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9古代诗歌阅读综合选择与比较鉴赏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9古代诗歌阅读综合选择与比较鉴赏题含解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突破练19古代诗歌阅读(综合选择与比拟鉴赏题)(时间:45分钟总分值:54分)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9分)秦州杂诗(其七)杜甫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注秦州,唐陇右道州名(今甘肃天水)。759年,杜甫弃去华州官职,携家远赴秦州,其间创作?秦州杂诗?。属国:典属国,是主管外交事务之官。这里指汉使苏武出使匈奴归来后,被授予典属国一职。(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莽莽“万重写出了秦州四周山岭的绵延和雄奇,突出了秦州独扼咽喉要道的险要地势。B.地面无风,但高空风动云移
2、。虽未入夜,但边城已明月高悬。这里写出了秦州特有的景象。(2)本诗与王昌龄?参军行?“不破楼兰终不还均提到了“楼兰,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指出其不同,并分析原因。(6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9分)水调歌头焦山吴潜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晚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注铁瓮:镇江古名铁瓮城。金焦:金山和焦山。(1)以下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词的开篇写古城镇江的地理形势
3、,长江滚滚东流,金山、焦山相对屹立,读来气势雄伟。B.上片中“孤帆上下写行船在浪涛中起伏,通过视觉感受写出了长江壮阔苍茫,亦有孤立无助之感。C.下片高度概括地陈述了历史事件,说明了镇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引出后面对人间兴废的议论。D.这首词题为?焦山?,却不是只写焦山,上片写景,视野开阔高远;下片怀古,感情深沉而不失洒脱。(2)吴潜任镇江知府时写下了这首词。在他之前,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曾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请比照两首词的结尾,分析内容及情感差异。(6分)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9分)宿五度溪仙人得道处常建五度溪上花,生根依两崖。二月寻片云,愿宿秦人家。上见悬崖崩
4、,下见白水湍。仙人弹棋处,石上青萝盘。无处求玉童,翳翳唯林峦。前溪遇新月,聊取玉琴弹。注常建:唐代诗人,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诗的第一联写溪花生根依附于崖壁,借此渲染了此处清幽秀丽的环境。B.第四句借?桃花源记?“秦人之典,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之情。D.叠词“翳翳,写出诗人满眼的茂林和重山,又再次表现了此处的清幽。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9分)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欧阳修波光柳色碧溟濛,曲渚斜桥画舸通。更远更佳唯恐尽,渐深渐密似无穷。绮罗香里留佳客,弦管声来
5、飏晚风。半醉回舟迷向背,楼台高低夕阳中。(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首联借助波光、柳色、斜桥、画舸等优美意象,营造了江南水多清丽又显迷蒙的意境。B.“更“渐两字叠用,既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也凸显出西湖美景深远无穷的特点。C.“唯恐尽与“似无穷照应,表现了诗人从害怕美景有限到发现美景无穷的心理转变过程。D.尾联前一句以半醉迷途直接抒发喜爱陶醉之情;后一句以景结情,夕阳楼台的景象令人回味。(2)和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相比,本诗的内容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5.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第(1)(2)题。(9分)州桥王安石州桥踏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觉
