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本地传输工程设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本地传输工程设计规范.docx(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200X-实施200X-发布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本地传输工程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of MSTP Engineering Design forLocal Transmission Project YD/T 5XXX200XYD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I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本地传输工程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of MSTP Engineering Design forLocal Transmission ProjectYD/T 5XXXXXXX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批
2、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施行日期:200X年XX月XX日XXXXXX出版社200X 北 京2技术规范-MSTP前 言本规范是根据信息产业部 信部规函【2004】508号“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的要求,依据近年来本地传输网络工程设计及建设过程中的实际经验,并结合相关设计技术规范等技术文件,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由北京市电信规划设计院负责编写了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本地传输工程设计规范。本规范主要包括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功能模型及功能描述、网络结构及网络组织、网络管理系统、时钟同步系统、设备选型、设备配置及安装、线缆选择与布线要求、环境要
3、求、传输系统性能指标等内容。为了提高规范质量,希望各有关单位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有关的意见、建议反映给编制单位或参编人员,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修订、监督执行。(本规范主管部门为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本规范具体条文解释单位为北京市电信规划设计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乙19号华通大厦B座,邮编:100044。主编单位:北京市电信规划设计院主要起草人:杜伟 孙改霞 苏辉 王燕龙目 次1总 则12术语和符号13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I3.1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模型I3.2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描述I3.3接口要求VI4辅助系统IX4.1网络管理
4、系统IX4.2同步系统XII4.3公务联络系统XIII5网络组织XIII5.1网络分层结构XIII5.2各层功能描述XIV5.3组网要求XIV5.4网络保护与恢复XV6局所设备安装XVII6.1局所通信系统XVII6.2设备选型XVII6.3设备配置XVIII6.4设备布置XVIII6.5设备安装XIX6.6线缆选择与布线要求XX6.7电源系统XXI6.8局所装机条件XXII7传输系统性能指标XXIV7.1传输模型XXIV7.2SDH/PDH误码性能指标XXV7.3SDH/PDH抖动性能指标XXVI7.4以太网性能指标XXXIV7.5ATM 性能指标XXXV7.6RPR 性能指标XXXVI7.
5、7可用性目标XXXVII iii总 则1.0.1 本规范适用于本地MSTP传输网络新建、扩建工程设计。其他MSTP传输网络工程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1.0.2 工程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资源,重视环境保护。1.0.3 工程设计必须贯彻通信网“完整性、统一性、先进性”和“经济、高效、安全”的基本原则,必须执行我国现行相关网络技术体制、进网要求、技术标准规定。1.0.4 工程设计应合理利用已有网络设施和装备。1.0.5 工程设计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技术标准要求的商用化设备,未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入网许可证的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在性能价格比基本相当的前提下
