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一、微小世界 1.放大镜:又叫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它的凸度有关。与放大镜的大小无关。 (球形透明体放大的倍数最大。)放大的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 培根发明了能提高视力的眼镜。放大镜可以显现人类肉眼看不到的细微之处。 放大镜下可以看到昆虫的身体构造和晶体。 (彩色小鲮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复眼、昆虫的触角是他的“鼻子” ,能分辨各种气味、草蛉是蚜虫天敌) 2.晶体: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晶体。 自然界中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水晶、维C、黄铜矿) 食盐、白
2、糖、味精、雪花等是晶体。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玻璃、橡胶、蜡烛、樟脑等不是晶体。 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的。(花岗岩:长石、云母、石英) 3.微生物: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的。(自制的300倍的金属显微镜)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常见微生物:草履虫、变形虫、鼓藻、船形硅藻等。 4.细胞: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和命名的。 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细胞的作用: 生命体细胞 排泄 繁殖 呼吸 生长 发育 消化 遗传 运动 5.显微镜: 17世纪,两个凸透镜组合成显微
3、镜。放大倍数:1040=400倍 放大的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 显微镜结构(P13)有目镜、物镜、反光镜、载物台、调节旋钮。 使用显微镜步骤:1、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P13) 载玻片移动的方向跟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方向相反。 制作洋葱标本:切开洋葱剥下内表皮切“井”字形用镊子取下标本 盖上盖玻片滴碘酒染色吸走多余的水分 制作微生物标本:在载玻片上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吸去多余水分 可以用干草培养微生物(绿藻能使鱼缸里的水变绿)。 电子显微镜放大20_万倍。扫描隧道显微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不是无限的。 6.霍乱、鼠疫、伤寒、肺结核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里面有微
4、生物。 微生物在医药(细菌和病毒)、食品、农业(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生物工程(克隆羊、处理垃圾和污水等)、电子等方面起作用。 二、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空气、电、火、声音也是物质。物质在变化。 (生命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 但发生这些现象不一定就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发光发热 (火柴蜡烛燃烧、烟花爆炸) 改变颜色 (米饭滴碘酒、烧糖、铁生锈) 产生气体 (小苏打与白醋) 产生沉淀 (硫酸铜和铁钉) 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 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物质) 2.物质变化 木桌子、折纸铁条、豆子沙子、易拉罐压扁 水变水蒸气、水结冰
5、等 蜡烛熔化、白糖熔化 (只改变形状与状态) 3.加热白糖:固体白糖熔化成液态白糖(物理变化) 蜡烛熔化成蜡烛油也是物理变化。 白糖变色、冒烟、变成黑色的炭(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也是化学变化。 我们把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总是包含着物理变化。 4.米饭变色:米饭原来没有味道(不甜)。 经过咀嚼米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因为米饭中含有淀粉。 米饭碘酒变色是化学变化。(蓝色的物质是一种新的物质) 淀粉碘酒变色是化学变化。 我们可以用滴碘酒是否变色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大量气体,玻璃杯外壁比原来凉,剩下透明液体。 小苏打白醋二氧化碳新的液体(醋酸钠)是化学反应 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烧的木条立即熄灭。把气体倒在燃烧的蜡烛上,蜡烛立即熄灭。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 (一些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打开汽水瓶盖,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人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产生二氧化碳)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