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减震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节减震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MACRO/ 毕节减震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毕节减震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xxx(集团)有限公司摘要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结构采用隔震技术时,应符合如下要求:A、结构高宽比宜小于4,且不应大于相关规范规程对非隔震结构的具体规定,其变形特征接近剪切变形,大高度应满足本规范非隔震结构的要求;高宽比大于4或非隔震结构相关规定的结构采用隔震技术时,应进行专门研究;B、建筑场地宜I、II、III类,并应选用稳定性较好的基础类型;C、风荷载和其他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总水平力不宜超过结构总重力的10%;D、隔震层应提供必要的竖向承载力、侧向刚度和阻尼;穿过
2、隔震层的设备配管、配线,应采用柔性连接或其他有效措施以适应隔震层的罕遇地震水平位移。消能减震技术可用于钢、钢筋混凝土、钢-混凝土混合等结构类型的房屋。隔震技术主要用于抗地震,减震技术应用范围较广,可用于抗地震、抗风震。因此,隔震技术与减震技术在抗震原理、抗震效果、抗震设计对建筑结构的要求以及抗震技术的应用范围方面都有区别,两种抗震技术并不具有完全替代关系,而是各有利弊。在隔震支座的作用下,建筑的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一般仅相当于不隔震时的20%-50%,保证建筑物内部设施在强震下的安全性,保持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确保建筑物内部财产不遭受损失,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的隔震建筑,
3、很多都通过了大地震的考验,表现出了隔震技术的有效性。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近1.6万人遇难。其中,超过90%是因为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而淹死,只有不到5%是因为地震导致的房屋损害、塌压所致(数据来源:平成23年版防灾白书)。仙台、福岛等震区的数百栋隔震建筑(包括超过100米的高层隔震建筑)经历地震后完好无损,室内设备和物品几乎没有发生任何移位。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采用隔震技术的芦山县人民医院新建门诊综合楼在震后主体结构完好无损,内部设备正常使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目前,国内建筑隔震行业发展不成熟。近年来,随着建筑隔
4、震技术在近几次大地震中表现出了良好性能,加上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一些企业(如传统橡胶制品企业,桥梁支座生产企业等)开始进入建筑隔震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行业的发展。但这些企业因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始终局限于单纯隔震产品的生产,缺乏为客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的能力。该减震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8178.4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893.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93%;流动资金3284.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07%。达产年营业收入32566.00万元,总成本费用24426.11万元,税金及附加369.27万元,利润总额8139.89万元,利税总额9631.90万元,税
5、后净利润6104.9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526.9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4.78%,投资利税率52.99%,投资回报率33.58%,全部投资回收期4.48年,提供就业职位462个。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的原则。注重发挥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区域规模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协同发展,利用项目承办单位在项目产品方面的生产技术优势,使投资项目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达到“高起点、高质量、节能降耗、增强竞争力”的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毕节减震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目录第一章 概况第二章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第三章 市场调研第四章 产品规划方案
6、第五章 项目工程设计说明第六章 运营管理模式第七章 投资风险分析第八章 环保分析第九章 SWOT分析第十章 实施安排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第十二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第十三章 综合评价第一章 概况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毕节减震设备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xxx产业基地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减震设备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33000.00万元。二、项目承办单位xxx(集团)有限公司三、战略合作单位xxx有限责任公司四、项目建设背景我国研发和应用建筑隔震技术更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需求。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开始重点关注
7、橡胶隔震支座技术。由广州大学周福霖、华中科技大学唐家祥等学者作为学术带头人,进行了橡胶隔震支座研制、隔震结构分析和设计方法、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橡胶支座产品性能检验、检测技术、施工技术等全方位的系统研究工作,提出了橡胶支座隔震建筑的成套技术。在隔震支座的作用下,建筑的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一般仅相当于不隔震时的20%-50%,保证建筑物内部设施在强震下的安全性,保持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确保建筑物内部财产不遭受损失,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的隔震建筑,很多都通过了大地震的考验,表现出了隔震技术的有效性。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近1.6万人遇难。其
8、中,超过90%是因为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而淹死,只有不到5%是因为地震导致的房屋损害、塌压所致(数据来源:平成23年版防灾白书)。仙台、福岛等震区的数百栋隔震建筑(包括超过100米的高层隔震建筑)经历地震后完好无损,室内设备和物品几乎没有发生任何移位。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采用隔震技术的芦山县人民医院新建门诊综合楼在震后主体结构完好无损,内部设备正常使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在2015年2月25日颁布的关于印发2014年城乡建设抗震防灾有关统计数据的函(建质抗函201512号)、在2016年2月26日颁布的关于印
9、发2015年城乡建设抗震防灾有关统计数据的函(建质抗函20167号)、在2017年3月7日颁布的关于印发2016年城乡建设抗震防灾有关统计数据的函(建质抗函20178号)以及在2018年5月4日颁布的关于印发2017年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工作有关统计数据的函(建质抗函201823号)的统计情况,截至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全国累计已建成隔震房屋建筑工程分别为2,662栋、3,181栋、3,659栋和4,295栋,全国累计已建成减震房屋建筑工程分别为174栋、270栋、432栋和824栋,全国累计已建成减、隔震房屋建筑工程分别为2,836栋、3,451栋、4,091栋和5,1
10、19栋。其中,云南省由于减隔震技术发展起步较早,技术普及程度高,形成了研究、设计、产品制造相关成套技术,同时政府支持力度较大,使减隔震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云南省隔震房屋建筑数量分别占到全国81.55%、74.90%、67.85%和71.59%,云南省减震房屋建筑数量分别占到全国36.74%、29.57%、35.55%和56.71%,均为全国高比例。云南省已成为国内减隔震技术推广应用的代表地区,对全国其他省份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xxx产业基地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
