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668113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论 文论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向 馨系 别 会 计 系 专 业 名 称 会计与统计核算 学 号 0811309101005 指 导 教 师 朱 开 提 交 日 期 2011 年 6 月 论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摘要:当前,中国消费率处于低水平并持续走低,这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扩大内需,保持可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障碍。文章讨论知何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就此给出结论性的建议。关键字: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增长动力 贡献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都证明,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相互促进关系。一方面,消费需求的增长会推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会增加国民

2、的可支配收入,提高国民的消费水平,从而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1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生了质变,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日益密切。首先,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高速增长有力的促进了消费增长,从而增进了我国的国民福利,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实行刺激消费的政策,消费增长也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所以我国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应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关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以期实现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无论从自身工业化进程还是从全球化分工地位看,我们消费能力的扩张是以生产能力更快扩张为前提的。中国由一个”自己生产供别人消费”的国家,过渡到”让别人生产而自己

3、消费”,并成为”消费大于生产”意义上的”消费型国家”,从发展阶段来判断,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在此之前,消费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受到的制约是客观的,并不会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愿望。在经济运行中,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这”三驾马车”之间不协调,一直是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潜在因素。具体地说,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尤其是地方政府推动下的投资拉动,既不利于耕地保护和生态维护,也因在成本收益比较上不敏感,使得宏观调控中市场化的政策工具作用甚微。而消费需求作为内需中的最终需求长期低迷,使得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出口,如果外部市场动荡,那么国内投资只能形成产能过剩。也就是说,经济中的一大块被”投资”使用了,却没能

4、形成有效供给,经济失衡在所难免。近几年来外需发展很强劲,2008年上半年贸易顺差超过1.8万亿美元,居世界之首。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动荡的扩展,今年上半年我国东南沿海出口企业出现大面积的效益滑坡。2. 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第一产业对经济的影响能力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对GDP的贡献不断上升。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必然影响到居民消费,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长期看来,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对于农产品的消费一直是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最主要部分,而工业产品和第三产业产品服务则相当。这和中国的国情相一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

5、家,人均收入水平长期处于中低收入国家水平,食品(其90%量作为第一产业消费支出量)消费是居民生活消费的最重要部分,这也和中国长期0.4左右的恩格尔系数相一致。2003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前为解决温饱问题为主的消费方式才开始转变,经济变化进入了最剧烈时期,居民收入的增加才整体上从第一产业产品转向第二,第三产业产品和服务。第二产业消费支出和第三产业消费支出的系数相当,第二产业工业产品的消费品弹性相对于第三产业产品服务而言要小得多,说明长期看来第二产业产品的消费量已经下降,对于第二产业的下一阶段需求将相对减少。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三

6、次产业产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文章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指出消费结构,特别是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程度越高,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决定力量越大。3.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加大 就2011年消费需求走势看,在世界经济稳步复苏,国内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的背景下,居民就业和收入形势的持续向好为消费需求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奠定坚实基础。根据消费预测方程预测,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左右,与2010年基本持平,考虑到2011年价格总水平将保持2.5%左右温和上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速将略高于2010年。3.1我国消费品市场规模的变

7、化 我国消费品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正如人们近来谈论的,中国在世界上在手机,旅游,宽带等产品或服务消费方面是第一大市场,在黄金饰品,汽车等产品消费方面为第二大市场,在奢侈品消费方面为第三大市场,等等,说明中国人的消费能力确实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相对于早期的”低生产,低消费”和随后一个时期持续的”高生产,低消费”格局,”高生产,高消费”的格局正逐渐出现。也就是说,中国百姓开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改革开放近30年来,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交替变化的。1978年,1993年1996年和2001年2006年这11年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消费的贡献率,其余18个年份

8、里消费的贡献率高于投资的贡献率。至于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波动幅度更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1990年净出口贡献率曾超过50,1993年又跌至38,1997年又达到44,1999年至2004年平均在7左右,2005年以来稳定在2024之间。当然,这种大幅波动与一定时期国内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状况有关,但它也说明外部市场风险较大,而一个大国经济对外部市场不能过于依赖。3.2如何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加大自身的消费力量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分工。分工水平依赖于市场的容量。亚当斯密的这一洞见,在今天仍有深意。这就是说,只要由最终需求即消费规模所反映的市场规模足够大,分工将不断地深化下去,最终会使技术创新内

9、生出来。近代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对外扩张,目的无非是两个:一是抢夺资源,降低要素投入的代价,二是抢夺市场,扩大市场空间。这些国家现在人口规模都不大,却一直引领工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原因就在于此。一句话,一个国家能否从专业化分工中得益,取决于参加分工的人口数,取决于该人口所具有的最终需求水平两者构成了一国的市场容量。因此我们看到,在计划经济中,人口众多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压力,但在市场经济中,人口规模却可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基础。新经济史学派干脆指出,西方国家之所以在近代兴起,有两个至关重要的条件:一是具备有效率的制度即市场机制来协调分工,二是人口快速增长扩大市场规模。经济发展史一再表明,只要有市场机制,只

