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灾害经济学研究论文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灾害经济学研究论文精选.doc(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灾害经济学研究论文精选灾难经济学写下“灾难经济学”这么一个题目,不是要写一本教科书,而是想就最近世界上发生的种种灾难性事件及其后果做一点经济学的分析。中东在发生着战争,而我国正在遭遇着非 典型肺炎这种传染性疫病灾难的打击。它们都值得进行经济的分析。灾难是多种多样的,而对灾难的经济分析也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说,我们可以分析灾难的经济根源,因为真的会有许多灾难有着或远或近的经济起因,比如一场洪水泛滥,可以追溯到长期以来的掠夺性采伐森林的人类行为;而扩大市畅占有资源,可能是一场战争的直接动因等等。我们还可以分析面对灾难各种利益群体或个人的行为方式,可以分析灾难发生时一个经济如何应对灾难,如何配置资源
2、的方法和比例,一个社会应如何组织其灾难危机应对机制等等。当然,我们还应该分析各种灾难对一个经济在各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这里,我们只集中从一个角度对灾难进行一种分析:不同的灾难对于经济总需求及经济活动总量的影响,是不同的。根据我们这里的特殊分析角度,灾难似乎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可以称为“需求刺激型灾难”,一类可以称为“需求抑制型灾难”。战争和洪水,可能是所谓“需求刺激型灾难”的例子(相似的还有地震、台风等)。以战争为例,战争是人类之间的相互残杀,因此它是一种灾难。在战争发生的时候,受战争蹂躏的那些地方,民不聊生,经济活动停止,当然谈不上什么扩大需求与扩展经济活动。但是,一方面,战争本身要耗费大
3、量的资源,构成当前参战方对军火、运输等产业的额外需求;另一方面,战争不仅杀人,而且毁物,战争一旦停止,人们要重建战争中摧毁的一切,就形成大量的经济需求。洪水也是这样,在洪水爆发的那几天,当然经济活动是停止的,但一旦洪水退去,人们灾后重建的需求,就构成当期经济总需求的一部分,而重建工作本身,则构成当期GDP,即国民生产总值的一个组成部分。洪水和战争在这里的一个共同点在于,它们是破坏性的,但它们破坏的是过去的GDP(所积累起来的财产),而增加了当前的GDP,扩大了当前的总需求。尽管现实生活比我们这里的分析要复杂一些,比如一场战争对交战双方的经济影响是不同的(胜者总是获利方),战争时间的长短对当期经
4、济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财富的破坏会因“财富效应”而减少战败国的需求等等。但是,毕竟当年若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还不会真正从大萧条的泥坑中拔出来。而世界大战发生时,欧洲经济自然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大战后的重建,又可以说是使它们能持续长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的伊拉克战争也是这样,军火工业集团的利益是战争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战后重建的大蛋糕,又可能构成欧洲(包括最初支持战争的英国和西班牙)与美国发生利益冲突的原因。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我们当前所经历的“非典”这种传染性疫病灾难,它属于另一个类型,即“需求抑制型灾难”。除了增加一点对医药的需求以外,这种灾难的经济影响基本上可以说是彻头彻尾地在
5、减少需求!这种灾难不仅因夺去一些人的生命而减少人类的经济活动,而且它使大量的人因惧怕被传染上疫病而减少甚至停止经济活动,从而减少经济需求,甚至减少资源的消费。这不仅表现在人们少外出、少购物、少旅游包括不到中国来旅游、少开会,还表现在许多贸易和投资的项目,会因人们减少旅行和开会而推迟甚至取消。人们对生命的珍惜,使人们减少其可能被传染上疫病的一切活动,包括经济活动,加在一起,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一个较长的时间,它可以真的使我们的GDP的增长率大大下降,因为GDP的本义,就是衡量人们经济活动量的一个指标!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非典疫病这种灾难与战争等灾难的区别在于,它既没有因
6、当前人们活动的增加(尽管是战争一类的破坏性活动)而增加当前的需求,也不会因破坏过去积累起来的任何财产而提出“重建的需求”,它只是简单地减少人们当期的活动!与此相类似的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并不提出额外的当前需求,也不因破坏任何物质财富而提出今后的需求,它只是可能使一个经济的“金融资产”受到破坏(也就是所谓的资产“缩水”)。而金融资产的价值是不计入GDP的,计入GDP的只是当期在一定需求下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和服务。而且,金融资产缩水对需求的影响一定就是负面的“财富效应”人们因收入预期的降低而减少当前的消费。这一分析的政策含义显然就是:面对“非典”这样的灾难,宏观经济政策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在加紧防