6、,应首选国内产品。1.0.6 工程设计应与网络发展规划相适应,以近期业务需求为主,兼顾远期业务发展,做好网络设计。1.0.7 当本规范与国家标准有矛盾时,应以国家标准为准。1.0.8 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个别条款有困难时,设计中应充分说明理由,并提出采取相应措施的报告,呈主管部门审批。 2术语和符号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转移模式 CBR: Constant Bit Rate 固定比特率CoS: Class of Service 业务分类GFP: Generic Framing Procedure 通用成帧规程IP: Internet Protoc
7、ol 互连网协议LAPS: Link Access Procedure-SDH 链路接入协议-SDHLCAS: Link Capacity Adjustment Scheme 链路容量调整方案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介质访问控制MSP: Multiplex Section Protection 复用段保护MSTP: Multi- 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 多业务传送节点ML-PPP: Multi-link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多径点对点协议PPP: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点对点协议PV
8、C: Permanent Virtual Connection 永久虚连接QoS: 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同步数字体系SNCP: Sub-Network Connection Protection 子网连接保护STP: Spanning Tree Protocol 生成树协议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复用UBR: Unspecified Bit Rate 未指定比特率VBR: Variable Bit Rate 可变比特率VLAN: Virtual Local
9、 Area Network 虚拟局域网VPG: Virtual Path Group 虚通道组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模型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是指基于SDH 平台,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IP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并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平台。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模型如图3-1所示。图3-1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基本功能模型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描述SDH功能描述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应满足SDH 节点的基本功能要求,应符合下述标准:(1)YD/T1022-1999 SDH 设备功能要求。(2)YDN 099-1998 光同步传送网技术
10、体制(修订)。(3)YD/T1192.2-2002 SDH光发送/光接收模块技术要求。(4) 对于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其SDH 帧结构、VC 映射部分应满足G.707 规范中对于级联、虚级联业务的要求,包括提供低阶通道VC-12 、VC-3 级别的虚级联或连续级联功能和提供高阶通道VC-4 级别的虚级联或连续级联功能,并提供级联条件下的VC 通道的交叉处理能力。以太网业务透传功能以太网业务透传功能是指来自以太网接口的数据帧不经过二层交换,直接进行协议封装和速率适配后映射到SDH 的虚容器VC 中,然后通过SDH 节点进行点到点传送。这种功能可以用来实现专线连接,保障了数据传送的安全性
