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地理 名师指导专题突破提能专训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地理 名师指导专题突破提能专训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提能专训(十五)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题。1甲、乙两地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A季风气候B红壤分布广泛C河流结冰期长 D耕地多为旱地2甲、乙两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A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及土地盐碱化B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C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答案:1.A 2.D解析:第1题,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别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第2题,华北平原地区工农业较发达,水资源短缺;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工业发达,硫氧化物排放量较大,加上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因此酸雨危害较严重。(2013福建四地三联)上
2、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34题。3维持这一“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的关键是 ()A江河 B森林C村寨 D梯田4哈尼族人的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为了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D为了观赏梯田美景答案:3.B 4.C解析:第3题,该生态系统位于地势起伏较大的南方地区,森林在这一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如果森林被破坏,将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此处的农田、村寨、河流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第4题,将村寨布
3、局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可以获得较清洁的水源,免得水源受农业生产的污染。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咸潮侵袭、滩涂冲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据此回答56题。5上海在长兴岛北侧边滩筑堤建成青草沙水库。该水库主要功能是()A防止洪水泛滥 B扩大湿地面积C开发旅游景点 D提供优质水源6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 ()上游输沙量降低风暴潮频发长江径流量加大海平面上升A BC D答案:5.D 6.C解析:第5题,长兴岛北侧水库的功效在于:拦蓄径流、蓄贮水源。第6题,海水对海岸线、滩涂的侵蚀作用可从两方面分析:其一,滩涂生长速度减慢,植被保护,上游来沙量减少;其二,海
4、浪、潮汐、风暴潮、潮差作用使海岸侵蚀不断加剧,海岸倒退。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78题。7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Aa表示资源开发Bb表示生产活动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d表示废弃物排放8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B化工厂水污染C火电厂大气污染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答案:7.C 8.A解析:第7题,a由环境指向资源,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b、c由资源指向人口,表示人类社会利用资源进行生产活动;d由人口、资源指向环境,表示人类将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第8题,水污染、大气污染、臭氧层的破坏都是由于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造成的,属于d
5、阶段;由于煤矿开采,造成地面沉降,是在开发资源阶段产生的。读我国对海底某种能源开采流程图,回答911题。9该能源是 ()A石油B可燃冰C锰结核D潮汐能10若开采方法不当,使其进入大气层,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臭氧层空洞扩大C光化学烟雾 D全球变暖11该能源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是()A加大铁路运输的压力B缓解大气污染C加大对植被的破坏力度D加剧水土流失答案:9.B 10.D 11.B解析:第9题,该图为气体开采流程图,应该是开采可燃冰以获取天然气。第10题,天然气极易引发温室效应,若开采可燃冰的方法不当,会造成全球变暖。第11题,大量使用天然气,可以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减小二氧化碳排
6、放量,缓解大气环境问题。下图是某农业生态园生态链种养循环图。据此回答1213题。12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食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养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收集珍禽的羽毛制作成观赏标本ABCD13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A BC D答案:12.C13.D解析:第12题,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红心蜜柚等水果
7、林地中套种玉米草等牧草属于空间上的合理利用,养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是养殖业的生产需要,二者都不属于废弃物的再利用;食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收集珍禽的羽毛制作成标本都属于循环经济中对废弃物的再利用。第13题,本题考查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属于经济效益,而本题考查的是生态效益。二、综合题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c酸雨 d森林锐减(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3)简述减轻环境问
8、题的主要措施。答案:(1)自左向右依次为a、c、b、d。(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3)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协作。解析:(1)首先要了解全球性环境问题包括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酸雨和森林锐减等几个方面,其次还要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和机理,通过原因和机理进行填空就很容易了。(2)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学科知识分析出提纲,然后进行归纳为人口、经济和环境的自净能力等几个方面。(3)要学会针对问题提措施,根据第(2)题的
9、分析提出解决措施。15图甲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中等高线单位:米),图乙为该地区生态农业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该地区农业用地分布状况,该状况反映了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时,必须遵循_原则。(2)为了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应怎样调整,并说明理由。(3)发展生态农业对当地有哪些有利影响?答案:(1)分布状况:海拔200米以上地区是林地,海拔200米以下地区是耕地,地势低平处是水田。 因地制宜(2)减小水稻的种植面积(规模)。理由:热量不足;灌溉水源不足。(3)保护、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析:第(1)题,结合图甲中的图例和等高线可以总结出该地区农业用地分布状况,进而判断出其遵循的原则。第(2)题,该地位于我国华北,水热条件不适合大面积种植水稻,因而要减小水稻的种植面积。第(3)题,该农业生态系统协调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