11、设,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速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该项目的建设,通过科学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定位可成为xxx产业基地示范项目,有利于吸引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投资,吸引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资本、人才、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经验集聚xxx产业基地,进一步巩固xxx产业基地招商引资竞争力。五、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8178.4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893.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93%;流动资金3284.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07%。(二)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12、(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32566.00万元,总成本费用24426.11万元,税金及附加369.27万元,利润总额8139.89万元,利税总额9631.90万元,税后净利润6104.9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526.9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4.78%,投资利税率52.99%,投资回报率33.58%,全部投资回收期4.48年,提供就业职位462个。十、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x产业基地及xxx产业基地减震设备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x产业基地减震设备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
13、的推动意义。2、xxx有限责任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毕节减震设备项目”,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x产业基地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462个,达产年纳税总额3526.98万元,可以促进xxx产业基地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4.78%,投资利税率52.99%,全部投资回报率33.58%,全部投资回收期4.48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48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4、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
14、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民营经济未来将继续稳步发展壮大,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更不是过河拆桥式的策略性利用。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三个没有变”的判断:“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同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写入党章和宪法的基本经
15、济制度,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民营经济只会壮大、不会离场,只会越来越好、不会越来越差。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要求广泛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实施,中央财政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基础上整合设立了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解决产业发展的基础、共性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产业向纵深发展。重点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加强产业链条关键环节支持力度,为各类企业转型升级提供
16、产业和技术支撑。第二章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一、行业发展背景分析(一)国家主要法律法规、政策及技术标准1、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118-2000规定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产品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所用的建筑橡胶支座。对构筑物、桥梁、铁路、设备等隔震减震所需的隔震橡胶支座也可参照适用。2、叠层橡胶隔震支座隔震技术规程(CECS126:2001)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房屋和桥梁结构的隔震设计与施工。3、建筑结构隔震构造详图03SG610-1适用于在建筑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以隔离地震能量的房屋隔震设计,是关于主要由橡胶隔震支座等
17、部件组成的隔震层的结构布置、节点设计、构造连接等4、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制定、修订工程建设标准时,应当及时将先进适用的抗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体系纳入标准、规范,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防。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降低抗震设防标准。产权人和使用人不得擅自变动或者破坏房屋建筑抗震构件、隔震装置、减震部件或者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等抗震设施。5、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增强城乡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能力。推进隔震等新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6、建筑消能
18、阻尼器JG/T209-2007标准规定了建筑消能阻尼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建筑隔震橡胶支座GB20688.3-2006规定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及所用橡胶材料和钢板的要求,包括隔震橡胶支座的分类、要求、设计准则、允许偏差、检验规则、标志和标签。适用于建筑结构所用的隔震橡胶支座。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
19、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国家鼓励、支持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逐步提高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经费投入,推广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以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鼓励类“二十一、建筑”第1项“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1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扶持建筑业的发
20、展,支持建筑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房屋建筑设计水平,鼓励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提倡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新型建筑材料和现13、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开展住宅抗震与防灾、新建筑材料开发与应用。14、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上述鼓励类产业企业是指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包括国家现有产业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和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两部