11、。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在以太网透传上应具备以下功能:(1)传输链路带宽可配置。(2)应保证以太网业务的透明性,包括以太网MAC 帧、VLAN 标记等的透明传送。(3)以太网数据帧的封装应采用PPP 协议,或者LAPS 协议,或者GFP 协议。优先采用GFP协议。(4)数据帧采用VC 通道的连续级联/虚级联映射来保证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以太网二层交换功能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支持二层交换功能,是指在一个或多个用户侧以太网物理接口与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系统侧的VC 通道之间实现基于以太网链路层的数据帧交换。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二层交换功能应满足如下要求:(1)传输链路带
12、宽可配置。(2)应保证以太网业务的透明性,包括以太网MAC 帧、VLAN 标记等的透明传送。(3)以太网数据帧的封装应采用PPP 协议,或者LAPS 协议,或者GFP 协议。优先采用GFP协议。(4)数据帧采用VC 通道的连续级联、虚级联映射来保证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5)应实现转发/过滤以太网数据帧的功能,该功能应符合IEEE 802.1d协议的规定。(6)应能够识别IEEE 802.1q规定的数据帧,并根据VLAN信息转发/过滤数据帧。(7)提供自学习和静态配置两种可选方式维护MAC地址表。(8)实现维护用于决定转发/过滤数据帧的信息的功能。(9)支持IEEE 802.1d生成树协
13、议STP,IEEE 802.1w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10)可以支持多链路聚合来实现灵活的高带宽和链路冗余,实现多链路聚合必须符合IEEE802.3(2000) Edition 43 子句。(11)支持以太网端口流量控制(12)支持组播。(13)支持基于用户的端口接入速率限制,对于超过接入速率限制的数据包在交换拥塞时优先丢弃。(14)支持业务分类CoS。以太网接口映射到SDH 虚容器的要求对于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以太网接口映射到SDH 虚容器应符合如表3-1 所示的要求。表3-1 以太网映射到SDH虚容器对应关系以太网接口SDH映射单位10/100Mbit/s自适应接口VC-12
14、-Xc/vVC-3VC-3-2c/vVC-4-1000Mbit/s接口VC-4-4c/vVC-4-8c/vVC-4-Xc/v以太环网功能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的以太环网功能是指在SDH 环路中分配指定的环路带宽用来传送以太网业务。要求具有如下功能:(1) 以太网环路的传输链路带宽可配置。(2) 以太网环路带宽的统计复用功能。(3) 以太网环路中各节点端口带宽的动态分配。(4) 以太网环路的保护倒换功能。 RPR MAC功能RPR环网用来增强MSTP设备以太网数据业务的传送功能。RPR MAC 的功能要求应完全符合IEEE 802.17 协议的相关规定,其功能要求如下:(1)等级分类和按业
15、务等级转发的功能(2)计算和配置桥接的拓扑结构,支持IEEE802.17 的拓扑发现协议;(3)本地业务上环选择根据最短路径原则选择内环或外环作为输出环;(4)数据帧的转发应符合IEEE802.17 规则。(5)RPR 环路保护功能支持Steering 和Wrapping 保护方式。(6)提供客户CUSTOM ID 标识,扩展用户业务的安全隔离能力。以太网业务适配到RPR MAC层的功能要求以太网业务适配到RPR MAC 层功能要求如下:(1)实现IEEE 802.3 MAC 帧到IEEE 802.17 MAC 帧的映射。(2)实现维护用于决定转发/过滤远端数据帧的信息的功能。 RPR MAC
16、 层适配到SDH 的功能要求(1)实现为RPR 环路指配SDH 通道的功能,指配的映射单位可参照表3-2 RPR适配到SDH的映射通道单位。(2)适配子层可选择至少支持HDLC、LAPS、GFP 中的一种封装标准,优先采用GFP封装标准。(3)SDH 物理层支持的性能监视、告警上报的功能。表3-2 RPR MAC适配到SDH 的映射通道单位RPR环路带宽SDH映射单位155Mbit/sVC-12-Xc/vVC-3-Xc/v622Mbit/sVC-12-Xc/vVC-3-Xc/vVC-4-Xc/v2.5Gbit/sVC-3-xc/vVC-4-Xc/v2.5Gbit/s以上VC-4-Xc/v容量调
