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反思-10古诗三首:竹石|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doc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30625260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反思-10古诗三首:竹石|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反思-10古诗三首:竹石|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反思-10古诗三首:竹石|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反思-10古诗三首:竹石|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反思-10 古诗三首:竹石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竹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郑燮的竹石,理解诗中“破岩、磨、坚劲、任尔”等词。 2能力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竹石,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3情感目标:了解诗人郑燮,联系他的生平事迹体会诗中表达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教学重点 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表达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教学过程 一、由竹石图导入,介绍作者(配古琴乐) 同学们好!上课前老师来考考大家

2、,大家请看这幅图(出示竹石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同学们,像这样有画有诗的,把诗题在画上的诗我们把它称为题画诗。题画诗是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可以抒发作者的感情、可以谈论艺术的见地、可以咏叹画面的意境。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竹石就是一首题画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就是清代的郑燮。关于郑燮,你了解多少?指名回答,幻灯出示。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

3、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接近文何”。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这首诗的作者,下面老师给你们朗读一遍,请大家边听老师读边画出节奏。(幻灯出示全诗并配乐。)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

4、尔东西南北风。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指名学生朗读,全班齐读。 3.理解诗题。(同学们,这首诗的题目是竹石是什么意思?那这首诗是写竹还是写石?) 板书:竹石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4.集体交流,理解诗意。(同学们真棒!那就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一组,合作交流学习诗句的意思,指名说说。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首诗。)(一)“咬定青山不放松” 1.这个“咬”字让你想到了什么?抓住一个“咬” 字,想象竹根盘根错节的模样,想象竹根牢牢扎根在山石间的情景。你还能想到用其他词来形容吗?(如“抓、攀”等。) “咬”:像用牙齿咬住一样,极为有力 咬定:这里形容竹根牢牢扎根在青山上,如同咬住一般。 2

5、从咬定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竹子的刚毅性格) (二)“立根原在破岩中” 1.理解“立:站立,扎根。立根(把根扎在)”。 讨论交流:“破岩”是什么?体会竹子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破岩:山岩的裂缝处。 2.通过朗读表现竹子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 3.把一、二两句诗联系起来读,你又读懂了什么? (体会竹子虽然生活在艰险贫瘠的地方,但依然坚强地生长着,让人佩服。) 4.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立根破岩、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坚韧不拔。) 5.朗读,读出竹子的坚韧。 6.读着读着,你对这样的竹子产生了怎样的感情?(肃然起敬。) 7.朗读,读出对竹子的崇敬之情。 8.这两句诗中用了一个“咬”字,极为有力。充分

6、表达了竹子的刚毅性格。“立根原在破岩中”表明了竹子对生活条件并没有过高的要求,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极强。 9.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碎裂的山岩之中。(同学们,生活在破岩中的竹子会遇到怎样的磨难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同学们,生活在破岩中的竹子遇到了怎样的磨难?(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 2.理解“磨、坚劲、任、尔” 3.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遭受无数的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不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4.这两句进一步写出了恶劣环境对竹子的磨练以及它不屈不挠的精神

7、。“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无数的磨难,恶劣的环境。面临着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了竹子顽强的精神。 5.同学们,风吹来了,雨打来了,竹子害怕吗?(不害怕,哪些诗句可以表达竹子的立场?再来读一遍。) 6.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折磨?(霜冻、雪落、烈日的暴晒) 三、总结诗的写作特点 1.同学们,这首诗写出了竹子的坚韧顽强,但诗人仅仅是在表达竹子的坚韧顽强吗?不是的,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2.大家请看:(幻灯出示郑燮开仓赈粮的资料) 郑燮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可以直接说爱民如子)。为官清廉,不受贿赂

8、,兢兢业业,案件处理得很快,没有积压。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文人们经常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得到了吃人的地步。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人承担。”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潍县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堂。 3.同学们,假如我就是郑燮,你就是我救活的人,你想对我说什么? 4.同学们,此刻,你认为郑燮是个怎样的人?(爱百姓、坚定立场,不能随风倒。师相应板书

9、) 5.这首诗作者是借赞美竹子的坚韧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这种写作方法是借物言志。 四、想意境,悟诗情,总结升华 (1)在你的生活中,你喜欢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有哪些品质?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如:竹是空心的,很谦虚;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长一步会留下印记;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小学生现在也要像竹子扎根一样把文化知识的基础打牢固,将来长大了才能经得起社会各行业的磨练,才能有顽强的拼搏精神) (2)诗人喜欢竹子吗?为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诗人非常喜欢竹子。用质朴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竹子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寓意十分深刻。这首诗借物

