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办养老院国家政策关于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私人办养老院国家政策关于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私人办养老院国家政策关于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调研报告 养老问题已经由家庭问题演变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据统计,截止20XX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人5.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41万人的13.7%,高于*市平均水平,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较前几年有了较快发展。一、基本情况目前,我市城区的养老服务机构主要有三所,一是“光荣院”,隶所于市民政局,属财政供养单位,入住对象主要是农村军烈属老人。二是民办的“老年福源康复中心”,此中心同时挂“爱心救助站”牌子,是唯一有资质的社会养老机构。三是原市人口计生局依托市计
2、生妇幼中心,针对国家设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第一代城乡独生子女父母已经逐步进入老年行列,为解决独生子女及其父母的后顾之忧,成立了独生子女父母托老中心。此外,农村依托乡镇驻地,建有10所农村敬老院,敬老院多数属于村办,乡镇筹资补贴或个人办。20XX年,市委、市政府把建设“市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列入十大民计民生项目,把推进“居乐养生养老基地”建设列入十大现代服务业项目,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把加强老年机构建设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二、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我市现有的养老机构与设施与实现老有所养和提高老年群
3、体生活质量目标的要求明显不相适应。一是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主要保障的是“三无”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存,保障面相对比较狭窄,服务项目偏少,尚末形成系统化的惠及全体老年人的服务体系;二是从养老机构布局上看,在城区市光荣院主要是面对农村军烈属老年人,其次才是面对社会上的困难老年人。老年福源康复中心主要是面对社会上的困难老年人。在农村的敬老院,由于家庭经济条和老人观念等问题,加之规模小,布局分散,地理位置偏僻,保障经费和医疗卫生条配套不足等原因,使得从理论上说,本来就不够的床位经常是处于闲置状态。三是现有的养老护理人员的素质极待提高。除老年福源康复中心部分护理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外,大部分都是没有专业
4、培训的务工人员,难以满足养老护理的需要。四是总体上农村敬老院建设标准化低,床位规模小,空间局促,缺乏足够的活动空间和绿化场地,难以满足老年人服务功能的需求。三、意见和建议为了加快和推进我市养老机构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层次清晰、功能完善、适度超前、全民共享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一)加快建设市综合社会福利中心。福利中心应具有组织、指导、服务、培训等功能,建成并使用后作为全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强化对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和推广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管理和指导。市财政应保证其必要的工作经费。按照养老社会化和养老服务规范化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低收入老人、高龄老人、重度残疾老人等特殊困难老人入院评审制
5、度和行业自律守则,不断提高我市养老机构的管理服务水平。(二)探索加快我市乡镇福利中心建设。依托农村敬老院,拓展服务功能,拓宽服务范围,加快建设集供养、寄养、社区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管理及其他社会福利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福利中心,逐步实现农村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三)探索加快我市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递次推进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经济基础好、具有活动场所的村(社区)可先行试点,率先建立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力争经过3-5年努力,城中村和所有社区都建立起具有生活服务、文化活动、老年教育等基本养老功能的“老年之家”。(四)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要通过采取资金补贴、公建民营、
6、税费优惠、政府购买服务等优惠扶持措施,引导我市民营企业家和社会资金从事养老服务事业,兴办养老机构,要完善政府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各项扶持政策。逐步形成资金投入多元化、运作主体多元化、服务主体多元化的养老机构发展新格局。要按照服务档次搭配,建设规模适度原则,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租赁等多种形式,积极兴办以老年人需要为导向,以服务为核心,满足不同收入群体养老需求的社会化养老机构。(五)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准。这是我市养老机构建设的当务之急。要建立一支社会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实行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管理认证制度,提高养老护理人员持证上岗比例,加强养老志愿者队伍建设,动员社会各类人群参与养老服务,同时,要不断加强养老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在职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本文来自: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