17、整功能LCASITU-T G.7042 链路容量调整方案(LCAS)在虚级联的源和宿适配功能之间提供一种无损伤的增加/减少线路容量的控制机制。该功能遵照ITU-T G.7042 标准的规定。 ATM层处理功能ATM层处理功能模型应符合如下规范:参考模型和分层功能应符合建议I.321 要求。功能特性应符合建议I.731 和I.732 要求。(1)提供ATM 业务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对不同特性的ATM 业务源应提供以下业务,满足YD/T 1109-2001ATM交换机技术规范要求: CBR业务 rt-VBR业务 nrt-VBR业务 UBR业务(2)基本连接功能支持通过命令建立和删除永久虚电
18、路PVC 连接,支持ATM各接口间的用户数据通路的有序建立和拆除。(a)点到点连接功能(b)点到多点连接功能多点网络连接ATM 组播ATM VPR功能ATM VPR是指ATM分插复用设备(ADM)通过光纤相连形成的环形网络,它用富裕的带宽和网络来自动恢复网络发生故障时的业务。接口要求SDH接口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的SDH 接口要求如表3-3所示。表3-3SDH接口类型及其要求接口接口种类采用的标准光口STM-1GB/T16814-1997STM-4GB/T16814-1997STM-16GB/T16814-1997STM 64G.691-2000电口2MGB/T16814-199734
19、MGB/T16814-199745MG.783(节点抖动)G.784(网络抖动)G.703(其他指标)155MGB/T16814-199710/100Mbit/s以太网接口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应支持10Mbit/s以太网接口和100Mbit/s以太网接口。10Mbit/s以太网接口应符合IEEE 802.3, 物理层接口上采用曼切斯特编码,用0.85V和0.85V分别表示“1 ”和“0”。 电缆可采用10Base-T。100Mbit/s以太网接口应符合IEEE 802.3u 100Base-T技术中可采用两类传输介质:100Base-TX和100Base-FX 。采用4B/5B编码方式。
20、 GE接口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支持的千兆以太网接口应符合IEEE 802.3z。1000Mbit/s以太网物理接口支持1000Base-SX和1000Base-LX。1000Base-SX 接口(1)1000Base-SX 接口的使用范围表3-4 1000Base-SX接口的使用范围光纤类型模宽850nm (最小满负发送)(MHz km)最小范围(m)62.5 mMMF1602-22062.5 mMMF2002-27550 mMMF4002-50050 mMMF5002-550(2) 1000Base-SX 接口的发送特性表3-5 1000Base-SX接口的发送特性项目62.5 mMM
21、F50 mMMF单位波长(范围)770860 nm平均发送光功率(最大值)注1dBm平均发送光功率(最小值)-9.5dBm发送器关断时平均发送光功率(最大值)-30dBm消光比(最小值)9dB注1: 最大平均发送功率应取平均接收功率最大值(见表3) 与IEEE803.2规定的1类安全限中的小值。(3)1000Base-SX 接口的接收特性表3-6 1000Base-SX接口的接收特性项目62.5 mMMF50 mMMF单位波长(范围)770860 nm平均接收光功率(最大值)0dBm接收灵敏度-17dBm回损(最小值)12dB加强接收灵敏度-12.5-13.5dBm 1000Base-LX 接
22、口(1)1000Base-LX 接口的使用范围表3-71000Base-SX接口的使用范围光纤类型模宽1300nm (最小满负发送)(MHz km)最小范围(m)62.5 mMMF500255050 mMMF400255050 mMMF500255010 mMMFN/A25000(2) 1000Base-LX 接口的发送特性表3-8 1000Base-LX接口的发送特性项目62.5 mMMF50 mMMF10mSMF单位波长(范围)12701355nm平均发送光功率(最大值)-3dBm平均发送光功率(最小值)-11.5-11.5-11.0dBm发送器关断时平均发送光功率(最大值)-30dBm消
23、光比(最小值)9dB(3)1000Base-LX 接口的接收特性表3-9 1000Base-LX接口的接收特性项目62.5 mMMF50 mMMF10mSMF单位波长(范围)12701355nm平均接收光功率(最大值)-3dBm接收灵敏度-19dBm回损(最小值)12dB加强接收灵敏度-14.4dBm ATM接口本标准要求的ATM 接口及其指标遵循ATM 交换机技术规范(YD/T 1109-2001 )中要求的接口类型及其要求。辅助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组成1)基于SDH的MSTP网管系统有网元(NE)、网元管理系统(EMS)、网络管理系统(NMS)和业务管理系统组成。子网管理系统(SM
