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2021-2021学年高中生物 第3章 单元综合评估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对勾】2021-2021学年高中生物 第3章 单元综合评估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3章单元综合评估作业时限:60分钟 作业满分:10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的DNA分子数与基因数相同B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C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大致相同D每个基因的长度相同2.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两条子链()A是DNA母链的片段B与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C与DNA母链相比,一定有所变化D与DNA的两条母链分别相同3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M,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q,若此DNA
2、分子连续复制n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MBM(1/2q1)C(2n1)M(12q)/2q D(2n1)M/2nq4如图表示一个具有四个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段经硫酸二乙酯(EMS)处理后,在正常溶液中经过2次复制后的产物之一。已知EMS能将G改变为X物质,与X物质具有相同配对功能的碱基是()A胞嘧啶 B腺嘌呤C胸腺嘧啶 D鸟嘌呤5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出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R型活菌繁殖的后代有少量S型菌体,这些S型菌体的后代均是S型,这个实验表明DNA()A分子结构相对稳定B能够指导R型细菌的蛋白质合成C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物质6经实验测得
3、衣藻DNA在细胞中分布如下: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上,1%在线粒体上,1%游离于细胞质中。这些数据说明()A衣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衣藻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C衣藻细胞质中无DNAD衣藻染色体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组成7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在细菌体内合成蛋白质的正确叙述是()A原料、模板和酶来自细菌B模板和酶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和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细菌,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D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能量和酶由细菌提供答案1B本题考查了有关基因的说法。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如大肠杆菌拟核中环状DNA分子上就有大约
4、4 400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与染色体行为一致;构成人的基因的碱基对不超过2%,其比例很小,每个基因的遗传效应不同,其长度有所差别,平均长度约为1 000个碱基对。2D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新合成的每条DNA子链与其模板母链互补,与它的非模板链相同。3CDNA中T为M,占总碱基数比例为q,设总数为x,则q,x,此DNA分子中含有鸟嘌呤数应为G(2M)/2,复制n次共产生2n个子DNA。故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n1)(2M)/2(2n1)M(12q)/2q。4B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正常溶液中,CGAT经过1次复制后的产物是GCTA,经过2次复制后的
5、产物是CGAT;现发现CGAT经硫酸二乙酯(EMS)处理后,在正常溶液中经过2次复制后的产物之一的一条链是CAAT,则说明EMS已将G改变为A,因此与X物质具有相同配对功能的碱基是腺嘌呤。5D由题意可知,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混合培养,后代有S型菌体,并且S型菌体的后代均为S型菌,说明S型细菌的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物质,并且是遗传物质,但并不能说明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是对多种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统计才能得出的结论。产生的后代是S型细菌,说明DNA指导S型细菌蛋白质的合成。6B据题意可知衣藻细胞中的DNA分布于4个场所,且比例有所区别,在染色体上分布最多,所以衣藻DNA的主要载体为染色体
6、。7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只有噬菌体的DNA侵入细菌体内,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噬菌体DNA进入细菌后,复制DNA所用的原料来自细菌,模板是亲代噬菌体的DNA;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所用的原料、场所、酶、能量也均由细菌提供。8DNA分子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如果放射性同位素完全标记的1个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培养液中复制两次,那么所产生的4个DNA分子的特点是()A部分DNA分子含有放射性B全部DNA分子含有放射性C所有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D所有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没有放射性9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A四种含氮碱
7、基ATGC3377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C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10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5次。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含有15N的DNA分子有两个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5/16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20个D复制后共产生32个DNA分子,其中有一半含15N11.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8、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12下图为细胞内某基因(用15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碱基A占全部碱基的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基因中不可能含有硫元素B该基因中(CG)/(AT)为3/2CDNA解旋酶作用于部位D将该基因置于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脱氧核苷酸链的1/413某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中DNA分子的双链均被32P标记(不考虑细胞质DNA),将其放在含31P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细胞进
9、行有丝分裂,则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产生的子细胞100%具有放射性B若该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均不具有放射性C若该细胞是精原细胞,则其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50%具有放射性D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则其增殖产生的子细胞具有放射性14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A证明R型菌生长不需要DNAB补充R型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使R型菌转化的因素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15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
10、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答案8.A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放射性同位素完全标记的1个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培养液中复制两次形成4个DNA分子,其中2个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没有放射性,另2个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有放射性,另一条链没有放射性。两次复制过程如图所示。9A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根据一条链上4种碱基比例,可知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有60个,连续复制两次需要
11、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21)60180个,故B错误;有100个碱基对,由于一条链中4种碱基比例已定,则碱基排列方式少于4100种,故C错误;一个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故D错误。10A被15N标记的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5次后,共产生的DNA分子为2532(个)。被15N标记的DNA分子的两条链只能进入到2个DNA分子中,故含14N的DNA分子为32个,所以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为1。含有100个碱基对(2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则有腺嘌呤(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0个,故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251)401 240(个)。11A在DN
12、A分子结构中,除了DNA的两端的脱氧核糖连着一个磷酸,其余的脱氧核糖均连着两个磷酸。12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组成元素有C、H、O、N、P,A正确;在双链DNA分子中,AT,碱基T也占全部碱基的20%,同时CG,则碱基C和碱基G各占全部碱基的30%,所以该基因中(CG)/(AT)为3/2,B正确;DNA解旋酶作用于部位(氢键),C正确;该基因复制3次共产生8个DNA分子,即16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有两条链含15N,所以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脱氧核苷酸链的1/8,D错误。13A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该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子细胞内所有染色体均具有放射性;细胞进行无丝分裂时
