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7、8 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授课教师】 张岩【授课时间】 2016 年 11 月 10 日【教材理解】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78 页表内乘法二例 3 解决问题本课例题是运用学生在学习并掌握7、8 的乘法口诀后, 初步建立“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学模型。新课标中提出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 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 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要求。 因此教材非常注重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生动的资源。【设计理念】 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景,组织学生用所学知识、方法与策略解决问题,不但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更
2、关注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学情简介】 在学习了 7、8 的乘法口诀基础上,其中建立“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学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学生感到比较困难的地方。【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 解决生活中有关求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初步建立“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学模型。2.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 根据问题筛选有用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初步的培养。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培养。【教学重难点】 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求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助学生初步建立“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学模型。引导学生能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
3、,正确解决问题。【教学方法】 画图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准备】 课件【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教研组组内研讨课活动资料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达成目标最近上课时, 你们的表现特别棒, 能认真倾听老师讲课,能耐心倾听同学们回答问题,所以老师要给你们发奖品,看,我为你们准备了小印章, 买了这么多(出示图片)1. 小印
4、章里藏着哪些数学信息?2. 提一个数学问题?3. 解决问题4.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学生回答达成目标:创设情境导入本课,唤起学生的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一个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二、共同探索,总结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达成目标教师呈现如下主题图:(教科书78 页例 3 情境图)1.找数学信息:谁愿意把自己找到的信息大声地告诉同学们?“文具盒8 元”是什么意思?2、 提出问题:老师想买 3 个文具盒,一共要多少钱?3、解决问题。(1)要解决“买 3 个文具盒,一共要多少钱?”这个问题,你应该选择哪些信息呢?(2)练习纸上画图、列式(3)展示强调:加法乘法算式比较;乘法算式含义;检验;做题
5、完整性。构建“单价数量总价”的数学模型。提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填空:1 个文具盒是 8 元,要求买 3 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就是求 () 个 ()元一共是多少。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构建模型。指着算式 8 324(元)问:这里的8 表示什么?(板书:1 个文具盒的价钱)这里的 3 表示什么?(板书:买的个数) 24 是指什么?( 3 个文具盒的总钱学生读题,找数学信息。利用图,理解题意。达成目标:学生能够独立找出数学信息, 并且利用图理解题意, 理解了物品单价的意思。学生练习纸上完成相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6、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数)小结:求 3 个文具盒的总钱数, 可以用 1 个文具盒的价钱乘买的个数。教师:回顾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你看看自己的解答正确吗?怎样检验?预设 1(用加法检验) :1 个文具盒是 8 元,3 个就是 88824(元)预设 2:(再算一遍)要求 3 个文具盒的总钱数,就用 1 个文具盒的价钱 8 元,乘买的个数,也就是83,三八二十四,一共是24 元。4.想一想:买 7 块橡皮,一共多少钱?应内容。达成目标:学生构建“单价数量总价”的数学模型,并且能够完整描述乘
7、法算式含义。三、运用方法,解决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达成目标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1.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提出问题2. 组长记录完成练习纸上内容3. 小组成员间说算式含义。学生小组合作, 完成练习纸上内容达成目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问题。四、反馈巩固,分层练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达成目标练习十九 1 题、3 题。学生分析理解题意, 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问题。五、课堂总结,提升认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达成目标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8、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教师:刚才我们解决的这些问题都是知道了某种文具的价钱,求买几个文具用多少钱, 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教师:像这样求买 3 个文具盒一共有多少钱、 7 块橡皮一共有多少钱、 6 支铅笔一共有多少钱等, 都是求买几个物品的总钱数,也就是求几个几元的和是多少,我们都可以用一个物品的价钱乘买的个数,求出总钱数。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对自己或同伴表现作出评价。【板书设计】解决问题8 3 = 24(元):每个文具盒加钱文具盒的个数总价钱【教学反思】本
9、节课我以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数学问题生活化、情境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是很重要一部分,就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在组织教学材料时,围绕逛超市的事情,创设一个现实的生活情景,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的情景中,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2、学生主动建构新知。 本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 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让学生通过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教师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建构。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加强合作学习。学生要从小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协作。本节课我在设计教学时,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之间讨论、交流,每一位学生充分地参与认知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