24、S)是NMS的子层,完成大部分网络管理功能。2)本地维护终端(LCT)主要用于系统设备安装初始化,但作为辅助管理设备,也可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管理。网络管理系统的一般要求应符合YD 5080-99SDH光缆通信工程网管系统设计暂行规定中第3.2、3.3和3.4节的要求。 网络管理系统功能基于SDH的MSTP网络管理系统主要完成标准管理信息的交换及安全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和性能管理等管理功能。管理对象包括:SDH、 ATM、 以太网、RPR。网络管理系统对SDH层面的管理功能应符合YD 5080-99SDH光缆通信工程网管系统设计暂行规定第4节的要求,对ATM、 以太网和RPR层面的管理功能应
25、符合YD/T 1238-2002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中第10节的要求。网络管理系统配置原则1)工程网管系统设置应做到统筹规划,接口统一,功能一致,便于将来组建统一的网管系统,实现对不同厂商的MSTP设备及现存的SDH和PDH设备的统一管理。2)网络管理系统采用分层管理,主要分为三层:网络级管理系统(NMS)、网元级管理系统(EMS)和网元本地管理(LCT)。本地传输网网络级管理系统(NMS)宜按照子网管理系统(SMS)级别进行建设。3)一个本地传输网中所有传输系统尽量由一个集中的网元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对于规模较大的本地网,可以根据网元系统管理能力,配置多个网元管理系统分区域进行管
26、理,并配置一套子网管理系统,实现对全网的统一管理。4)同厂家的SMS原则上全网只设一套,一般情况下,由于网管系统异地备份的成本较高,可通过计算机系统镜像磁盘技术或磁带备份技术等方式实现数据容灾。对于规模较大的本地网可采用主备用配置。5)同厂家的网管设备在已建工程中已配置过的,原则上不再配置,所增NE一并纳入已有网管系统。若有必要,可对网管系统硬件进行扩容,软件进行升级。若扩容、升级有困难,或扩容、升级后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适当增加配置数量,但要从严掌握。数据通信网(DCN)网络设计原则1)数据通信网是为网管系统间以及网管系统与网元间传递各种管理数据和指令提供的数据传送网络。2) DCN必须具有
27、高可靠性,主要数据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通道应采用冗余保护。3)DCN必须具有足够的传输带宽,以保证网管信息的快速传递。4)DCN中的数据通信设备应采用技术成熟的已投入商用的产品,应具有高可靠性。5)DCN的广域网应由下述网络之一组成:n 2Mbit/s专线网n DDN网n Nx64kbit/s(N=131)专线网;n 帧中继网n 其他已投入商用的数据通信网6)DCN的局域网应能支持多种局域网标准。数据通信网(DCN)接口设计原则1) DCN接口设计应以相关国际通用或标准接口为原则,具体要求如下:n 2Mbit/s,以G.703同向接口为主n DDN,以V.35和G.703同向接口为主n Nx64
28、kbit/s,以V.35和G.703同向接口为主n 帧中继,以V.35和G.703同向接口为主n X.25,以V.35和G.703同向接口为主2) DCN带宽设计应以满足各种数据传送要求为原则,做到传输时延小,数据会聚性能好,不产生瓶颈。网元之间可通过DCC通道传送网管信息,必要时也可通过LAN传送。北向接口在EM之上宜统一采用标准的Q3或者CORBA接口,并优先选择CORBA接口。网管系统的电源设计要求、布线设计要求、机房设计要求应符合YD5080-99SDH光缆通信工程网管系统设计暂行规定中相应规定。同步系统MSTP的网络同步系统可分为局间和局内两种应用方式。局间同步分配采用树形拓扑结构,
29、局内同步分配采用星形拓扑结构。核心层网络应直接从BITS上引接时钟源。汇聚层的网元应优先考虑直接从BITS上引接时钟源,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从核心层传输系统的外同步时钟输出端口提取,并采用线路同步方式实现系统同步。接入层网元可以从汇聚层传输设备的外同步时钟输出端口提取,并采用线路同步方式实现系统同步。本地网中没有BITS的,可从当地已同步于基准时钟且满足G.812要求的交换机提取时钟同步信息。设计必须避免形成定时信号的环路,低等级的时钟只能接收高等级或同一等级时钟的定时。基于SDH的MSTP设备的内置时钟应符合ITU-T G.813的相关要求。工程中同一局站的不同系统应尽量直接从BITS引
30、接定时信号,不推荐系统复接或级联方式。应保证同步信号引接的一主一备。基于SDH的MSTP设备应具有2Mbit/s和2MHz的同步时钟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优先采用2Mbit/s接口。其中2Mbit/s接口特性应符合ITU-T建议G.703 6的要求,帧结构符合G.704的要求。2MHz接口的特性符合ITU-T建议G.703 10的要求。基于SDH的MSTP设备上可设置时钟的优先等级,支持SSM质量和优先等级算法,可自动选择时钟源。每个同步源同步的设备级联数量不应超过20个NE。公务联络系统本地传输网不配置公务联络系统。网络组织网络分层结构为便于网络建设和维护管理,本地MSTP传输网络可分为两大层