6、遥。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州桥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注州桥:位于汴梁(今河南开封),本诗为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回想旧游汴京所作。山椒:山顶。指在王安石金陵住宅不远处的钟山。哀湍:指山间发出凄切声音流得很快的溪流。州桥:与王诗所咏为同一座桥。此诗是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诗人奉命出使金国经过当时被金占领的汴京时所作。(1)以下对两首诗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王诗先写州桥踏月,思念家乡,后写在家乡赏月,因再次听到生民哭声而忆及汴京。B.王诗中两次写到州桥和溪流,时空转换,交叉渲染,写出了人事的变迁和情感的变化。C.范
7、诗通过两个典型细节“等“询,将强烈感情浓缩于此,真切而炽热,撼人心灵。D.范诗末句用一个“真字作结,真切地写出了金国占领区“父老的哀怨、思念与失望。(2)这两首诗虽内容各异,但都表达了一个“思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中“思的异同。(6分)6.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第(1)(2)题。(9分)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三)姜夔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篙细细激流冰。清楚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五)姜夔三生定是陆天随,只向吴松作客归。已拼新年舟上过,倩人和雪洗征衣。注光宗绍熙二年冬,诗人访范成大,除夕乘舟归苕溪,途中写了一组诗,共十首。黄帽:即俗称艄公,汉代称为“黄头郎。陆
8、天随:唐代陆龟蒙号天随子,隐居不仕,常携带书、茶具灶、钓具,乘舟浪迹江湖。倩:请。(1)以下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其三前两句从听觉入手,舟人连夜行舟,传呼不已,船篙击打流冰,发出响声。B.“舟尾春风飐客灯与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江春入旧年都写了水上的春意。C.其五“倩人和雪洗征衣是请人用雪洗去曾经征战疆场的衣上的风尘,画面生动。D.两首诗的前两句都点题:其三写“黄帽暗点“归,其五第二句“归字点题。(2)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答案与解析专题突破练19古代诗歌阅读(综合选择与比拟鉴赏题)解析 分析原因时,注意时代因素。同样是用典
9、,在盛唐时代,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语;而在杜甫生活的时代,却只能是“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的深沉慨叹了。2.(1)C解析 C项,“引出后面对人间兴废的议论错,没有议论。(2)参考答案 辛词结尾用典,以廉颇自况,表达了不被朝廷信任、才能无法施展的忧虑;吴词写超脱凡尘、飞升成仙的梦想,表达了出尘避世、隐迹遁去的想法。解析 “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这是词人的想象和愿望,表达了词人有志难伸的深沉感慨、对世事艰难的感慨、失意时的自我宽慰;辛词结尾用典,以廉颇自况,表达了不被朝廷信任、才能无法施展的忧虑。吴词写超脱凡尘、飞升成仙的梦想,表达了出尘避世、隐迹遁去的想法;辛弃疾以廉颇自比,
10、一是表白决心,二是显示能力,三是抒写忧虑。3.(1)C解析 C项,“失落错,虽然诗人并未寻到仙人,但得此美景,诗人并不“失落。(2)参考答案 相同点:两者都写了诗人在月下弹琴,都借此寄托了诗人清静旷达的隐逸情怀。不同点:内容上,本诗最后两句写的“月是“新月即弯月,突出溪中月的静态美。?西山?诗写的是“圆月,“逗字突出了水中月的动态美。表达技巧上,本诗最后两句是一般表达;“圆月句却巧妙运用拟人、通感的手法,到达了以形写声、以琴声的摇曳形象生动地抒写自己的情怀的效果。解析 “前溪遇新月,聊取玉琴弹,本诗写的“月是“新月即弯月,突出溪中月的静态美,属于一般性表达。“圆月逗前浦,孤琴又摇曳,写的是“圆
11、月,“逗字突出了水中月的动态美,并运用了拟人、通感的手法。4.(1)D解析 D项,“直接抒发喜爱陶醉之情错误,尾联前一句是以游人迷失侧面衬托西湖景色的美好,不是直接抒发情感。(2)参考答案 从描写对象上看:本诗通过波光、柳色、斜桥等景物的描写侧重于展现景色秀丽、空蒙的西湖自然美景,而?望海潮(东南形胜)?既展现西湖自然景色,更侧重于杭州的繁华富庶景象和生活美。从表达的情感上看:本诗侧重写出游人对西湖美景的沉醉迷恋之情,而?望海潮(东南形胜)?那么是干谒词,赞颂杭州繁华的同时,更表达了对治理者官员的颂扬。解析 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既展现西湖自然景色,更侧重于杭州的繁华富庶景象和生活美,属于干谒词,赞颂杭州繁华同时,更表达了对治理者官员的颂扬。此诗侧重写出游人对西湖美景的沉醉迷恋之情。5.(1)A解析 A项,“因再次听到生民哭声错误,由上一句诗中的“哀湍(指山间发出凄切声音流得很快的溪流)可知,此处的“旧呜咽是指想象中家乡的溪水的声音。6.(1)C解析 C项,“请人用雪洗去曾经征战疆场的衣上的风尘错误。选项曲解了“征衣的意思,根据注释及诗歌可知,应是“旅途中的衣服。解析 结合两首诗歌的注释、标题、诗中的景以及直接流露情感的词语可分析二者共同的情感。-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