7、控灾难的同时,“扩大内需”,以保持经济的增长。而且在这种条件下扩大需求,显然要对政策作用的特殊方式、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等给予更多的关注。不过,就中国当前的情况而言,好在2003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长率高达近10%,通货膨胀也有所抬头,投资增长高达27%,有点“过热”的嫌疑,如果没有“非典”出现可能还应采取政策抑制需求增长过快,所以似乎现在还可以先看一看各种因素变化趋势再说,暂不采取大规模的政策行动。但对“非典”的各种经济影响,还是要有清醒的认识,对其有所准备。对灾难的经济分析,显然还不止于此,另外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在这次“非典”灾难中显示出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不确定性”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和针
8、对不确定性采取对策的必要性。“非典”迄今为止的传染率和死亡率,比起人类已知的许多疫病,其实是很低的(见医学专家们的分析),但人们之所以大量减少经济活动,主要就是人们不知道这种疫病的传染方式、预防方法和医治办法。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人们的不安全感与传染率、死亡率不成比例,从而采取比防范其他疫病更加谨慎的预防行为。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上,人们倾向于“小事做大”为了避免很小概率的事件发生,采取很大范围的防范措施。这时,政府作为一种公众机构应该怎么办,应该如何针对这种行为而采取政策以提高经济效率?符合经济逻辑的政策建议是:第一,信息越公开、越充分越好。不确定性本身与信息不充分有关,提高信息充分程
9、度,可减少人们的过度恐惧。比如,政府作为占有信息较完全的权威机构明确地告知大家哪里可能有传染源,人们就可能较为放心地去其他地方,而不是哪里都不去;第二,政府也一定要“小事做大”,而不能“大事化些,也要用“过分”严格的措施加以防控,“宁可错查一千,不可漏查一个”,这种作为“公共物品”而提供的防控措施,由于其“外部效应”,在理论上会比每个个人都要以个别方式进行的过度防控措施更有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会更多地起到减少个别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的效果当我作为一个个人,知道社会已经全面动员起来加以防控的时候,当我知道我一旦疑似有病就会得到及时救治的时候,我的安全感会更大而不是更小,我恢复更多经济活动的信心也
10、会更大而不是更些大家反正是要“小事做大”了,不如政府组织来集体地小事做大,效率会高一些。而且,反正现在大家都在减少经济活动,政府的“过分”防控措施,多少还可以起到弥补需求不足、增加经济活动的效果。灾害经济学提出的根据和它的特点有必要也有可能建立和发展一门新的经济科学灾害经济学,这样的一个主张在我国是我首先提出来的。我的这个看法是80年代初形成的。先是讲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灾害的重要性,后来明确提出应该建立灾害经济学这个学科。灾害经济学这一学科提出的根据是:灾害虽然还完全是经济现象,它同时又是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现象,比如由于灾害直接发生人的死亡,引发出某些疾病流行,治安状况恶化等等,但灾害毕竟在很
11、大程度上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它对社会生产力乃至社会经济生活造成多方面的、强烈的破坏。如果不是这样,它也就够不上什么“灾害”了。灾害的经济作用就在于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破坏。而这里说的社会经济生活,既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这关系中前者征服后者以取得产品,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这关系中前者征服后者以取得产品,或者前者对后者予以某种改造,使之较有利于人在生存与发展),也包括与上述关系同时存在并与之相联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对这两方面都可以发生破坏作用。所以从经济观点来看,灾害起的是消极的或负的作用,灾害经济学属于“消极经济学”或“负经济学”的范畴。当然从辩证的观点来看,消极与积
12、极,负与正两者之间的界限,两者之间的对立不是绝对的。比如地震可以使一个城市变成废墟,但这种破坏又是起促使一个新型的城市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条件。同时,灾害虽然起消极的作用,然而我们对灾害的研究,我们建立和发展灾害经济学的目的和可以起到的作用都完全是积极的。但是负与正、消极与积极的界限,破坏与建设之间的界限毕竟不容混淆。我把经济学分做“积极的经济学”和“消极的经济学”,分做“正经济学”和“负经济学”,而把灾害经济学归入“消极经济学”和“负经济学”范畴之内。总的说来,灾害经济学研究的经济效益是“负”的经济效益,即损失。灾害统计也是“负”的经济效益的统计。灾害是破坏,不是生产。它研究的不是直接生产,这