10、要处于工业化加速过程,一个国家和地区,即使人口密度已经很高了,但仍然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和人口流入。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人们开始反思,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人口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需要调整。在中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外国资本垂涎欲滴的,就是我们巨大的人口规模所蕴含的市场容量。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有稳定的社会秩序,统一的货币,相对完善的产权制度,如果确保市场机制“管用”的话,自身的消费力量就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4. 如何让国内消费需求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可靠动力 现阶段,能否实现经济由自身消费驱动,取决于两大条件,不妨归结为两句话:一曰“让市场管用”,二曰“让人们敢花钱”。前者旨

11、在以市场容量扩展来深化分工,使经济增长真正获得内生力量。而所谓市场容量扩展,就是让众多人口具有消费能力,人口规模变成真正的市场规模,后者是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居民消费份额。4.1只有把精力放在各行业监管上,资本和人才自然会向社会短缺的领域流动 那么何以“让市场机制管用”?首先是破除行业壁垒和行政管制。如果深化市场化改革,破除这些障碍的话,资本,劳动等要素将得以顺利地向各种产业,各种行业的生产线上动员。今天中国一方面面临就业压力和流动性过剩,说明要素“过剩”了,另一方面从产业到服务出现结构性瓶颈,如教育,医疗,环保等产品或服务却是”短缺”的。遗憾的是,人们面对这些短缺,没有更多地诉诸于市场机制,却更

12、多地指责市场的缺陷,重新求助于政府,反而忘了当年计划经济时期短缺的真正根源。这说明,我们在“让市场管用”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医疗行业,据中国卫生人才网报道,最近6年中国共有100多万人通过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但有40万人没有注册,也就是说,6年中全国有40有行医资质的人离开了这个行业。而另一方面,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得不到解决。如果行业壁垒破除了,如果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真正做到代表公权力,只把精力放在医药行业监管上,资本和人才自然会向社会短缺的领域流动。其他如教育领域,何尝不是这样。4.2改善收入分配关系 中外历史证明,一个社会主要为满足宫廷消费和主要为满足民间消费,有着不同的经

13、济后果。针对奢侈品的生产不可能扩大市场规模并由此深化分工。而过大的收入差距则意味着大众消费的低迷,市场规模仍然难以扩大。就收入分配改革来说,我们当前有两个功课是必需要做的。一是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二是培育竞争性的保险体系辅以必要的社会保障,稳定人们的消费预期。在这方面,财政政策必需有所作为。如,大幅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力争在本届政府任期内,使社会保障和民生类开支居于财政支出的前列。这在长期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型政府的主要体现。不仅如此,这样做对物价的短期影响有限,却可稳定居民的长期预期。收入分配领域的另一个问题是收入在居民之间的差距在扩大。从1983年到2007年,我国城镇

1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1.821扩大为3.311。在城镇居民内部,最高收入的20家庭与最低收入20的家庭人均收入之比,由2000年的3.611扩大为2006年的5.561,在农村,同样的上述比例由2000年的6.471扩大为7.171。在这方面,除了推出一些法律法规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环节进行调整之外,在再分配环节,财政政策将大有可为。例如,为鼓励大多数劳动者创业和就业,增加新办企业的税费减免优惠。4.3拓展农村消费市场2010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实际增长7,8%。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

15、总额156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6123亿元,增长18.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75亿元,增长16.2%。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39350亿元,增长18.4%,餐饮收入额17648亿元,增长18.1%。而消费水平,城镇居民是农村居民的3.6倍。可见,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在“边际上”扩展我们的市场规模有着巨大的潜力。近年来,从农村税费减免到种粮补贴,从新农村建设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现代农业,中央先后以一号文件的形式推出促进农村市场繁荣的政策。工业化也是一个农村社会和乡村居民不断

16、加入全国大市场的过程。要真正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根本之道还是要破除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的障碍。现在除了既有的惠农措施外,进一步推出鼓励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政策,鼓励农村人口通过社区合作搞产业化,与现代市场对接,等等。 5.结束语中国处在发展中阶段,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消费结构正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而悄然发生变化,各种第三产业服务需求大量快速上升,其消费规模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增长相对较缓,但总量的上升使得其占比例小幅下滑。在市场的调节下,为满足广大消费者对二,三次产业商品服务的需求增长,要素流动就会倾向于二,三次产业,从而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更多的要素向二,三次产业转移。参考文献1刘津农.消费不足障碍何在.2009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20053李树,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及其评析田.探索. 2007(6)4李文娟.试用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保险浦费田,武汉金融.2005(8) 5孙元明.影响消费行为的消费者顶期消费者顶期水平对消费意向和购买行为的影响分析田.消费经济2008(10)-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