31、面进行规划和建设:本地传送层面(核心传送层、汇聚传送层和接入传送层)和用户接入层面,见图5-1。本地传送层主要承担本地各业务网节点间的中继传输,并按照城市地理分布,分区汇聚、收敛来自用户接入层面的传输电路;用户接入层则主要包括用户端到第一个与之相连的本地传输节点间的传输设施。 图5-1 网络分层结构图各层功能描述核心传送层核心传送层主要由各种业务核心处理节点(交换局、数据中心、长途局及关口局等)互连构成,负责核心节点间大容量中继电路的传送,以及与长途传送节点、其它网络的互联互通。由于核心节点数量较少、网络结构相对稳定,但网络业务容量大、电路调度频繁,因此对网络的结构、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汇聚传
32、送层汇聚传送层主要由汇聚节点和核心节点互连构成,负责将本地业务节点连接到骨干节点,负责一定区域内的业务汇聚和疏导,以多业务颗粒汇聚、传送、调度和处理为核心。接入传送层接入传送层主要由业务量较为集中的业务节点(如POP点、基站、密集居民小区或一些大企业用户)和汇聚节点互连构成,负责各业务接入点的业务传送。接入层设备要具有多业务传送能力和良好的网络扩展能力,以便快速灵活地接入用户。用户接入层接入节点除了负责自身业务的接入外,同时也负责附近一定范围内其他用户的业务接入。接入节点至用户端的接入部分称作用户接入层。组网要求MSTP本地传输网采用多层结构进行建设,具体项目实施时,应根据城市大小、节点多少决
33、定层面的划分。应尽量避免层面过多,造成不同层面的转接次数多,网络效率低。城市按其规模一般可区分为大、中、小型:(1)大型城市大型城市一般指直辖市及发达省会城市,可采用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层结构进行建设。大型城市城区覆盖范围大,业务种类多且业务量大,大客户多,而且多集中在城区。因此在城区可划分为若干个汇接区,每个汇接区设置24个核心节点,所有核心节点间组成的网络就构成本地传输网的核心层传输网络。核心层传输网络应采用环形或网状网结构。汇聚层节点主要是由城区范围内在部分业务比较集中的区域选取的节点组成。汇聚层节点根据所在地理位置分别归属相应的汇接区。每个汇接区内汇聚层节点的数量可根据本汇接区的业
34、务分布来确定。为了便于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实现城区以及城区附近周边地区或郊区的全覆盖,可在相应的每个周边地区或郊区分别设置12个汇聚层节点。汇聚层传输网络应采用环形网结构。接入层节点主要是由业务量较大的企业用户或基站(如果城市内已开通无线业务)组成。这些节点不仅实现自身所在楼宇用户的接入,同时还负责周边地区km范围内用户业务的接入。接入层网络应采用环形或星形网结构。对于一些大带宽用户的接入,为了保证用户的电路质量,可直接建立用户到核心节点或汇聚节点的专用系统。(2)中型城市中型城市指欠发达省会城市及较发达的一般地级市,其组网方式与大型城市类似,可适当减少节点数量。核心层传输网络应以环形拓扑为主
35、,随着网络的不断建设,最终向网状网结构演进;汇聚层传输网络应采用环形网结构;接入层网络应采用环形或星形网结构。(3)小型城市小型城市一般指经济不太发达、业务需求较小的地级市。小型城市的本地MSTP传输网络可按两层进行建设,即核心/汇聚层(二者合二为一)、接入传送层两层。个别规模特小的城市也可暂不分层,即按一层进行综合建设。由于小型城市地域范围较小,核心/汇聚层节点的数目不宜过多,可设置24个,接入层节点的数量可根据业务量的大小而确定。网络保护与恢复保护方式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应支持保护倒换功能,可选用复用段保护(MSP)、子网连接保护(SNCP)、ATM VP和VPR保护、以太网
36、STP/RSTP保护、RPR MAC层保护。复用段保护MSP 和子网连接保护SNCP 遵照ITU-T G.841、G.842,ATM VP保护遵照ITU-T I.630,以太网STP/RSTP保护遵照ANSI/IEEE Std 802.1D/802.1W,RPR MAC保护遵照IEEE802.17。TDM业务保护倒换传统TDM业务保护直接采用SDH物理层保护,包括复用段保护倒换和子网连接保护倒换,保护倒换时间小于50ms。以太网业务保护倒换以太网业务的保护包括以下保护方式及其准则(1) 以太网业务透传保护:直接利用SDH提供的保护,包括复用段保护、子网连接保护;(2)以太网二层交换保护:采用分
37、层保护方式。物理层采用SDH提供的保护,包括复用段保护、子网连接保护,或者MAC层采用STP/RSTP协议保护。当MAC层倒换与物理层倒换(如SDH的复用段)同时使能时,应采用相应策略以保证两种倒换不会重叠发生。例如可以采用拖延MAC层倒换时间来支持层间倒换;(3) 以太环网保护:采用分层保护方式。物理层采用SDH保护(如复用段保护)来提供以太网业务的保护;MAC层采用STP/RSTP协议或其他保护算法提供以太网业务保护。当MAC层倒换与物理层倒换如SDH的复用段同时使能时,应采用相应策略以保证两种倒换不会重叠发生。例如可以采用拖延MAC层倒换时间来支持层间倒换。 ATM 业务保护倒换ATM业