13、是显而易见的。它只是消极地作用于直接的生产。灾害当然也不属于分配,在分配方面它只能造成“灾害已发生地区”与“灾害未发生地区”在生产力的分布上差距的扩大,造成两类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扩大。至于灾害同交换的关系那就更间接一个层次,即只能发生更间接的关系。那么它同消费的关系又如何呢?也许会有人说,消费也是已经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的消耗而不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呀,为什么不能说消费经济也是一种“消极经济这”或“负经济学”呢?我的回答是,这是因为 ,消费与灾害的区别太大了,两者不可同日而语。让我们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论中作一番引证吧!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就生产和消费相互关系写了大概有3000字(汉译文
14、)。我现在就从中抄录这么几段:“生产直接也是消费。人在生产行为中支出和消耗(自己的)这种能力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说也是消费行为。”我们在这里讲的不是这种“生产的消费”,而是“原来意义的消费”。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消费也是生产,人吃喝就是生产自己的身体,这是明显的事。而对于以这种或那种形式从某一方面来生产人的其他任何消费形式都可以这样说”。马克思下面接着讲,不仅这种消费是“生产者所创造的物人化”,而且还有一个“消费媒介生产”的情况,“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
15、路。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所以消费决不像灾害那样是对生产的破坏,是使原来的已经获得的经济化为乌有,它是已经获得的经济效益的实现。在马克思这一段话中,所有“消费”的字样一个也不能用灾害去取代,除非我们接受新马尔萨斯主义者的论调,把灾害当作解决所谓人口问题的手段而予以颂扬。在这里我想讲一段灾害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的关系。人在与自然界打交道中间,常常对有利于人类的生产乃至生存的环境起破坏的作用。这种破坏,在本质上可以视作一种灾害慢性的灾害。对于这种破坏,可以视同一种负的经济效益。我曾经写过一篇“对环境必须计量”的文章。文章中说,如果我们砍伐了
16、从有利于人类的环境来说本来不应该砍伐的森林,我们不应该只去计算由于砍伐森林取得了木材而获得的正的经济效益,即只去计算所得的产值与赢利,同时还必须计算由于砍伐森林而给人类带来的损失,这种损失也应该同上面说的正效益得到同样的表现,也有它的产值(当然是负的)、赢利(当然也是负的)等等。然后我们把“正”“负”两者进行比较,在抵消一部分后再作出这一个为了取得木材而砍伐森林的行为究竟“得”大于“失”呢,还是“失”大于“得”。我主张灾害经济学可以而且应该把由于环境被破坏而带来的灾害性的结果的研究作为自己的一部分。但是环境经济学不只研究环境的破坏,还要研究环境效益与生产效益的协调发展。环境效益与生产效益协调发
17、展这个问题提出的根据是,生产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对立不是绝对的。它们既有互相排斥的一面,也有互相促进的一面。我们应该根据互相促进的这种可能性,来研究主观上应该规定哪些原则,采取怎样的措施使两者尽可能地协商发展。环境经济学并不是以灾害经济学为基础的,虽然环境经济学一定要充分重视灾害经济学方面的问题。因此环境经济学只同灾害经济学有相互交叉的关系,而没有从属的关系。灾害经济学是一门完完全全的“负经济学”、“消极经济学”,因此它同许多以这类会引起经济破坏的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都会发生交叉的关系。关于灾害的发生同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的关系我想作下面这样的分析:(1)世界上一切现象、过程,包括人类
18、自身的行为,都包括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和成分。不过人类自身的行为,乃至人类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又包括随人们自身意志为转移的因素、成分。但是人们的意志本身又不是凭空而来的,它的产生又有客观的规律性可寻。世界上确有某种现象、某种过程是完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某些自然灾害,例如地震和可以设想的地球与某个天体相撞(这种来与地球相撞的天体,如果指的是宇宙尘或者体积很小的流星,那是几乎每天都发生许多许多起的。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不构成灾害。大块陨石造成的破坏在历史上有不少的记绿,但是至今还没有看到已造成巨大灾害的记录,当然原则上不能否认造成巨大灾害的可能性),就是完全不以人们的意专为转移的。对于这
