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30543880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3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 1.系统概述 . 32.建设内容 . 33.无线传感设备及视频监控系统(硬件). 43.1.系统功能特点. 43.2.设备技术指标. 54.地质灾害监测预测系统(软件). 54.1.系统结构框架. 54.2.系统功能特点. 64.3.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74.3.1.三维地理信息模块. 74.3.2.灾害数据管理模块. 74.3.3.信息浏览查询模块. 74.3

2、.4.预警管理模块 . 84.3.5.报表图表模块 . 84.3.6.资料管理模块 . 84.3.7.公文管理模块 . 84.3.8.网上信息发布模块. 84.3.9.用户管理模块 . 84.3.10.基础信息管理. 94.3.11.系统管理模块. 94.3.12.日志管理模块. 9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 1. 系统概述地质灾害来源于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对地质环境的灾难性破坏,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

3、面塌陷和地裂缝等。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关于滑坡、泥石流类灾害的研究是行业研究的重点。地质灾害的防治常常因为工作的分散,造成标准化程度较差,资源共享较难的问题。本系统基于遥感技术RS(Remote Sensing)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和全球定位系统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以一定范围(区域)的滑坡、泥石流及崩塌等地质灾变体为监测对象,对其在时空域的变形破坏信息和灾变诱发因素信息实施动态监测(侧重于时间域动态信息的获取) 。通过对变形因素、 相关因素及诱因因

4、素信息的相关分析处理,对灾变体的稳定状态和变化趋势做出判断。同时,揭示滑坡、泥石流、崩塌的空间分布规律,对未来可能发生灾害的地段(点)做出预测。2. 建设内容系统利用位移传感器、雨量计、视频网络监测等相应的专业设备,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 配合、补充专业的地质灾害中与预警、决策系统来构建地质灾害防测体系的新方法,对地质灾害实施连续、实事、动态的监测,及时获取全面准确的数据,满足自动化的要求, 从而协助相关管理部门的地质灾害业务工作能够高效协调进行,从而预防地质灾害发生,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根据建设进度要求以及结合灾害点实际情况,方案设计模块及总体系统框架如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

5、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 本系统在标准化、信息化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准确地做出判断,提出解决问题、 处理灾害的措施, 能有效的缓解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及突发性造成的损失。3. 无线传感设备及视频监控系统(硬件)针对各个灾害点实际情况,选择高科技探测设备探查清楚。视频监控系统一方面,在距离合适同时具备施工条件的情况下,采用铺设光纤;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移动 GPRS为无线传输通道,可对范围广,环境恶劣,技术、质量要求高的地域进行廉价、

6、 便捷、不受时间空间制约、 长期地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在线监测。图 1 系统构成示意图3.1. 系统功能特点基于 GPRS无线传输和 internet互联网络或卫星通讯方式构建地质环境自动化远程监测系统。传输设备必须具备GPRS通道。所使用的监测设备满足如下工作环境条件:a)环境温度: -2050;b)相对湿度: 40时 20%90%;c)大气压力: 79.5106.0kPa(海拔 2000m及以下 ) d)自动监测仪、采集发射传输设备、中心控制设备之间通讯畅通,无丢失数据或 “ 塞车” 现象。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7、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 - - - 采集发射传输设备接口通用,可接入地下水监测仪、各种地质灾害监测仪、自动雨量计等多种监测设备。3.2. 设备技术指标高智能型电子测斜仪:测量维数为XY 二维,测量范围为 30 ,分辨率为 0.01,工作温度为 -2080,自带温度补偿及RS-232或 RS-485数字输出口。高智能裂缝宽度仪:量程200mm,分辨率 0.01mm,精度 0.1mm,工作温度为-2080,自带温度补偿及RS-232或 RS-485数字输出口。智能型雨量计:分辨力:0.1mm;降雨强度测量范围:0.01

8、8mm/min(毫米/分);测量准确度 (在 0.018mm/min 雨强范围 ):降水量 10mm, 测 量 误 差 : 0.2mm ; 降 水 量 10m m , 测 量 误 差 : (0.2mm+1%F.S);输出信号: RS-485接口,输出实时累计降雨量、雨量编码器真值、相关报警信号;雨量计本机存储记录容量:大于3000mm或大于 1.5 年。太阳能电池组:高质量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功率50W;38Ah 免维护蓄电池;光伏控制器带电瓶低压控制保护功能、输出电流10A。太阳能支架,路灯厂家定制加工。锥形钢杆,下面底座为地面积500 500mm 上面积为200 200mm 高为 700m

9、m 四棱台,钢板厚度5mm, 在底座里面安放太阳能蓄电池,传输终端等设备。支架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墩上,高度以不易遭破坏为宜。地质灾害多参数采集传输仪:能采集数字输出的任意监测设备,单台终端能接入 8 套以上数字输出监测设备, 工作温度为 -2080, 防潮防水,功耗低于 300mA。对单体地质灾害作多参数综合采集传输预警,采集的传感器数据,通过GPRS无线网络远程传输监测数据,可查询监测数据与曲线、曲线趋势预警;应用于崩塌、滑坡、泥石流单体灾害的综合多参数实时监测、数据传输与远程报警。4. 地质灾害监测预测系统(软件)4.1. 系统结构框架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10、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 - - - - - - - - - 本系统基于 ESRI ArcGIS 平台,以 Microsoft.Net 2.0 为开发平台,选用 C#语言,Web服务器采用 IIS,在线数据通信部分在 .Net 平台使用 C/S 与 B/S 相结合的模式开发方式;系统的后台数据库选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Express或Oracle 10g数据库。功能结构框架图如下: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11、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Oracle/SQl server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SuperMap IS .NET XML 地地地地Oracle 地地地/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Express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图 2 功能结构框架图4.2. 系统功能特点权限管理: 根据用户所在辖区和权限等级设定用户不同的浏览查询和操作权限;全面丰富灵活的用户角色权限管理系统,将为系统管理提供安全保证。地图

