强。借助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市场主体规模不断壮大,承载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开展“大众
39、创业、万众创新”,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为制造业转型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五是科技成果转化引领增量扩张。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断完善,加快与资本市场对接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助推科技型企业加快成长,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六是人力资源支撑潜力巨大。全省有81所普通高校、724家科研院所、8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41位两院院士,近百万支撑制造业发展的技术工人和优秀企业家队伍,可为全省制造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快壮大市场主体,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加强政策保障。坚持发挥比较优势,挖掘有资源优势、市场总需
40、求增长产业的潜力,加速壮大产业规模。依托“互联网+”厚植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制造业未来发展制高点。坚持规划引领,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把握制造业发展趋势,突出问题导向,突破瓶颈制约,找准发展路径,努力提升高端制造、资源精深加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坚持创新驱动,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发挥对俄合作的区位优势,坚持“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依托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打造开放合作新引擎。坚持绿色发展,强化制造业约束性指标管理,开展节能、节水示范引领,加快形成绿色生产
41、消费自觉。把握工业化中后期生态资源的宝贵价值,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绿色制造产业体系。到2020年,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左右。制造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制造业与互联网加速融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产品质量效益稳步提升,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以“互联网+”应用为主的工业云大数据中心、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制造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有序发展;全省制造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高端装备制造、高品质食品制造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二)项目选址某经济开发区肇源县是大庆市的一个县
42、原名后郭尔罗斯,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两江左岸,长春、哈尔滨、大庆金三角的中心,隶属于大庆市。是金太祖肇基王绩之地,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幅员面积4198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47.58万人口,肇源县一个多民族县份,21个民族,辖16个乡镇,6个农林牧渔场。2019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59149.56平方米(折合约88.68亩)。(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8.09%,建筑容积率1.37,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83%,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90.38万元/亩。(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59149.56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
43、面积46189.8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1034.90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61588.84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4725.28平方米。(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27台(套),设备购置费7528.90万元。(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753042.33千瓦时,折合92.55吨标准煤。2、项目年总用水量31518.97立方米,折合2.69吨标准煤。3、“肇源县工业制造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753042.33千瓦时,年总用水量31518.97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95.24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7.04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6.76%,
44、能源利用效果良好。(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某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符合某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23812.4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882.9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90%;流动资金6929.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10%。(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46285.00万元,总成本费用35909.91万元,税金及附加408.32万元,利
45、润总额10375.09万元,利税总额12214.46万元,税后净利润7781.3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433.1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3.57%,投资利税率51.29%,投资回报率32.68%,全部投资回收期4.56年,提供就业职位646个。(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将整个项目分期、分段建设,进行项目分解、工期目标分解,按项目的适应性安排施工,各主体工程的施工期叉开实施。项目承办单位要合理安排设计、采购和设备安装的时间,在工作上交叉进行,最大限度缩短建设周期。将投资密度比较大的部分工程尽量押后施工,诸如其他配套工程等。项目承办单位要在技术准备、人员配备、施工机械、
46、材料供应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三、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经济开发区及某经济开发区专用机械设备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经济开发区专用机械设备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2、xxx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肇源县工业制造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646个,达产年纳税总额4433.14万元,可以促进某经济开发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3.57%,投资利税率51.29%,全部投资回报率32
47、.68%,全部投资回收期4.56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56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4、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对各地、各部门在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提出了十条要求,包括清理规范现有针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的准入条件、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资金等公共资源对民营企业同等对待、支持民营企业充分利用新型金融工具,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目的是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增强以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以民企民资为重点,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和知名品牌示范区。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四、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平方米59149.5688.68亩1.1容积率1.371.2建筑系数78.09%1.3投资强度万元/亩190.381.4基底面积平方米46189.891.5总建筑面积平方米81034.901.6绿化面积平方米4725.28绿化率5.83%2总投资万元23812.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