19、样的灾害除了进行消极的防御之外,也不可能取得阻止它们发生的手段(在地震的例子中,科学家中有人设想引发小地震释放能量,来防止大地震的发生)。一切天然的自然现象,都有这个特点,但是如果不构成灾害时,人们就把它们视作大自然的恩赐予以接受,而在有可能构成灾害时,就要想方设法来作抵抗,或者无可奈何地认命,既不但没有能力防止灾害于未发生之前,也没有能力减少损失灾害发生之后,人类完全处于无所作为的状况之下。在灾害经济学中就会遇到这种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在灾害经济学中占据颇为重要的地位。(2)有一些灾害的发生来比较缓慢,但也还有一些灾害的发生是带有爆发性的。比较缓慢到来的灾害,我们可以举地球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
20、密度逐渐增加而产生的“温室效应”做例子,带爆发性的灾害可以举地震或水旱风雹等自然灾害做例子。在爆发性的灾害中又有两种情况:一种先是长期积累爆发为灾害的因素,到一定时候从量变引起质变,爆发而成灾害。地震的发生,就属于这一种情况:先是在地壳下能量逐渐积聚,然后在一定的时候,由于遇到某些引发的因素,发生程度不等的爆发,把积聚的能量来一次大释放。上述水、旱、风、雹等自然灾害如视作爆发性的灾害,则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没有地震的例子那样地明显。还有一种是没有这种逐渐积累的过程。这种灾害发生过程中的种种情况也会使灾害经济学带有某种特点。(3)不论属于上述情况下的哪一种,即便灾害的发生是爆发性的,也并不是完全
21、不可预测的。对灾害发生做出了预测,便可以使人们对灾害有所作为(即在有了预测之后,可以事先防止或在灾害中减少损失。哪怕在事后补救也可以起到作用)。当然也有即便作出了预测,一般来说预防也比较困难的情况。困难的地方主要不是说有没有发生灾害的可能性,而是灾害在何时、何地、以何种规模发生,而这三个“何”,对于人们的有所作为关系极大,以水、旱、风、雹对农业和居民生活危害这种灾害为便,在国土如此广阔的我国来说,可以大致预测除了特殊的丰收年和歉收年外,每年都在几分之几的土地上遭灾,使全中国处于平收年。或者还有百年一遇、几十年一遇的大水大旱等说法。(4)灾害的发生以及它的破坏作用,同其他自然和社会现象一样,还是
22、有规律可循的。但是灾害发生的规律同许许多多自然和社会现象相比,更多地属于“或然性质的规律”。这就是说,在规律性的探讨中作出的判断是灾害会发生或者灾害不会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或者说灾害会发生的或然率有多大。在上面讲的那个关于水、旱、风、雹灾害的例子里,对中国农业比较熟悉的人都知道,有“十年中几丰几歉几平”的这种或然性的规律。应该承认这种或然性质的规律不止在灾害中才有,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中也有。不过对灾害来说,这是具有特点的一件事情。(5)上面说的不是人为的灾害,但灾害可以是属于人为的。人为灾害的发生,也可以有各自情况。人们之中会有一些人,他们从其本人的利益出发乐于看到灾害的发生,这样的
23、人对灾害会有幸灾乐祸的心理。在这种有幸灾乐祸心理的人中,也会有些人从事破坏活动。对这样的人来说,灾害也可以是这些人有意识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制造出来的。战争中的灾害就常常带有这种性质。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美国用一颗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就是一个制造大规模灾害的例子。国民党反动派在抗日战争初期,不顾广大居民的死活,在河南郑州附近的花园口掘开黄河堤坝造成黄河决口,也是一个显著的例子。但是大多数人为的灾害,并不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制造出来的,而是出于近视、出于无知、出于疏忽,有时出于没有按照预先已经制定的防止灾害的规章制度办事,结果造成灾害。许多由于环境破坏造成的灾害就是出于近视与无知。前几年黑
24、龙江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就是由于疏忽和违反防止灾害的规章制度而造成了重大责任事故。人的行为可以是无意识的,也可以是有意识的。在有意识的行为中,未必都是有目的的。在有目的的行为中,也未必都是有计划的。我们可以从自觉与否,故意与否,精心策划与否等,把人的行为分成许多层次。关于灾害的发生,除了自然发生外,在人为发生中,就有属于不同层次的许多情况。(6)从整个社会或者从社会上绝大多数的利益来说,人们总是不希望灾害发生。因此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制造灾害这种事情是不多的(局部的情况是可能的,这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在大多数场合,灾害经常是作为并不是期望的东西而发生。所以前几年我在研究“未来研究”时,把
25、“未来研究”分做两种:一种我称之为“规划性的未来研究”。在这种研究中我们有可能以可靠的预测作为根据,加上对我们主观上行为的后果的分析进行综合的计算,我们就可以把未来的发展用规划的形式描绘出来。还有一种我称之“非规划性未来研究。”这种“非规划性未来研究”,我认为又包括两种:一种是“关于机会的未来研究”。这种研究是在探讨有什么对我们的事业起积极作用的机会可能出现。由于这种机会的出现并不是必然的,而是偶然的,所以它属于“非规划的未来研究”。还有一种是“关于灾害的未来研究”。灾害的发生有许多不是事先所能知道的。在它们没有发生前,只是可能性,因此不属于可以据此制定规划的根据。因而总的说来,“对灾害的未来