10、喻人。通过咏诵立根破岩之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决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以诗人的身份,怀着对竹子的敬佩之情朗诵全诗。 五、朗读指导读诗 1.学生齐读。(有感情朗读) 2.师总结:同学们,朗读古诗除了在理解诗句的意思能把诗读好之外,老师还可以告诉你们诗还可以这样读:(幻灯出示诗词朗读技法歌诀) 一二声平三四声仄, 入声归仄很奇特。 平声吟长仄声短, 韵字平仄皆回缓。 3.师范读,配乐。(注意平仄规律、押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 4.学生自由读,生齐读。 六、古诗除了可以这样读,我们还可以这样吟诵 (播放

11、竹石吟诵视频) 七、拓展延伸 同学们,当我们面对学习中的一道道难题,准备放弃的时候告诫自己:“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当我们正为学习才艺感到困难时,我们鼓励自己:“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当我们遇到生活中突然降临的灾难时,我们坦然的迎接他,一起背背竹石。 八、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竹石。 收集与竹有关的诗句。 板书设计 竹石 清 郑燮 借物 ( 竹子 ) 坚韧 顽强 言志 ( 做人) 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竹石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后,我细细思考:我有何收获?我的成功之处或失败之处在哪儿?我还可怎样做会更好?我一直认为: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我

12、对竹石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自我反思。 一、用真心用智慧渗透课堂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唤醒学生的智慧和情感,在唤醒学生心中感情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思考,关注学生现在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所以我的课中有学生诗意的解读、独有的感悟、丰富的想象、快乐的创作智慧在课堂中轻吟浅唱。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当我看到竹石这首诗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这首诗由浅入深完成“尊重文本”到“超越文本”的过程,如何把文本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教学时,我设计了四个步骤:“了解作者、理解诗意之读”、“情景心境之读”、“平仄押韵之读”、“吟诵之读”。我想让孩子们由读懂原意到读

13、出想象的意境,再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身边似“竹”的人,最后学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了解作者、理解诗意之读”时,孩子们通过自由读、指名读、挑战读、齐读等不同方式对诗歌有了大概了解。其中有一女生在评价一男生读时讲“他的节奏不太准确,语气也不是很好”;我就启发“你来挑战他,好吗?”结果,这女生读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我问:“为什么这样读?”“因为这首诗中的竹是刚劲挺拔的!”听到这学生的回答,教室里顿时想起一阵掌声。之后,我又启发全班学生思考“从哪些词可以读出它的刚劲挺拔?”“坚劲、任尔”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互相讨论,通过抓重点词等方法,用心感受、很快就体会了诗意。这样教学,教师不用一字一句肢解诗意,在

14、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讨论,便能很快自悟出诗意。 “情景心境之读”时我想让学生深挖教材,让学生充满想象,让课堂充满智慧于是我设计了“假如你是那棵竹子,你会对青山或岩石说什么?”“你是岩石缝中的竹子,面对风雨你又会说什么?”“我们身边有没有像竹子似的人,你能说说吗?”这三个问题。也许我的问题问的太突然;也许是学生们对知识理解的不深,这些问题太难;也许是学生们还没放松,不敢说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我调整好心态,不断启发,不断鼓励,效果还是不太好。我清楚:诗歌教学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想说、敢说、主动说;这样,智慧才会在课堂里自由流淌。 “平仄押韵之读”时我想让学生

15、再次理解古诗还可以这样读,体会古诗的美,感受古诗的韵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吟诵”时我想让学生知道古诗还可以像歌曲一样吟诵,还可以唱得那么动听,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改变了学习古诗的枯燥的氛围。 其实,公开课的效果,除了取决于执教者的设计和水平,更多的精彩应该是来自学生的学识水平、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公开课的精彩应是学生的精彩、平时训练的精彩。 二、易碎的课堂 仔细想来,课堂效果是由多种因素制约。其实,这堂课上我想把我的教育思想完全体现出来,最后顾此失彼。一堂设计比较精彩的课,因为大多数学生有些紧张,因为我害怕没有新意,而成了易碎的课堂。 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字是有呼吸的,有情感的,有体温的。文

16、字应用心吟诵。“原境之读”时,让学生读了,但还是读的太少。“诵读”是语文学习之本,“诵到极致就是说”,诵读理解之后自然有话可说了。我失落了学生,没有给学生“尽情吟诵”的时间。 诗歌教学,我用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用心灵去感受。“意境之读”时,我虽借助了图片,自己口头演示了诵读但学生的思维还是没调动起,想象能力还是没有激活。其实,这时,我应积极地、快速地调整自己的思路去适应学生。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边想象边画竹石图,用足够时间引导他们创作,他们的画上可加狂风暴雨,甚至可加坚强的竹子的语言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后发现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提问解疑。可引导学生互评画,根据画引导学生提问,这样,学生才会学得有张有驰,才会表现出他们的灵性和创造力。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时间,评价的时间这是一大遗憾。 其实,“课堂是学生的”,作为教师,我们都清楚,但作为公开课的执教者,应该更清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在乎公开课的成败,在乎学生的真学习、真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失落学生,才会根据学情调整教学设计,这课堂才是永远的精彩。 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