21、分,主营业务属于国家现有产业目录,即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中的鼓励类“二十一、建筑”第1项“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15、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297-2013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新建建筑结构和既有建筑结构抗震加固的消能减震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16、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对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含8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或地震灾后重建阶段的新建3层(含3层)以上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应优先采用减隔震技术进行设计。鼓励重点设防类、特殊设防类建筑和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
22、度(含8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的建筑采用减隔震技术。对抗震安全性或使用功能有较高需求的标准设防类建筑提倡采用减隔震技术。我国隔震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隔震技术的有效性及综合效益未得到广泛认可,隔震技术的市场推广仍需要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引导。200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率先出台一系列文件和法规,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减隔震技术应用,并对减隔震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近年来住建部及山西、甘肃、海南、山东、新疆、合肥等省市也相继出台推广减隔震技术应用的政策,但由于从各省市发布支持政策到市场真正推广采用尚存在较长时间(按云南经验为1-2年),其他地区大部分地方政府或者设计院对减隔震技术的认知度仍然较低。建
23、筑隔减震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地震灾害预防体系建设,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利于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措施和抗灾能力。随着国家对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视和隔震技术宣传普及度的提高,以及强制政策的实施起到的示范和鼓励作用,未来隔震技术推广和应用总体呈上升趋势,整个行业处于平稳成长期,市场前景广阔。(二)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隔震技术的有效性在隔震支座的作用下,建筑的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一般仅相当于不隔震时的20%-50%,保证建筑物内部设施在强震下的安全性,保持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确保建筑物内部财产不遭受损
24、失,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的隔震建筑,很多都通过了大地震的考验,表现出了隔震技术的有效性。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近1.6万人遇难。其中,超过90%是因为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而淹死,只有不到5%是因为地震导致的房屋损害、塌压所致(数据来源:平成23年版防灾白书)。仙台、福岛等震区的数百栋隔震建筑(包括超过100米的高层隔震建筑)经历地震后完好无损,室内设备和物品几乎没有发生任何移位。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采用隔震技术的芦山县人民医院新建门诊综合楼在震后主体结构完好无损,内部设备正常使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5、。(2)、隔震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公共类建筑物设防烈度每提高1度,将增加造价20%左右,使用隔震技术可以节约这部分成本,而隔震装置的购置和安装费用只占总成本的5%左右。采用隔震技术的经济效益体现在:1)混凝土和钢筋用量减少。建筑物受到地震的损害作用将会减少,抗震等级也可能降低,这样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构件的配筋等也将减少,即混凝土和钢筋用量均随之减少;2)建筑物使用面积增加。采用隔震技术后,建筑物内部梁柱截面减小,房屋使用面积增加。另外,采用隔震技术,还能增加建筑物的层数或者高度,从而大大摊低了开发商的土地成本。从长期来看,采用隔震技术,在地震发生时,使得建筑物及其内部的设备和物品只
26、受到轻微损坏或者不损坏(不维修或简单维修即可使用),从而有效降低了震后建筑加固维修或重建的费用以及内部设备物品维修或更换的费用等直接经济损失,也降低了因为地震对建筑物和内部设备物品的损害导致企业和工厂无法正常工作和生产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3)、市场需求巨大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41%左右的国土面积处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同时,这些地震多发地区往往又是人口密集地区,地震对这些地区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害更加严重。建筑隔减震产品有利于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措施和抗灾能力,能有效减少地震对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害。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于隔震技术的应用不足,远落后于日
27、本等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对于隔震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现实需求体现了隔震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4)、相关法律法规强制规定、产业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有利于隔震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为隔震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和政策基础。近年来,云南、山西、甘肃、山东、新疆、四川、海南、合肥等省市陆续对部分地区(主要是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以上地区)的学校、医院等建筑物要求强制或优先使用隔震技术。其中,云南、山西、甘肃对学校和医院为强制使用;山东对学校和三级医院为强制使用;新疆自2016年起,具备条件的房屋、市政工程等建筑物强制使用;四川、海南对学校和医院为优先使用;合肥市对于重大医疗
28、用建筑强制使用,学校优先使用。另外,隔震行业被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纳入鼓励类第二十一类“建筑”第1款“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5)、原材料资源供应充足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橡胶、铅锭、胶黏剂,其中,报告期内钢材和橡胶成本合计占直接材料成本比重平均在70%以上。2、不利因素(1)隔震技术的认知度较低相比国外,我国隔震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隔震技术的有效性还未通过足够的案例被广泛认可,其良好的综合效益也未得到充分的认识,从而还未形成社会公众的强烈需求和政府机构的高度重视,目前隔震技术推广在很大程度上仅限
29、于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物对使用隔震技术安全性的需求和开发商对使用隔震技术经济性的需求。(2)隔震行业的市场竞争无序隔震技术是我国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国家标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较低,产品质量检测规范尚不完备,且行业内的大部分隔震产品生产企业还不具规模性,研发能力较弱,产品质量不稳定,施工质量低,后期检测和安装维护不到位,且多采用价格竞争的模式进入市场。无序的竞争可能导致劣质产品进入市场,不利于隔震行业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随着国标、行业标准等逐步完善,产品质量检测逐步规范化,行业预期将形成有序竞争。二、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一)公司概况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无为而治”的企业管理理念,以“走正道,