26、研究”属于“非规划性的”。同时又因为灾害不是我们所期望的东西,这种研究也只能属于“非规划性的未来研究”。所以“对灾害的未来研究”与“对机会的未来研究”。所以“对灾害的未来研究”与“对机会的未来研究”虽然都属于非规划的未来研究,但是前者的根据有两个,而后者的根据只有一个。关于灾害经济学这第二个方面的特点,我们只作了上面那样的分析,写出了六条。把这几条再做一番归纳,找出更本质的东西,概括出更深刻的规律性,我感到不那么容易,现在我还做不到。我认为列举了这些,读者对这方面的特点就可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关于灾害经济学的提出和它的特点,现在我达到的认识水平就是这样。自然灾害经济学提供的经济方法和手段灾害将
27、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史,那么自然灾害经济学必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下去。灾害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是消极的,但追求的目标是积极的。自然灾害经济学提供防范和控制各种灾害问题的经济方法和手段,为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更重要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灾害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政府的政策取向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使自然灾害管理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长期经济制度。 (一)结构性减缓措施 结构性减缓措施是减轻灾难的传统方法。Cohen和Noll(1981年)第一次解释了政府参与设立减缓措施标准的基本原理,说明利用长期资本投资成本最小化的框架,可以设计一个最佳的建筑法规。基于这个模型,他们指出了所需信息的类型,
28、这些信息可用来测算不同规模的地震发生的频率以及不同地方法规引致的损失。Authony Fish、David Fullerton、Nile Hatch和Peter Reinet(1995年)利用东海湾市政设施区(EBMUD)旧金山水利系统的模拟模型得出一个大型的城市储水区如何应对干旱。他们发现将连续使用和水的市场定价结合起来,远比增加存储能力的标准结构性方法优越。Cornell和Tagaras(1986年)开发了联合可能性模型,在风险收益分析的框架下,分析大坝修建失败的相互依赖性。在将自己的方法运用到三个研究案例时,他们发现事先同意项目的决定可能会在考虑了人的安全和上下游大坝之间断流的两个问题后
29、而被否决。Lester Lave和Tunde Valvanyos(1998年)认为风险收益分析可以有效地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加以运用。因为水纹专家可以利用数据和方法精确地预测到洪水流势的分布。因此,与其抵御极端罕见的大洪水,不如运用更多的可用基金来设计或重新修建大坝,减少中小型洪水应起的损失。这样利用有限的可利用资源,社会也可以得到改善。Kleindorfer,和Kunreuther(1999年)对完善建筑法规以及相应的风险基础保险政策的经济影响做了经验分析。他们构建了两个模型城市Oakland(地震区)和佛罗里达州Miami/Dade郡(飓风区),评估预期最糟糕的损失。对此,他们的建议之一是与长
30、期贷款相联系的减少保险费,这些贷款可作为鼓励财产所有人采用损失抵御措施的一种方法。 (二)可持续发展机制 媒体和灾后援助的注意力通常放在了灾后的短期影响上,很少关注灾难长期的经济影响。Peter Rose,James Wright,Sonia Wright 和Eleanor Wber Burdin(1978年),通过对于人口和受灾地区的统计分析,他们称在60年代灾害并没有对人口以及房地产的发展带来明显影响。但是有一些例外值得关注,就是在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中心附近的一些城镇。作者无法排除外部金融援助的影响,这些援助被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是在长期内减少负面影响的决定性因素,甚至可以在一些条件下产
31、生人为灾后经济恢复与繁荣。Mileti(1999年)提出,灾害移民应该进入一个更加稳定的社区中,并且需要有影响力的地理优势恢复由于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而在这一过程中并不需要外界提供很多资源。今天的选择将会对后人产生影响,因此强调至少应该维持生存环境的质量以免损害将来经济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既可持续发展问题。Berke,Kartez和Wenger(1993年)探讨了在灾难以后一段时期内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他们强调那段时期的很多决策和行为不仅对于社区的迅速恢复发挥作用,而且能够对将来的灾难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可持续发展机制并非仅仅作用于灾后发生后的恢复阶段,而是在整个灾害防治过程中得以体现,近几年我国G