12、展现:海量基础地理数据分多级比例尺快速浏览,专业数据层数据实时更新并在图上动态表示;提供数据空间查询和在线编辑等复杂GIS功能。数据查询:提供文本字段综合模糊查询功能,对用户、站点、雨量等参数按权限、区域、时段显示所有满足条件的数据记录。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 - - - - - - - - - 统计图表:根据数据可以实时生成日报表、月报表、降雨笼罩图、雨情分布图、等值线图等相关统计专题图表,为辅助决策提供重要参考资料。预警设置:提供自动预

13、警和手动预警方式, 预警中心可提供短信和电话预警。自动预警:各站点可按照参数标准自定义设置预警参数,对达到预警标准的站点执行自动预警操作,向所设置的相关用户发出短信或电话预警信息。手动预警:管理人员可以按照操作步骤手动操作预警流程,发布预警信息。移动操控:为持有移动终端的管理员用户提供远程登录、查询、地图浏览、预警管理、专题图浏览等相关操作。数据集成:将位移传感器、雨量计等在前端采集到的数据通过GPRS 发回到监测中心服务器, 监测中心服务器将全部监测数据存储到的监测数据库中。当系统客户端要查看监测信息时, 则向系统服务器端请求统计图表页面,服务器端访问监测数据库,并查询相应监测信息进行统计和

14、显示。4.3. 主要功能模块介绍4.3.1.三维地理信息模块包括基本的 GIS功能:对各类影像数据、矢量数据及标注图层进行管理,地图的放大缩小、漫游,距离量测、面积量测和体积量测,POI 信息点查询定位,飞行和定位路线的录制,坡度、坡向信息以及地形坡面分析。系统集成了基础地理、基础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防治规划等数据,以上数据分别来自 WMS、ArcIMS等数据源, 可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 决策提供基础数据。4.3.2.灾害数据管理模块主要针对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重点防御监测点, 建立其属性信息数据表并与地理信息相关联,实现在三维视图中的查询、编辑。灾害点管理包括: 空间信息管理、 属性信息管理

15、、 群测群防信息管理和“地质灾害主要危险点防御预案表”的录入、查询以及备份。监测点管理内容包括:监测点空间信息、属性信息和监测设备信息( 每个监测点可安装一台雨量计、一台裂缝位移测量仪和两部视频监控红外摄像机) 等。4.3.3.信息浏览查询模块用户可以在三维视图上通过点选相应的灾害点或监测点进行信息查询, 也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 - - - - - - - - - 以通过关键字查询定位地标信息以及灾害信息。同时,可以查看监测仪器的实时和

16、历史数据。雨量计监测数据分别以日降雨量和小时降雨量为单位统计为柱状图;裂缝位移测量仪监测数据统计显示为曲线图;监控视频查看窗口能够显示监测点的实时图像,这样即使是在中心机房也能全面系统地了解各个灾害点和监控点的详细情况。4.3.4.预警管理模块按照参数标准自定义设置预警参数, 对达到预警标准的站点执行自动预警操作,通过移动 MAS 服务器,系统使用者可以以手动或自动方式,向预先设置的职能部门领导及办事人员发出短信或电话预警信息。4.3.5.报表图表模块根据数据可以实时生成日报表、月报表、降雨笼罩图、雨情分布图、等值线图等相关统计专题图表,为辅助决策提供重要参考资料。4.3.6.资料管理模块本系

17、统将文书、资料、科技成果等信息资源统一进行管理,并按照权限分为无条件共享、 条件共享和不予共享的三种分类,建立了对应信息共享机制: 由管理员统筹制定文档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交流平台。4.3.7.公文管理模块提供部门内部公文的提交、审批、流转、发送,系统提供流程管理工具,根据部门流程情况, 用户可自己设置每个部门的公文审批流程,并将发送后的公文归档入库进行统一管理。4.3.8.网上信息发布模块管理员通过本系统发布通知、 公告、防汛信息等,用户将在门户网站, 通知、公告栏中查看到当前最新的通知、公告信息。4.3.9.用户管理模块包括权限认证和用户信息管理两个部分。用户需要登录才可以使

18、用该系统,各个功能模块也需要登录后才可用。已登录用户可以添加、 删除、编辑和设置其属性信息。系统会根据作业人员的操作产生操作日志,详细记录操作人员所有操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9 页 - - - - - - - - - 作动作,便于系统管理员进行用户查询、管理;发生异常情况时,可及时追溯当时操作人员,责任明确到个人。4.3.10.基础信息管理包括滑坡泥石流事件、稳定状况分布、灾害隐患点基本数据、地质灾害预警短信发布对象数据、 自动气象站实时每分钟雨

19、量数据及其小时降水量、日降水量等基本信息,为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支撑。4.3.11.系统管理模块管理员通过对系统的各项参数和环境,进行增加、修改、删除操作,就能够实现对系统的统一管理,方便快捷。4.3.12.日志管理模块日志记录了谁(用户) 在什么地方 (记录机器 IP)在什么时候进行了什么操作;管理员可以对日志进行查看,删除操作。通过完善的日志系统记录, 记录详细的登录信息, 业务操作信息和错误信息,为系统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9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