13、DNA分子也进行复制,子细胞也会出现放射性;精原细胞中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产生的子细胞全部具有放射性;高等动物的精细胞一般不分裂。14D设置的目的是体现出对照性原则,是用来与只用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形成对照,通过这种对照说明S型菌DNA的作用。15A保温时间过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其中含放射性的噬菌体释放出来,所以在上清液中出现少量放射性。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16下面是关于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与细菌转化实验相同,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的B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接种在35S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基
14、中再释放出来的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17.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后,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还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A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是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18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
15、上连续繁殖4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5N和14N,c只含14N。下图中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19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A胸腺嘧啶B腺嘌呤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20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
16、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10分)某科学家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别用同位素32P、35S作了如下表所示的标记。噬菌体(T2)成分细菌(大肠杆菌)成分核苷酸标记32P31P氨基酸32S标记35S此实验得出的结果是子噬菌体与母噬菌体的外形和侵染特性均相同,请分析完成:(1)子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_。(2)子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_。(3)此实验证明了_。22(10分)如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答案16.B噬菌体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必须在细菌体内才能进行繁殖,因此必须使用
17、无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被35S标记的细菌,才能得到35S的噬菌体;因噬菌体感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参与新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因此既不能证明蛋白质是遗传物质,也不能证明其不是遗传物质。17A在侵染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离心后,应在上清液中。但仍会有少量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所以,离心后,在沉淀物中也有放射性。18D由题意a、b、c的比例应为0214。19D由得到的4个DNA分子的碱基对可知该DNA分子经过诱变处理后,其中1条链上的碱基发生了突变,另一条链是正常的,因此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中正常的DNA分子和异常的DNA分子各占1/2,因此含有GC、CG的2个DNA分子是未发生突
18、变的。这两个正常的DNA分子和亲代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是一致的,因此P碱基可能是G或C。其突变过程可以用下图来表示:20B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所以把蚕豆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3H标记。再把这样的细胞放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此时DNA分子一半含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由于中期复制的两个DNA分子,存在于同一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故所有的染色体都含放射性。 21(1)32P、31P(2)35S(3)DNA是遗传物质解析:由题干表格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注入细菌的只有含32P的DNA
19、,而含32S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不起作用。在细菌内,以噬菌体DNA为模板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原料来自细菌体内含31P的脱氧核苷酸和含35S的氨基酸,合成的子代噬菌体DNA有的既含31P又含32P,而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只含35S。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1)图甲是DNA片段的_结构,图乙是DNA片段的_结构。(2)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2_、5_。(3)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两条链是由_和_交替连接的。(4)连接碱基对的结构是_,碱基配对的方式如下:即_与_配对;_与_配对。(5)从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
20、条链相互缠绕成_的_结构。23.(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研究DNA和蛋白质的遗传功能时,该实验设计的关键思路是_。(2)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_,通过_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因而DNA分子能比较准确地在亲子代间传递信息。(3)为研究DNA的结构和功能,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取四支试管,都放入等量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等量的ATP和等量的DNA聚合酶,在各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四种DNA分子,它们分别是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小牛胸腺细胞、T2噬菌体的DNA。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各试管中残留的每一种脱氧核苷酸的含量。该实验要探究的是_,若结果发现残留
21、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量不同,则说明_。实验二:将从大肠杆菌中提取的DNA分子加到具有足量的四种核糖核苷酸的另一支试管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产物的含量。该实验模拟的是_过程。结果没有检测到产物,原因是_。24(10分)1958年,Meselson和Stahl通过一系列实验首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此后科学家便开始了有关DNA复制起点数目、方向等方面的研究。试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DNA分子呈_结构,DNA复制开始时首先必须解旋从而在复制起点位置形成复制叉(如图1)。因此,研究中可以根据复制叉的数量推测_。(2)1963年,Cairns将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
22、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进一步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根据图2的大肠杆菌亲代环状DNA示意图,请在方框内用简图表示复制一次和复制两次后形成的DNA分子。(注:以“”表示含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3)DNA的复制从一点开始以后是单向还是双向进行的,用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DNA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给以适当的条件,让其进行复制,得到图3所示结果,这一结果说明_。(4)为了研究大肠杆菌DNA复制是单起点复制还是多起点复制,用第(2)题的方法,观察到的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如图4所示,这一结果说明大肠杆菌细胞中DNA复制是_起点复制的。答案22.(1)平面立体(空间)(2
23、)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片段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脱氧核糖磷酸(4)氢键A(腺嘌呤)T(胸腺嘧啶)G(鸟嘌呤)C(胞嘧啶)(5)反向平行规则双螺旋解析:(1)图甲表示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图乙表示DNA分子的立体(空间)结构。(2)图中2表示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片段,而5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从图甲的平面结构可以看出;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基本骨架。(4)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且有一定规律:A与T配对,G与C配对。(5)根据图甲可以判断:组成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是反向平行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相互缠绕成规
24、则的双螺旋结构。23(1)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二者的作用(2)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3)四种生物的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和比例四种生物的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和比例不同转录缺少转录时所需的酶与能量解析:本题考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DNA分子的复制及转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及相关实验的设计、分析能力。(1)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研究DNA和蛋白质遗传功能的关键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二者的作用。(2)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为DNA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又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3)在实验一中,由于四支试管中加入的脱氧核苷酸、ATP及酶均相同,所以,可根据试管中最后剩余的每一种脱氧核苷酸的量来确定四种生物的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及比例。在实验二中,试管中加入核糖核苷酸模拟的是转录过程,但转录过程还需要RNA聚合酶及能量等,所以最后试管中没有相关产物形成。24(1)(规则)双螺旋复制起点数量(2)如下图(3)DNA复制是双向的(4)单解析:图4所示为单起点复制,若为双起点复制,则其过程中还应多一个小复制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