32、DP快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局部地区选择了消耗型的非持续发展模式而不是效益型的持续发展模式,加大了灾害发生的可能。 (三)公私部门合作机制 无论是保险、再保险还是后来发展的金融工具,面对自然灾害的巨大损失,仍然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参与来对损失提供保护。如果私人保险和再保险市场不能就灾难损失提供保护,就需政府的加入。Hirstopher Lewis和Kevin Murdock(1996年)建议联邦政府与保险公司、联营公司和再保险公司订立和买卖超额损失(XOL)合同,为250亿到500亿损失规模的灾害提供保险。国家自然灾害研究委员会成员(1999年)强调在损失抵御措施和土地利用规划上与私人部门共同协调合
33、作投资的重要性,包括减少保费,对减缓措施提供长期贷款。管理自然灾害风险的公、私部门都需要依赖有效率的、公平的平台,在这一点上经济学家和其他社会学家的看法统一。Zeckhauser(1996年)指出灾难时有自然和人类所共同造成的,在事件发生之前灾难会以担忧、压力的形式被消耗掉,在灾难之后又通过损失分担而消耗掉,其中包括对受害人的同情。由于意识到个人会对信息产生误差和错误处理,以及灾难存在负的外部性,因此Zeckhauser提出运用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如保险和债务,并结合政府对阻止和缓解灾难的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政府在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政府的决策失误和过度干预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34、,因此必须强调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良性合作。Peter Mary(1991年)提出公共部门提供保护措施的难处,联邦政府对国家和地方政策缺乏影响力,因此利用建筑法规和土地政策以达到减少未来灾害损失的目的存在局限性。George Horwich(2002年)指出,在神户大地震后迅速恢复的主要因素包括相对较少的死亡,转移城镇人力资源的能力和交割导向的市场反应,而恢复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则是外部援助供需的不匹配,政府对于地震的错误政策引导,包括对于救生器械和保险的过分管理,组织私人部门的搬迁,以及推动发展并不合理的土地使用模式。地震灾害经济学问题的研究一、从社会经济学角度研究自然灾害 现代社会发展的4大因素
35、,即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是任何政府均需考虑的基本问题。灾害冲击着社会,给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20世纪发生的自然灾害统计表明,发生的频率和破坏的严重性,比以往无疑是增加了,随着发展,这种增强的趋势几乎肯定在未来会持续下去,其根据是:人口密集,大城市增多,资产和财产密度很高,危险区内高价值设施增多,人财物技术的易损性很大,社会经济受到的冲击可能性很高。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国家和政府采取防灾减灾措施是必然的选择,是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需要。政府经济学家们指出,所有的灾害,包括自然灾害,都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挫折。又说,灾害的后果说明,自然的和社会的基本结构未能保护人们避开那些威胁其生命财产和社
36、会资产的因素,有时会导致社会经济的停滞,要预防和减轻人和资产财产受损程序和易损性,社会系统和科技系统就需要适应变化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继续阐明说,要达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和人与社会的灾害易损性,就必须利用社会的、经济的和科学手段;减轻灾害的办法产生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之中,不了解它们的作用,冒然实施减灾计划,注定要失误的。拿地震这种灾害来说,地震破坏了社会经济发展积累的财富,造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资源的短缺,同时,人们不考虑地震活动环境的潜在危险,一味进行开发建设的后果,反馈回来,这就把人和社会置于更于损坏和受冲击的境地。所以,人们应付地震灾害和自然灾害,不仅
37、看到它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同时也应看到防灾减灾也应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角度去解决问题。 说到灾害经济学有几点要注意:1灾害经济学这个术语不像经济学新学所述理论学科为生产力经济学,部门学如海洋、水利经济学,以及应用学科如计划经济学、国土经济学,边缘学科如科学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那样成熟,一直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虽然出版了灾害经济学等字样的书籍和论文,但还无明确的术语说明。所以一些研究学者用了不同的文字,如灾害的经济问题(研究)。如自然灾害几本英文图书,有的用自然灾害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disasters),有的用灾害的经济问题(研究),也不统一,说明也没有统一的术语。我们在此