30、负责任,心中有别人”的企业文化核心思想为指针,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新的辉煌。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咨询与合作。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产品提供商。我们在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坚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厚积薄发,合作共赢。顺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内涵式增长。为此,公司要求各级单位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等路径,努力实现“做实、做强、做大、做好、做长”的发展理念。公司基于业务优化提升客户体验与满意度,通过关键业务优化改善产业相关流程;并结合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推动业务体系提升。公司生产的项目产品系列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已经达
31、到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产品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公司设备先进,技术实力雄厚,拥有一批多年从事项目产品研制、开发、制造、管理、销售的人才团队,企业管理人员经验丰富,其知识、年龄结构合理,具备配合高端制造研发新品的能力,保障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原料供应链及产品销售渠道方面,已经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及主要目标客户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在工艺设计和生产布局以及设备选型方面采用了系统优化设计,充分考虑了自动化生产、智能化节电、节水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产品远销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并部分出口东南亚、欧洲各国,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公司秉承以市场的为导向,坚持自主
32、创新、合作共赢。同时,以产业经营为主体,以技术研究和资本经营为两翼,形成“产业+技术+资本”相生互动、良性循环的业务生态效应。公司自设立以来,组建了一批经验丰富、能力优秀的管理团队。管理团队人员对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能够敏锐地把握行业内的发展趋势,抓住业务拓展机会,对公司未来发展有着科学的规划。相关管理人员利用自己在行业内深耕积累的经验优势,为公司未来业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33.16万元,同比增长31.94%(3687.79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减震设备销售收入为13129.58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6.19%。上年度主
33、要经济指标序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3198.964265.283960.623808.2915233.162主营业务收入2757.213676.283413.693282.3913129.582.1减震设备(A)909.881213.171126.521083.194332.762.2减震设备(B)634.16845.54785.15754.953019.802.3减震设备(C)468.73624.97580.33558.012232.032.4减震设备(D)330.87441.15409.64393.891575.552.5减震设备(E)220.58294.10
34、273.10262.591050.372.6减震设备(F)137.86183.81170.68164.12656.482.7减震设备(.)55.1473.5368.2765.65262.593其他业务收入441.75589.00546.93525.892103.58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4525.01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56.44万元,增长率30.46%;实现净利润3393.76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35.06万元,增长率23.02%。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业收入万元15233.16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3129.58主营业务收入占比86.19%营业收入增
35、长率(同比)31.94%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3687.79利润总额万元4525.01利润总额增长率30.46%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1056.44净利润万元3393.76净利润增长率23.02%净利润增长量万元635.06投资利润率49.26%投资回报率36.94%财务内部收益率21.45%企业总资产万元42060.94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30.13%流动资产总额万元12673.80资产负债率22.17%二、区位环境分析毕节,贵州省下辖地级市,位于贵州西北部,贵州金三角之一,乌蒙山腹地,川、滇、黔之锁钥,扼滇楚之咽喉,控巴蜀之门户,长江珠江之屏障,西邻云南,北接四川,是乌江、北盘江、赤水河发
36、源地,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历史文化灿烂、资源富集、神奇秀美、三省通衢、红星闪耀的地方。毕节,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现代山地高效生态农业、新能源、新型建材、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服务外包和呼叫中心等多种新兴产业的集聚地,全国唯一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毕节,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西南地区区域性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珠三角连接西南地区、长三角连接东盟地区的重要通道。毕节,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已探明矿产60多种,磷矿储量名列全国前茅,煤炭远景储量居于长江以南之冠,铁矿、铜矿、铅矿、稀土矿储量处在贵州第
37、一;生物资源多样,动植物资源2800多种,有全国、全省如马铃薯之乡、白蒜之乡等众多地理标志;水能资源丰富,河湖水系纵横交错,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0条。毕节是古夜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中国南方古人类文化发祥地。毕节风光景色旖旎,被誉为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毕节气候清凉宜人,是避暑旅游城市观测点。毕节是三省红都,长江以南最后一块革命根据地,厚重历史文化,在全国都具有唯一性。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
38、壁江山”。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民营经济未来将继续稳步发展壮大,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更不是过河拆桥式的策略性利用。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三个没有变”的判断:“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同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写入党章和宪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进入新时代,中国
39、的民营经济只会壮大、不会离场,只会越来越好、不会越来越差。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要求广泛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实施,中央财政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基础上整合设立了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解决产业发展的基础、共性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产业向纵深发展。重点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加强产业链条关键环节支持力度,为各类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产业和技术支撑。中小企业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40、的基础,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制造2025把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作为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把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政策作为战略支撑和保障,这是新常态下全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部署。要充分认识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重大意义,努力完成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任务和措施。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和谐之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提供就业岗位多,吸纳就业人员多,这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目前,中小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80%以上在中小