38、务的保护包括以下保护方式及其准则:(1)ATM业务透传保护:直接利用SDH提供的保护包括复用段保护子网连接保护。(2)ATM VP保护倒换:采用分层保护方式。物理层采用SDH保护(如复用段保护)来提供ATM业务的保护,ATM层采用ATM VP保护,当ATM层倒换与物理层倒换同时使能时,应采用相应策略以保证两种倒换不会重叠发生。例如可以采用拖延ATM层倒换时间来支持层间倒换。为了提高倒换效率,可将多个同源同宿的VP 组合在一起形成VPG 进行倒换。 RPR MAC 层保护倒换RPR MAC 层的保护包括以下保护方式及其准则:RPR MAC 层的保护只限于同一个RPR 环路,RPR MAC 层保护
39、可支持Wrapping 保护或Steering 保护。用户可以指配是否同时采用RPR MAC 层的保护和SDH 物理层的保护。当RPR MAC 层保护与SDH 的保护同时使能时,应采用相应策略以保证两种倒换不会重叠发生。例如可以采用拖延RPR 层倒换时间来支持层间倒换。局所设备安装局所通信系统6.1.1工程局所通信系统主要由传输设备(如:终端复用器、分叉复用器、再生器、光放大器等)、光纤分配架、数字分配架等设备组成。6.1.2为便于光路或电路群的维护、调度与管理,工程中设备支路侧的所有光接口应全部终端在光调度用光纤分配架(或称中间光纤分配架IODF)上,155Mbit/s、2Mbit/s、FE
40、等速率的电信号应全部终端在相应速率的数字分配架(或盘)DDF上,光路或电路群的人工调度与转接以及与其他专业业务信号的互连均在IODF和DDF上进行。设备选型6.2.1 MSTP设备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实用、便于维护的原则,综合考虑设备供应商在设备更新、网管升级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能力。2) 设备应具有灵活的、最少品种的硬件配置,有利于系统扩容及升级。3) 符合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YDN 099-1998的规定。4) 符合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YD/T 1238-2002的规定。5) 符合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GB/T 15941-
41、1995的规定。6) 对于国内尚未制订的标准,应符合相应的ITU-T建议要求。6.2.2 设备机架高度应为2600mm、2200mm、2000mm,厚度宜为300mm、600mm,宽度应为120mm或120mm的整数倍,但最宽应不超过600mm。同一机房内宜保持机架高度的统一。6.2.3 设备的总体机械结构应充分考虑安装、维护的方便和扩充容量或调整设备数量的灵活性,实现硬件模块化,同时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及抗电磁干扰应满足IEC-801-2、IEC-801-3和 IEC-801-4的要求。设备配置6.3.1 设备配置应考虑维护使用和扩容的方便。6.3.2 MSTP复用设
42、备应按传输系统及通路组织的需要进行配置。6.3.3再生器和光放大器(含BA和PA两种)应根据传输系统以及光功率预算进行配置。6.3.4 用于外线光缆终端的光纤分配架(ODF)应根据工程中新布放光缆的光纤芯数进行配置,利旧光缆应从原有的ODF架上引接光纤。6.3.5 用于设备支路侧光接口终端的IODF架应根据光接口数量进行配置,并适当留有余量。6.3.6 数字分配架应按满足通路组织要求,并结合设计查勘时各局站现有DDF架形式进行配置,且适当预留余量,原则上按近期需要取整架配置。6.3.7 MSTP设备上的10/100Mbit/s 以太网电接口应终端在RJ45端子板上,并根据其接口数量进行配置,适
43、当留有余量。6.3.8 列柜的配置应满足下列规定:1) 每一机列在靠主走道一端应配置列头柜。2) 在空架位处,每隔1.8米加一中柜或立柱。3) 结合机列长度及列头柜熔丝容量,可在次要走道端配置列尾柜。6.3.9 网络管理设备的配置应根据局所在通信网络以及在工程传输系统中的地位,并结合市场上所能提供的开发情况及通用化程度进行配置。所配网管设备具体应符合SDH光缆通信干线工程网管系统设计暂行规定的规定。6.3.10 维护备件应按满足日常维护的基本需要配置。设备布置6.4.1 设备布置要求:1) 应根据近、远期规划统一安排,以近期为主。2) 应使设备之间的布线路由合理,减少往返,布线距离最短。3) 应便于维护和施工。4) 应照顾自然采光及有利于抗震加固。5) 在有利于提高机房面积利用率基础上适当考虑机房的整齐和美观。6.4.2 设备机架宜采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