38、文中,采用了地震灾害的经济学,意思是地震灾害的经济方面(问题)(The economical aspects of earthquake disaster)。 地震灾害的经济学是指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地震灾害所造成的经济后果,如直接和间接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又包括第二级和第三级损失,以及研究防震减灾的经济方面问题,如抗震经济问题、地震保险再保险、土地利用、地震的财政金融问题、地震债券、重建经济问题。 “经济”是英文的译语,意为理财或富国。通常它也指节约、节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用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效益。在社会科学术语中,经济一词最初指家庭规则或规律(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经济论)。到了17世纪法国重
39、商主义著作泛指为社会生产关系学说的总体或社会经济制度,之后又指国家经济和部门的经济活动总称。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学起源于对人类社会和所受影响的关注,如同科学产生于对物质世界的观察,两种都是一种原则,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有了这种信仰,人们才会关注社会各类行为的经济思考和规范。对自然灾害的起初看法,一种是“太大了,以至于无能为力”,另一种是“不能等待,思索安全”的需要,逐渐演变成一种思维,把减轻自然灾害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抓,这正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原则,正是现代经济学的理性解说。 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是数字表示的,它的破坏是以一组特征数字及其总和表示出来。为此,由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
40、家统计出来的一组价值数据作为研究防灾减灾的基础依据。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旧金山大地震开始,每10年或20年作出一组自然灾害全球频率和每个灾害事件的死亡人数和财产损失统计表。例如,汤姆逊1982年统计得出19601970年全球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频率和死亡人数: 灾害频次 频率% 每个事件的死亡人数 地质灾害 滑坡 29 2.7 190 海啸 10 1.0 856 火山 18 1.7 525 地震 161 15.2 2652 气象灾害 暴风(旋风) 211 19.9 2373 飓风(龙卷风) 127 12.0 65 洪水 343 32.3 571 热浪 22 2.1 315 雷暴和8级暴风 36
41、 3.4 587 总和/平均 1062 100.0 1140 19471981年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生命损失人数: 事件 亚洲 澳洲 滑坡 3576 0 海啸 7864 44 火山 2805 4000 地震 333623 133 暴风 476816 289 飓风 4876 0 洪水 171435 2 热浪 4155 100 雷暴风暴 20410 0 总死亡人数 1036113 4675 1984年德国贝茨统计了19601983年全球主要损失的美元平均值: 灾害 数目 平均总损失(亿美元) 平均保险损失(亿美元) 保险损失/总损失 火山 1个 27.0 0.27 1.0% 地震 8个 20.34
42、0.35 4.0% 飓风 1 10.0 4.3 43.0% 暴风 24 15.81 4.45 66.1% 热浪 1 6.0 0.1 1.7% 火灾 1 2.3 1.51 65.7% 总数 36 11.63 1.78 25.4% 二、地震灾害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地震灾害的经济学是研究地震领域经济问题的一门新学科,也就是在经济学和地震学的交界地带孕育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对于地震灾害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它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地震灾害问题,另一种意见认为它就是研究地震灾害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也就是说,地震灾害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物能转换规律的科学。尽管地震灾害的经济学