41、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大量农民工主要在中小企业务工。近年来不少高校毕业生也把中小企业作为就业的重要选择,相当数量军队退役人员在中小企业实现就业。大企业随着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财政收入方面作用突出,但在解决就业方面的作用却逐渐减小。所以,缓解就业压力,仅指望大企业是不行的,就是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得好,人们的收入就能提高,社会就更加和谐稳定。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长期积累形成的风险有可能会集中释放,进入风险易发高发期。本文对金融、房地产、政府债务、产业转型、人口老龄化、社会分化、外部冲击等领域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深入分
42、析。这些领域风险点多,影响面广,且相互叠加,传导机制复杂,如果应对不当,有可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较大影响。为增强防范化解风险的针对性,本文尝试用德尔菲法,对各领域风险的交互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影响力较大同时也是发生概率较高的前四个风险领域是金融风险、房地产风险、政府债务风险、企业债务风险。我国防范化解风险既有多方面优势,也面临诸多挑战。我们要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主动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去杠杆、防泡沫,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五、区域经济发展概况地区生产总值2150.93亿元,比上年增长9.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07亿元,增长10.00%;第
43、二产业增加值1333.58亿元,增长8.33%第三产业增加值645.28亿元,增长7.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6.59亿元,同比增长10.3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8.45亿元,同比增长7.90%。国税收入326.48亿元,同比增长10.79%;地税收入亿元77.66,同比增长9.14%。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09%。其中,食品烟酒上涨0.92%,衣着上涨0.63%,居住上涨1.19%,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76%,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91%,医疗保健上涨0.93%,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64%,交通和通信上涨0.7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84.62亿元,比上年增长6.46%。其中,建
44、设项目投资完成3682.47亿元,增长10.1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02.15亿元,增长6.16%。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209.23亿元,同比增长10.77%;第二产业投资完成3180.31亿元,同比增长9.25%;第三产业投资完成795.08亿元,增长9.7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132.98亿元,增长7.57%。民间投资3961.88亿元,增长5.24%。城市基础设施投资561.99亿元,增长8.70%。重点项目1261个,完成投资2577.52亿元,增长5.10%。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1.20亿元,比上年增长5.66%。城镇实现零售额948.43亿元,增长1
45、0.89%;乡村实现零售额367.26亿元,增长5.6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亿元364.05,增长12.68%。实际利用外资51676.04万美元,同比增长50.14%。外贸进出口总值339.32亿元,同比增长54.94%。其中,出口总值220.56亿元,同比增长53.31%;进口总值118.76亿元,同比增长55.72%。六、项目必要性分析(一)符合减震设备产业政策要求1、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代表的传统动力持续修复,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逐渐推行,以制造业为重点的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日益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为我市制造业转型
46、升级找出了方向。但制造业转型升级仍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潜在风险隐患增多,产业竞争压力加大,迫使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继续集中力量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抓住时间窗口加速推进制造强省建设。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酝酿,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刻改变着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商业模式,产业价值链不断深度重组,为我市制造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发达国家积极主导重塑全球贸易和投资新秩序,并纷纷推行再工业化战略,新兴经济体国家大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面临重大变化,对我市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造成巨大压力。制造业是国民
47、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先进制造业是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先进制造设备和工艺、新材料技术以及新的商业模式改造现有或创新产品的企业集合,是一个国家或区域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其特点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与产业带动能力强,既包括经过先进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又包括新兴技术催生的新兴产业。2、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相应地,制造业领域也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三个维度来理解:首先,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比如,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数控机床、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等领域得到重点突破;其次,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最后,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3、为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国家发改委颁布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其中:项目产品制造名列其中,覆盖拟建项目投产后的产品,因此,投资项目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综上所述,投资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行业的准入规定。 “十三五”时期,要以转变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