43、有不同的理解,但它是一门需要及早建立的边缘新学科,它有自己的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地震灾害的经济学既涉及自然,又涉及社会,还涉及经济发展,因此需要综合地加以研究。地震灾害的经济学主要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与地震灾害安全的关系,研究城市规划建设布局与地震灾害防抗救重建措施的关系和经济效果,研究灾害管理的经济方法(如土地利用规划、地震灾害的保险再保险、地震应急救灾制度等),研究地震灾害区划的经济学(地震危险性区划、地震易损性区划、地震保险风险区划、地震应急救援区划等),以及研究地震灾害的经济影响和地震预报的社会经济影响等。 从1906年旧金山地震开始,美国地理学者考克斯开始观察该地震对城市各类经济活
44、动的影响,注意不同烈度地带经济活动受害程度的差别,配合地震学家作了震后研究,其中包括社会影响、经济影响、心理行为影响、市政管理的社会调查。这些科学工作者还对地震引起火灾作了细致的调研,并提出了20多条防治措施。旧金山市一家保险公司组织专职人员访问顾客家庭,了解火灾附加地震保险的需要,对保户受灾给予补偿,对参加未来地震灾害保险的用户表示接纳,修改了地震保险单契约内容。这些表明,旧金山市居民对地震危险的意识的增强,对地震安全的需求是强烈的,地震科学家研究地震灾害的影响和防治措施的积极性是高涨的,政府城市管理官员加强了地震安全和应急事务的规划工作。 到了20世纪5070年代,美国领土上相继发生了67
45、次破坏性地震,如1952年、1964年、1971年3次强震发生后,政府组织了地震灾害的自然科学技术研究,也组织了社会科学家的现场研究。这种地震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相结合的震后研究涉及到以下范围:地震灾害对人的影响和人的反应;价值破坏的调查(损失价值与调整;房屋结构与公共安全;巨灾潜势;减灾措施如土地利用区划、计划法案、建筑规范、公共卫生等;减灾的区域计划等);灾害与城市环境(生活环境、生产流通、分配、火灾消防、应急救援、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疏散避难诸系统的地震安全保护);生命线设施的地震安全改进;提出了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发展系统问题,灾害社会学、灾害心理学、灾害意识与教育、危险风
46、险评定与管理、灾害经济学、灾害战略列入了自然灾害(地震灾害)战略计划的内容;灾害的经验教训,灾害与国家政策法律学、国际合作长远规划;科学与技术特别措施(政府拨款、物资配置、人员教育、出版信息、实验室、试验场、调查研究、军事活动等 )。三、地震灾害经济学研究中的对策计划20世纪80年代,地震和自然灾害逐渐增强,破坏损失扩大。面对这种趋势各国政府加强了防灾减灾的对策计划,制定了可操作的预防、准备、应急与恢复重建的战略,并酝酿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实施计划。该计划的特点是,国际性的、各国政府有计划、有组织的行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共同参与的,以增强国家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为主要任务。国际科学联
47、合会的自然科学委员会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委员会制定了以地震为主的参与计划。社会科学委员会和人文科学委员会也做出了相应而详细参与“国际减灾十年”的计划。社会科学委员会(经济科学委员会)通过与美国社会科学联合会和美国国家科学院的联合建议,拟定了一个启动计划地震灾害社会影响和经济后果的回顾,首先对美国领土地震灾害进行了再评估(1987年),以此来推动各国对本国自然灾害(地震灾害)的回顾性研究和摸清灾害家底的调查。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有关科学技术部门与日本、欧洲的相应机构多次召开了有关地震与自然灾害社会影响和经济后果的科学技术与对策的会议,向美国国会提交了美国地震灾害(自然灾害)状况报告1989年第1
48、1号报告。该报告从社会和经济角度论述了:美国现实的地震活动、地震危险和地震灾害,及其未来的预测;美国地震灾害损失的评估,从社会科学角度研究损失评估和公共政策,破坏性地震的文化环境损失评估;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经济问题;美国各地区破坏性地震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影响的计量,减轻经济损失的保险补偿作用、不确定性问题及法规政策;破坏性地震后资源转换机制,地区经济恢复重建的资源供应,国家基础设施系统的影响评估;破坏性地震的经济余波理论与解决方案;恢复重建经济的原则,金融保险的作用,政府宽松政策的范围,应急救援时限长短与恢复重建启动的关系,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相关问题、有政府与政策的作用,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破坏性地震后人与调整的关系,经济贸易冲击与国家间、地区间的关系,减灾政策本身造成的社会经济后果,救援救济政策等方面;情况分析,包括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后恢复经济与完善社会结构的经济政策与发展任务,1989年洛马普列塔地震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